“要知道,这可是一次漂移头球!”
“篮坛有科比,足坛有陆凯!”
第二十四分钟,卡卡右侧前插造角球。
小罗过来开出角球,找远点。
阿德里亚诺头球点向大禁区内。
费迪南德头球解围。
西西尼奥在弧顶外围迎着落下的足球来了一脚远射。
稍微打呲了,球速一般。
足球被罗宾逊抱住。
第三十一分钟,阿什利·扬插上后传中制造角球。
英格兰队已经找到了巴西队相对弱势的位置——西西尼奥。
他攻强守弱,防守比卡洛斯还要差。
偏偏阿什利·扬又擅长以大欺小、狐假虎威,踢曾经的队内小老弟心理也占据优势。
而且这一侧的小罗回防也没有另一侧的卡卡积极。
小贝开出任意球,找前点。
但被小罗识破,踢了回去。
小贝在外围捡到足球后送出直塞。
阿什利·扬右肋前插,下底传中。
克劳奇头球攻门击中横梁。
英格兰队猛如虎!
显然也不好惹。
第四十三分钟,埃莫森和小罗联手围剿阿什利·扬得手。
罗比尼奥接球发起反击,但在左路遭遇了陆凯和贝克汉姆的围堵。
他横向盘带完成出球,给到卡卡。
卡卡带球推进。
阿德在前面冲刺。
罗比尼奥在中路偏左前插。
麦孔在右侧从后面冲上来。
巴西队四箭齐发。
算是一个前场四打五。
本来卡卡前面是费迪南德和科尔的,但科尔转身去防外面插上的麦孔去了。
结果卡卡距离球门超过二十五米直接开炮。
幸好罗宾逊足够专注,将足球挡出。
不过罗比尼奥和阿德都冲向足球想要补射。
最终罗宾逊冲过去抱住足球,但整个人也滑出了底线。
巴西队角球。
第四十五分钟,上半场行将结束。
陆凯拉到右侧。
阿什利·扬帮忙插上虚晃。
陆凯直接带球走右肋推进,过掉了西西尼奥。
陆凯避开埃莫森,但吉尔伯特·席尔瓦足够谨慎,补了出来。
这样陆凯就没办法远射。
同时一旦降速,也将遭遇三人包夹。
只见陆凯左右虚晃。
“这是……踩单车!”
“就在刚才,罗比尼奥通过踩单车从陆凯和贝克汉姆的包夹中完成突破,陆凯这是要还回来?”
“陆凯的单车远没有罗比尼奥丝滑流畅,但步幅更大……”
因为这是【龟之单车】!
陆凯朝右拨球,晃开吉尔伯特,来到大禁区右侧深处。
砰!
追上足球就是右脚传中。
堪堪赶在吉尔伯特之前出球。
但这种出球注定足球质量不高。
如果直接传中路,距离球门很近,会被门将摘得。
所以陆凯传的很大。
足球飞过了整个禁区,飞到了左侧。
麦孔在这种时候往往是内收进入禁区帮助争顶,确保禁区内以多防少,解围机会也会更多。
这就导致外围的科尔插上后轻松得球。
麦孔刚刚跑过来,科尔就完成倒三角传球。
后排插上的杰拉德一脚远射。
看得替补席上的兰帕德羡慕嫉妒恨。
这同样也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甚至连距离和角度都是他擅长的。
砰!
足球飞向球门。
即便兰帕德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来轰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砰!
米兰门神迪达贡献世纪扑救,足球飞向右侧外围。
阿什利·扬冲过去。
英格兰队现在的站位等于是226!
攻势很猛,左右两侧都有人控制球权。
砰!
阿什利·扬传中。
由于足球靠近底线,他这一脚传球和陆凯刚刚的传球路线很像。
都很靠近球门。
但区别在于陆凯直接传到另一侧,弧度高,是大力传球。
而阿什利·扬这一脚弧度略低,传的是前点。
“前点没有人!”
很多人都准备破口大骂了。
但下一刻,陆凯冲向前点。
抢在西西尼奥身前头球后蹭。
西西尼奥根本没辙!
陆凯的身体素质略强于阿什利·扬。
而阿什利·扬远强于他。
他在陆凯背后什么都做不了。
这次进攻的发起方式十分突然。
足球高高跃起,坠向球门后点。
迪达赶紧朝后点退,但横撤步难度太高,他撤了三步后重心就开始移动,不得不飞身单手扑救。
他感觉自己可能摸到了足球,也可能没摸到。
但无论如何,这都不足以改变足球的运动轨迹。
“GOAL!!!”
“二比一!”
“陆凯头球梅开二度!帮助英格兰队反超比分!”
“阿什利·扬的传球应该是有意为之,这就是绿枪体系的可怕之处。什么歪瓜裂枣都能和陆凯产生化学反应!”
阿什利·扬:???
“史丹利不用内维尔确实是正确的。”
“内维尔在防守端或许可以限制西西尼奥,但在进攻端很难说压着西西尼奥打。只有阿什利·扬这种熟悉队友软肋的球员才能如此精准的压制队友。”
“而这次进攻更是绿枪独有的默契!”
“好的,上半场比赛结束。凭借陆凯的连进两球,英格兰队让一追二,暂时取得领先。”
“不过巴西队仍有机会,小罗到现在还没发力呢,他一出手就将是对英格兰后防线的重大考验!”
“整体来说,双方绝对是同一水平线的球队,巴西前场更猛。但英格兰激进的边后卫前插战术和陆凯的个人能力弥补了这一点。”
“下半场,巴西队应该会针对英格兰的边后卫前插做文章!”
十五分钟后,中场归来。
一开球,英格兰队就感受到了巴西队这边的战术调整。
罗比尼奥和阿德里亚诺不站在禁区内了。
巴西人摆出无锋阵。
两人一左一右就站在英格兰队边后卫的防区中。
科尔和阿什利·扬要是前插,他们两个人随时有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