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他重回波士顿,场均贡献13.8分4.7板7.6助攻,见证了那支凯尔特人的余晖。
随后他被交易到了迈阿密,和麦当娜有过一段情史。
再然后他就到了奥兰多充当魔术队第六人,帮助球队击败乔丹打进总决赛。
他的球风全能,可以打PG/SG/SF三个位置,属于优质的冠军拼图型球员。
虽然上赛季因为年龄问题状态不佳,导致他现在都还没和任何NBA球队签约,但这种履历扮演更衣室领袖再合适不过。
而且到了训练场,肖的油箱里看起来还是有一些油的,只不过因为停摆加上一直没得到合同,需要一些时间寻找状态。
当然“热棒”也好,肖也好,对于开拓者队而言都只是小修小补,他们现在面临的真正问题还是怎么提升阵地战效率的问题。
也就是这一天训练课,卡莱尔开始给开拓者队加入了新的战术部分:防守反击。
既然不能指望皮蓬突然找回状态,那就调整思路,减少阵地战的比例,增加防守反击战术。
皮蓬加入开拓者队之后,加上杨帅和华莱士,开拓者队这赛季的防守资源其实是很富足的。
再加上萨博尼斯的一手长传能力,以及杨帅这个克利夫兰快攻王的存在,开拓者队是完全具备打这种战术的能力。
唯一的问题就是比赛节奏。
他们要打防守反击,但是又不能比赛节奏被拉快,因为无论是萨博尼斯还是比卢普斯都不适合快速攻防战。
所以这对于比赛节奏的控制十分重要。
这不皮蓬的舒适区来了。
对于卡莱尔增加的这种战术变化,杨帅的评价只有一句话:他值得一个最佳教练奖杯。
NBA有很多那种出道就拿最佳教练的天生主教练,卡莱尔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时候缩水赛季对开拓者队而言反而是好处了,因为他们可以以赛代练。
而且比赛也证明了这个战术对开拓者队而言十分合适。
尤其是皮蓬,在更多的防守反击战中,他的效率都上来了。
同样都是两分,打快攻的效率肯定要高于阵地攻坚。
而且战术地位提升之后,皮蓬的比赛欲望也明显提升。
再加上肖和威廉姆斯的加入增加了球队的板凳深度,开拓者队在进入3月之后开启了一波连胜模式,重新杀回了西部榜首的位置。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出现了。
联盟之所以在这赛季取消季前赛、全明星赛,一切都是为了不影响下赛季。
为此他们甚至决定在4月16的时候就提前开启mvp的评选。
这种操作可以说是历史前所未有,而且不可避免的会给到排名靠前的球队压力。
因为常规赛还没结束就开始评选,那肯定是尽早冲到联盟第一去。
西部这边,开拓者、马刺、爵士、湖人那是开始了撕咬模式。
这几支球队无论谁最后冲上了,那都会有一个新晋mvp产生。
这其中又以目前排在前二的开拓者和爵士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乔丹完成三连之后,马龙至今还没有mvp。
而且随着斯托克顿和马龙的年龄增加,他们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这赛季因为他们的自律,他们还能够保持竞争力,但之后就难说了。
或者说,这就是马龙拿MVP的最后机会。
而对于开拓者队这边来说,如果他们能够拿到第一,那么杨帅除了最年轻fmvp的头衔之外,还能拿到最年轻mvp的头衔。
在这之前,联盟最年轻mvp属于60年代的球星韦斯·昂塞尔德,他在23岁零9天的时候得到这一荣誉。
杨帅现在有望把这记录提前到21岁。
当然参与竞争的不只是西部这几支球队,东部那边,奇才队也同样在发力。
NBA历史上三连MVP的球员并不只有乔丹一个,比尔·拉塞尔、张伯伦、伯德都曾获完成这一成就。
但是四连MVP的还没有。
如果乔丹能够完成这一壮举,并且还在这赛季最终夺冠的话,那么即便他被步行者队斩断过一冠,“GOAT”的地位也将无可撼动。
所以这一个MVP影响的东西太多了。
当时间进入到4月份的时候,这种争夺来到了白热化阶段。
常规赛还没结束,球迷发现这几支球队的比赛强度已经打的跟季后赛一样了。
在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冲刺之后,湖人和马刺都有些开始掉队,MVP之争逐渐呈现出奇才(乔丹)、开拓者(杨帅)、爵士(马龙)的三足鼎立之势。
4月15日,在MVP投票开始之前,开拓者队迎来和爵士队的正面交锋。
因为在这之前开拓者领先爵士1个胜场,并且和奇才队战绩相同,这场比赛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三队在全联盟的排名,球迷也把这场比赛称之为“MVP之战”。
这场比赛是在盐湖城进行。
得益于杨帅在这座城市犯下的“种种恶行”,在开场仪式的时候他就享受到了盐湖城球迷铺天盖地的嘘声。
从比赛一开始,双方的身体对抗也直接拉到了季后赛的强度。
甚至随着比赛的进行,都直追总决赛强度。
高强度的对抗让场上各种人仰马翻。
两边也是小动作不断。
但出奇一致的,这一次不管场上出现了什么动作,两边都没有动手干架的意思。
不是他们突然冷静了,实在是这场比赛太过关键。
对于双方来说,这个mvp的价值甚至不亚于一个总冠军奖杯。
也就在这种高强度对抗下,开拓者队开始逐渐占据上风。
如果说之前比赛还不是那么明显,那么这场比赛开拓者队所拿出来的、完全不亚于对面爵士队的那种防守强度,让球迷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冠军相。
防守赢得总冠军,在这个时代是至理名言。
顺带着,杨帅也在这场比赛中证明了一件事情,即便爵士队迎来了拉塞尔复出,爵士队也依然无法阻止他得分。
在比赛末节的决胜时刻,因为皮蓬分担了组织压力,得以有充沛体能的杨帅在末节开启了收割模式。
他频频突破拉塞尔的防守得分,那种表现仿佛在说:我不把拉塞尔打爆,你们还真以为他能防住我。
最后时刻的这一段,对盐湖城球迷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他们之前还可以说是因为拉塞尔赛季报销了,所以缺少外线防守能力,所以才被杨帅和开拓者队淘汰。
但是事实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最终杨帅砍下34分,带领开拓者队以86比78击败了爵士队,拿下了这场“MVP之战”。
“我们在见证最伟大球员的生涯!”
当比赛结束的那一刻,作为第一杨吹的厄尼·约翰逊已经忍不住振臂高呼。
杨帅的年轻曾经代表着无限可能,而现在他正在把那种可能一点点的变成现实。
“如果有一个球员能超越迈克尔·乔丹,那么他一定是个高中生”,瓦卡罗当年的这句话也正在一点点的成为现实。
MVP是媒体投票,是媒体投票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性,这场比赛对他们判断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开拓者队赢下这场比赛之后,球迷越来越理由相信杨帅会成为最年轻的MVP。
不过MVP选票这时候开始投,但是结果和往年一样,要到分区决赛的时候才会公布,那大概也要等到5月底或者6月份了。
杨帅在这时候通过两个月的积累,也再次积攒起了10万点数。
他兑换了一波A级投篮天赋,他的三分投射属性上限提升到了99,中距离也来到了90。
只要等后续通过训练把三分和中距离提升到上限,那99的三分,97的突破,外加90的中距离,成为联盟最强得分手指日可待。
此时距离赛季结束只剩最后半个月,这最后半个月也足够精彩。
西部原本是开拓者和爵士在争夺一二名,但是马刺队突然发力加入了进来。
邓肯就像是爽摸了大半个赛季,然后被领导要求加班的牛马一样,突然发力率队打出一波八连胜。
在赛季收官战之中,他也是率队赢下和爵士队的卡位战,最终把爵士队压在了马刺队身下。
当时间来到5月初,NBA1998~1999赛季,这个只持续了三个月不到的缩水赛季正式落下大幕。
ESPN在赛季开始前进行了一波预测,事实证明即便他们已经足够客观,但最后的排名情况还是和他们的预测有很大出入。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缩水赛季,不确定性太大了。
东部那边,奇才队以38胜12负的战绩位列东部榜首。
乔丹在自己36岁的赛季里,场均贡献28.3分5.8个篮板4.5次助攻,投篮命中率48.5%/30.5%/83%。
乔丹的数据相比上赛季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足以说明他在停摆时间所付出的努力。
甚至因为奇才队得分点众多,他的得分环境更好,效率相比上赛季是有提升的。
而且乔丹展现出了他的钢筋铁骨,哪怕是缩水赛季,他依旧打满了50场,并且没有出现伤病情况。
东部第二倒是让人十分意外,既不是热火也不是尼克斯,而是魔术队。
魔术队以34的战绩排在了东部第二。
哈达威在上赛季遭遇大伤,本赛季场均仅有15.8分5.7板5.3助攻2.2抢断,表现其实并不突出。
魔术队能打出这个战绩,一方面是东部其他球队下滑实在太大,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打出了联盟前列的防守,他们的场均失分仅有86.9分。
刘易斯在魔术队的新秀赛季也足够亮眼。
赛季初的时候他还是打替补,但是到了赛季末,他就已经取代了“亚利桑那州大的卡尔·马龙”伊萨克·奥斯丁,和“眼镜蛇”格兰特搭档首发。
他新秀赛季场均10.5分5.3板,HARK公司取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始。
步行者和热火都拿到33胜,分列三四名。
比较让人意外的是76人队,他们拿到28胜22负排在了东部第七。
要知道他们赛季初可是刚刚送走了球队的内线核心科尔曼。
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艾弗森。
在球队接连送走斯塔克豪斯和科尔曼之后,76人队的球权开始集中在了艾弗森身上。
艾弗森赛季场均出手次数达到了22次,场均能够得到26.8分4.9板4.6助攻,其中得分排在了联盟第三。
虽然效率一般(三项命中率41.2%/29.1%/75.1%),但考虑到76人队这赛季的防守风格,这种能扛产量的打法能直接提升战绩。
拉里·布朗这个执迷防守的人最后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被逼着愣是打造了一套新的战术体系。
不过布朗过得肯定不太开心就是了,一边因为艾弗森的防守问题气得暴跳如雷,一边又不得不为了现实低头,那种割裂的日子已经让他头发迅速花白。
另外一个让人意外的是尼克斯队,他们最后只取得了27胜排在东部第八。
西部这边,最终排名的第一是开拓者队!
开拓者队和奇才队一样,最终也是38胜12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