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进攻时间所剩无几,奥登罕见地提上做了一个假挡拆。康利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空隙闪身切入,但徐凌仿佛早有预料,一个灵巧的转身就绕过了掩护,如影随形地追了上来。在最后起跳的瞬间,康利能清晰感受到身后传来的压迫感。
徐凌修长的手臂完全笼罩了他的投篮视野,这记勉强的上篮最终磕在篮筐前沿,但那并不重要。
跟进篮下的奥登早已蓄势待发。他像一头觉醒的史前巨兽般腾空而起,粗壮的双臂将弹出的篮球一把攫住。当他的额头几乎与篮筐齐平时,整个球馆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因为奥登犹如远古巨神般从天而降,双手抓住弹出的球,额头几乎抵达与篮筐齐平的高度,使出全身的力量将球往里一轰。
所谓霍华德的力量,奥尼尔的爆发力,就是这样了。
上半场结束前五秒钟,奥登这记惊撼全场的补扣让观众们的天平倒向了他。
虽然徐凌展现出了更多,但谁不眼馋这该死的原始天赋呢?
“还有五秒!别让他们过半场!”萨德·马塔在场边激动地指挥。
现在双方只差3分,这点差距,不值一提,但如果让对方打进压哨球,那就有点伤士气了。
在主教练的指挥下,俄亥俄州立大学祭出了全场紧逼。迈克·康利像疯狗般扑向发球的贾里乌斯·杰克逊,挥舞双手试图干扰,但篮球还是精准地找到了徐凌。
罗恩·刘易斯立即贴了上来,刚要用犯规阻止推进,却没想到,徐凌一个胯下急停,右手将球猛地往右侧一推。刘易斯像被磁铁吸引般扑了出去,却只抓到一团空气。随之而来的是重心失衡,他崩溃地想到:“谁他妈会在四强赛被人晃倒两次?”
“伊莱再次晃飞了罗恩·刘易斯!”解说员的声音陡然拔高。
奥登见状立即从三分线内冲过来阻拦,这位七尺巨人的冲刺速度令人胆寒。徐凌没有丝毫减速,他迎着奥登的冲势运球前进,就在两人即将发生剧烈碰撞的前一瞬。
徐凌突然一个极快的背后运球,将球交到左手,身体顺势做一个向左突破的假动作。奥登巨大的身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向而产生了片刻的迟疑,重心微微右移。
就在这电光火石般的空隙,徐凌的左手将球极快地往回一拉,球仿佛黏在他的手上,完成了一个幅度极小的山姆高德式换手,整个人从奥登身体的右侧闪了过去!
这一步,让他彻底过掉了奥登的正面防守,获得了宝贵的推进空间。
时间还剩2秒。
徐凌此刻刚过中场线,他面前是开阔的前场。他没有丝毫犹豫,将球大力向前一拍,迈开大步全速冲刺。
在他身后,是被彻底过掉的奥登和拼命回追的康利。
时间只剩最后一秒,徐凌运球冲到了距离三分线还有两大步远的位置(约28英尺/8.5米处)。
常规选择已然消失。没有时间让他冲入篮下。
只见他没有任何调整,顺势合球,迎着巨大的惯性,用一记骑马射箭的姿势,向前跳投出手!
他的身体几乎与地面成45度角,凭借强大的核心力量在空中维持着平衡,将球高高抛向篮筐。
篮球带着极高的弧度,越过所有试图封盖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漫长的抛物线,精准地打板之后。
“砰唰!!!!!”
红灯亮起,篮网翻涌。
德州理工大学的替补席瞬间炸开了锅,毛巾像彩带般抛向空中。
徐凌落地后因为惯性险些摔倒,他看着进球后淡然回身,只是平静地擦了擦额头的汗,然后对着OSU替补席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个全场紧逼不是很紧。”
萨德·马塔当场暴走,咆哮道:“这他妈是篮球不是马戏团!”
解说席上,吉姆·南茨却已陷入疯狂,他激动地大吼道:“我的上帝!伊莱过掉了奥登!他在高速冲刺中失去了平衡!但他依然投进了高难度的打板压哨三分!我们刚刚见证了可能是四强赛历史上最疯狂、最不合常理的压哨进球!”
记分牌上冰冷的数字刺激着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神经——42比36,6分差距。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差,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试问有谁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在近乎完美的防守压迫下,将对手逼到最后时刻,却眼睁睁看着那个该死的1号用一连串杂耍般的动作过掉巨人,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扔进一记不可思议的超远打板压哨?
“狗屎运!全是狗屎运!”奥登涨红着脸怒吼,粗壮的手臂在空中挥舞,“6分算什么?我们马上就能追回来!”
但此刻的徐凌没空搭理他。
他早已被兴奋的队友们层层包围,笑着接受每个人的撞击,享受着这个属于他的时刻。ESPN适时打出了两人的半场数据对比:
徐凌:19分6篮板4助攻3抢断1盖帽(11投7中)
奥登:14分11篮板1助攻1盖帽(8投6中)
“我们等待这样的新生对决已经等了多久?”解说席上,比利·帕克难掩激动,“这让我想起1982年那场传奇的NCAA决赛——乔丹与尤因的第一次巅峰对决。今晚,我们是否正在见证又一段伟大竞争的开端?”
“别忘了还有凯文·杜兰特!”吉姆·南茨笑着补充,“这三个年轻人注定要在未来掀起惊涛骇浪!”
这个预测在今天看来,简直再正确不过。
第42章 最终二强
“如果我们执着于外线投篮,他们的下半场防守就会更有针对性!”奈特说,“我们必须冲击奥登的防守,让他疲于奔命!”
想法是好的,但奈特有些高估了球队的冲击力,也低估了奥登的防守。
所有被誉为“比尔·拉塞尔降临”的中锋,或许在进攻技巧上各有瑕疵,但防守端的威慑力永远毋庸置疑。
徐凌下半场首攻便撕裂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防线:连续胯下晃动点飞刘易斯,罚球线急停跳投得手,分差扩大到8分。乔治亚圆顶体育馆的欢呼声浪尚未平息。
奥登已在低位亮出獠牙。他像推土机般碾进禁区,顶着达里尔·多拉教科书级的防守强行起跳。当这个七尺巨人整个手臂超过篮筐时,多拉绝望地意识到:所谓完美防守在绝对天赋面前毫无意义。
“轰!”
篮架在暴扣中剧烈颤抖,全场倒吸冷气。这记奥尼尔式的野蛮终结瞬间点燃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反攻号角。
转瞬间攻守易势。
徐凌突袭篮筐,奥登遮天蔽日的长臂完全笼罩了投篮角度,上篮磕筐而出的刹那.
“反击!”解说席上的丹·舒尔曼嘶吼,“奥登用防守扭转战局!”
噩梦仍在继续。马丁·芝诺企图用速度撕裂防线,奥登却如影随形追至篮下。
更骇人的一击发生在两分钟后。贾里乌斯·杰克逊刚在右侧45度中距离跳起。
原本镇守禁区的奥登如鬼魅般扑出,巨掌凌空扇飞投篮!
“第三次封盖!”舒尔曼声线发颤,“格雷格·奥登的防守威慑力完全覆盖三分线内的每一个角落!”
“当我们在谈论现代比尔·拉塞尔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帕克惊叹道,“奥登给出了答案!他封盖前甚至预判了传球线路,这才是最恐怖的防守智商!当OSU被TTU的外线火力压制,当伊莱展现出皮特·马拉维奇式的魔法,奥登用篮球场上最朴素的真理给我们上了一课:防守才是王道!”
伟大的防守者可以增加进攻人员的信心,因为他们相信就算投不进,回到防守端也有人托底。
上半场被徐凌攻防两端完爆的罗恩·刘易斯在三分线外开出了今晚的第一枪。
“唰!”
命中!
这一球不只是刘易斯今晚八次出手中的首个进球,更帮助俄亥俄州立大学完成了逆转。
55比54。
OSU完成反超。
当此之时,鲍勃·奈特知道他的球员已经陷入慌乱,故而站出来叫停比赛。
不知为何,奈特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场比赛的场景——2002年NBA西部决赛第六场。
那是他记忆中最黑暗的比赛,当值裁判单枪匹马挽救了大厦将倾的湖人王朝,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湖人为何会被打得那么凄惨?
因为迈克·毕比用挡拆进攻对奥尼尔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处刑”。
可是,这样的策略对奥登管用吗?
他不是奥尼尔,他可以防出来,而且,徐凌方才对他的冲击也失败了
可是,不从根本上解决奥登的问题,就无法扭转当前的局面。
OSU的一切都源于奥登的防守。
奈特正盯着战术板出神,手中的马克笔无意识地在奥登的名字上画着圈。
“教练。”
徐凌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个中国小子正用球衣擦着汗,但眼神异常清明,丝毫没有被奥登的防守威慑所影响。
“让我来对付奥登。”
奈特反问:“你刚才的突破不是被他盖了?”
“因为达里尔·多拉没有投篮威胁,”徐凌直截了当地说,“所以奥登可以放心保护篮下。我们需要换上乔恩。”
奈特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那我们的防守和篮板怎么办?”
“教练,”徐凌带着毋庸置疑的笃定说,“我们打进四强,靠的从来不是防守和篮板。”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奈特心上。他想起这个赛季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有意思.”奈特突然把战术板往椅子上一扔,“乔恩!准备上场!”
随即,奈特凑近徐凌,压低声音:“小子,你最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徐凌淡淡地回答:“我知道怎么赢球,教练。一直都是。”
当暂停结束的哨声响起,乔恩·普莱夫卡走向技术台,解说席立即骚动起来:“这个换人调整很冒险等等,TTU这是要打五外阵容?”
奥登在对面半场皱了皱眉,显然没料到这个变化。徐凌站在弧顶,轻轻活动着手腕,眼神却已经锁定了那个七尺巨人。
“可笑!”
OSU的主帅萨德·马塔对这个调整十分蔑视,因为奥登可以轻易地将普莱夫卡撕碎。
TTU曾在八强赛上短暂地对北卡使用过五外阵容,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现在的情况可与当时不同。
TTU刚被反超,奥登在防守端统治力超群,而且他完全具备换防外线球员的移动速度,也有这个意愿。
这一招无论怎么看,都冒了极大风险,因为德州理工大学为此完全舍弃了内线的防守和篮板。
然后,他们发出了边线球。
徐凌运球过半场,罗恩·刘易斯立即贴了上来,双臂张开像只警惕的猎犬。
“只要防住他的三分.”刘易斯在心里默念着防守准则。
但这次不同了。
徐凌抬手做了个手势,新上场的乔恩·普莱夫卡立即提上掩护。奥登不得不跟了出来——这位七尺巨人拥有着与体型不符的敏捷,他的横移速度甚至能让不少后卫汗颜。21世纪的NCAA赛场上,或许只有安东尼·戴维斯展现过更恐怖的防守覆盖面积。
“来了!伊莱 VS格雷格·奥登!”丹·舒尔曼大喊。
徐凌感受着久违的兴奋。前世的他天赋平平,却将小打大技巧磨练得极其成熟。穿越后这项技艺鲜少使用,因为值得他“点名”的对手实在不多。
但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是格雷格·奥登——大学篮球最恐怖的防守屏障。
“能行吗?”这个念头一闪而过。
下一秒,徐凌突然加速!奥登条件反射般后撤,却见徐凌一个急停胯下拉回,篮球在地板砸出清脆的声响。七尺巨人猝不及防,重心被晃开的瞬间.
徐凌已经拔地而起。
奥登拼命扑来,但为时已晚。篮球划出完美弧线,在七万双眼睛的注视下。
“唰!”
网花翻涌的声响如同天籁。
“红色袭击者队反超比分!”舒尔曼大声说道,“伊莱在外线以小博大,在奥登头上命中投篮!”
场边,奈特狠狠挥拳。这个以顽固著称的“篮球原教旨主义者”,此刻却在为一次离经叛道的战术成功而欢呼。
在德州理工这支天赋垫底的四强队伍里,传统与教条早已被抛诸脑后。当徐凌提出要把奥登调出来单打时,奈特的第一反应是荒谬——直到他想起那个最简单的篮球真理:在进攻天才面前,再完美的防守也终将被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