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影视诸天 第574节

当前这个时间段是非常紧要的时间段,只要重新在中原各地建立中原民族的信心,将那些仁人志士全部聚拢在一起,建国才能立下最基础最坚实的根基。

这一切做完之后,曾云风要面对的事情就是将义军进行梳理。

义军联盟在曾云风看来,其实是不值一提,他们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主体,纯粹是一盘散沙。

在自己在的时候还可以制约他们,可是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张士诚也好,朱元璋也罢,甚至是陈友谅未尝没有独立出来甚至圈地为王的想法。

可是,这也是最要不得的事情。大元朝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当年剿灭了那么多年都没有灭亡他们就很能说明问题。

现如今,虽然他们渐渐在失去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可是他们的根基依然深,只不过他们内部派系斗争官员腐败,所以腾不出精力来。

大元朝廷的皇帝才智并不出众,没有办法压服这些人。

现在不单单是曾云风,大元朝廷也是在争取取时间。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存亡危机,他定然是是不会发奋图强的。

可是同样因为义军突起,中原沦丧,所以这些大元朝廷的蒙古将领定然会发奋图强,其中难免不会出现一些精才艳艳之辈,同样投降于大连朝廷的汉人将领也不可轻易忽视。

有些汉人将领能力也是很突出的,可是一直得不到施展,在中原土地一块一块丢失的情况下,大元朝廷未尝不会有人有魄力重用汉人。

一旦这种事情发生,所带来的结果和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到时候会有无数汉人效仿,甚至导致整个战局甚至政治局势的倾斜。

唯有维持江南江淮蜀中各地繁荣昌盛经济民生远强于元朝统治才能将这些汉人的心拉回来。

天下是民心所向才能真的好好立国。

而民心有时却又是掌控在这些世家门阀人的手中,虽然这种情况令孙悟空很沮丧,可是曾云风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世家门阀在当地的影响力确实太广太深。

这也是为什么曾云风要以各种理由清理这些当地世家门阀的原因,舆论一定要掌握在丐帮人的手中,而不是这些人手中。

一旦被他们操纵舆论,曾云风日后如果在前线作战就有可能被他们扯后腿。

就像这次武安城征集粮草这种简单的事情,居然也有人会在背后做手脚让人不得不防。

这一切细思极恐,一切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必须要考虑在前面。

曾云风一方面要打压这些有异心的人,另一方面,也要拉拢一些还有一些血性和风骨的文人和氏族,把他们拉拢到自己的战线。

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原地区的稳定以及在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实现民生经济的恢复。

同时千机堂也要对各地农耕以及各种器具进行革新,毕竟生产力才是硬道理。

这些乱七八糟的乱政甚至人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人口的影响有时候在生产力的革新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曾云风不相信在千机堂公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之后,民众得到了极大的财富反馈,这些世家之人不动心。

只要他们动心,他们所处的位置和心态就会发生动摇,曾云风不指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倾向于丐帮,毕竟丐帮的出身摆在那里。

曾云风所在集团所形成的稳固力在曾云风看来都是极为不足的,可是这并不影响收拢人心。

而且曾经布局多年的那些被教育的人,现如今正一点一点的长大,慢慢充斥整个丐帮义军中空的核心。

曾云风最担忧的是并不是打不下,而是打下疆域之后无人治理。

天下的知识大都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而真正老百姓懂得治理地方的人少之又少。

说起来其实很感叹,人就是这样,不读书被人骗,上人的当,读书上书的当。

这也是为什么曾云风要建立藏书阁,建立百草堂,建立千机堂的原因。

世间很多由经验累积成的东西都形成了书册被记录下来,而这种东西对于民众百姓来说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大多数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这种情况曾云风怎么能对他们寄予厚望。

行军打仗也罢,治理农桑修建水渠也罢,甚至治理瘟疫这哪一件哪一桩不需要读书人,曾云风根本无法避免与这些世家门阀形成勾连。

按照曾云风的想法,应该将天下一清,重新建立整个统治基础,可是他做不到,天下也等不了那么久。

他现在最长的时间也不过三到五年,大元朝廷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未尝不会卷土重来,兵马南下。

到那个时候,如果江淮中原地区还没有重新焕发生机甚至拧成一股绳,对于整个义军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曾云风认为时间很紧张,他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救那位曹姓女子的父亲。

与其打断当前的整顿格局,还不如隐忍一段时间,前段时间的频频胜利,带来的是起义军信心的膨胀,可是曾云风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出其不意与元廷统治基础的逐渐削弱上。

同样的那些兵器铠甲的优势也不可忽略,可另一方面义军的薄弱点也呈现在曾云风的面前。

战场上只有百战的士兵才能成为精兵,而这些刚刚起来的兵士很多都是刚刚从拿锄头甚至讨饭的位置上站出来的。

叫他们冲杀很简单,叫他们有想法的冲杀却很难,比如岳武穆曾经说过上得了场拿得了枪,嘴里有吐就是好兵。

这对于兵员的最基本的定义是非常低的,但是面对善骑善射的蒙古骑兵以及已经开始使用火器的大元朝廷来说义军的优势并不明显。

前一段时间的节节胜利,不过是在曾云风以及丐帮义军的广阔积累之上。

这几战下来基本上已经把丐帮义军的积累打光了,而现在的丐帮是外强中干。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几个字可不是说说。

曾云风勒紧腰带过了这么多年,几战就把丐帮的积蓄打了个干干净净。

曾云风现在就是要利用积攒下来的成果进行大力发展,而不是和元廷进行殊死的搏斗。

中原各地在积累方面的经验远远超过游牧民族,也许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最基础的积累。

只要物阜民丰,粮草丰沛,一切经济活动和民生活动恢复正常,工匠也罢,读书人也罢,一切该有的都会有,现在一切还急不来。

------------

一千二百零一章 谋划崂山港

山东崂山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位老者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说道:“诸位,都说说吧,如今该如何处理?”

其中一个穿着红红黄相间僧服的老僧笑眯眯的面色没有丝毫变化,缓缓说道:“我师弟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嬴无垢现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没有机会打败大元朝廷。”

旁边另一灰色道袍的人却是说道:“可是大元朝廷同样是如此, 想要拔出义军谈何容易,这些年来,大元朝廷的这些贵族荒淫无度,严重损耗了国力,奢靡的生活连我都看不下去了!”

“张道长,朝廷请你们来,并不是让你们来唉声叹气的, 而是让你们来想个解决的办法, 甚至根除掉嬴无垢!”

旁边几位老者皆是摇摇头, 其中一位道:“我年纪大了,实不应该出手啊!”

旁边的僧人却是笑了笑,“陈供奉,此话怎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皇帝陛下请诸位来,就是要诸位想一想该如何破局。”

其中一位黄胡子的老者眼中尽是碧绿色看起啦格外摄人心魄,他笑了笑,再看他的面目分明是一个色目人。

“要我说,别搞那些复杂的事情。直接杀上门去将嬴无垢打杀了便是。”

旁边另一位黑衣白须的老者却是笑着摇摇头,“你说的那么简单,你为什么不去啊?”

黄胡子的老者尴尬的笑了笑。

在座的五个人都知道嬴无垢若是能那么简单的就会处理掉,桑格也就不会死在武安城。

看似大元朝廷像是取得了战果,实则是什么都没取到,若是当时他们几人一同去,说不得真能留下嬴无垢一条命。

可是,当前的局势又是一番天地了,而今嬴无垢更是连他的踪迹都难寻, 别处去找他了,如果是他在明处,这些人还可以施展手段,而如今嬴无却是在暗处,这也让他们束手无策。

紫衣白胡子的老者摸了摸胡须,想了想说道:“以我看来,嬴无垢对于那个叫做嬴蛛的姑娘倒是颇为上心,不如我们就从她开刀,说不定拿住了她,咱们就可以拿捏住嬴无垢,毕竟这世上嬴无垢真正关心的人,也就那么几位。”

“也只有抓住他的软肋才能对付得了嬴无垢。”

黄胡子的色目人则是笑了笑,“我看此计甚妥。”

红黄僧衣的僧人却是双手合十说道:“诸位,嬴无垢的事情咱们慢慢商议,当前之事是要解除大的威胁。”

“诸位看一看,这山下的舰队所在该如何处理!”

其他四人都是摇摇头,“真是没想到啊, 嬴无垢这短短十数载就组建如此规模的舰队,属实让我们有些汗颜呐!”

“是啊, 当初大元朝廷征伐扶桑之国若是能够有这样的舰队,何愁扶桑国不灭?”看着崂山之下那庞大的舰队驻扎的地方,众人都有些沉默。

这还只是一处舰队基地,还有好几处其他的基地,如今丐帮虽然嬴无垢不在,可是舰队仍然卡住了渤海湾,大元朝廷甚至时刻都面临着舰队的威胁。

这一举动甚至让整个大元朝廷的贵族被迫北迁远离大都这个危险之地。

虽然说这舰队不会直接开上岸,可是舰队所临之地皆是丐帮义军攻城略地的极好位置,这就让众人有些坐蜡,尤其是大元朝廷这些骑兵在面对齐射的大炮之时显得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黑衣老者叹息道:“朝廷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是也不能在海里游,面对这些舰队,我们必须同样也建立水师才行!”

僧人却是摇摇头,说道:“皇帝陛下有言,朝内动荡,派系斗争已经抽不出那么多钱粮,而且我们也有诸多考量,现如今整个海岸线以及出海口、深水港都为他们把持!”

“当初我们是没有考虑到这些,现如今却被嬴无垢扼住了咽喉。”

“也为叛军赢得了喘息之机,如若不打掉这舰队,对于我们而言简直就是一场莫名的灾祸。”

“上师言重了,于我看来,这件对,不过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也许只要一把火就能解决。”

“我在伊儿汗国曾经到曾见到一物称作猛火油,若得之此物,舰队定远是逃不过他的猛火攻势,倒是大伙儿一起上,舰队定然失去十十去七八。”

“到时候登州以及辽东的舰队我想他就不得不退避三舍,到时候渤海湾渤危局一解,大都之围自然就可以解决。”

“我们也就不必在大都周边囤积大量人马。”旁边黑衣老者却是笑了笑。“雅茶木,你想的是不是太简单了,若是嬴无垢的舰队凭你这点小小伎俩就能对付得了,他们也不会纵横海上无人能敌了。”

在崂山之下,有一座海湾,这里驻扎着大量的义军舰队。

这座海港是天然的港口,更是天然的军港,两边的崂山以及另一座珠山更是良好的俯瞰之地。

两座山将整个海湾环抱怀中,海湾腹大口小,湾内海水颇深,对舰队停靠十分有利。

再加上义军在此建立的工事,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坐镇海湾舰队的乃是丐帮千机堂的韩明,此人名声不显,江湖上基本上没人听过他的名字。

除了丐帮千机堂听风司白子阳知晓,其他知晓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韩明看着叶看着眼前的沙盘,沉思了良久。

“将军,咱们不继续攻打大都吗?”

韩明摇摇头,“如今舵主不知道去哪儿了,再加上新任帮主传下军令要我们伺机而动,现如今也是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我们当前就是保护好这一条到达舟山港的航线,而不是与大元朝廷做无谓的斗争。”

“这里是我们的前出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只要我们在这里站稳脚跟,就是大元朝廷扎下一颗钉子。”

“从这里前可以直达登州与辽东,甚至直到大都城脚下都是没问题的,我们就像一把利剑扎在了这里。”

“扎在这里敌人就会痛,如果我们这把利剑折断,就等于整个义军的前进基地被掐断了。”

旁边的副将王文摇了摇头说道:“将军,你是不是顾虑太多,咱们不是还有其他几路义军吗,一路在关中平原,一路在在江淮,完全可以应对!”

------------

一千二百零二章 崂山港韩明

韩明摇了摇头,“你看的太浅了。”说着,他走向身后的一个地图,眼前沙盘之上描绘的只是整个山东到大都的地形和海疆,可是他们身后的地图,却是很广大,几乎涵盖了整个大元朝廷的疆域。

当初得到这个地图的时候, 王文也是很纳闷,不知道千机堂从哪里得到这些地图,而且画的是如此的清晰准确,大到一座城镇小到一座河流乡村,这里都有标注,这为他们行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种精确到里的地图简直可以说是战争的神器,也被各军之中列为重要机密, 就连朱元璋、张士诚得到这些地图之后, 也是喜不自胜。

只不过, 他们得到的只是区域地图,针对的是一块地方,在他们手中更是是模糊版,看起来就像是拼凑起来的,只能看到各地的大概位,而具体的却是完全不知。

只有丐帮义军之中才有这样精确的地图,得到地图时,韩明也是感叹,千机堂不知道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得到这个神物。

有了这幅地图,他心中自然有数了很多,而且不知是谁对于东海、黄海、渤海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文绘测。

地图描述的水文信息更是记录成册,减少了他们无数的时间和损失。

韩明指着地图上的关中之地说道:“你看这里,从关中地区到达大都要想不绕路,必须要穿过太行,而太行八陉这是必走的通道,那里蒙古骑兵展不开,而走洛阳过中条山那纯粹是找死。”

首节 上一节 574/7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