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后五百年,我才拜入截教 第49节

“图腾神祇?”

而老聃闻言,也是眼前一亮。

他自然知晓,渊泉山主乃国君亲定的鲁国图腾。

他的先生伯夏说这位山主是斩杀庆父,还鲁国于正道的恩人。

人间传说,渊泉山主则是镇压妖孽,还百姓平安的正神。

鲁国公室则说,渊泉山主是庇护鲁国万里国境的福德真仙。

而老聃父母昔日甚至说,他的诞生便是渊泉山主庇佑!

“山主来此,可是有事教我?”

他期待地看着许临渊。

他觉得若是这位在鲁国声名赫赫的图腾真仙,或许能解他心中的疑惑。

但是许临渊却是摇了摇头:“你所求之道理,我教不得你。”

开玩笑。

他那位大师伯分神化为老子转世,所求的便是传人教道统与自身圣人之理。

他能教什么?

难道将截教立教那‘天地万物有灵,截取一线生机’的立教本意教给老聃?

他现在敢教,那么别说是什么合作了。

截教当场就得和太清圣人结成死仇。

老聃闻言,眼中也是闪过更深的失落之色。

不过此时,许临渊却是笑道:“不过我却知道有一个地方,倒或许能解你的困惑。”

“何处?”

老聃闻言,也是立刻发问.

44.求道阁!拜昆仑,仙神不知!(求收藏)

鲁国国都,陬邑。

王宫之外三百里,有一处宏伟的巨大阁楼。

此阁楼乃是一年前,于一夜之间突然凭空出现的阁楼。

其名为‘求道阁’。

国人皆以为神迹,国君鲁闵公姬昭则言之——此阁乃图腾‘渊泉山主’所立。

其中藏书万万,更胜邦周‘守藏室’。

故而百姓尽皆心向往之。

随后鲁闵公又宣布,将在一年之后将此阁楼朝着邦周诸国所有学子开放。

而此时,这阁楼之内也确有无数藏书存放于其中。

“此阁乃我所建,其中书册也为我穷尽手段收藏其中。”

“无论公侯列传,山河见闻,卜卦堪舆,天文算计,医书匠诀——凡你所想,此阁皆有之。”

许临渊正对着老聃笑道。

他这话说得可是不假。

这些书册之中虽然没有修行之法。

但是其中一些书册,即便在三界也是珍贵的。

有不少,甚至是他拜托通天教主与截教诸位门人从天庭与碧游宫拿到的。

甚至连上古时代的人族所著的那些上古龟书,都有抄录。

“此阁书册,蕴含知识包罗天地万象。”

“你所寻之理,便在其中。”

许临渊对老聃笑道。

而老聃此时见得那无数他从未看过,却包含着他所渴望知识的藏书。

“山主之意是...”

“你可愿担任此阁守官,在此阁内看顾这些书册?”

许临渊轻声发问。

而老聃的回答,自也无需多言:“自然愿意。”

说罢之后,老聃便是再不看许临渊一眼。

只脚步匆匆,立刻步入书架之内。

寻得一本珍贵古书的竹简,便是看了起来。

许临渊见状,也是摇头轻笑一声。

默默带着一旁的渊灵走出了求道阁。

“老爷,那人真能成你所说的圣贤么?”

渊灵好奇道。

她怎么看,都不觉得那人像是圣贤。

“自然。”

许临渊则是点了点头,对此毫不怀疑。

圣人化身若是不能成为圣贤,那这世上就真是没天理了。

“唔...”

渊灵对于许临渊的话一贯是无脑听信的。

所以点了点头之后,也是直接问道:“那老爷,我们现在就要回山了么?”

她话语之间,有些遗憾。

好不容易出来玩耍,这些日子见得的人间景象让她觉得颇有意思。

一时间,却是不太愿意回渊泉山的。

许临渊听到她的询问,也是摇了摇头:“事情还未结束,怎会回山?”

“嗯?老爷不是已经见过那人了么?”

渊灵闻言,有些疑惑。

“见到他,只是第一步而已。”

许临渊却是一挑眉,轻笑道:“接下来,才是关键呢。”

一边说着,他也是对着渊灵招了招手:“正好,你且过来——我有些事要交给你去做。”

随后,他在渊灵耳边附耳低声言语了几句。

而渊灵的眼神,则是瞬间亮堂了起来。

很显然,她觉得很有意思。

不过唯一让她觉得有些担忧的是

“老爷,若这么做的话...”

她虽然对于三界之事了解不多。

但平日里与那些个山间小妖玩耍之时,却也自然听说过一些东西。

此时自然也知道,自家老爷交代的事情着实是有些犯忌讳。

“无妨。”

许临渊摆了摆手。

“你尽管去办,名声越大越好!”

却说自这一日之后。

老聃回返驺城,便向伯夏与父母辞别。

一人来到陬邑,入了求道阁中当了负责看顾书册的守藏吏。

而不久之后,求道阁也是正式向外界所有人开放。

首先进入其中的,自然便是鲁国的有识之士们。

要知道在如今人间,书册尽皆以木简流传。

可谓是极为珍贵。

如同老聃这般的商贾子弟,能读到的书册是极少的。

故而这些鲁国的读书人们一进入其中,就很快发现了这求道阁内的藏书确实是多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甚至一些昔日前往过周都的公室子弟,都言此阁内藏书比邦周的守藏室还要多。

而人们也很快发现了,老聃这个形貌奇特的守藏吏。

人们一开始倒是并不在意老聃——哪个书院藏书的地方也都有这样的职位。

但是很快,人们就逐渐发现了不对。

诸多读书人们很快发现,这求道阁内的守藏吏‘李聃’居然是个人才。

他每日都在看书,而但凡是人们询问他所看过书册的任何内容。

他都是对答如流,无人能难倒他。

甚至他所说的很多东西,其深度比之书册本身还要玄妙。

有人不服气,拿一些更艰深的问题问他。

却被老聃说得面红耳赤,掩面而走。

于是仅仅两年之内,求道阁与阁内贤人‘李聃’的名声也就传遍了诸国。

五年之后,有精通礼乐的大贤不满求道阁与李聃的名声。

他们皆觉得邦周才是礼教正统,求道阁内的书册可能比邦周守藏室更多呢?

于是有不少大贤前来鲁国,欲要与李聃辩论说礼。

但是无一例外,他们尽皆都被李聃的学识以及对于天地的理解所征服。

邦周有一大贤入求道阁,与李聃交谈三个时辰。

出来之时,却只感叹‘今日方知,世间竟有此等贤人’。

首节 上一节 49/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