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第132节

  籍天蕊想告诉他的东西,他已经差不多知道了。

  五六十年前,苗王蛊虫逃出墓穴,寄生了第一任苗王。与此同时,阳厉轩也来到了苗疆。

  他的目的,应该也是探究天人之上的路。

  与妘泽霖一样,他在圆满一路天人境界之后,也发现自己不能寸进。所以打起了走外道上山的主意。

  阳厉轩选中的目标,正是巫蛊之术。

  他与苗王相识之后,一拍即合,在此处共同研究武学与巫蛊之术的结合。那手记上的两种笔记,其主人正是阳厉轩和初代苗王。

  总之,几年之后,两人得出了两样成果。

  一,是蛊兵。

  二,就是结合了嫁衣神功和巫蛊之术,能够吸取和储存天人境界的蛊虫。

  苗王不会武功,苗疆也与中原武林互不相通,苗人怎么会有嫁衣神功的传承?

  因为这嫁衣神功,本就是明教的藏品,被阳厉轩带到了苗疆。

  阳厉轩当年应该是尝试过跟妘泽霖一般,将蛊虫种入其他天人体内,然后再移植到自己身上,企图突破三路合一的境界。这颗心脏就是明证。

  但很显然,他没能成功,或者他对这“不正”的境界并不满意。

  所以,两人结合两样成果之后,造出了一个最终的“成品”。

  也就是籍天睿。

  之前在齐鲁之地,左黎杉、蓝乐川体内的蛊虫,都是籍天蕊留下储存境界的食粮,只等自己需要的时候取用。

  而籍天睿的境况,还要比他俩更惨一些。

  他生下来,就是阳厉轩的储备粮。

  继承了阳厉轩血脉,又被前任苗王刻意培育过的身体,天然就与阳厉轩无比契合。

  这也就代表,籍天睿修出来的境界,将来都可以无损嫁接到阳厉轩身上。而不会出现妘泽霖那种“不正”的情况。

  所以,籍天睿才一定要杀了阳厉轩。

  因为阳厉轩不死,死的就会是他了。

  而在阳厉轩死后,籍天睿接管明教,自然而然的与前任苗王勾结了起来,这才有了十五年前明教造反的事情。

  十五年前,前任苗王和籍天睿身死,现任苗王不知跟谁生下了籍天蕊,籍天蕊得到了阳厉轩留在苗疆的明教武学传承,代替了籍天睿入主明教。

  一直到了今天。

  到此,籍天蕊出现之前的所有疑问,都已经得到了解答。

  虽然尚不清楚籍天蕊引着李淼一路发掘当年真相的目的,但看她这意思,显然是想将一切都告知李淼。

  而剩下的问题,李淼估计,要见到籍天蕊之后才能得到解答了。

  此时,安梓扬也已经将嫁衣神功默背了下来,在心中确认已经记牢以后,转头看向李淼。

  “爷,我完事儿了。”

  “我也差不多了。”

  李淼点点头。

  于是两人跳出洞穴,返回蛹室,找到了永戒。

  此时永戒已经恢复了神智,虽然面无血色、手脚发青,但已能够起身行走。

  “二位施主,此番多谢了。”

  永戒俯下身子,朝着二人认认真真的施了一礼。

  安梓扬只一味推辞,李淼却是毫不客气的受了永戒这一礼。

  一番勾兑之后,三人回身找到了十二宗支的大巫们。

  李淼和永戒在此处看着,安梓扬顺着密道返回地面,带回了在寨子外看守的几家大派人马。

  李淼将十二宗支的人交给劳奇峰处理,之后挑了几个大巫,点晕之后提在手上,三人便转身离开。

  到了地面上,三人站在山林之中,互相对视。

  “爷,咱们下边怎么办?”

  得到嫁衣神功之后,安梓扬已经摆正了自己下属的位置,开始主动问起李淼下一步的打算。

  永戒对着李淼施了一礼。

  “施主,我受伤太过,又要压制蛊虫,还要回少林看看玲儿的情况,怕是不能去顺天府找明教报仇了。”

  “大师父自去,回头我带几个明教的头送你就是了,活人比死人重要,无需挂怀。”

  于是永戒道别之后,转身离开,回转少林。

  李淼看向安梓扬。

  “你,去顺天府认认人吧。这几个大巫你带去顺天府,还有这些苗王的手记,你也收着。去到锦衣卫后报我的名字,把人和东西都交给我的养女。”

  安梓扬点头称是,旋即询问李淼。

  “爷,您不去顺天府吗?明教的贼子,不是正要去顺天府闹事的吗?”

  李淼却是森然一笑。

  “我可没有到了地方再开打的习惯。”

  “你先去顺天府,我沿着官道追一追,看看能不能半路把明教的人拦下来。”

  “能杀多少杀多少吧,总不能全都放进顺天府了。”

第172章 武当、阳家人

  嘉竟二十三年,腊月二十。

  豫州省,襄阳府。

  深夜。

  道路两侧,山林掩映,草木枯黄。

  前些日子刚下了一场大雪,此处虽然偏僻,却是由襄阳府去往承天府的必经之路,多有客商、镖师往来,道路两旁的积雪已经化了七七八八,唯独路上的积雪被过往行人碾成一片,被冻的愈发坚硬。

  此时已经接近年节,又是深夜,道路之上也没了赶路的行人,一片安静。

  而在道路一侧的山林之中,隐隐透出一抹火光。

  三个道士打扮的人围坐在一处篝火旁边。

  一个年老的掰着饼子吃着,一个中年人拿着树枝拨弄篝火。

  一个少年在一旁盘坐,像是在静心修习内功,但看他眼珠在眼皮下面不住滚动,就知道他根本没有入静,只是在做样子罢了。

  半晌,中年道士开口道。

  “志省师叔,咱们就这么走着去少林吗?不如我背着礼渺师弟,咱们轻功赶路,还能赶在过年之前到达。”

  年老道士摇了摇头。

  “行迟大师已经圆寂了有些日子了,咱们去吊唁已经不分时候。左右赶不上回武当山过年,不如就这么慢慢走,正好磨一磨礼渺的性子。”

  “却是要劳烦礼青师侄你,陪我在路上走一阵子了。”

  道号礼青的中年道士连连摆手,不敢应和他的自谦之语。

  武当的辈分,现在是传到了“师资月圆皈志礼,身中抱一管丹成”一句,这位志省道人,已经是武当派内唯二的“志字辈”,也是除了武当掌门外唯一的绝顶高手。

  他虽然是掌门的亲传弟子,但也不敢在志省面前托大。

  礼青转头看了看道号“礼渺”的少年道士,却是心中不由得暗叹一声。

  这位礼渺师弟,当真是让人嫉妒。

  刚打好了内功底子,就有绝顶高手带着行走江湖,还要去少林露脸,分明是当成下一任掌门培养的。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的资质是无论如何不能与礼渺相比的。

  他多年修行,性子又平和,不会让这阴私想法在心中停留太久。也就收拢了心神,去一旁又砍了些树枝,投入篝火之中。

  正当三人准备休息之时,却是听得山道之上隐隐传来人声。

  礼青皱了皱眉。

  现在已经是亥时,谁会在这山道之上赶路?

  自古以来,趁夜行事的,都是为了避人耳目,多半不是什么善茬。

  礼青拨散了篝火,免得被人看到火光。而后就要起身去查探一番。

  “我与你一起。”

  志省却也一起站了起来。

  “我听着这声音,估摸着有个三四十人。而且脚步齐整,像是行伍之人。可兵丁却不会夜间行军。”

  “我有些不好的猜测,若真如我所想,你怕是应付不来。”

  礼青的脸也沉了下来。

  他是武当掌门亲传,积年的一流,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连他都应付不来,还要志省这绝顶高手亲自去查探,恐怕不是小事。

  两人屏气凝神,借助山林掩盖身形,接近了山道。

  借助积雪反射的月光,两人看向那一行人。

  领头之人身形异常高大,看不清面目。

  后面跟着的拢共有三十七人,都是身着劲装,佩刀带剑。还有些背着硕大的行囊,看上面凸起的痕迹,装的分明也是兵器。队列整齐,沿着山道快步前行,片刻就走出了老远。

  看着看着,礼青皱起了眉头。

  “师叔,这些人的武功底子,我怎么看不明白?”

  “明明筋骨强硬,应该是横练有成的。动作却如此生硬,也不见脚下有什么步法,也不见运行真气。这是什么路数?”

  他说完了话,却没听到志省的回答。

  礼青心下诧异,转头看向志省。

  却是悚然一惊。

  志省此时面沉如水,嘴唇紧紧地抿了起来,双眼死死的盯住了领头之人的背影,手上紧紧地攥住了剑柄。

  “果然如我所料……事情大了。”

  “那个领头的人,是阳家人。”

  “阳家人?”

  礼青一时疑惑,半晌,猛然反应过来,面色便也沉了下来。

  “明教的那个阳家人!?”

  志省点点头。

首节 上一节 132/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