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股气浪席卷下,那些修为低下的武者感觉自己好似忽然进入到了深水之内,恐怖的压力如排山倒海般向着他们扑来。
在这一股压力下,这些武者感觉呼吸好似都被人扼制一样。
一直到运转体内的内力,才让这种感觉稍稍有了一点缓解。
秦梦瑶以及宋远桥等人则是能够清楚的感觉到从这石室内迸发的劲风内,剑意和剑气的气息比起山庄内还要浓郁了几十倍。
保持体内真气运转的同时,众人抬眼看去,却见前面的石室中,竟是空荡荡的,只有一个通往下方的入口。
似乎是猜想到众人所想,沈天南一边抬脚向着石室走去一边开口道:“为防影响到平安的修炼,所以这洗剑池的石室也并非是在第一层,而是往下三丈左右的另外一层。”
得知这石室所在的位置,此时的秦梦瑶再也忍受不住心中的惊讶。
“相隔三丈,都能够让上面这一层的石室内剑意和剑气的气息如此浓厚,这洗剑池中,到底聚集了什么程度的剑意和剑气?”
不仅是秦梦瑶,周围一众人此时也是心惊的看着面前空荡荡的石室。
短暂的沉吟后,几乎所有势力的掌门都转身吩咐那些修为不足的弟子留在原地。
一时间,跟在的数百人里,几乎六成的人都被留了下来。
只剩下的百人跟在沈天南和曲非烟的身后。
只是,随着这些人刚刚踏入石室,顿感周遭的压力再次疯增了数倍。
这一次,即便是那些先天境的武者神色都变了变,体内真气运转的速度进一步提升,借着自身的真气努力的抵御周遭疯增的威压。
数步之后,几名才刚刚迈入了先天境一重的武者,因为周遭剑意和剑气的威压过浓而不得不顿足在原地。
由于体内真气竭力的运转抵御这些剑气和剑意带来的压力,使得这几名先天境一重的武者一张脸已经涨得通红。
此后,每走几步,便会有几人顿足不前。
少顷,待沈天南几人顺着楼梯而下时,跟在身后的人,数量已经锐减到了几十。
见此,方才停留在这石室第一层的先天境武者,只能一边运行真气一边后退。
直至退到石室门口,才是长长地喘了几口气,望着前面的石室,一脸的心有余悸。
“这便是剑道宗师吗?单单只是修炼所用的场地,凝聚的剑意气息和剑气气息就这般恐怖?”
周围的人顺着声音的来源看去。
发现说话之人是胧月城二品势力横刀门门主之子,白宏屹。
不过年仅二十,便已经迈入了先天境五重。
只是此时此刻,白宏屹却是面色灰白,好似遭受了什么打击似的,整个人都透露出一股颓败感。
不仅是白宏屹。
在其身边还有其他几人,皆是神情反应与白宏屹一样。
而这几人,皆是年纪轻轻,便已经有了先天境的修为。
几人虽然称不上天骄,可放在江湖中也能称得上少年英杰了。
放在任何地方,谁见到了不夸赞几句?
像白宏屹等人,平日里无不是为自己的天赋而自豪。
可今日,这一个洗剑池却是如同一记耳光,结结实实的打在他们的脸上,将他们心中因为少年英杰带来的自豪扇的粉碎。
只因为,所谓的少年英杰,竟是连见沈平安的门槛都够不到。
换了谁能够不为此感到挫败?
第112章 所谓的天骄,或许只是站在他的门槛罢了
不过,还未等这些人沉寂在这种颓败的情绪太久,便见石室内通往下一层的石室中,再次有人亦步亦趋的退回到了石室的第一层。
显然也是难以抵御下方剑意以及剑气所带来的威压退了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陆续续的还有人接连退回到石屋的第一层。
不多时,石室外的人惊讶的发现一些二品势力的掌门甚至武当的宋远桥,俞岱岩和莫声谷几人都相继地退回到了石屋外,并且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尤其是莫声谷,嘴中更是嘀嘀咕咕,一副见鬼的样子。
随着三人从屋内走出,二品势力中与宋远桥关系熟络的玉山宗的掌门周长松忍不住开口道:“没想到宋掌门也出来了。”
若是他人,此刻退出石室,免不了说些场面话为自己保留些脸面。
但宋远桥却是从来不是因为面子就会罔顾事实之人。
面对周长树所言,宋远桥轻叹道:“宋某不才,距离第二层石门还有十步之遥便承受不住周围的浓厚的剑气气息与剑意气息了。”
周长松劝慰道:“只有十步之遥而已,好歹也能够远远一观洗剑池内的景象,不像周某人,连那位沈公子和洗剑池是什么样都没见到都不得退出来。”
宋远桥摇头道:“不瞒周兄,第二层同样有着一扇石门,石门未开,宋某也未看见那石门后的洗剑池与沈公子。”
听到两人的对话,旁边另外一名归元境的武者忍不住惊声道:“下面第二层的石门竟然未开?”
宋远桥点头道:“不错。”
说着,宋远桥忍不住感叹道:“石门未开,单单只是逸散的剑意气息和剑气气息就能够有这般恐怖的威压,宋某也不敢想象那石门后面的剑意和剑气又会浓郁到何等地步?”
周长松闻言摇头道:“现如今,江湖四处宣扬沈家的玉公子可谓大明国内剑道第一人,此前我还觉得或许言过于实。”
“可今日,即便只是平日中修炼所用的洗剑池内凝聚的剑意和剑气都足以让我等望而生畏,剑道第一人,确实名副其实啊!”
“即便是放眼天下众多天骄,怕是也属绝顶了。”
这时,一旁的俞岱岩摇头道:“沈公子天赋绝伦,即便是家师也是叹服不已,甚至家师亲口说过,论剑道天赋,沈公子的剑道天赋可谓是旷古烁今。”
“不仅是放眼大明国内,即便是放眼五国,亦是无一人能够与其相比,可言绝世。”
听到这话,在场人无不心中一震。
周长松惊讶道:“没想到张真人对沈公子的评价竟然这般高。”
宋远桥点了点头:“不错,说是剑道天骄,但实则沈公子的天赋,如何是“天骄”二字就能够表述清楚的?”
此刻这石室外本就安静。
宋远桥几人的对话自然被其他人也听得清清楚楚。
在得知张三丰对沈平安的评价后,众人心中先是一阵讶然,但随后却又释然了。
张三丰什么人?当今大明国武道第一人。
能够让张三丰都不禁为之叹服,沈平安的天赋可想而知。
别说是他们了,只怕那些天骄武者,也难以与沈平安相比。
想到这里,横刀门的白宏屹忍不住轻叹道:“所谓的天骄,对于江湖中的人而言,已是绝顶。”
“所谓的天骄,或许只是站在他的门槛罢了!”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忍不住暗自附和。
心情忽然就感觉缓和了不少。
这时,又有几人从石室中走出。
其中一人,修为甚至已经达到了归元境七重。
众人心中算了算,现如今,能够留在下面的人,竟然只有寥寥十几人了。
与此同时。
石室的楼梯上,此刻跟在沈天南身后的,除了秦梦瑶,修为最差的都是归元境八重的武者。
虽说心中早已经有了准备,但看着数百人到了最后竟然只剩下了十几人,沈天南依旧忍不住有些得意。
想了想,沈天南缓缓转身。
目光在几人身上扫了一眼后提醒道:“在这石门后,便是平安建造的洗剑池,论之中的剑气气息和剑意气息,比起外面而言更加的浓厚,还望诸位小心。”
待众人相继回应后,沈天南方才点了点头,对着门口守卫的沈青山示意了一下。
见此,沈青山缓缓转身,与曲非烟一起分别抬起一只手按在门上,徐徐的发力。
“轰!”
随着石门被二人推开,众人只觉周围空间忽然震动了一瞬。
下一刻,一股寒风混着气浪如海浪般对着众人扑面而来。
剑意威压如天河倾泻,游散的剑气重若水银。
两种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气息混在这寒风中,竟是让众人好似感觉这一刻扑面而来的并非是一股狂风,而是铺天盖地寒光闪闪的剑光。
使得所有人皆有了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寒意瞬间自后脊升起。
这一刻,秦梦瑶本能的将体内真气运转到极致,剑心通明的境界亦是发挥到最大,竭力的让自身与这寒风内的剑意和剑气相融。
秦梦瑶拜入的又是慈航静斋这样的顶级势力,自幼习剑,修炼的亦是天阶中品的剑道武学,《剑典》。
能够修成剑心通明,表示着秦梦瑶已然踏入了剑道第二境的心剑境。
可即便如此,依仗着剑心通明以及体内《剑典》所化的特殊真气和剑意,秦梦瑶感觉自己好似在漫天海啸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随地都可能会被这剑意和剑意所化的海洋淹没。
秦梦瑶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人了。
几乎是在这寒风掠过众人的瞬间,其他人体内的真气亦是催动到了极点。
这才勉强的抵御住这股从石室内不断涌出的恐怖气息。
而在成功抵御住这股恐怖气息后,众人心有余悸的吐出一口浊气,随后抬头看向石室的内部。
然而,随着众人抬头,将石室内的情况收入眼中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眸光一缩。
在众人的目光中,那石室内千柄古剑如碑林倒插。
或是刃身半没地面,或是只留剑柄在外。
距离门口十丈,一袭墨衣的沈平安立于剑坑之边,双目轻闭。
数之不尽颜色各异的剑气凝作液态在剑丛间蜿蜒游弋,不时有着成百上千的剑意以及剑气进入沈平安体内,然后再徐徐的游出。
每道流纹划过之处,都会在空中拖出一道残痕。
数之不尽恍若实质的剑气好似一条条半透明的小蛇在石室内蜿蜒而成。
如那剑意一样,这些凝若实质的剑气游动时,亦是不断有着剑气进入沈平安的体内,再自沈平安身体而出。
剑鸣自地脉深处涌起,似九幽黄泉的青铜编钟震颤。有的剑吟如老僧诵《度人经》时忽转降魔真言,音波裹挟着庚金煞气凝成螺旋尖锥;有的啸音似玉女拂尘扫过冰弦。
而当这些剑鸣音传入耳中,就像是一股寒意顺着耳廓钻入耳中,然后再进入众人的体内,将他们浑身上下的血液都冻住。
负手而立间,一股股劲风亦是以沈平安为中心不断吹出。
将沈平安那墨色的长袍吹得衣角摆动。
同时,也让沈平安侧容显得更加冷峻。
望着这石室内凝若实质的剑意还有剑气,秦梦瑶眸子猛地一缩。
以秦梦瑶自身对剑意和剑气的了解,可以无比的肯定如此多凝练到实质化的的剑意以及剑气,若是爆发,别说是天罡境的武者,即便是初入天人境的武者,怕是都难以招架。
别说是秦梦瑶等人,就连张三娘,邀月与怜星,看着此刻站于石室内如剑中皇者,锋芒毕露的沈平安亦是有了片刻的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