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219节

三个词语,整齐如一,在这天地间回荡。

而陆渊听着这一声声恭贺,站于天坛之上,整个人俯视着下方,望着那一个个跪下拜倒的背影,心中激荡豪情的同时,又忍不住想。

“这底下这么多人,有没有谁在想着,彼可取而代之呢?”

王者之位,不仅代表着权力、财富,更代表着职责与危险。

他今日为长沙王,坐享一郡,封疆千里,治民百万。

可焉知这片江山之内,没有人在觊觎着自己,在眼红着这些权势,想要取而代之呢?

“不过不管有没有“项羽”,有本王在,这长沙国,这洞庭之土,也翻不了天。”

陆渊心中这般想着,微闭上了眼,迎着天上洒落的阳光,开始享受起了这一声声欢呼。

穿越至今,已过十七载,这具肉身也三十二的年纪,今日终登基为王,称孤一方。

昔年穿越时,在那幽冷洞穴中立下的宏愿,为王做帝,领兵百万,圣女魔女为妻,后宫佳丽三千,武功大成,天下无敌,今日大半实现矣。

男儿有此成就,岂不快哉!乐哉!

大丈夫,当如是也。

是日,弘道七年六月二十,陆渊于长沙城外祭天,登基为王,长沙国立。

然后册封百官,以弟子周青为大将军,总揽军务。以崔长青为左相、孙思文为右相,两人共同执掌政务。

其余武将官员,各自册封无数。

然后当天,天坛之上,陆渊亲自宣布,率师十万,北伐周人,以复国内失土天门府。

在台下列阵的四万大军,霎时云动,北向而去,直奔益阳。

……

数日后,益阳城外。

陆渊率军才抵此处,益阳城门便已大开。

“大王,三日前,大王登基立国,率师北伐的消息传来后。

益阳城中的周人守军,便就弃城而去,向北而逃。

臣率兵追击,直趋百里,斩贼人两千余,俘四千余,另有千余贼人溃散乡野,以且能清理追缴。

但贼首李烟景等人,却还是率这数百残兵逃去,臣追之不及,请大王责罚。”

城门口,陆渊派着留守此地的弟子楚维,此时汇报请罪道。

陆渊听完,也略有吃惊,没想到李烟景等人,竟然会不战而逃。

但转念一想,这也符合常理。

先前他虽带兵包围了益阳城,但却一直没有发动强攻,只是围着。

再结合他与朝廷隔河对峙,互相戒备的举动,自然给周人一种他能争取的错觉。

于是便派遣了使者而来,想要劝降陆渊。

而那段时间他也为了借周人的势,没少释放好意,甚至都还允许益阳城内的周人,出城外采柴取水,关系一派融洽的模样。

在那个时候,李烟景他们被围着,自然心中不慌,毕竟还有着希望。

可现在随着陆渊接受朝廷册封,建立长沙国的消息传来,原本的一切希望幻想,自然也跟着破灭了。

尤其是前些天,朝廷十数万大军聚来,还打出了上官明与杨景的旗号后,这就更让李烟景他们惊慌了。

毕竟算上陆渊在城外围着的大军,那可就是二十多万强兵,以及六位先天宗师了。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先天战力,都已经超过了李烟景他们。

如果他们这些周人宗师还留在城中,那么等陆渊帅军赶来,可是真的有可能将他们全都留下的。

而如果能一次性留下,三位周人的先天宗师,陆渊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只要把李烟景这些人留下来,斩于此处。

那周人一下损失了三位先天宗师,顶层战力直接损失一半,从此再不复威胁。

到那时,陆渊北方的边境压力,将直接大为缓解。

再不用时刻担忧着,周人什么时候会跨江而来,打到自己国内了。

可惜。

想来李烟景等人也明白此点,所以在确认陆渊已经正式倒向越国后,便直接弃城而逃了。

如今三位先天宗师,离开了益阳这个囚笼,从此天地广阔,想要抓到他们,难之又难,已近乎不可能了。

“无妨。能收回益阳县城,便是好事。”

心中这般叹了口气,陆渊看着自己弟子,摇摇头道:“至于李烟景等人,俱为先天宗师。他们想逃,你没有先天宗师相助,拦不住也是正常,起来吧。”

以先天宗师的实力,只要不是头铁,硬要立抗万军。

那么在万军之中,寻个方向破围而出,还是很简单的。

更不用说城中的先天宗师,还足足有三位。自己这个弟子拦不住对方,是很正常的。

甚至该说能拦住,这才不正常。

“谢大王宽恕。”楚维听自家已经登基为王的师尊这般说,心中才松了口气。

说真的。

这位弟子心中还真有些担心,新朝鼎立,自己没拦住李烟景等人,自己师尊会不会恼羞成怒,来个杀鸡儆猴。

眼下看来,是想多了。

带着些许庆幸,他连忙让人打开城门,然后引着陆渊队伍,进入城中,往着已经收拾好的衙舍而去。

……

等进到城内,安顿下来之后,陆渊便叫齐了杨景等人,双方一同县衙议事。

“而今李烟景闻我大兵而来,望风而逃,弃城远遁,益阳县不费吹灰之力,便已收复。”

陆渊看着眼前几位越国将军和国师,正言说道:“既如此,那江南之敌,已然云散。以本王之见,吾等可乘胜北上,渡江而去,与敌决战。”

开国之后,陆渊对于周国的求战之心,开始直线上升起来。

洞庭十府,如今长沙国立,仅有江南九府之地,处在掌控之中。剩下江北的天门府,依旧陷于敌手。

甚至原本的巴陵郡城,一郡首府,都不在他的控制下,依旧被朝廷掌握着。

而关于这点,也是当初朝廷和陆渊商议后,所达成的条件之一。

朝廷给陆渊封王建国,而陆渊则将朝廷依旧控制了洞庭郡城,暂时托管给朝廷,作为朝廷江北大军的后勤保障据点。

在击退周人,收复西川郡前,不管是巴陵郡城,还是天门府,朝廷都不会归还。

所以陆渊想要让自己国土完整,尤其是拿回象征意义极大的巴陵郡城,首先得帮朝廷打退周人。

如此一来,陆渊开国之后,自然对于北伐积极无比。

他可是准备拿巴陵城作为国都的,如今一国之都被朝廷控制着,这像什么话?

什么?

为什么叫长沙国,不在长沙府立都,却要跑去巴陵城。

这就不得不说巴陵优越条件了。

首先,经济方面,此城临江,坐拥长江水道,沟通南北三国,最是繁华。

其次,农业方面,巴陵城所在的岳阳府,也受长江灌既,土地肥沃,那是一等一的产粮种地。

最后,军事方面,巴陵城控扼长江水道,只要把守住了此城,就能从中截断长江。更能扼守北方来敌,距离于江北之外。

如此三方面,都极其优越的一处重镇,这么一座天下雄城,自然是建都的最好选择。

当初越国朝廷,也正是看重此点,才会把郡府安置于此地。

至于选长沙府,经济差了不说,农业方面也不见得更优秀,军事方面更不见得更安全。

陆渊脑子抽了,才会选此。

然而面对他的积极请战,原本一直逼着陆渊出兵的上官明等人,却是拉垮了。

“长沙王勿急。”

上官明看了一眼陆渊,却是摇了摇头道:“讨贼自然是要进行的。但如今各方大军未至,仅以我等之力,想要退贼,并不容易。

还是等南海王与宁海王的大军到来,我等四方大军齐至,再行北伐。

届时我等聚兵近五十万,更有九位先天宗师。

如此渡河北上,浩浩荡荡,何愁周人不破?”

当初朝廷与陆渊他们三方约定,三国建立之后,需得各自出兵十万,帮着朝廷击退周人。

如今离得最近,建国最晚的陆渊,已经履行承诺,领着十万大军会合。

甚至还附带上了一位先天宗师蓝彩儿,可谓诚意至极了。

但另两位已经早早建国,处在岭南的严望秋和苏玄歌,可至今还没个动静呢?

这两人答应的二十万大军不来,此时朝廷和陆渊率军北上。

以双方合力,虽然也并不是不能与周人一战。

但这岂不是他们两方,平白给宁海国与南海国当了炮灰,拿自己的兵马给这两国打仗?

这天下那有那么好的事情。

陆渊闻言皱眉道:“南海、宁海二国初立,国政都尚未捋清,更别说聚集兵马了。等他们帅兵自岭南而来,怕不是要等到半年后?

我等数十万大军,屯于此处,每日人吃马,嚼耗费无数。

岂能在此干耗?

而且岭南之兵,根本不堪战。

指望这二国的二十万兵马,那还不如我等直接北上,与周人决一死战。”

兵马有的时候,不是越多越好的。

大军征战,正面对决,真正能发挥作用的,还得是那些训练年久,见惯了生死的精兵强将。

可岭南之地,近些年承平,自从静海国灭后,就再无大战。

数年下来,国内除了一些郡府县兵外,那还有精锐?

而就那些郡府县兵,两国加起来,能不能凑出两万都是个问题。

这种情况下,南海、宁海两国,要履行跟朝廷的承诺,派出十万大军,能怎么办?

怕不是最后,也只能拉些明夫出来凑数了。

而更大的问题,还是两国的内政混乱。

严望秋与苏玄歌两人,可不像陆渊,一年多前,就开始筹备着建国了。

首节 上一节 219/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