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3节

  听着他的话,师兄们也纷纷转过头来。看着卧坐在床上的李道玄发出笑声。

  “已经是戌时了师弟。”

  “师弟好胆色,竟然敢在师父面前睡着。我们都还以为伱没了呢。”

  “你们没看那时候师父的脸色,当真是跟块青石般。我看到张师兄被师父用书教训,差点没笑死。”

  “我也是关心师弟。”叫张师兄的人叹息道。“谁让小师弟是睡着了呢。”

  七嘴八舌中,李道玄算是明白了自己晕睡过去前发生的事情。想到自己居然在老道面前睡觉,他能想象老道明天的神色。

  “……我明天能不能不去早课?”李道玄小声哔哔道。

  “师父已经点名了,明天便是抬也要将你抬去。”众人嘻嘻哈哈的调侃着,只有李道玄心灰如死。

  “天,道祖在上。弟子得一场大病吧!”李道玄哀嚎一声盖上被子。

  只是道祖终归是没满足李道玄的愿望,第二天他还是站在了脸色不佳的老道面前

第5章 三更传真法

  “昨日弟子身感不适,适才晕睡过去。还望师父见谅,莫要怪罪弟子。”李道玄缩了缩身子,站在一旁看向静坐的老道。早上起来后,他便是一直想着老道会怎么收拾他,心中忐忑不安的前来,可老道却是一声不吭。

  这着实让李道玄有些心里焦虑,不知老道是什么想法。若是换成平日那般骂一顿,他倒是好受一些。就怕老道不言不语,故作沉默的样子。

  说实话,李道玄对于老道还是很尊敬的。毕竟来的这些日子里,老道对于他还是很照顾的。

  平日里不说吃喝问题,他犯的小错也挺多,老道都没有责备他。比起其他峰座的宫观掌门真人,老道的确算是仁慈的。

  李道玄就听说茅山其他玄门弟子过得颇为清苦,其师严厉常以打骂为主。想到这些事,他还有些庆幸自己穿越到了个好去处。

  站在墙角乱七八糟的想着,老道终于睁开了眼睛。

  他看了一下神游天外的徒弟,脸上愁苦更深。叹息一声,就朝李道玄唤道:“且先坐下吧。”

  李道玄听这话后连忙收回注意力,老老实实坐在蒲团上望着老道。只是见老道板着脸,便是低下头不语。

  “玉皇殿前昏睡,你这孽障还有理了不成?若不是玉帝仁慈,恕你无礼之举。老道便是要为师门除害,赶出你这孽障。”老道悠悠的说着,见李道玄头低的更多,便也有些于心不忍。到底是自己欢喜的徒弟,说多了也会伤了他的心。于是老道决定换个话题,安慰安慰李道玄。

  “伱昨日为何会在殿上睡着?是晚时不曾睡,还是有什么事?”

  “弟子真不是故意的师尊。”李道玄叫冤道。“弟子入定静坐时便觉泥丸宫处有金光浮现,于是弟子试探那金光,谁知道一下就昏睡过去。”

  李道玄的话半真半假,泥丸宫有金光是真,触碰就睡着这句话却是假的。到底还是因为他使用天眼过度,以至于自己精神不济才昏睡过去。

  但他肯定不会所有的事情全部说出来,毕竟未能通中下两丹田就先开泥丸宫这件事也太过惊世骇俗,他还是保留一些秘密为好。

  想起自己在前世影视剧和小说中看到过的各种门派纷争,当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自己对这个世界还不甚了解,倒不是信不过自己这位师父,只是师父的弟子众多,观内还有其他同为修行的道士。

  “什么?!”老道大惊,便又是扯下自己的胡须。也顾不得疼痛,细细查看李道玄的模样。

  就见他额眉饱满,眉心润泽有光。双眼炯炯有神,好似两轮明日塞进瞳孔中。比起昨日,此刻的李道玄更是多了几分红润白嫩,俨然是已经有入道之相。

  “好!”老道一拍大腿,颤声唤道。“好啊!真是太好了!我白云观后继有人了啊!”

  老道欢喜不已,捏着李道玄的脸蛋左右看着。只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疼爱。恨不得马上就将其收为嫡传弟子,广而告之于玄门道庭中。

  再问李道玄当时究竟是何情况,李道玄半真半假的将过程细细道来。老道越听越欢喜,在得知他能触碰那金光后便是欣慰的说:“切莫急,切莫急。这泥丸宫乃是人之黄庭所在,居九宫之中央。须知这泥丸者,形之上神,一身之灵,百神之命窟,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夫能脑中园虚以灌真,万空真立,千孔生烟,德备天地,洞同大方。”

  “此处乃是人身重中之重,有总摄众神,照生神识,孕育人魂之功。人身虽上应天象,各有所司,但泥丸宫中一旦生出元神,便是魂魄合一,不论生死,阴阳神和,灵秀天成,复得先天。你如今年小,不急于开泥丸而诞元神。且先引气入体,淬炼本身。待到物华天成,蕴精纳气时。再助以金丹之法淬炼,蕴养泥丸九宫。”

  “如此三宫总揽,五气朝元。便是有望求得那天仙大证之位。”

  老道说完脸上不觉露出羡慕之意,他修道半辈子未曾料到还不如一小儿有奇遇。尚未入门修道,就已然得天之厚照。修得天宫金光现,欲开泥丸宫。这般境遇,不出百年时间茅山就又能有一位陆地真仙了。

  届时玄门之中,他便可引领众修,重振式微的道门。

  如此念头想着,老道也不再犹豫。他准备择日开启授徒大典,亲自收李道玄为嫡传弟子。

  老道看向李道玄,伸手拍了三下他的头。李道玄若有所悟,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后就离去。

  回到屋中师兄们皆围过来询问,李道玄解释师尊并没有为难他。听到这话后,师兄们无趣的散开,也不再搭理他。

  等到三更天时,李道玄悄悄爬起来。穿上鞋子蹑手蹑脚的走出住处,然后在月光的映照下来到老道的居处。

  轻轻敲了三下门,屋中传来老道悠悠的声音。

  “进来吧。”

  李道玄推门而入,借着屋中的昏暗的灯火看去。就见老道坐在卧榻上,身前点着油灯。他手中拿着书籍,正抚须细看着。

  见此情景,李道玄便是跪在地上一拜。然后轻声唤道:“弟子拜见师父。”

  “起来吧。”老道笑曰。“你倒是机灵,知道我唤你三更来。”

  “这,弟子也看过西游记。”李道玄小声的说。

  老道听闻这话,轻咳几声恢复神色。他放下手中的书籍神色严肃的看向李道玄:“你可知为师为何这么晚寻你来?”

  “弟子不知。”李道玄故作茫然。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想着,指不定是老道要传他茅山秘法呢。

  心里想着耳边就听老道话传来:“这么晚招你来,便是先问你为何修道。”

  “弟子愿为浩然之士,匡扶正道。”李道玄义正词严的唤出来,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为啥修道。只是穿越过来就成了小道士,也没其他的选择。既然没了选择,那就干脆继续修行下去。至于往后怎么样,也得等他看完了这个世界后再说吧。

  毕竟如今的他连山外是什么样的世界都还不清楚,只是迷迷茫茫的听师兄们说山下不好,山下多乱。至于有多乱,李道玄不清楚。

  “没想到你是如此赤诚之心。”老道感慨道。“我这儿有三法,你看你想学哪一法。”

  “还请师尊明示。”李道玄立马拜地求问。

第6章 入法

  “其一法为神霄,此道为雷法。乃是北宋年间冲虚通妙先生结上古炼气之法所创。其经名曰《神霄天坛玉书》。有神仙变化法言,兴云致雨符咒。修此道,能察见鬼神,策役雷电,追摄邪魔,与人禁治疾苦,立见功验。”

  “其二法为灵宝,此道重斋醮科仪。夫学真仙白日飞升之道,皆以斋戒为立德之本矣。若入此道,须诵经、修功德,轻丹鼎,贬房中。须日行善事,结善果。入此道可长生养寿,鬼神不侵。于宫观之中,获无量安宁。此道修的《灵宝经》,亦是当年纯阳真人吕洞宾所学之妙法。”

  “其三法便是吾白云观所修清微净法,乃从上清箓。于世符箓三宗,其一便是吾茅山上清。内炼金丹,外修符法。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内修《清微丹诀》,上能驱神降魔,下可安民保胎。”

  “此三法皆为我白云观行之法门,你可择一而入。”

  老道说完含笑看向李道玄,见他陷入深思,便要拿起书再看。只是这书还没看两个字,就听李道玄正声道来:“师尊,徒儿欲修清微净法。”

  老道心中惊讶,打量着李道玄上下看了看。不由抚须问道:“为何是选这清微一道?”

  “自是传我白云观道统,不忘师尊养育之恩。”李道玄认真的看着老道,让自己的感情显得更真切一些。至于为什么他会选择清微,这自然是不用说了。毕竟老道都暗示了白云观主修清微,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继承衣钵道统。

  李道玄对入哪一道没什么太大追求,老道对他好,他自然是跟着老道学。这点感恩之心,李道玄还是存在的。

  果不其然,老道听了李道玄的话连说三声好。亲自从卧榻上爬起来,将李道玄搀扶起来。眼中含着泪,拍去身上的泥尘便是说道:“好徒儿,你有这份心意,为师就满足了。既然你欲学清微一道,为师自然倾囊传授。”

  “往后每日晚修后,伱便来为师这里。为师亲自授你真法。”

  拉着李道玄说了很多话,老道还是有些寂寞。虽是修道之士,可七情六欲总该有。老道一生无子,落得寂寞。虽是白云观主掌真人,却也是个七旬的老人。

  本以为此生传真法无望,准备找个看得过去的徒弟传下去就得了。未曾想到如此年纪得来天授徒弟,虽总角年岁,却已然得天赐金光开泥丸上宫。此等弟子,就算是九霄万福宫里的人知道,怕也是会跳着脚赶来抢人。

  李道玄离去时带了本真典《道法会元》,此书汇聚诸家妙法,纳符箓派百家真人历记,算得是大成之作。

  虽广为外传,但也多有改动。旁人看着只是迷糊,不知其所云之事。而老道给的乃是不二真典,据说是玄门内统才能览阅的大典。

  老道又授李道玄清微坐功。合以泰珠造化,坐功睡法,算是清微秘传坐化内丹炼诀。此等法门不传外弟子,其吞吐作息皆有变化。

  得到老道指点,李道玄也能明白为何很多玄门内丹功诀会失传。哪怕是能够印书广传于天下,也难有人能修成。

  原来是其中法诀不同,人不同的原因。没有师父领进门,便是再有悟性也难以触碰到真诀。照着书上死练,到最后说不定还练坏了自己的身子。又或几日练完没有变化,便是丧气放手。

  诸多原因结合,能得真法者太少,所以很多玄门的妙法也在历史中失传。

  如今得老道传真法,李道玄算的上正式走上修行。

  “世道艰难,天地绝通。自北宋至今,已经无有飞升者。这也是玄门落魄的原因。”老道感叹道。

  李道玄琢磨着老道的话,意思大概就是当今是末法时代,从北宋年间开始到现在,世间能得真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道门慢慢落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这事对于李道玄而言却是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当他开始用清微坐功修行时,发现身体丹田处竟然能够感受到一股犹如尿意的暖意。就好似撒尿时候的感觉,犹如温水的东西正在丹田里缓缓游动。

  他试着用意念指挥这股暖意,却发现只能让其稍微的动一动。随后这股暖意就窝藏在丹田里,时不时就绕着周天运行一圈。

  这着实让李道玄感到惊异,他甚至怀疑这股暖意是不是寄生虫,怎么不听人使唤还到处自行游走呢?

  百思不得其解,李道玄只能将这事藏在心里。只不过在早课之后,他借着提问的机会假意询问老道。老道自然是会回答他的疑惑,便说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体内法力积厚,修道之士境界未至,所以无法操使丹田里的气。

  不过这种情况也就古典上有记载,毕竟当今能怀真道的也没多少人。

  李道玄搞清楚了自己的情况,心也就放下来。他每日看着《道法会元》,修《清微丹诀》。还于私下习《五千文箓》。

  外练皮肉硬功,内修丹诀箓法。还需要学会写毛笔字,练习琴棋书画。李道玄这日子一天天过得也算是充足。

  每日认真习文写字,也算是攒下很多阴阳鱼。了解了自己的特殊能力,李道玄也慢慢运用这能力提升自己。

  他若是写箓画符,每日可获三枚黑鱼。若是写书法,抄写经文典籍,每日可获三枚白鱼。只是一旦获得三枚阴阳鱼,他的精神也会变得萎靡瞌睡。所以李道玄也只有在入睡之前,才会获取第三枚阴阳鱼。

  借着三枚阴阳鱼,李道玄就能与九叔夜夜相见。从开始练习画符,到后面的习武打坐。九叔确实是教了他不少好东西。

  李道玄也喜欢和九叔在一起聊天,那样他可以尽情的诉说自己的心事。不用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掖着藏着,也不用怕别人知道后会怎么样。

  九叔也是个善良的人,会认真倾听李道玄的心事,还会时不时开解他。

  李道玄觉得如果说老道是他的第一个师父,那么九叔肯定是他的第二个师父。

  日子便是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新春的时候。

第7章 扬州妇人

  过了大寒之后,山上的积雪也消融了不少。于是便有香客陆续上来烧香拜神,也算是给白云观带来难得人气。

  师兄弟们的早课也搬去了另一处别院,如玉皇殿等宫观就不许随意往来入定。

  香客多了,道士们的早课自然是少了许多。加之还能从山下买上来一些荤食,连带着李道玄的日子都好了不少。原本下雪时冻疮的脸蛋恢复了圆润,亦是饱满了几分。

  老道准备开春后选个吉日举行收徒典礼,顺便还会邀请茅山上的诸家各派。毕竟茅山很大,道士也是众多。各家各派都有,只是大多数为道士罢了。不与人争夺,上善若水,这也算是道门的教条。

  当然若是逼急了,道士们也不是吃素的。毕竟佛门都有武僧,道门怎么可能没有武功好的道士。

  李道玄虽然被老道拟定为嫡传弟子,但这事毕竟还没公开。他平日里也与师兄们同吃同住,只不过看的书比师兄们多一些。

  雪开了,新春快到了。道观里上下忙碌,李道玄也跟着来帮忙。

  看着往来的香客,瞅着他们穿着的衣裳,脑子后面的辫子,李道玄神色有些恍惚。偶尔听到一声贝勒爷,他算是明白自己现在到底在哪里。

  贝勒爷啥时候才会有?这还用说嘛。

  “千算万算,没想竟然是来到大清。”李道玄感慨万分。

  也怪师兄弟们都没有剃发易服,穿着的是道士服,留着的汉人风俗的头发,所以他才没联想到清朝。

  要知道满清虽说是要求剃发易服,但也有“十从十不从”的民间说法。出家修道的人就可以免受剃发的影响。

  摸着自己还算茂密的头发,李道玄忽然有些庆幸自己是个道士。

  坐在殿外的角落里摸鱼,顺便好奇的看着这个新鲜的世界。对于这个时代,李道玄也只是从书上了解过。只是不知道当今是什么时候,到底是乾隆在位还是康熙登基,又或者是慈禧勤政?只是不管哪位在,百姓的生活都是那样艰苦。

  看着来上香的人便是知道,没有电视剧中那种小家碧玉的穿着上衣下裙的旗装。而是宽松厚重的衣袍,远远望去就像个稻草人,着实有种小头布娃娃的感觉。

  男人则是多是穿着马褂和大衣。

  脸部看上去黝黑且带有沧桑感的是穷苦农夫,衣服多有补丁,却是厚重的大衣。而老爷们则是穿着鲜色的马褂披着外衣,头顶还带着精细的瓜皮帽。身后的辫子打理的干净,脸上也多是白皙的肤色。

首节 上一节 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