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42节

  “那爹爹你怎么杀起鸡来?”

  “这是送与秀才公的。”李老三利索的抹了公鸡的脖子,朝着碗里滴下几滴鸡血。等到鸡不再动弹,他才将其扔到热水里浸泡。“秀才家的媳妇这两天喜欢吃公鸡,便在村中要了些公鸡。咱们家养的鸡多,要的便也多。”

  和李延明说着话,李老三手里的公鸡就被拔光了毛。在清理完内脏,他提着鸡就要出门。

  “延明,伱要和爹爹一起去李秀才家吗?”李老三向李延明问道。

  李延明自然是求之不得,怀着兴奋就和李老三一同出门。

  李秀才家在村南,依山傍水,也算是好地方。

  比起老李家的泥墙木屋,李秀才家的白墙黑瓦明显就要阔气许多。

  毕竟在大清,读书人的地位可谓之高。

  中了秀才便是上了阶层,可不纳田税不征徭役。比起在田里觅食的泥腿子,不知高了多少。

  敲了敲大门,开门的是个老妇人,这正是李秀才的母亲姜氏。

  而在姜氏身后站着一女子,挺着大肚子身形隐于阴影里。

  李延明好奇的瞅了她一眼,就觉一股寒意传来。在那影影绰绰中,他总觉能够听到一声狐叫。于是吓得躲在李老三的身后不敢冒头。

  听着李老三和姜氏对话,李延明才明白原来是李秀才的媳妇怀孕,这几天非要吃公鸡。

  将拔毛的公鸡交给老妇人,李老三也没做多停留。他看向拉着自己裤脚的李延明,指着李秀才家笑道:“文哥儿应该在屋中,你不如去找他玩?”

  文哥儿是姜氏的小儿子,也是李秀才的弟弟。生的秀气,在村中总是有很多人爱和他玩,就是因为他总是干干净净的。李延明和文哥儿关系不错,常在一起玩。

  “……”李延明听到这话,不禁瞪了李老三一眼。感觉到那女子投来的目光,他不禁有些胆怯道。“文哥儿怕是在读书呢,我怎么能打扰他。”

  “爹,咱们快回去吧。”

  李老三听得大乐,以为自家儿子羡慕别人读书。便将他抱起来,揉了揉额头道:“等过些岁儿爹爹和阿翁说说,便送你去读书。到时候和文哥儿一样,是个读书人。”

  李延明听到这话瘪瘪嘴,知是自家亲爹喜吹牛。老李家中子孙不少,若是都能去读书,怕是阿翁在田地刨出泥浆也未必能供得起。他占得后生的晚,能不能还另说呢。

  不过他也没拆自家老爹的台,只是想着到那声不真切的狐叫,心中发慌的紧。

  这般古怪的事情还是头次遇到,李延明想自家阿翁说的灵异怪事,便觉得这女子可能就是这灵异怪事。

第91章 李家村诡事

  到了晚上,屋外点起灯笼。

  李延明耐不住性子,穿着鞋就在院子里晃悠耍乐,似已经忘了白天去李秀才家的一幕。

  娘亲王氏唤他玩时小心点,毕竟黑灯瞎火,要是不见了,当真难寻。

  李延明自然听话,玩也就在院中。点燃爆竹,忽闪忽烁光芒传来。

  他欢喜的玩了几根,准备回大人身边时就见自家院子前站着一人。

  模样身高都似村中玩伴,只是看不清是谁。

  李延明捏着用来点爆竹的线香走了过去,对着那人亮了亮,却见是那李秀才家的文哥儿。

  他此时正是头发湿淋,脸上滴水。

  睁着大眼紧紧盯着李延明,不带半分晃悠。

  “你又玩水去了?”李延明被他看的发毛,心中嘀咕,天都黑了,这娃子不回家,爹娘不骂吗?竟还突然跑到自家门口来。便上下打量着他,见他浑身是水。

  不出意外便是这娃子自己偷偷玩水去了,过来自家估计也是顺路。

  文哥儿似是听到李延明的话,木楞的点点头。他伸手指了指村中,示意李延明跟上他。

  “太晚了,太晚了。明儿醒了再去玩吧。”李延明摇摇头,拒绝了文哥儿的邀请。

  毕竟这么晚了,再去村中玩就是有些皮痒了。娘亲向来不愿意他夜里到处跑,总说这晚上会有夜游神陪着巡游的阎王,一不小心就会被阎王收了他这小命。

  李延明自然识时务,到了晚上就不到处跑。即便是玩伴来找,那也只能忍痛拒绝邀请。

  “你也快些回去,不然你娘知道了指不定给伱一顿好抽。”李延明看着文哥儿说道。

  李秀才家风严格,姜氏对两个儿子都要求颇严。文哥儿平日不是读书就是写字,鲜有机会玩耍。

  今晚这般也定是偷偷跑出的,到时候若是被姜氏逮着,一顿毒打是少不了。

  李延明可真是为小伙伴操碎了心。

  怎奈这文哥儿似乎没听懂他的话,只是站在院外盯着他不放。李延明正准备像个小大人似的语重心长对他教育一番,就听到王氏声音传来。

  “明哥儿,你在和谁说话呢。”

  “是李秀才家的文哥儿,他约我出去玩呢。”李延明向自己娘亲说道。

  等他再度转过头去,院前的文哥儿便没了踪迹。只留下上那一洼湿水。

  而他那声回话,母亲也未应答,也不知是听见,还是没听见。

  “跑的还挺快。”李延明嘀咕声,便也没再细思。

  回到娘亲王氏处,晚上便与王氏同睡。

  等到第二天王氏外出归来,告诉李延明,这李秀才家的文哥儿昨夜病倒了,要煮些鸡汤补补,还得让李老三再刮只鸡给李秀才家送去。

  “昨晚病了?”李延明趴在灶台上睁大眼睛,一眼好奇的看着王氏。心想着昨儿自己才见了文哥儿,怎么会忽然就病了呢?

  “我昨个还看到他捏。”李延明奶声奶气的说道。

  “你个孩子又在说胡话。文哥儿昨天病了一宿,都请了大夫看,你在哪看到他的。”王氏朝李延明笑道,伸手捏在他肉乎乎的脸上。

  “娘,我真的看到他了,就在院子里。”李延明不满的看着王氏抗议道,他明明昨天就看到了文哥儿,怎么就说胡话了。

  想到昨天文哥儿浑身湿漉漉,莫非是玩水病了?耳边就传来王氏的话。

  “文哥儿这几天都半步未曾离开家里,你怎么就在院子里看到他?怕不是你贪玩,不小心认错人了吧。”王氏横了自家崽一眼,狠狠的挼了把他的头发。接着拍了拍李延明脑袋,示意他自己去玩。“娘要干活,你自己耍去。快到元宵了,你可千万不能跑去山上河边,小心水鬼山怪给你抓走。”

  “我知道了。”李延明见王氏不信他,便也憋着气跑出来。

  走去村中时还想着要不要去看看文哥儿,毕竟自己昨晚看到他,不可能搞错人。定是他偷偷玩水着凉,生了病才是。

  但又突然想到了李秀才家中那怪异的妇人,打了个寒颤,便有些不敢去。思来索去,不知觉就溜达到村中的水塘边。

  只是叫他意外的是水塘边人不少,甚至有妇人瘫坐在一旁捂嘴大哭。

  好奇过去,反正人多,也没什么好怕的,好奇心反倒是催快了他上前的步子。

  待走近了,李延明挤进人群中,就看到一个被水浸泡得发白的小子让人捞了上来。虽然已经发白浮肿,但也是一眼便认出那是村南的李铁家的娃子,平日里和他玩的不多,却也见过几面。

  只是那尸体的模样怪异,面色明显透露着喜悦的笑容。

  李延明看到那尸体,只觉得浑身汗毛竖起,腹中翻滚呕吐之意。他是没见到这般丧命的现场,也未曾见过死人。想到最近王氏叮嘱他别玩水,道是会鬼怪拉人下水,不知怎么就脑后发凉。

  又想昨天晚上见文哥儿浑身是水,他指的方向似乎就是这边。而自家娘亲说文哥儿病了一夜并未出来,李延明顿感冷寒。

  大冬天的不是没人玩水,只是怎么就半夜去?

  敞着脚丫子转身就跑回家中,一进院门便大喊着:“娘!娘!”

  王氏闻声急促,连忙从灶房中走出来,就见李延明快步跑向自己,一把抱着她的腿就不放开。

  “怎么了?”

  李延明也不搭话,就是把小脸紧紧的贴着王氏的大腿上。

  王氏只道是孩童念母亲,便也没细问。

  当天晚上睡觉时,李延明就发了烧,开始出现了意识模糊。

  恍恍惚惚中他似乎看到一只黄毛狐狸,一双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他。随后又见什么鬼神什么钟馗,总而言之梦里有着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待他再次醒来时,屋外已经大亮。他的额头上敷着浸水的手巾,床边沾满了大人。

  “醒了,醒了。”

  “还是大嫂的符灵验,这孩子是吓破了胆,丢了魂。”

  “也不知道明娃看了什么,竟会吓丢了魂。”

  听到父母与爷奶的话,李延明眨着眼睛看向他们,出声喊了句娘。

  王氏欢喜的应声,她抹着眼泪伸手拂着李延明的额头。

  “你这孩子,吓了娘一宿。可总算是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让娘担心了。”李延明可怜巴巴的说道。“我以后不会乱玩水了。”

  “唉,听人说昨天在河边看到了明娃,想必是昨天李铁家小子溺死的事让你这娃子看到了。往后莫要凑这些热闹了。”李奶奶叹了声,话语里多少有些喜悦。

  等到李延明恢复了些许后,才从爹爹李老三口中得知了自己夜里的情况。

  “明哥儿,你昨晚是怎么了,半夜突然就满脸通红,烧的厉害,打了一夜的寒颤,又说了一夜的胡话,怎么喊也喊不醒,请了赤脚郎中,也毫无办法,得亏了你大娘拿了白符过来,说你可能是丢了魂,否则你还未必能够回魂。”

  李妈妈则接口道:“那是从金陵富商李家少爷那里拿来的,谁知道真有效果。下次你去金陵,可得好好上门谢谢李家三少爷!”

  李老三连声说好,便是与妻子王氏商量着元宵节去一趟金陵。

第92章 元宵节

  元宵节这日,李道玄有些忙碌。

  李家宅院中不仅挂满了灯笼,少爷小姐们也纷纷做起了花灯。

  大哥李明达做了个鱼灯,图上花纸后显得颇为灵动。二姐李长英制作了个莲花灯,四面写下祝福语,中间坐着姻缘月老,颇有几分小心思。其他几位姨太太生的孩子,也多有做出各种形式的花灯,这样热闹的场面,在前世也是很难见到。

  毕竟城市化发展,人情冷淡,一些传统自然也就冷漠下去。

  人非往人,事非往事,谁也说不清楚好坏。

  只不过李道玄倒是挺喜欢这种节日氛围,就连家里的丫鬟家仆们也都会各自做起花灯祈福。可以想象等到了晚上,金陵大街小巷以及秦淮河旁该是多么的热闹。

  虽然手艺不精,可李道玄还是扎了个玉兔灯。简简单单写个福字,看起来颇具大家风范,也算是近日来勤练书法的回报。

  正在院子中给花灯贴着剪纸花纹,就听身后传来小女孩稚嫩且胆怯的声音:“三,三哥。能也帮帮我吗?”

  李道玄听声回头望去,见是个穿着淡青色小衣,扎着小辫的女孩。

  她一双咕溜的黑色大眼睛十分吸引人,琼鼻小嘴,乖巧可爱。倒也是继承了二姨太的优点,长大也是个美人。尤其是那眉心里的一点朱砂痣,当真是叫人看了挪不开眼睛。

  李道玄知道她,毕竟家宴上遇到过很多次。她是二姨太的孩子,名叫李玉真,今年不过十岁,下面还有个五岁的妹妹,生的机灵。姐妹两人都不太讨二姨太欢喜,平日里总能听到她训斥孩子的声音。

  说是生了两个赔钱货,既不得宠也不传宗接代。嫌弃之情溢于言表,李道玄都有些心疼这两个庶出的妹妹。

  毕竟不管男孩女孩,这都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骨肉,又何必如此刻薄的对待呢。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一切又是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俯下身来擦去妹妹头上的汗水,李道玄含笑望着她问道:“阿真,要三哥怎么帮你?”

  李玉真将一盏编好的花灯递上来,文静的脸上露出一丝紧张:“我,我听说三哥是个道士,想让三哥帮忙写几个字,祈个福。”

  话说完她眼中泛起不安,李道玄看着她,明白她担心被人拒绝但又有几分期待。

  于是李道玄就拿起她手中的那盏花灯细看,是个做工粗糙的花灯。几根竹骨简单捆绑在一起,只是强行的朝着荷花靠拢。看得出制作这盏灯的人已经很用心,可惜还是缺少些手艺。

  “你做的?”

  “嗯。”李玉真认真的点点头。

首节 上一节 4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