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你就多给点意见……”
想起郑法另外一个要求,萧玉樱补充道。
“你还真替那郑法说话……”
“你知道我去观摩金丹工程要多少灵石么?”
“多少?”
“不要。”
“……”
轩华夫人瞪着眼,看着她。
“你说,我该不该替他说话?”
轩华夫人脸皮抖了抖,不想理她。
……
两人走到大学岛的一隅,此处已经是变了个模样,一个棱角分明,方方正正的院子坐落在此处。
这院子与玄微界的大部分建筑看起来风格迥异。
院墙极高,墙面上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个黑铁模样的大门,挡住了外界的目光。
走进院子,就看到郑法带着一群人正站在一个怪模怪样的金属仓前。
这金属仓像是个糖葫芦,三个圆滚滚的仓体上下相连,其上还有几个方形的洞口,能看到里面密布的各种纹路。
这玩意极大,立在地上,竟有十来丈高,五丈多宽。
一群人站在这东西面前,显得有些渺小。
“这是……”轩华夫人有点猜测,但又不敢置信。
“丹鼎。”
郑法见到是她,也不惊讶,解释道。
“这是丹鼎?”
轩华夫人看这这毛毛虫一样的玩意,瞠目结舌。
郑法笑了笑,心中忽然冒出一句话:
你的下一个丹鼎,何必是丹鼎……
……
他倒不是真要标新立异,某种程度上,是只能如此。
《金丹工程》项目组的弟子,能力还是有些欠缺。
造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丹鼎……其实还是困难了些。
那他干脆就换个思路,只按照自己和程运总结出来的原理,根据观察到的经验,造了这么一个东西……
一方面,这玩意大了,对工艺的要求就低了。
所谓傻大黑粗。
另一方面,造大了,对炼制外丹的过程也有些帮助,既便于观察,又便于施法。
甚至能够进行一定的流水线作业……
既然能力不够,郑法干脆就将外丹的炼制过程再度分解,让庞师叔等人带着不同的弟子,分别负责一部分炼制。
如此一来,对手艺的要求就更低了。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符合总结出来的原理,其余的一切经验规则,都被郑法抛弃了。
可以说,这玩意除了丑一点,基本上毫无缺点。
美不美是另外的事情,但九山宗如今,追求的就是个能用……
……
郑法朝两人点了点头,又看向周围。
章师姐,庞师叔,师尊带着《金丹工程》项目组的弟子,都看着郑法。
郑法深吸一口气:“神霄外丹,第一次炼制,启动!”
章师姐一挥手,将收购而来的天罡地煞之气投入丹鼎。
她身后的弟子纷纷打出法诀。
轩华夫人抿了抿嘴,只觉得有种从未见过的东西,扑面而来。
不是,我就回去了几天啊……怎么看不懂你们在干嘛了!
第306章 卷出高度,青颜献图
丹鼎里,天罡地煞气沸腾,碰撞,炸裂。
丹鼎外,九山宗这群弟子的施法动作生疏,凌乱,辣眼睛。
可轩华夫人眼皮子都没动一下,目光直落在丹鼎中。
她脸上的神色,随着那丹鼎中的光影,忽明忽暗。
心中的感受更像那丹鼎中传来的声响:
噼里啪啦,叮呤咙咚,像是要炸。
她看不懂郑法在做什么么?
当然看得懂。
但问题就在于,她太懂了!
炼制外丹对她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她也替旁人练过不少,过程她熟练得不行:
先要准备一个上好的丹鼎,丹鼎的形制,纹路,材料不能出一丝差错——需得有些手艺的炼器师才能弄成。
有些手艺可能说少了,需要金丹期的炼器师才有这个能力。
再接着,你要熟练各种法门。
不,不仅是熟练,你要形成一种本能。
一般有了这个水准,起码得金丹或者元婴实力。
她还知道有些人,炼制这种宝物之前,说不定得沐浴斋戒,以安定心神,甚至获得一种冥冥中的加持……
但郑法做了什么?
一个丑到根本不能称其为丹鼎的玩意。
一群看起来根本就没能掌握外丹法门的弟子。
这群人若是她的弟子,她都不会让他们沾这份活!
这就像凡俗人家建房子,打地基总要吧,然后还得找木材做梁,运土石为墙,请瓦工木工……
但郑法是怎么干的?
他指着你家三岁孩子昨天起的泥巴窝,告诉你房子建好了。
最重要的是,还真能住!
看着丹鼎那熟悉的光焰,轩华夫人不由捂住了胸口。
“怎么了?”
一旁的萧玉樱问道。
轩华夫人不说话,只是继续看着郑法他们的动作,似乎是在期待什么,又像是在害怕什么。
她不说话,但萧玉樱却又开口了:
“我也懂。”
“嗯?”
轩华夫人不由转头看向萧玉樱。
“碎过。”
“……”
……
郑法却没空理会这俩观众,他目光也盯在丹鼎上。
这次炼丹团队,郑法大体上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三关。
章师姐对天地元气掌控力极高,负责第一关——控制天罡地煞之气。
师尊因着雷法高深,负责的是第二关,也就是最主要的内容——控制聚变和裂变过程。
郑法则守着最后一关,将新粒子混合起来。
他们都没有动手,只是在一旁,负责为这些弟子兜底。
毕竟是核反应……
在某种程度上,郑法也将这次实验,当成了一次锻炼这些弟子的机会。
庞师叔眼中闪着银芒,仔细地盯着丹鼎中的反应,口中不住的呼喊着:
“第一组!”
“第二组!”
“……”
他眼力过人,连符之法更锻炼了他对时机的掌控,可以说,庞师叔是整个实验的节拍器。
轩华夫人觉得他们是在小孩子玩泥巴。
但郑法却知道,九山宗上上下下,为了这一刻准备了多少东西……
他们手中的法诀简单,但互相的配合却不简单。
从三位太上长老,到项目组的每个弟子,心中都将自己要做的事情熟悉了千万遍。
单单各组之间的衔接,他们都像是训练接力一样,试了数十天。
沐浴斋戒?
才是对炼制外丹的尊重?
不。
九山界的尊重,是一次次的训练,一次次的配合,追求熟能生巧,直到分秒不差。
没有玄学,只有精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