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法忽然想了起来,不是他疏忽,是许久之前,章师姐忽然说她不喜欢了。
现在看来,她并没有不喜欢。
章师姐本来是沉迷解题,似乎是感受到了郑法的目光,抬头看向他。
见郑法神色复杂,章师姐竟像是一下子就懂了他在想什么,歪了歪脑袋,像是在想怎么说。
“你很忙。”
“……”
郑法知道她是在解释为什么骗自己说不喜欢。
他也懂,两人身份一直在转变,自然不会一直维持之前的模式。
“我确实也不是那么喜欢这个了……”
章师姐又指了指通鉴,说的恐怕是通鉴里面的数学题。
见他似乎不信,章师姐又道:
“我这是无聊时的消遣……”
她顿了顿,又说:
“你来了之后,我没那么无聊了。”
郑法看着一脸认真的章师姐,忽然觉得,纵使自家的造化玉牒离传说中的至宝还差了几个洪荒那么远……但此刻,却又好像变得很值得。
……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简化,值得不值得。”
乐土岛上,轩华夫人朝着郑法说道。
她说这话的时候,正望着头顶一颗圆滚滚的金丹,脸上满是不确定。
这金丹浮在空中,离地面数十米,金灿灿的,宛如一个小太阳,照亮了乐土岛迷蒙的夜。
郑法也望着这颗简化神霄金丹,或者说……是九山界第一座核反应堆。
金丹中的反应,分为聚变,裂变和混合。
其中的最后一步混合,按照郑法看来,就是将生成的粒子和五行灵气相融合。
简化金丹,便是只有聚变与裂变的核反应堆,纯粹是作为能源使用的。
“辛苦轩华夫人你了。”
郑法的感谢真的很诚心——造化玉牒也好,简化金丹也好,轩华夫人都是居功至伟。
“这个没难度。”轩华夫人摆摆手道,看起来并不在意这简化金丹的样子,她又提起值得不值得的话题道,“只是……这东西毕竟也花了不少资源,都给乐土岛凡人用?”
这种质疑,不止是轩华夫人有,那些制造简化金丹的弟子们也有,甚至九山宗每个弟子都有。
郑法示意她看向远方。
简化金丹的所在,正是乐土岛的最中央。
从轩华夫人的角度看去,乐土岛似乎变成了一朵烟花——从乐土岛的最中心到边缘,一座座路灯,一圈又一圈地次第亮起,照亮了岛上的村庄。
作为元婴真人,轩华夫人甚至能听到那些村庄中传来的赞叹和欢呼。
她抿了抿嘴巴,似乎是明白了郑法的意思,脸上却依然有着不以为意。
郑法也明白,轩华夫人和自己的性格不同,凡人如何,几乎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也不强求人人都和他想的一样。
郑法朝轩华夫人招招手,两人一前一后,朝着郑法家中走去。
走着走着,郑法忽然说起了一件事:
“我刚入门的时候,遇上了一位姓庄的师兄。”
轩华夫人脸色泛起疑惑,但还是静静听着。
“他当年……问过我一个问题。”
那时候,郑法刚刚进入九山宗,第一次去论符阁上课——然后就被庄师兄给区别对待了。
时过境迁,他其实早已不在意这事。
但庄师兄的问题,他一直记得。
“他问我,灵气充裕的时候,大多数凡人无法修炼,享受不到灵气赋予的力量和便利。”
“但灵气衰落的时候,付出代价的,绝大部分却又是他们。”
“所以他想……灵气,或者说修士,是不是玄微界之毒?”
轩华夫人反驳道:“这如何比的?一个化神和一个凡人那能一样么?”
郑法轻轻点头,似乎是在赞同她的话,却又不说什么。
两人沉默着朝郑法家的院子走。
一路上的村庄,都有亮着的路灯。
“路灯”,实际上是一种极为便宜的“通鉴”。
再简单点说,就是个信号接收器。
九山界毕竟与现代不同——有灵气的。
现代的核反应堆,能量的储存和转化,实际上大多的思路还是用的“烧开水”,传输自然也是靠电线。
但九山界不同。
九山界中的灵气干扰,导致了有线传输的成本太大。
平均每五米就需要一组屏蔽符文……
这灵材的消耗量太过了。
但九山界又有特殊的优势,修仙又能轻易做到现代科技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几乎无损耗的无线电波能传输。
传讯符这玩意,郑法越研究越觉得神奇:
为了保证信息的稳定性,传讯符中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就是无损耗的……
所以,如今的九山路灯,实际上是靠着变体传讯符在传播光明。
这么一来,乐土岛上的路灯只需要解析传讯符,甚至连光这玩意,都是金丹产生的电磁波……
也就是说,九山界的路灯不仅不需要电线,甚至不需要自己发光,所以连发光元件都不具备。
这玩意,成本极低,使用寿命又非常高。
郑法带着轩华夫人走到自家院子门口。
院子里,正传来小妹郑珊欢笑着的叫声:
“娘!这灯好亮!”
小妹说的是小院门口的一盏路灯。
实话讲,这算是徇私了……
或者说,是路灯规划之时,那些弟子的小心思。
路灯毕竟不是没有成本的,所以如今都没有入户,但离谁家近一点,自然也很有讲究。
这不,郑家小院门口就有一盏……
事情发生的无可争议,没人意外,自然而然。
郑法早知道这个,他没有阻止,也不想阻止——他对九山界上上下下都算上心,但最上心的,自然是自己的亲友。
所以他没有反驳轩华夫人。
两人走进小院,就看郑母正站在院子里,也眯着眼,望着院外的路灯。
那路灯灯光很亮,照亮了郑母的脸。
早年的整日操劳,让郑母脸上有些皱纹。
纵使郑法一直在教她练武,但郑母进步并不快……不单单是天资的问题,而是她和郑法,甚至和小妹郑珊从小接受的教育并不相同。
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她总是会先产生种自己不行的念头,甚至连好奇心都不多——有时候,郑法和人谈论关于修仙的事情,她还会自觉地离开。
实际上,更多的是觉得修仙离自己很远,是自己无法企及的事情。
这点,在郑法看来……才最容易让人无法进步。
今日,郑母脸上的皱纹却有些舒展,望向路灯的目光,更是带着少见的好奇。
“这是……灯?”
她朝着郑法问道。
郑法点点头。
“这么亮啊……比蜡烛亮多了,”郑母又问,“这东西怎么做的?”
郑法没有因为郑母没修为而不耐烦,而是轻声解释着,什么叫是金丹,什么是简化金丹。
郑母也比平时听得认真些。
过了好半天,郑母才慢慢点头。
“修仙是个好东西。”
轩华夫人有些纳闷,谁不知道修仙好?
难道郑法的母亲今日才知道?
没想到,郑母慢慢得掰着指头说道:
“粮食比之前产的多了。”
“菜也比之前多了。”
她看向院子角落中的几亩菜园,笑着道。
然后,她又看向了天上的路灯。
“灯也比之前亮了。”
郑法听着郑母的评价,没有看轩华夫人,但轩华夫人却莫名其妙地明白了一件事——
有时候,郑母这几句话,可能就让郑法觉得值得。
而郑母的好,和她之前理解的修仙之好,却又不同,这不同在哪里,她又有些说不清楚。
若是让郑法来解释的话,大概是——钱是好东西,科学也是好东西,但这两个东西,却又好的并不相同。
……
轩华夫人告辞了郑法三人,从乐土岛朝着万仙岛上走。
不知怎么的,她总会注意到一些往日从不会看在眼里的东西——
几个农夫经过了一天的辛劳,正搬了小凳子坐在灯下,享受着少有的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