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618节

  这些教材,大多出自九山修士之手,实用性可能不错,可理论性,系统性在郑法看来,颇为欠缺。

  简单来说,便是深度不够,理论高度欠缺,看问题不够本质。

  而这些学者对仙道了解,也许没有轩华夫人他们深,可自有一套思维体系,以他们的视角和科学素养,看这教材,又能帮郑法梳理其中的理论脉络,完善原理。

  ……

  一上午的《符图拓扑》讲下来,郑法在书中做了密密麻麻的记号,几乎每一页都有。

  有的是证明不够简洁清晰。

  有的是定理使用,出了问题,导致几个符图简化出错,白老头都没发现。

  最重要的,是有些推论不够深入,还有可拓展的余地。

  之前九山符道,实际上是建立在白老头,郑法和章师姐三人的努力上的。

  三人智慧终究有限,许多地方,浅尝辄止。

  如今讲给这群人听,又激发了他们许多奇思妙想。

  其中一些想法,让郑法都有醍醐灌顶,想要深入研究的渴望。

  甚至还有个惊喜:

  这群人里面,最不缺各种教材的编写者。

  他们看《符图拓扑》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套用自己的写作经验,想着这本书怎么编辑,章节怎么排布,更合理,更科学。

  这些想法,也被郑法暗暗记在了心里。

  可以说,一上午的课上完,这群人也许学到了些东西。

  但收获最大的,其实是郑法这个老师。

  ……

  两个月后。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讲道堂中,郑法合上了手中的《阵法通路》,问道。

  无人说话。

  杨组长欲哭无泪。

  她全是问题!

  因为郑法想要尽快过一遍这教材,所以这两个月的讲课进度拉得很快,杨组长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但她也不敢说,只能自己私底下偷偷努力,却受限于知识储备,被其他人越拉越远。

  因为不理解的太多,她甚至不知道从何问起。

  不止是她,她自己知道,讲道堂中,如今大概有三成的人,都不大跟得上院长讲课的进度。

  只是或是出于自卑,或是出于胆怯,又或者是不愿意让院长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竟没人敢说话。

  郑法在人群中扫了一眼,轻轻点头,口中道:

  “既然没有问题,那今日讲道结束。”

  杨组长站起身,朝郑法拱手行礼,脸上愁眉苦脸,心想今天晚上,又是个不眠夜。

  “念到名字的人,留下来。”

  杨组长头也没抬,以往小灶,都没有她们这些笨蛋的份。

  可下一刻,她的名字,就在讲道堂中响起。

  杨组长猛地抬头,就见周围一些不大跟得上进度的听道者,都是又惊又喜,显然也被留了下来。

  杨组长晕晕乎乎地坐在蒲团上,看着郑法,眼神中还有些不敢置信。

  “我再从《符图拓扑》给你们讲起。”

  又讲一遍?

  专门为她们?

  杨组长心中一颤,只觉得院长煞费苦心,有教无类。

  她眼底一酸,直欲落泪,赶忙竖起耳朵听着。

  讲着讲着,郑法深深看了她一眼,心中诧异:这也不懂?

  他在《符图拓扑》上画了个问号,打算再将这一节的推演过程,写的更傻瓜一点。

  好的教材,最好要能深入浅出。

  深入,靠那群院士教授等大牛就可以完成。

  浅出嘛……

  郑法看了一眼书页上密密麻麻的问号,又看向面前众人,心中反思,原来什么脑子都有自己的用处。

  不专门给这群人讲课,他都不知道,原来这短短三页课本里面,居然有八个世界未解之谜。

第447章 算阵成型,玉牒进化

  朝阳自虹山东面升起,草叶上的露珠迎着阳光,反射出细碎的光辉。

  郑法的声音不疾不徐,在讲道堂中,似晨风般荡漾。

  堂中听众,鸦雀无言。

  檐底有林间鸟雀徘徊,竟也不吵不闹,似乎也在认真听讲。

  此次讲道,前前后后,已经持续了差不多半年之久。

  郑法从那套教材讲起,符丹阵器,修仙百艺,无所不包。

  在功法上,他也挑了五套完善的五行功法,自练气讲到金丹,详细至极。

  因为郑法给杨组长等一些原本跟不上进度的人都开过小灶,所以此时绝大部分人不说如痴如醉,也多是心领神会。

  甚至杨组长还有余裕走神,她抬起脑袋,偷偷看了眼郑法,朝身旁的窗户望去。

  窗外日头正好,一道光柱,透过玻璃,泄在讲道堂的地板上。

  嗯?

  这光柱怎么有点忽明忽暗,像是在一闪一闪?

  这种细微变化,凡俗之人也许看不到,但杨组长如今修为也到了练气两层,眼力过人。

  她定睛观察了一会,忽见郑法转头似是刻意瞟了他一眼,赶忙坐直了身体,乖巧听讲。

  郑法心中暗笑,这杨组长倒细心。

  她若是站在窗外就会发现,这明暗变化,来自于太阳中的扶桑木。

  这灵根此时一会膨胀,一会缩小,像在呼吸。

  随着扶桑木的变化,郑法体内也涌现了一丝丝微小暖流,还带着些痒意。

  他的肉身,就在这难以描述的感觉中,每分每秒地,越发强大。

  ……

  他也是这两日才发现此事:

  讲道半年,扶桑木比起最初,活跃了不少。

  可能因为听道人数太少,或者这些人还太过弱小,这变化尤其细微。

  即使作为扶桑木的宿主,郑法也用了好几个月,才发现了一丝异样。

  如果硬要量化这种变化的话,郑法估算,扶桑木这半年来,似乎长大了不到千分之一。

  而他的肉身,大概也就强大了一成左右。

  一开始,他还有些疑惑,后来就大致有了个猜想:

  随着对三种道果法门的理解,郑法对扶桑木,也多了许多了解。

  扶桑木道果,大概更偏向于魔门法身的路子。

  这想法并非毫无根据,妖族本就靠着血脉传承,和魔门法殊途同归。

  大自在妖皇的《万妖真解》亦是走的法身之路。

  扶桑木对应的昔日妖皇,怕也很接近于魔门法身一脉。

  因此,扶桑木的成长,才会给郑法的肉身带来反馈,或者说,进化。

  郑法如今,应该相当于一个特别的法身修士。

  ……

  昊日山危险迫在眉睫,郑法盘点了半天,如今的九山界,能应付道果修士的,其实只有三样东西:

  青萍剑,扶桑木,清静竹。

  这三个加起来,对付昊日山那位姓杨的散仙,他还有点信心。

  但能不能扛住一个真仙,郑法其实没什么把握。

  更不用说昊日山有三个道果。

  即便他修为进阶化神,其实也没多大用处。

  还是得在这三样道果位阶的至宝上挖潜。

  三宝之中,扶桑木和清静竹都是新生,只算能算幼苗,远未圆满。

  因此最强的,其实是青萍剑,可此宝进步空间反而最小。

  清静竹本就最弱,如今还只随着九山界缓慢成长。

  更何况,章师姐要御使清净竹,其实也困难。

  希望最大的,只有扶桑木。

  郑法花费半年讲道,除了欲要完善教材,更多的,便是想找出令扶桑木更进一步的方法。

  好消息是,他似乎找到了正确的办法。

  坏消息是,这点进步,远远不够。

  郑法对自己和扶桑木的实力,是有一个大概准确的判断的:

  不拿青萍剑,只靠扶桑木,他现在大概是道果之下,尸解之上:

  简单来说,他能够凭借道果的绝对压制,胜过任何非道果的修士。

  但面对真正的道果,却只有挨打的份——

  扶桑木虽强,但郑法弱啊。

  无论是法力,肉身,还是神魂,都无法发挥这玩意的真正威力。

首节 上一节 618/7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