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卵胎化 第239节

第343章 人情,金锥缘

  第343章 人情,金锥缘

  自金童离了鹤观,宣景和朱温便翻着鹤观过往的人情簿子。

  鹤观建有数百年,历代祖师积累人情无数,有些人情自是人走情消,有些人情仍有余留,福泽鹤观。

  宣景没有师傅经营人情的本领,虽然也熟知哪一些人情堪用,但是让他去经营人情,将人情化为自己的关系,还是太过难为他了。

  翻了半天,二人决定联系鹤鸣方内丹水河中的龙子—清钵龙。

  此龙子出自南盘江水府千子洞内,被南盘江水伯江叟龙公敕封在丹水河。

  托清钵龙的恩护关照,鹤鸣方百年来一直是风调雨顺的,此龙子同飞鹄子生前的关系一直很是亲近。

  往日受邀,来到观中,宣景和朱温都是执晚辈礼。

  为了更好完成金童交代的事情,朱温还专门去了雁虚山玉屏峰上一趟,了解到金童请蛟属蛇种的目的,乃是为了洗青这雁虚山。

  一听说此次有雷部的将吏下凡,朱温更不敢马虎,甚至生起一种干劲。

  在往丹水河中去了简帖不久,那一位清钵龙子已是有了回信,答应携河中几位子孙前去雁虚山中,行云布雨一场。

  清钵龙简中说得很是好听,顾念旧情云云。

  但是全程没有提及符钱,也没有免去酬劳的意思,朱温同宣景商量一下,怕这龙子事后索要阴德,于是一道的往丹水河去。

  同龙子当面交谈,好一番的往来试探,又摆出已故的师傅,这才敲定了六千符钱下三场豪雨的价钱。

  在敲定之后,二人就在丹水河畔住下,急令观中的灵鹤往雁虚山上送信,告知金童此价,好等待金童的最终决定。

  雁虚山上,接到信的季明正在勘探山中地势,寻找适合种下蟠曲桃枝的地方。

  信有两封,一封朱温所写,展信一看,乃是敲定施雨价格一事,六千符钱对他不是问题。

  最近那些从东海洞天「太乙青木山」仙土所得的枯木朽枝,在一通包装之下,凭着蟠曲仙木的名头大赚特赚,六千只洒洒水而已。

  何况如今还有钱二爷的资助,以及自身道产的进账。

  他给火墟洞,还有妹妹灵姑那里所寄送的,便已是不止六千符钱了。

  展开第二封信,见那规矩端正的字迹,便知这是宣景所写的,信中是温道玉自入道观的事情,还有一些秘密,这是季明后来交代宣景的差事。

  温道玉不同宣景、朱温,对方虽是鹤观中人,但是一路的际遇和成长,都是二君那一个档位的,说不定还更高一点。

  然而鹤观出了这样的大才,飞鹄老道生前少有提及,其中必有故事。

  季明对温道玉没有敌意,但是在鹤观中只能有一个主导的棋手,哪怕温道玉主动表明他没有敌意,季明也不容许意外。

  话说,温道玉还没主动过来,这是表示挑衅和不满吗?!

  青桐山,自阴世下荒唐一闹,黄家二兄受中阴器之伤,昏沉不醒,山上乱作一团。

  没过几日,侥幸逃遁阴世的一头妖魔,还有两位左道,直接偷入山中的黄家庄,将庄中人户杀了小半,被温道玉镇杀当场。

  如此,温道玉耽搁了上路的行程。

  路上,黄玲随于温道玉身边,女人的直觉告诉她,玉郎要见之人,必是同阴世里那场闹剧相关,或许便是那神秘修士。

  这事可大可小,黄二哥在阴谷里诱杀生灵,杀死那些个妖魔还好说,可一些散人并无劣迹,而温道玉的无视确有纵容之嫌。

  往雁虚山的路上,黄玲忧心忡忡的样子,温道玉自是好一阵的安慰。

  为了让黄玲安心,也为了进一步俘获其心,温道玉说出了自己的一个秘密,“玲妹,你可知我这鹤观弟子,如何在天南一隅里脱颖而出,声名传于山上?”

  “因为玉郎天资出众,稳扎稳打,家世也好,品性上佳。”

  “哈哈~”

  温道玉被逗乐一般,道:“玲妹,你实无必要如此夸我,你说的这些哪个道种没有,这些只是成功的基础,却不是决定性的。”

  “决定性!”

  黄玲语气莫名,这说法让她不适,略一思索后,她皱眉的说道:“玉郎你一定是说才情、背景,还有奇缘这些方面。”

  “玲妹不认同?”

  温道玉没料到黄玲是这般反应,似乎反感于这一番论调。

  “若是一般修士拥有好的出身,可以接受名师教导,帮助斧正品行,不用为下一粒丹头,下一碗精米烦恼,他也会发挥才情,得高人赏识,遇获奇缘,最终成功的。”

  温道玉知道散修大多过得艰难,原想黄玲有江猖婆婆这个外祖母,修行上应当不至于过于辛苦,看来是自己想岔了。

  他没有选择在这个话题上多作讨论,他是要同黄玲培养道侣感情,不是为了谈论天下修士资粮分配不平均的问题。

  “我虽此方温家长大,但是在少年时便游遍方中,继而以脚步丈量谷禾一州,梦想着同祖上一般,能够撞见福泽半生的奇缘。

  犹记得当年在州中我一路走访,一个月要用掉二十张甲马符,麻鞋不知磨破几双。

  那时见过,也听过许多奇闻怪事,我将其一一的记载成书,试图在其中寻以隐藏的脉络,能够找到某个奇缘线索。

  

  那几年,我似发疯了一般走访,连村里小童,道旁行乞都要问上几句。”

  “那你找到了吗?”

  黄玲很是配合的问道,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虽然有些坚持,但知道什么是现实。

  现在她和温道玉的道侣关系将成事实,这是双方的长辈定下的,她个人,包括亲属都将受益其中,所以心里愿意维护它。

  理想,现实,黄玲总是迷失其中,但又能很好的抉择。

  “没有,走访所查的线索,没多少是真的,那些真的也只是散人.有点差强人意。”

  温道玉说着,自嘲的笑了笑,一时心绪莫名。

  在那少年时,虽然道行浅薄,但是精神上无比满足,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遇到不一样的人,见证不一样的事情。

  只是失望亦是那时的常态,但那一段经历对于精神的锻炼,或许就是他的奇缘。

  “后来呢?”

  黄玲已沉浸于故事里,她还以为温道玉的修行一定很顺,未料也有曲折困顿之时。

  “回到家里后,我便被送到鹤观。

  那时便将心思放在了「大扑风手」的修行上,像是丹头、精米、符图解书等等,都需要自己操心,撞奇缘的心思也就淡下。

  只是没想到这时候奇缘主动入手,真是世事难料。”

  迎着黄玲好奇的眼神,温道玉笑着道:“那是一根金锥,其主是雷部五雷府下一十二正雷将中的某位,被几个仙童偷拿下界把玩。

  那时我正好撞见,就在小福地的螺溪一处石滩。

  他们拿着那根金锥到处砸着石头,想要酒樽便能砸出酒樽,想要美食就能砸出美食,耍到兴头上,连金锥都是不顾了。

  我便趁机取了金锥,带到了观中,几天几夜都没敢睡觉。”

  黄玲听了紧张不已,道:“玉郎,你当时就不怕那雷将下来拿你?”

第344章 甘霖,洗青山

  第344章 甘霖,洗青山

  飞遁之中,千山万壑只若往后抛去一般,但是温道玉心神依旧沉浸在往事中。

  “雷将向来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何况是那五雷府的十二正雷将。

  他们同驱电院,还有行云、呼风二司下的二十四雷将,虽是共称为雷部的三十六雷将,但是其道行和地位大有不同。”

  初始时,黄玲还很担心,但想到温道玉如今好端端的,说明真无大事,便笑了起来,打量着温道玉,道:“想不到玉郎文质彬彬,胆子这般大,连正雷将都不怕。”

  “怕,怎会不怕!”

  温道玉亲昵的拍了一下黄玲的脑袋,笑道:“倒不是怕那正雷将,那时候还不知这许多,只知金锥是个宝贝,那些童子也定是不凡。

  那些仙童玩到兴时,将金锥直接丢在滩上,就在我的眼前,那种诱惑足以扼杀一切恐惧。

  后来的几天里,并无事情发生,我便开始琢磨起了金锥。”

  “那不是要什么,拿金锥凿一凿,便有什么。”

  “哈哈~”

  温道玉被黄玲逗笑,道:“要真是这样,我如今早已在天南这一片道土上呼风唤雨,哪里会在这里去拜访我那同门。”

  “也是。”

  黄玲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出于旺盛的好奇心,还是追问了下去。

  “金锥我自然用过,像贝珠、精玉、五金之矿等都能通过凿石头给凿出来,但是丹头、奇丹就凿不出来,太玄奇的也很难凿得。

  即便如此,在获得金锥的那几年中,我的道行突飞猛进,还将大扑风手升炼成羽化之术,在鹤观的风头一时无两,还被上代观主带往甲乙二峰开阔眼界。

  一直到雷部下的一位妖灵寻来,才结束了那段奇缘。”

  “妖灵?”

  “是啊,一个鹰爪人身雷公脸的妖灵,自称什么三爷,直接寻上鹤观,找我索要金锥。”温道玉眼中满是追忆之色,道:“那时我才知道金锥主人的身份,竟是一位正雷将。

  那妖灵下来是为正雷将办差,说这金锥虽是我意外而取,却也说明我同金锥有些缘法,此番拿走,可为我说个补偿下来。”

  “玉郎,金锥就这么没了,太可惜了。”

  “不,一点都不可惜。

  自我得了它的第一天,便知道它终有一日会被其主寻来。

  当时那一位正雷将遣妖灵下来,非但没有怪罪我,反而给我补偿,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你不知当时我有多轻松,那天之后我直接大睡了两天。”

  “那玉郎你要了什么补偿?”

  黄玲问道。

  她感觉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有一种深入了解温道玉过去的想法,对他的亲近称呼也是多了许多感情。

  “轰隆~”

  这时候那远山之上,大风起聚,残云合涌,摇林涛,倒飞涧,漫漫山岚冲天,凄凄黄砂绊石,温道玉暂止了话头,将两臂一展,刷的一下现出臂翅。

  此二翅便是羽化之术,如今已是炼出法意,无需扇动,自有一股灵风托身飞举,而若扇动臂翅,飞举的速度更是超绝。

  “看那里!”

  黄玲驾着五头兽鬼所合的阴云,惊声喊道。

  她指着大山外的浊河里,那里有几条长影潜在水下,缓缓的前行,那翻腾的河水,似乎在呼应着天上的风云。

  在空中来看,几条长影都不算大,但是同旁边的木石相比,便知晓这一个个都是河中巨物,看其形体应是妖蛇一类。

  不待温道玉降身细看,便见长影翻河,露出一些身段,花鳞闪闪,圆鳞晃晃,有粗有细,粗的是大蟒喷愁雾,细的是长蛇吐怪风。

  蛇蟒翻雾乘风,簇在一似龙非龙,似蛇非蛇的长影身边,一道往山上一屏立的峻峰上飞去。

  “清钵龙!”

  温道玉到底是见多识广的,一下认出这鹤鸣方丹水河中有名的南盘江水伯龙子。

  “玉郎,你看这不正是雁虚山。”

首节 上一节 239/2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