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鹄老道治理鹤鸣方多年,其手段自然高超,想必多年前便已在布置此事,只待季明就位而已。
唯一可虑的是老道还有几年寿数。
此事有些忌讳,季明也不敢在老道那里求证。
不过看老道将证得气花的最低年纪定在十五岁,想必这是基于自身大限之期而作出的成熟考虑。
他的眼神落在文字最末,一篇逆练功法映入眼帘,让他沉于其中。
“松鹤吐气,瑞彩遍散,落于百骸之内,以化百鸟之形”
第91章 弟子,透骨园
第91章 弟子,透骨园
在得到控鹤逆练之功后,季明没有急不可耐的上手。
尽管他内心中有提前完成两掌逆练的想法,但这一切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
连魏无澜那等炼气二境中的,都在逆练上走了岔子,他区区的气花成就,实在没有多少安全感。
当然,老道只说逆练两掌,风险应当是小了许多。
季明准备将「神花」证得,待精、气、神三花聚顶后,再上手控鹤逆练之功。
他给自己定了个期限——一年。
在回楼中静舍没有多久,便有火墟洞中大师传召,让季明搬入洞内小园,随大师弟子一同修行。
传召是猿老亲自来传,让季明一下明白自己是承了谁的情。
舍中,季明稍整衣袍,将纳袋别在腰间束绦上,接着便带上云雀、画眉二童,同猿老一起入了火墟洞中。
二童强压欢喜,随行在后。
他们同金童相处许久,倒是能窥得其一二心思。
此番金童将他们一起带入火墟洞内,恐非善心所致,而是他们侍奉周到,且金童懒得再换人服侍。
入得洞中,在猿老的引导下,季明来到大师面前。
地方大师正盘坐在一株老梅树下,在一金瓶前闭目诵经。
那梅树的树干粗壮而弯曲,表面布满了皲裂的树皮,已是千年老树,通了灵性。
其树枝遒劲有力,挂满霜晶,向着四周伸展,宛如华盖一般遮罩于大师头顶,并有冰晶破碎声响着。
见金童到来,大师睁开那仍留有些许年轻风韵的美目,宛如欣赏一件华美器具般看着眼前的金童。
有人好美服,有人好美婢,有人好娈童,有人好双修,而大师则好那姿容上佳,并且天赋超绝的修行苗子。
不过,现在因某些过往事情,在此喜好中,更多了一项苛刻要求,甘于寂寞,耽于苦修的苗子。
想来她在几次讲说中盛赞金童苦修之举,被猿老看破了自己心思,这才大胆的举荐金童入洞修行。
“你能定下心来,将天资兑现于修为境界上,证得气花一朵,实在难得。
现在召你入洞,在此听讲潜修,每月有一份恩禄赠予,希望你那能再接再厉,早日炼得三花聚顶。”
季明当即再三礼拜,世界上没有无缘故的爱。大师怜他天资,做此提携之举,他当心存感激。
“此为本月恩禄,往后每月之中,便依着这一份规格以为常例。”
大师说话间,有童子托来一红漆小盘,上面呈有辟谷丹三瓶,贝珠一盒。
“这”
魏无澜曾说过,一般的洞中客,每月只有辟谷丹一瓶,贝珠三颗而已,自己这可是远超一般的恩禄。
“去吧!”大师挥舞手中梅枝,道:“且去那园里好生的修行,莫惹世上的尘埃。”
季明随猿老来到火墟洞内的一所小小梅园中,在那园门前有一牌匾,上面写有‘透骨园’三个巴文。
园中只两三间茅屋,一口水井,其余地方长有许多老梅,景色幽奇。
“好地方。”
季明赞道。
猿老见季明处于陋园之中,仍不改苦修的本色,心中越发感觉自己这锦上添花之举的正确,于是提点几句。
他指着二童所拿的本月恩禄,道:“金童,似大师这等的逍遥仙家,所掌握的资材远非我等所想象。
你有一副好皮相,正巧大师欣赏好皮相;你有天人之资质,正巧大师钟爱于天资出众者;你更有毅力决心,没有人不喜欢这一品质。
只是这些就够了吗?”
“请猿老赐教!”
“新鲜感,成就感。”猿老没卖关子,直接道:“你需要不断的有所进步,不拘于修行上,或者密功上,又或者道艺上。
让大师始终在你身上产生新鲜感,还有持续的成就感,最好是在她弟子身上所没有的成就感。”
“这话如何说?”
季明奇道:“大师的弟子想必都是天赋异禀者,大师在她们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感得不到?!”
谈到这里,猿老犹豫了一下。
他本不想过多的谈论那三位弟子,但是在勤奋刻苦的金童面前,他竟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天赋异禀是真,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将天赋兑现,更有甚者,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此言何解?”
季明来了兴趣,问道。
“便说那大弟子,好好的火墟洞不住,偏要下山闯荡,混迹于京都,另起一座道观,叫什么玉罗庵。
另起别观也就算了,偏偏在在烟柳巷中招收弟子,此举将大师面皮置于何地?”
“二弟子素素呢?”
季明可是见过这位的,面有静气,是个天生修道的苗子。
谈论大师二弟子,猿老面色好了许多,道:“那确实是个争气的好孩子,修行不满五十,已是筑基三境。
只是这孩子不会来事,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大师在其身上难有成就感。”
听到这里,季明心中不禁产生疑问,自己会来事吗?
“三弟子?”
“唉!”
谈及三弟子,猿老狠狠的一叹,道:“那三弟子是大师偶遇所收,因看其天资尚可,身世凄惨,便收录门墙。
可叹其性烈如火,只一意报仇,惹得大师心中不喜,所以到现在也只传了洞中的一部真法符图,还有一套护身密功,未曾授其厉害法器和杀伐密功。
你若在洞中遇见她,当远远的避开。”
“嗯!”季明颔首应着。
千人千面,各人出身不同,际遇不同,想法不同,对待修行的态度自然不同,季明对此等事情并不奇怪。
要是每个人都如他,如猿老一般,对待修行谨小慎微,步步为营,那才真的是咄咄怪事。
在透骨园两边,还有两个园子,占地更大,园中栽种的花木更具匠心,应是那两位大师弟子所有。
季明没兴趣上门拜访,即使是灵姑相伴的素素,也没有那闲心接触。
现在每月都有大师一份恩禄,他自该修出个成果,不然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令二童紧闭园门后,又书写一联对子贴在门前。
在贴好之后,季明大感满意,大师的新鲜感当从身边的小事而起,这样一看,自己的确会来事。
待季明走后,一少女来此门前见那对子,不禁念道:“梅香自寒骨枝头透出,真法自苦修定中悟彻。”
念罢,冷哼一声,道:“好一处透骨园,可真是会应题。”
第92章 封土,炼阴魔
第92章 封土,炼阴魔
季明并不知道自己的一联对子,还未传到大师那里,便引来一位少女驻足。
不过就算知道,怕心里也不会在意。
他在火墟洞中他只需留意大师便可,其它的于他而言都算是无关紧要者。
在茅屋中,二童未因简陋环境而有所怨言,相反侍奉的越发细心,因在这透骨园中,才真正是荣辱皆出于金童。
园门紧闭,季明开始准备小周天的下一步——打通任督,也称‘搭双桥’。
前面一步,进阳火,退阴符,使得精气冲过任督二脉,共计五十二个穴窍。
只是这精气一过,二脉穴窍却不是常通,而这下一步便是让二脉常通。
在神婆解书上有这么一句,‘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空其上焦。’
季明对于这一句有所查证,其中上焦主指心肺位置,主要功能是将精气宣散敷布于全身,像自然界的雾露一样滋润溉养全身,故云:“上焦如雾。”
所以季明认为这句意思是:即使精气充足,没有‘神’支配,则其肉体失之纯净,而这个人也失之自然。所以‘神’是人一切的主宰,关键在于心肺之中。
在神婆的解书中未解释这一句和小周天中打通任督二脉的关联,这导致季明迟迟没有修行这一步。
这好似给了你题目和答案,可你死活无法从题目中自己解出那个已给出的答案。
在修行中最怕不求甚解,你今日敢糊弄修行,明日修行也能糊弄你,最后走火入魔,身死道消,却也怪不得别人。
神婆解书已是季明手中最好、最详的一本,其余那些个舍园弟子的不看也罢。
可惜,要是有余霄的解书,自己应当可以两本相互的印证,从推导出最后那个已知的正确答案。
现在他有两个办法,一是求助魏无澜,乃至于大师;二是施展醮法解符图,从而获得自己的解书。
在两种办法中,季明自然倾向于第二种,这是最直接的办法,也有助于季明对于醮法的深入了解。
季明目前学有两种斋醮,一种是散人大众内流行的「封土醮」,另一种是自余霄那里得到的「蝎心斋醮」。
后者要宣请盘仙,所需代价颇大,实在不宜使用,所以他将使用最普遍的封土醮来解符图。
季明定下计划来,便让画眉、云雀二童去往火墟洞中借来几个阴土鬼役,好让他在园中垒土起坛。
不多时,便有虚虚实实的人影闪入园中,林林总总有数十位。
这些个亟横山下阴土中的鬼魂,个个形体俱全,阴身有成的样子,要是放在谷禾洲绝对是厉鬼之流。
怕是只在这名山神峰之内,才如此温顺,甘受修士役使,从而在这里大兴土木,开洞建楼。
见着这些鬼役,季明怀念起自己那三个小鬼,虽阴身不似它们这样健全,但前一世也用得顺手。
鬼役们在梅树林中穿梭,按照季明的需求,很快垒起一座土包。
整个土包自中间分开,内里有一空腔,只容得下两三个人坐在里面。
这样的一个土包便是封土斋醮的坛式,当然还有各种的改良版,不过效果大同小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