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飘渺 第189节

  “其实我以前喜欢师傅那样的人,修为高深,雷厉风行,可是随着修为的提升,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那种侠义之人了,高正义就不错,可惜修为低了点儿,而且不是本门弟子,其他的人嘛,漳河郡的史百户还行,还有执法堂的王赛,也有点儿意思……”

  李默边听边笑。

  也就他这个小师弟,能听到江飞燕吐露这些心声了。

  两人闲聊了许久后,又聊回到正事。

  “这次的大邪祟案件,后续调查你打算如何展开?”

  “先发动各地衙役捕快,筛查县内的大型集会,那个邪祟在日食后,成长速度如此之快,肯定是有人在祭祀。”

  “恐怕没那么简单。”

  李默提出自己的建议。

  “不如去宋家看看,据我所知,他们掌握了一种香火灌体的秘术,肯定对此有所了解,也许能够帮到我们。”

  “行!”

  相较于辰家作为军部之人,实在是难以交际,宋家乃是灵目门的中型世家之一,她打起交道来方便许多。

  数日后。

  一行人回到了百安城。

  江飞燕开始着手调查此次邪祟案件。

  李默则带着陆天佑、赵晓楠、王盼三人,来到了城内有名的大酒楼,对王盼表示了歉意。

  “我来给你们好好介绍一下。”

  李默笑着道看向三人。

  “这是我的发小好友王盼,我们在华安镇一起学医,一起长大,这次我带他来县里,是想让他在这里安顿下来,你们有没有适合的出路?”

  “你是一位大夫?”

  陆天佑看向王盼,面露诧异之色。

  “我听说刑部那边,急缺仵作,你要不要试一试?”

  “仵作?”

  不只是王盼,李默都愣了一下。

  陆天佑笑着解释了一番。

  “就是验尸官,别小看仵作,据我所知油水相当丰厚,最主要是能够获得员外的身份,咱们百安县衙门一直在扩建,各部的人手都严重不足,现在进去的话,要比其他县简单得多,以后干得好,说不定就能进入刑部了。”

  所谓员外,意为官职之外增设的职位,也可通过济世善捐获得员外身份,地位约等于秀才。

  虽说相较于李默,王盼在学徒时期,属于不用功的类型,但能够从济民堂结业,成为一位抓药郎中,说明王盼最终还是获得了认可。

  至少医术医德方面肯定没有问题。

  这时。

  赵晓楠也微微一笑插嘴。

  “李总旗,你让我们打探的捕头考核,我们去问过了,十二月二十五号就要考核了,也就是大后天,考核共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武功选拔,然后是破案功勋,最后是举荐。”

  李默若有所思之色后,点了点头。

  他本来打算明天就动身去北口县接应朱伟。

  不过他既然暂时还算安全,这边又还有大邪祟案件的后续之事没有处理,朱伟作为秘密调查的筑基修士,已经觉察到了危险,稍等两天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随即他看向了王盼。

  “怎么样,有兴趣吗?”

  “那就……试一试!”

  王盼对此倒是没有太大抵触。

  李默点头一笑。

  “那我明天就去拜访一下知县大人,看看我这位副总旗的面子,在县太爷那里有没有用吧,然后再顺便央求一下师姐,联名给主持此次考核的都头,送上我们二人推荐信。”

  县衙属于朝廷吏部,天命司则属于朝廷三司之一,双方不在同一个体系,互不隶属。

  若论朝廷官职品阶的话,李默要比知县低半品,属于从七品。

  江飞燕的品阶则与知县平级。

  第二日。

  李默身穿飞鸟服,来到了县衙。

  百安县的冯知县,已经年过五旬。

  两人虽然有过几次照面,但每次都只是照章办事,并没有深交,如今李默有事相求,自然是要放低一些姿态。

  “冯大人。”

  “哦?”

  冯知县见是李默后,当即笑道起身。

  “李大人,许久不见,可是为桐巢镇邪祟之事而来?”

  “的确如此,但也不只是因为这件事。”

  这位冯知县闻言,先是面露诧异之色,随即示意李默入座。

  “既然如此,那就先谈正事吧?”

  “好。”

  李默取出案牍文书,递给了对方。

  “这是江总旗让我转交给您的文书,请您立即差遣各镇乡约衙役,调查从十二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二十二日期间,连续举办上香祭祀活动的事宜,一旦有所发现,还请立即上报。”

  “恩,本官这就差人着手查办。”

  谈完公事后,该轮到私事了。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听说刑部那边缺少仵作,在下的一位好友,乃是济民堂的抓药郎中,深谙生死病变之道,不知大人可否稍作安排?”

  冯知县闻言,顿时轻轻一笑。

  “不知李大人的那位好友,可有济民堂的名师推荐信?”

  “自然是有。”

  听到李默这般回答后,冯知县捋着胡须,摇了摇头。

  “那就好办了,李大人多虑了,现在百安县正值大力建设之际,他既然有济民堂的名师推荐信,大人只需把他的名字呈报上来,我们照章办事即可。”

  李默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当即表示了感谢,进行了一番官场术语后,这才转身离去。

  此次拜访他看似一无所获,但已经初步了解官场之道的李默却明白,是否上门拜访,两者之间的结果,可谓是相差巨大。

  王盼的事算是十拿九稳了。

第153章 武学宗师

  百安县衙门,共有三位武都头。

  都可谓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掌握了内力的习武高人。

  这些掌握了内力的武者,可匹敌练气七层以下的修士,乃是比天命司巡查使还要稀缺的职位。

  作为武都头,都是从八品的官职。

  再进一步的话,便可前往京州,考取武行功名,或者前往各州世俗武学宗门修行。

  凡人的武功再进一步,突破后天境的限制,跨入先天境领域后,便是一代武学宗师,可向朝廷申请开宗立派了。

  可负责教授凡人武学。

  然而愿意这般的武者,可谓是少之又少。

  整个牧州境内,目前也就只有两个凡人武学宗门,分别为禅语寺、漳河派。

  十八山的小罗汉韩魁,当初便是禅语寺的和尚。

  而马玲的家人,则是漳河派的人。

  对于这些修行世俗武功的宗门,大乾国有明文规定,将拥有高度自治权,与地方神祇无异,同样可通过维护地方安危,建立功勋,免除一部分税赋。

  但这些凡人武学宗门,也有相关的限制。

  那就是必须要保持拥有一位以上的先天境武学宗师坐镇,担任朝廷的从七品官职,地位与李默的副总旗职位相当。

  而若出现传承断代的情况,其他武学门派有权取而代之、武学兼并。

  朝廷不会阻止相关的传承交替。

  从这一点上来说,世俗的武学门派,与修士的各大仙山圣地如出一辙,只是各大仙山圣地要求至少有一位元婴期修士坐镇而已。

  但事实情况是。

  绝大多数的武者,在修行有成后,都更愿意前往夏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以求有朝一日达成所谓的金丹大道,从此看似与修士无异。

  但据李默所知。

  实际上两者仍是有所不同。

  修士的修行,是依靠灵根,武者的修行,则是依靠灵觉。

  具体比喻的话,天地灵气,为江河大海,修士是鱼,天生靠鳃呼吸,可以无忧无虑遨游。

  武者是龟,拥有了更强的肺,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遨游。

  当然。

  这种比喻也不一定对,仅限于李默目前的认知而已。

  但大乾国境内,历来不乏有志之士,完成了以力证道,突破了先天境的限制,最终以凡人之躯比肩修士,成为无数武者口中的神话人物,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只是这点儿传说级存在,相较于修士的庞大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凡人想要通过武学,以力证道,其难度从大夏国几乎集结了整个中原武学人才,却只能作为六大国的末尾,便可见一斑。

  张勤心事重重地来到百安县。

  他作为华安镇相约衙门参加此次考核的三位捕快之一,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对于考核的内容,他已经熟记于心。

  第一关是武学考核。

  参加考核者,需要经过至少两位武都头的首肯。

  对于这一关,张勤倒是颇为自信。

  他的武学天赋虽然并不算优秀,但却胜在刻苦,如今已经是他习武的第十三个年头了,他自信能够通过。

  果然。

首节 上一节 189/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