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院子也按照陈宣的要求改造好,凉亭柴房浴室之类的都在盖瓦了。
房间里空荡荡的,就一张床,还是上次陈宣来将就住的。
暂时没在意那么多,陈宣将信放在床上,拿起其中一封拆开,首先是赵青鸾的。
内容不多,寥寥几十个字,大意是说她在墨城逛得差不多了,来找过陈宣他们两次,没见到人,然后打算离开墨城去其他地方流浪,以后有机会再见。
人家当然不是去流浪,按照赵青鸾的说法,那叫闯荡江湖,可在陈宣看来,居无定所,风餐露宿,可不就是流浪嘛。
鬼知道她会跑哪里去,没有固定地址,都没法主动联系上,将来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面。
这时代就是这样,一次分别很可能就是永远,人生就是如此,有太多过客,过后只剩下回忆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看完后把信收回信封放好,陈宣心说若是将来不能再见面,这封信大概是唯一认识赵青鸾这个人的见证了……
接着是第二封高家寄来的信,是专门给陈宣的,信封上有署名。
拆开后里面的内容就要多了一些,大致内容也只是说了下高家近况,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一切安好,此外就是劳烦在这边陈宣多多费心,照顾好自己以及高景明等等。
看完后陈宣心头了然,这明显是他人代笔,不可能是高夫人亲自给他回信,按照陈宣离开高家时的状态,还没那资格享受这种待遇。
拿着信纸,除了内容外还有一部分留白,陈宣当然明白是什么情况,事先商量好的。
正好窗户还没有封窗,便伸手朝着窗外一引,一滴水便从屋后的河面飞来,不待落入他的掌心,微微一震,那滴水就化作水雾落在了信纸留白之处,很快便有看似无序散乱的文字显现。
看清后记住后,陈宣根据事先商量好的排序方式重新排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是高家那边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打款呢,凭这隐秘信息就可以去大通钱庄取钱,而且规定了时间的,就在三天之后,仅一天时间,过后就取不了钱了。
这段信息算是密钥密码吧,高家在阳县那边存钱,这边凭此取钱,这时代信息传递是有延迟性的,所以特意规定了时间。
过了时间不取钱,高家那边存入的倒也不至于作废,只是再取就要重新传递拟定好的密钥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信息简单高效,且也相对安全,已经很不错了,即使被人截取,身份对不上,排序对不上也是无用的,况且留白处的信息遇水才会显现,纵使被人截取过,沾过水的纸张也很好辨认。
记好信息,陈宣打算三天后去取钱,也不知道这次高家打款多少,到时候就知道了。
最后才是京城那封来信,上面除了陈宣当下所处的地址外,也就只有听风居士四个字的署名。
还真是凌云记的作者寄来的,在陈宣预料之外也在预料之中。
只是对方就留下一个名字,没地址,下次回信难道还寄去书局?亦或者对方不想暴露自己的地址信息?
管他呢,陈宣带着好奇拆开信封,倒是想看看对方给了自己什么样的回复。
内容还不少,足足有两张纸,几乎都写满了。
字迹工整,想来书写之人也是个循规蹈矩的性格,但有点和听风居士这四个字的笔名不相符啊,听风居士,一听就是个闲云野鹤般的人物,怎么能是循规蹈矩之人呢,循规蹈矩之人也写不出凌云记那天马行空的内容才对。
绝对是代笔,陈宣一眼就看穿了真相。
对方为什么要找人代笔呢,隐藏自己的身份?莫非对方还是个出名人物?亦或者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性格性别?
好吧,‘网友’是这样的,陈宣倒是不觉得奇怪,猜测真正的听风居士年纪绝对不大,否则也写不出那么跳脱稚嫩的内容,而且除了打打杀杀的就没点男欢女爱的情节,从此可以看出对方心性单纯应该没受到过多少‘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代的小说也好,画本也罢,多多少少都带着点颜色的,甚至很多都还很露骨,看得人血脉喷张那种,哪儿像陈宣老家那边,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连脖子以下都不让描述了,几乎除了装逼打脸就是挖宝斗法。
桃花公子亲启。
信中首先映入陈宣眼帘的便是这六个字,这是陈宣给对方去信用的‘网名’,略显轻浮,但网名嘛,就不在意那么多了,自己高兴就好,毕竟陈宣也是个年轻人来着。
而且不正经的人看什么都不正经,站在读书人的角度,桃花公子四个字多雅趣?
算是玩了一手反差吧,谁能想到起这个‘网名’的陈宣,其实是个十一岁的小屁孩?
之所以要起这个‘网名’,一来陈宣本就年轻,自然要符合年轻人的风格,再一个,他唯一带来这个世界的就一棵桃核了,如今已然长成小树苗,期待它开花的一天,两相结合,便有了这样一个网名。
‘见字如面,在此感谢兄台来信,拙作凌云记有诸多不足之处,得兄台指出,令我茅塞顿开,原还沾沾自喜,而今实在汗颜……’
哟,还挺礼貌的,陈宣原本还以为去信指出凌云记中的诸多不合理,要么对方不理会,要么直接回怼甚至开骂,毕竟能写书的人,大多都自命清高,你把他说重了,很多时候还会来一句有本事笔给你你来写。
看得出来,这个听风居士还是很谦虚的,姿态放得很低。
接下来的内容,大多都是虚心听取陈宣的建议,以后书中内容会进行调整更改,甚至对方还说已经出版的两册内容都会进行调整重新出版。
这是要大修的节奏啊,至于么?
一开始陈宣只是当做好玩,随便找个事情打发下无聊时间,未曾想对方居然当真了,反而整得他自己有点不好意思。
反正回信的内容几乎都围绕着陈宣去信提出的不足之处,以及凌云记这本书本身内容进行,没有提及额外的事情,通篇充斥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也就信的最后,听风居士表示很高兴能收到桃花公子的来信,希望能交上这个朋友,以后多多书信来往,然后还留下了一个地址,京城的某个药铺,具体在哪儿陈宣也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听风居士的住址,这点陈宣不用想都明白。
这么珍惜自己这个陌生人的去信,对方八成没几个朋友……
看完后陈宣心头一乐,未曾想还真能在这个时代交上一个‘网友’,不见其人,连对方是什么人都不清楚,仅凭一封信就将两个陌生人联系了起来。
‘也不知道将来有没有见面的一天,……还是算了,见光死这种事情咱可不想经历,况且如今也就一封信来往,还不到那个份上’
心头想着,陈宣把信收好,这算是他抛开高家所有因素外交的第一个陌生朋友,还是很有意义的。
好吧,现在就说是朋友关系还为时尚早,但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单纯,觉得兴趣相投,一句话,一封信,就是朋友了。
不像陈宣老家那边,所谓的网友,要么是电诈,要么惦记着你的腰子。
回信的事情不急,有可能是这辈子第一个私人朋友,陈宣也想尽量维持好这份单纯的友谊,咋说呢,就像他曾经第一次学会上网加的第一个朋友,难免会带着不一样的情绪。
“宣哥儿,小苗姑娘已经把饭菜做好,可以吃饭了”
把信看完,还没等陈宣从这种新奇的体验回味过来,门外就传来了赵二河提醒的声音。
陈宣心头一突,总感觉赵二河的声音憋着坏。
“嗯,来了”,陈宣撇撇嘴回应道,还不明白他们那点小心思,无外乎是‘自己淋过雨,也要把他陈宣拉下水’呗。
没啥大不了,又不是刀山火海,陈宣收拾好就去吃饭了。
饭菜已经上桌,赵二河他们几个团团坐,小苗也在,就等陈宣了。
桌子上的饭菜和色香味俱全八竿子打不着,虽然没什么奇奇怪怪的味道,但看着着实让人提不起胃口。
陈宣入座的时候,赵二河他们搬椅子递碗筷的热情得很。
“东家你先吃,我做了四个菜一个汤,还有大米饭呢,其中两个肉菜,我从小到大过年祭祖都没吃过这么丰盛的,赵叔他们说你难得回来,得丰盛些,你尝尝怎么样”,小苗给陈宣添饭,双手端碗递到他面前期待道。
自己看着没胃口的,却是人家以往大概只能在梦中想想的……
陈宣心头莫名有点发酸。
笑着拍了拍她的脑袋道:“闻着就很香,小苗你也坐下吃”
“嗯”小苗开心的笑着点点头。
高景明不在这里,自然不用守什么规矩,大家同桌而食,若是小高在的话,就得区分开来了。
端起小苗递来的碗筷,陈宣夹了一筷子菜混合米饭入口,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中,咀嚼两下当即眼睛一亮,然后含糊不清的说了句好吃,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小苗顿时开心的笑了,眼睛弯弯像月牙。
赵二河他们面面相觑,见陈宣吃得香甜,丝毫不似作假,暗道有那么好吃吗?
可是明明小苗做的饭菜……
难道今天小苗的手艺突飞猛进了?
于是他们带着古怪的心情开吃,结果饭菜入口还是老样子啊,和好吃两个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你要说多难吃也谈不上,反正就如同嚼蜡。
然而宣哥儿那样子又真的不似作假,自己味觉出问题了?
别人什么感受陈宣不知道,反正他就觉得小苗做的饭菜很可口,很好吃。
只是这样的饭菜不宜多吃,吃多了胃口会被‘养刁’的……
第177章 孤陋寡闻
见陈宣吃得香,小苗笑得很开心,紧张的情绪也放松下来,担心被嫌弃做的不好吃,尽管前段时间赵二河他们都一直夸她做的好。
不过想到再有一两天这里就要完工,她就要离开了,又变得有些失落。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好,从未对她恶语相向,也没有训斥过她哪里做得不好,二十来天时光,是她记事以来过得最开心轻松的日子。
每天两顿饭能吃得饱,还有油水,更有工钱拿,她就觉得很幸福。
东家心善,真正的少爷还没见过呢,也一定是好人,肯定会福寿安康绵长的……
“小苗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吗?”吃了半碗饭,陈宣见小苗扒拉着饭菜情绪低落,不免关心了一句。
她是个可怜的孩子,懂事听话还勤快,让人心疼。
小苗赶紧摇头,换牙时期的她前几天掉了一颗门牙,笑得很开心但有些漏风说:“东家,小苗没有不开心呢,反而很高兴”
“什么高兴的事情,说来听听”,陈宣哑然道。
看了看窗外,小苗略显激动道:“东家,方师父答应收我为木工学徒了,等这里完工就正式拜师,以后我就能学些木工技术,学会之后就能养活爷爷和弟弟了,将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
“真的啊,恭喜你了”,陈宣由衷的为她感到高兴,预料中的事情,并不感到意外。
赵二河他们应该是知道这个消息的,并未惊讶。
但小苗还是歉意道:“对不起呀赵叔姜叔,我之前没告诉你们,是想第一时间和东家陈宣哥哥分享这个喜悦,因为没他留我在这里干活儿,也就没这个机会了”
“没事没事,你能有这个机遇我们也为你感到高兴”,赵二河他们笑道。
这是个懂的感恩的小姑娘,谁对她好她心里清楚,连喜悦都憋在心里等着见面后再说出来,她自认为隐瞒得很好。
她只知道当木工学徒了,将来有手艺就能过上好日子,却没想过爷爷会老,患有脑疾的弟弟会成为拖累,自己将来长大也要嫁人。
不过她还小,那些不应该是她如今该考虑背负的,简简单单开开心心就好了。
想了想,陈宣问:“那你拜方师傅为师后,待遇怎么样啊?”
其实这个时代正常而言,学徒干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通常没有工钱,师父脾气差点动不动就打骂也是常态,遇到抠门的师傅,白让你干活儿不说,甚至还不教你真本事,虽然陈宣看那方师傅并非那种人,但还是忍不住问问。
说起这个,小苗顿时开心道:“东家,师父说,以后跟着他好好干活儿,现在还小,做些杂事,待我长大一些就开始教我木工技术,有活儿的时候就跟着一起干,管饭呢,但是没有工钱,以后我能自己做工了才会有,但是呢,若是我表现好,也是有奖励的,师兄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听她说完陈宣也就放心了,和他想的差不多。
但不得不说,方师傅人真的很好,正常而言学徒都没有工钱,他也得遵守行业规则,但在此之外,却会根据表现给予奖励,算是变相的照顾了,小苗能遇到这么好的师父真心难得。
“以后跟着师父好好学,说不得将来小苗还能成为大匠呢”,陈宣鼓励道。
小苗却赶紧摇头说:“可不敢想,能挣钱养家我就知足啦”
陈宣所说的大匠她知道是什么意思,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称为大匠的,那是技艺精湛到官府都关注,一旦得到大匠的称号,是能享受到官府一定补贴待遇的,相当于吃皇粮了,但是呢,通常官府有什么事情应召,大匠得先紧着官府的事情做,而且工钱还没民间高。
总之还是利大于弊的,有大匠名声,平时挣得多,还能得到一定官府庇护。
接着小苗看着陈宣认真道:“东家,等将来我学有所成,你若是想打造什么东西就叫我,我不收你工钱,免费给你干活儿,但是东家得自备材料,嘿嘿”
说着她还不好意思起来。
“好啊,那就提前感谢你啦”,陈宣笑道。
认真点头,小苗说:“那就这么决定啦,以后东家有什么事情可不能找别人哟”
就差拉钩了,然后她犹豫了下,忐忑又小心翼翼问:“东家,今天做的饭菜有点多了,等下要是吃不完的话,我可能可以呈一些去给师父吃?”
“当然可以啊,吃不完就浪费了”,陈宣点点头道,心头明白,小苗也是想尽一份孝心,毕竟师徒之间宛如血亲,自然是乐意成全她的。
小苗当即跳下凳子认真作揖道:“多谢东家”
阻止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