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109节

  “再一个嘛,阿宣你是见过我姐的,从小性格就要强,你觉得以她的性格会低声下气的去迎合王后吗?反正我不认为姐姐能受那个气,所以啊,吴俊耀针对我,让我在书院丢脸,传回去后,我姐在他姐面前脸上无光,也就合情合理了”

  他这番推测不无道理。

  可小高毕竟只有十四岁,经历的事情不多,眼界自然也就有限了,所能想到的也就这点小格局,没有深入去想他姐姐是不是不安现状想要上位那种凶险情况。

  想了想,陈宣说:“王府那边情况如何我们暂时不去考虑,那少爷有没有想过,吴俊耀不搭理你,其实是在等着你主动登门示好?”

  说句不好听的,高景明的身份和对方还是有点差距,抛开那层可笑的关系,总不能人家自降身份吧。

  高景明自然也想到了这茬,笑道:“那不正中他的下怀了吗?我主动登门,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我主动低头了,被我姐姐知道那还得了,不得打死我啊”

  得,这话到头了。

  在正常人看来,一家人就应该和和气气,然而在权贵之家,尤其是王府这种皇室家庭,每个人站的立场不一样,相关之人一言一行都得注意,就怕有心人过度解读。

  左右在书院这种地方,不可能真的‘明刀明枪杀他个血流成河’,最多也就小打小闹不痛不痒。

  反正高景明也就怀疑吴俊耀针对他,没有切实证据,但有了目标,自然是要防着点的……

  接下来的一天陈宣他们哪儿都没去,张傲的邀请自然是抛在一边没有理会。

  隔天是上课的日子。

  一大早吃了早餐,陈宣高景明便收拾收拾前往教室,带上了给尚玄帝献礼的松鹤延年万寿图,就这两天已经是上交献礼的最后期限了。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陈宣这还是的一次在书院陪高景明去上课。

  但和曾经在玉山学堂不一样,当初陈宣需要和高景明一起在课堂上课,如今最多只能在课堂外旁听学习。

  早间的书院学子奔走欣欣向荣,个人那点恩怨影响不了整体学习氛围。

  “景明兄,景明兄等等”

  走在前往课堂的路上,后面又传来了张傲呼唤的声音。

  陈宣高景明对视一眼都是无语,这家伙怎么就像狗皮膏药似得,逮着机会就黏上来。

  肯定一直都在留意高景明动向,昨天隔了一道墙可以回避,这次当面总没借口了吧。

  心头虽然很不待见对方,但高景明闻言不得不留步回头笑道:“张兄晨安,不知找我有什么事?”

  “景明兄这话说得,没事儿就不能和你打声招呼了吗”,张傲笑道,脸上丝毫看不到昨天被高景明爽约的不悦,还是有点城府的。

  不过高景明却主动歉意道:“张兄,昨天有事儿耽搁,忙到晚上方才回住处,回去后听阿宣说你昨日邀我下午饮茶,却早已经错过了时辰,在此说声抱歉,以后我做东再请张兄补上”

  “无妨,谁还没点紧要的事情呢,景明兄不必为此过意不去,完全理解”,张傲满不在乎道。

  他越是这样,高景明就越是警惕,指定没安好心。

  果不其然,接着就听张傲说到:“景明兄,昨日我与几位同窗在小香居相聚,各自品鉴给陛下的贺礼,当真是大开眼界,景明兄不在,却是有些遗憾,不知景明兄准备的是什么?着实好奇得紧,能否让我先睹为快?”

  昨天他没请去高景明,这会儿居然当面询问了。

  此言一出,周围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毕竟是给皇帝的寿礼,谁都会好奇别人准备的是什么。

  这分明是要让高景明当众展示啊,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若不拿出来岂不心虚吗,大家都是读书人,光明磊落,敢于表现自己才正常,藏着掖着反而被人看轻。

  话虽如此,但小高却不愿落入张傲的节奏,早就防着这一手呢,出门的时候几乎是掐着点的。

  这会儿他们已经快到教室门口了,在张傲话音落下的时候,刚好响起了书院上课的钟声,高景明只得无奈道:“张兄见谅,却是不巧,这都上课了,已然来不及,我们先进去吧,等下先生就到了”

  张傲心头相当难受,这高景明分明是故意的,也不知道准备了什么,居然一而再的避免被自己看到,莫非太过拙劣见不得人?

  亦或者藏着掖着想要一鸣惊人大放异彩?他以为他是谁,能比得过魏少吗?

  尽管满心不爽,可都上课了,他只得遗憾道:“看来无缘先睹为快了,过后定要好好瞻仰一番”

  高景明连道不敢,拙作别闹出笑话就好了。

  过后张傲的确还有机会,贺礼交上去,脱颖而出在书院展示也好,还是被打回来,都有机会看到。

  他不认为高景明的作品能脱颖而出,当几千学子是吃素的?

  反正他都想好了,若是高景明的作品质量差了,他就想办法推波助澜使劲捧,若是质量尚可嘛,找漏洞使绊子还不简单,哼哼,那就有的玩儿了。

  上次的事情,让他在魏子颜等人面前抬不起头,心头一直憋着一股气呢……

第189章 人情世故

  不知不觉已经入夏,气温也炎热了起来,哪怕早上的太阳也带着丝丝暑气,不过早就寒暑不侵的陈宣丝毫不受影响。

  书院上课后也变得安静了下来,哪怕教室外有着各家诸多书童下人,亦不敢发出噪音影响到书院的正常上课。

  给高景明他们上这天第一堂课的人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先生,小高提过一嘴,姓许,是进士出身,曾官拜正五品,被朝堂纷争牵连,得了和体面被主动辞官。

  而今在流玉书院任教,负责高景明他们这个班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类似于陈宣老家那边高中班主任吧。

  流玉书院作为景国三大书院之一,若是没有进士功名或者辉煌的履历,都不好意思来这里教书。

  在外稍微打量,高景明他们这个班级四十多个人,小的看上去十二三岁,大的三十多岁都有,这一看就是要么年少聪慧取得童生功名,要么家底殷实继续深造奋进。

  许先生来到教室,师生见礼后,他便惯例的问了句还有没有给陛下贺礼未交上去的,最后两天了,没有的抓紧,放弃的就算了。

  随后就有七八个人上前呈上自己的贺礼,其中就要高景明和张傲。

  然而许先生并未在意此事,没人上前后,贺礼放一边就开始正常上课了,或许在他看来,这些孩子也就一份参与感,能拿出什么好东西?压根不值得关注,真正值得注意的还得是哪些‘高年级’学子。

  这堂课许先生讲的是《古记》第一卷第一册里面的内容。

  古记一书共四卷二十九册,全部下来近两百万字的内容,主要讲述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根据时间排序,最早的可以追述到万年前,内容包括王朝更替,重大案例,天灾人祸,以及意义深远的典故等等。

  这本书不止是记录了景国这片大地上的历史事件,甚至景国这片大地发生的事情只占全书很少的一部分,周边各国,极北苦寒之地,极西荒漠深处,南方海外岛屿等等,反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明确记载的都有收录,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反正这本书是读书人必学之一,将会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学这本书,类似于陈宣老家那边‘以史为鉴’的说法吧。

  但是呢,在陈宣看来,书中内容虽然发人深省意义非凡,但明里暗里都在给人灌输忠君爱国劝人向善这些思想。

  很正常,封建王朝,自然是要把读书人的心态摆正了。

  教室内上课的时候,陈宣也拿着相同的一本书在学,周围很多人都和他一样,虽然不能在课堂上听讲,但也能得到先生解惑的相同待遇。

  这时代读书是真有机会改变命运的,没几个人会浪费这样的机会。

  陈宣手中的书不是书院发的,而是自己去买的。

  不得不说,许先生讲课真的很有水平,抛开内容不谈,甚至比玉山先生讲的还好,他不但深入浅出的去解释,还会发问,让下面的学子去思考,去联想,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敷衍了事。

  静悄悄的书院,课堂内课堂外都学得认真,只是不同的人接受能力不同,有的恍然大悟,有的冥思苦想抓耳挠腮。

  陈宣就属于接受能力较差的,没办法,这已经不是启蒙内容了,而且他的天赋都点在了武学上面,让他去根据历史事例对照当下进行思考着实有点为难。

  索性能学多少学多少,之前考上童生功名,差不多把他那点优势给耗光了,更高的功名怕是卷不过别人,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反正如今的他也不需要靠功名改变命运,但能学更多东西自然是好的。

  认真学习中,有人来到陈宣身边压低声音道:“陈兄弟可否借一步说话?”

  不用看陈宣都知道是谁,张傲的书童,这家伙主动凑上来着实有点意外,指定没憋什么好屁。

  指了指课堂方向,陈宣摇摇头小声道:“上课呢,不方便,有什么事儿下课再说吧,别影响大家学习”

  如此一来张傲的书童只能悻悻离开,他不学习别人还要学习呢,要不然就犯众怒了。

  时间流逝,近一个时辰的一堂课结束,不待高景明出来和陈宣打声招呼,他就被几个同窗簇拥着去了别处。

  陈宣怀疑是张傲在搞名堂,因为高景明被簇拥走后,他的书童再次找了过来。

  “陈兄弟,这会儿有时间了吧?”十五六岁的少年看着陈宣笑道。

  不得已,陈宣值得应付道:“有事儿吗?”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冯三,我们见过的,张傲是我家少爷,与你家少爷是同窗”,冯三指了指教室自来熟道。

  陈宣客套道:“原来是冯哥,幸会幸会”

  “陈兄弟别这么客气,我们的少爷是同窗,你我也应该亲近亲近才是”,冯三笑热情道。

  点点头,陈宣顺着他的话高兴道:“说的也是,我还小,冯哥比我年长,以后就有劳多多关照了”

  见陈宣如此上道,冯三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道:“好说好说,没别的事儿,就想和你交个朋友”

  这家伙绝对是见我年纪小,觉得好忽悠,于是陈宣一脸天真道:“好,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

  “对,我们是朋友了,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绝对义不容辞”,冯三拍着胸脯道,很快又摇摇头感慨道:“我们都是书童下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同病相怜,应该相互抱团照应才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好家伙,先以高景明他们同窗的身份为借口交朋友,接着又表达大家都是下人的身份拉近关系,一套一套的,有备而来啊。

  点点头,陈宣道:“自当如此”

  “嗯,先不说了,少爷叫我,我先过去啦,记住我们是朋友,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找我,哪怕是钱财方面有困难都尽管开口,我还是有些积蓄的,能帮得上忙”,说着冯三挥挥手离去。

  倒是懂的适可而止,没有急于求成。

  明显是在给自己下套啊,拉拢自己玩儿无间道?

  这一来就是糖衣炮弹,陈宣心头一乐,正愁缺钱,且和你玩玩,就是不知道冯三能有几个子,想来也是张傲指使的,应该舍得下本钱吧?

  ‘先和自己搞好关系,然后设计让自己借钱欠下人情,最后图穷匕见……’,陈宣都把他们接下来要玩儿的套路给猜得七七八八了。

  不久后高景明回来,找到陈宣笑问:“阿宣觉得书院的学习生活怎么样?”

  他也没说之前干啥去了,了不起是几个同学一起去撒尿,陈宣笑道:“先生教得不错,受益良多,不过我学得有点吃力”

  “没事儿,慢慢来,不懂的问我,我不清楚就去请教先生,咱们争取下次科举再度一同上榜”,高景明安慰道。

  下次怕是难了,陈宣也不纠结,而是道:“刚刚张傲的书童冯三找过我……”

  大致听了描述,高景明笑道:“这是想收买你啊,阿宣你可得稳住”

  “他们要是给得太多,我怕是稳不住啊”,陈宣装着为难说。

  高景明顿时‘担心’道:“那可不行,看来我得去信回家给你涨工钱了,狠狠的涨,让别人收买不动那种!”

  “行了少爷,不开玩笑,上课了,你先进去吧”,陈宣摇摇头不和他瞎扯。

  高景明挥挥手离开,自然不担心陈宣被收买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哪儿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撬动的……

  书院一间清静的院子里,宽敞的客厅内茶香四溢,裴振龙放下一首打油诗哭笑不得道:“都什么狗屁不通的玩意,也好意思拿到我面前来,若书院上下都是这水平,我干脆一头撞死得了”

  说着又拿起一幅画,看一眼就摇摇头失望的丢一边。

  对面王喜晨哑然道:“你也有头疼的时候?”

  “我头疼个屁,当我不知道,下面那些先生,大多都是抹不开人情世故,捏着鼻子把这些糟心的玩儿送我跟前来,真正的好作品能有多少?反正过不了我这关全部打回去”裴振龙撇撇嘴道。

  王喜晨无奈道:“好歹你也是书院山长,能不能注意下言辞?”

  “我就这样,你能奈我何?若是看不惯,大不了我这山长给你当,谁稀罕似的,我这把年纪本应该在家享天伦之乐养老的”,裴振龙借机想甩包袱。

  王喜晨顿时没法接话了,恼怒道:“你以为我容易啊”

  “怎么,那个陌生的先天还没找到?哈哈,你不用说,见你一脸苦相我就猜到了”,裴振龙当即乐道。

  差点想挥袖而去,但王喜晨还是按捺道:“我来不是让你看笑话的,而是想让你给我出出主意,事关书院几千学子,你总不能真丢给我一个人吧?”

  不待裴振龙说什么,就听院子门口有人开口道:“望山兄在吗?我这里有一副给陛下献礼的佳作呈上给你过目”

  裴振龙看向门口,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这都第几次了?

  下面的先生抹不开人情世故,自己何尝不是呢,只得无奈笑道:“在呢,老许进来吧,你可是难得来一趟……”

首节 上一节 109/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