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165节

  七年啊,骨肉分离足足七年,对一个母亲来说太过残忍了。

  “不管怎么样,我都是你的儿子,回来了,以后再也不和娘分开了,娘不哭,我们都不哭”,高景明起身道,去给娘亲擦眼泪。

  高夫人笑中带泪道:“我儿长高了,比娘亲还高呢,当初离开的时候还直到娘亲鼻子处,我儿切莫说傻话,男儿志在四方,怎能一直守着娘亲”

  “我不管,就不想和娘亲分开了”

  “臭小子,长本事了是吧,娘的话都不听了,还有刚才,多危险啊,急什么,娘就在这里又不会跑了,万一落水让为娘怎么办”

  “没事的娘,我有分寸……”

  在他们母子重逢互述思念的时候,客船也缓缓靠岸,码头也热闹了起来,或是迎接亲人,或是送别好友,团聚与离别,欢声和离愁同时上演。

  高家之人没去打扰夫人少爷,而是各司其职的忙碌了起来,何管家已经看到船上陈宣小彩她们挥手打招呼了,亲自带人上船前去帮忙收拾行李。

  一直呆在高夫人身边的冷冰这才微微抬头,目光第一眼看到陈宣,当初两人关系不错,哪怕几年来变化挺大也一眼认出。

  只是看到陈宣的时候,她死寂一片的眼神也闪过一丝异色,因为压根就感觉不到陈宣的修为。

  在此之前她可是得到了消息,陪高景明去读书的陈宣时隔七年已然踏足先天境界。

  可此番居然感觉不到他的修为,莫非超过了自己?纵使超过自己也不至于丝毫感觉不到真气波动吧……

第277章 物是人非

  何管家带着一众丫鬟仆人上船来,小彩她们指点搬运行李。

  毕竟过去了七年,高家那样的大户人员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几年中到来的一些丫鬟仆人在搬运行李的时候偶尔好奇的打量陈宣他们,这些后面来的丫鬟仆人听多了关于大少爷和他身边人的事情,但没见过,难免好奇。

  但一个个都恪守规矩,毕竟随大少爷去读几年书的人,用屁股想都知道以后在高家的地位都举足轻重。

  陈宣朝着码头上打量自己的冷冰微笑着愕首,算是打过招呼。

  虽说当年关系好,但冷冰变了太多,这会儿码头上那么多人,总不能大声嚷嚷冷大姐好久不见吧,而且看她如今的心态性格,也不一定搭理自己。

  收回视线,陈宣靠近何管家拱手行礼道:“何管家,好久不见”

  正常情况下来说,高景明已经长大了,而且学成归来,以后是要慢慢开始接管家业的,而作为书童的陈宣,其地位本就不低于何管家,以后也会慢慢取代何管家在高家的地位。

  这还是抛开他本身修为的前提下,然而陈宣又不是那种心高气傲的人,更不是白眼狼,在高家这么多年,几乎和所有人的关系都不错,当初人们对小小的他关照有加,他一直都把自己当晚辈,所以哪怕时隔多年,依旧对何管家报着对长辈的尊重。

  何管家老了一些,看着陈宣的目光颇为感慨欣慰,回礼笑道:“小宣好久不见,一晃七年,你都长这么高了,当初遇到你的时候,你还那这么小一点”

  说着他还伸手比划了一下陈宣五岁进高家时的身高,而今他都比何管家高出一个头了。

  曾经何管家叫陈宣阿宣或者宣哥儿,如今却是小宣,看似没有区别,但其中可包涵着一些常人不懂的特殊因素在里面。

  陈宣本身却是明白,不是双方生分了,而是何管已经不能再像曾经那样的心态对待他了,隐隐约约带着一丝敬意。

  其实这并不是陈宣想看到的,他依旧想像当初那样相处,可回不去了啊,毕竟自己踏足‘先天’,何管家这样的高家核心人物肯定是知道的。

  先天修为,莫说高家,不管去哪里都能得到足够的尊重。

  “人总是要长大的嘛”,陈宣笑了笑道。

  他说:“嗯,少爷和你都长大了,我却开始变老了,哈哈,回来就好,这些年和少爷在那边一切都还顺利吧?”

  “挺好的,多谢何管家挂念”

  其实这些年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书信来往,在那边的情况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切做不得假。

  留意到搬运行李那边的情况,陈宣先是朝着何管家点点头,旋即开口道:“那个花盆你们不用管,我自己来”

  闻言正要抬走他种桃树花盆的两个仆人看向了何管家,何管家开口道:“听小宣的”

  于是那俩仆人恭敬点头忙其他的去了。

  如今两尺半的桃树种花盆里,那花盆都跟水桶大小差不多了,只是没水桶那么高,但盆口比水桶大,加上泥土和桃树本身的重量,已经超过了一百斤,普通人搬着很费劲。

  随即何管家哑然道:“那棵桃树小宣一直都带着呢,这么多年了居然只长高了那么点”

  “品种原因吧,反正都这么多年了,当个盆景也挺好”,陈宣随意道。

  这么多年了,他种桃树不长的事情高家上下几乎都知道,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高家亦有奇花异草种植,还有专门的园丁。

  人多力量大,交流中行李也搬得差不多了,何管家道:“走吧,我们下去,别让夫人她们久等了”

  “嗯”,点点头,陈宣迈步过去轻松拎起花盆,旋即一只手环抱在怀里下船。

  下船后,高景明母子俩激动的心情也稍微平复了下来,尤其是高夫人本身,众目睽睽下已然恢复了诰命夫人的稳重,唯有微润的眼角证明她之前哭过。

  看向走下船的陈宣他们,她轻轻挥手示意其他人让开一些,旋即冲着耿宏赵二河微微蹲身行礼感谢道:“耿师傅赵师傅,这些年你们陪明儿在那边忙前忙后,幸苦了”

  “不敢当不敢当”,耿宏赵二河惶恐回礼连忙道。

  点点头,高夫人又看向小彩小叶行礼道:“小彩小叶,照顾明儿这么多年,麻烦你们了”

  “夫人切莫如此,都是我们应该的”,小彩小叶慌忙摆手。

  笑了笑,高夫人最后看向陈宣,眼中闪过一丝感慨,再度行礼道:“小宣,明儿这些年多谢你了”

  陈宣赶紧放下花盆行礼道:“夫人折煞我了,应该的”

  毕竟是陪她儿子去千里之外生活多年,作为一家之母,肯定是要表示一下的,不说是礼贤下士笼络人心吧,但那份感谢却是发自内心的。

  恢复往昔从容,她目光扫视道:“回来就好,你们都长大了,都是好孩子,走,我们回家”

  “嗯,回家”,小彩小叶她们激动得眼圈发红,高家才是她们的家。

  高景明陪在他娘亲身边,回头道:“走,阿宣,我们回家”,随后又对高夫人说:“娘,我们回家,慢些,我搀扶着你”

  “你这孩子,娘还没老得走不动道……”

  七八辆马车,成群结队丫鬟仆人的簇拥之下启动,码头上众目睽睽羡慕敬畏的目光之中朝着阳县方向而去。

  高景明自然是去前方马车上和高夫人有说不完的话,小彩小叶她们这会儿都不敢去打扰。

  而其中一辆马车上,陈宣回忆当年从这里去高家的时候,赶车的还是老吴呢,现在却变成了牛乐,他本是护卫之一,这会儿却充当了车夫角色,大概是刻意安排的熟人吧。

  “牛哥,这些年家里还好吧?”陈宣闲聊道,之前已经寒暄过了。

  牛乐闻言当即眉开眼笑道:“很好啊,宣哥儿,我如今有儿子了,两个,嘿嘿”

  “恭喜啊,可惜没能喝到喜酒”,陈宣顿时笑道,心说也是幸苦小娟了。

  牛乐也高兴得眼睛眯起道:“改天给你补上,宣哥儿如今也能喝酒了吧,别说,你比我都高一节,长得真俊,府里未婚的丫鬟还不任由你挑选啊”

  说着他还羡慕起来,心思单纯的他也没想过那些丫鬟配不配得上陈宣的问题,当然,也不敢拿府里的小姐们开玩笑。

  陈宣笑而不语,这话没法接。

  然而牛乐的话匣子打开就有些停不下来,滔滔不绝道:“你们不在的这些年啊,府上发生了不少事情,老爷又添了两房夫人,景晴小姐已经嫁人了,是隔壁郡一户书香门第家的少爷,景浩少爷已经娶亲搬出去住了,景雪小姐景宁少爷都已经定亲,这一两年就要完婚了吧,景菲景荨两位小姐还未定亲,已经在张罗了,然后府上又添了五位少爷小姐,哦对了,当年赶车的老吴已经在去年故去,园丁梁伯回家养老,他儿子接替园丁职责,我想想,五年前吧,周县令调任别处,周林周少爷也跟着走了,新来的县令干了五年要调走,听说最近县里又要新来一位县令……”

  一路上听着牛乐絮絮叨叨,陈宣心头难免唏嘘,七年时间发生太多事情了,很多人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未曾想府上的少爷小姐都已经有几人成家了,当年他们还是小孩子来着,庶出嘛,年龄到了身不由己,只能听从家里安排。

  高景晴都已经结婚了,没能嫁给爱情,她当初中意周林来着,也没有嫁给喜欢她的人,当年邓凌峰喜欢她,啧。

  倒不是说陈宣惦记着人家小姑娘,毕竟当初相识一场,关系还不错,难免唏嘘。

  而且才七年,阳县的县令就换了两个,也不知道最近新来的是谁,但不管是谁,都得去高家登门拜访搞好关系。

  现如今呐,哪怕抛开高景玉那个王妃身份,仅仅高老爷的官职,小小阳县还有比高家更耀眼的吗?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物是人非吧。

  车琳琳马潇潇,几个时辰后一行人返回了阔别多年的阳县。

  时间虽然过得很快,但对阳县本身来说,几年时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还是当初的样子,唯有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才有所改变。

  当他们返回高家大门口的时候,这里早就有一大群人等候着了,正门大开,恭迎大少爷回家。

  下得车来,那大门口有熟面孔也有生面孔。

  “恭迎大少爷(大哥)学成归来……”

  当高景明露面,门口众人无不齐声恭贺,不管是家里的丫鬟仆人还是护卫,亦或者侧室庶出,高景明的归来,虽然高老爷正值当年,但毕竟不在家,他也相当于这个家的主心骨回来了,以后这个家可是要靠小高撑着的。

  “诸位免礼,景明不在的时候,家里幸苦各位了”,高景明目视众人行礼道,已经长大的他颇有当家人的风范。

  高夫人在边上满是欣慰,儿子这些年的书没白读。

  “明儿学成归来,备接风宴”,高夫人开口道。

  高景明搀扶着她说:“娘,我们回家”

  完了他回头道:“阿宣快点,我们回家了”

  其实在众人回到高家门前的时候,包括何管家在内,其他人都给陈宣让开了位置,他站在了第一梯队。

  随后他仅次于高夫人和高景明之后,在人们的注视下,从高家敞开的正大门而入,恭候门口的仆人用早春吐露嫩芽的柳枝沾水给他洗尘。

  地还是那个地,门还是那个门,而今却得以昂首挺胸登堂入室。

  忆当年,高家门口站如喽啰……

第278章 解封

  洒柳枝甘露洗尘,跨铜盆炭火祛晦,一行人直入高家正厅。

  正厅,那可是接待极为重要客人的地方,莫说高家这样的门楣,纵使寻常富户都不会在这种地方招待普通客人,如今高家却在这里给陈宣他们设接风宴。

  不只是高景明这个大少爷,还有陈宣耿宏赵二河小彩小叶她们也要一起。

  作为高家下人,平时只有伺候人的份,如今入正厅被人伺候,这规格,头一遭啊头一遭,以至于耿宏小叶她们忐忑不知所措,尽管这是他们应得的。

  陈宣反倒是……好吧,习惯了,经常和高景明同桌而食来着,当初在高家的时候还小,偶尔还能和小高去内院蹭个饭呢。

  他们来的时候,正厅已经摆上两张八仙桌了。

  虽说高景明接下来要逐渐成为高家顶梁柱,但在家里长者为尊,高夫人招呼陈宣他们落座。

  主桌,高夫人自己坐主位,小高坐左尊位,陈宣坐主宾位,然后是高家在府的几位夫人和更事的少爷小姐相继入席,这一座十二人就坐满了。

  然后是副桌,何管家坐主位,耿宏赵二河这两个护卫坐左宾位,小彩小叶坐右宾位,然后是高家府上的几位管事作陪,一桌子也坐满了。

  他们以下人的身份,不但入得正厅,还有诸位夫人少爷小姐管事作陪,这合规合理吗?

  但很合情。

  毕竟是陪高家大少爷千里迢迢外出七年求学,鞍前马后伺候这么多年,这要是没点表示,是会让人寒心的。

  这还只是形式上的感谢,过后耿宏赵二河小彩小叶她们这些年的功劳必将‘折现’成真正的好处,可以说只要他们不犯傻,高家会让他们富足一辈子。

  七年护着高家接班人的功劳,给再大的回报都不为过。

  然而陈宣嘛,那就不是回报不回报的问题了,他和高景明的关系,不客气的说,那就是一家人,能一样吗?

  至于说正厅这种地方,高老爷的侧室和庶出子女入席不合规矩,不存在的,这是家宴,不存在那些说法,而且接班人回来了,以后一大家子都要仰仗小高呢,这个时候不来露脸恭维大哥,以后还指望小高关照关爱?

  别管小高读了那么多书自然明白维护好家人,反正正常情况下都是这样的,一家人和和睦睦,有主有副,这才是一家人嘛。

  入座后陈宣稍微打量了一下,除了之前见过的,在场有熟面孔也有生面孔,当年的二夫人三夫人都在,但又多了个六夫人,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年纪,生得自是极美。

  四夫人五夫人不在,想来是陪高老爷去了。

  然后高景雪,高景宁,高景菲,高景荨几位小姐少爷都在,他们也已经长大了,十多岁的年纪,已经开始懂事,其他几个七年中新添的少爷小姐不在,还小,不适合入席。

  这几位小姐少爷入席后也在悄悄打量陈宣他们,毕竟七年不见,当初关系还挺好的,如今再见却是有些陌生,又感觉很亲切,想要说些什么,长辈当面不敢逾越,也不知从何说起。

首节 上一节 165/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