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于扎马步的快乐,陈宣心头这样想着,乃至于都生出了有手就行的想法。
可当他留意到其他‘同窗’的表现后就收起了这样的心思,意识到不是因为扎马步简单,而是自己的原因,犹如静气养身功,别人练了没用,自己练了效果出奇的好。
但静气养身功和马步又不一样,前者仅仅是锻炼身体养生为主,别人再怎么练都没啥效果,而马步却是切实涉及到了武道基础,相当于粗浅的压榨自身方式在淬炼筋骨打磨体魄,一时入不了门,但时间久了总有收获。
所以自己能这么快找到感觉,陈宣明白绝对是因为自身武道天赋原因。
然而这算啥?相当于一上手就达到了邓凌峰几年的成就?搞不好还要超过!
天赋这种东西很多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再看高景明,陈宣哑然的发现,这小子居然也不差,马步相当标准,一脸舒服的感觉,脸上还有得意的笑,尤其他还偶尔看邓凌峰一眼,似乎在说你也不过如此嘛。
他之所以如此,陈宣大概明白,除了高景明本身对马步有着充分了解之外,恐怕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带着的蛟龙角项坠,在不停的滋养他的身躯,否则他的表现应该不比其他人好多少。
这相当于开挂了,虽然马步这种粗浅的东西算不得什么,但开了就是开了,不存在小开不算开的说法。
有道是一步先步步先啊,在基础的时候就比别人走得快,简直就是用跑的,天长日久下去别人想追上就难了。
不过这毕竟是在上课,又不是在惩罚一帮小孩,任蒙倒也没有强人所难,表现差的他鼓励指导,实在坚持不住就休息,表现好的他也没有特意夸奖,只是勉励以后继续保持。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待到所有学子都明白马步关键后,一堂近乎半天的课程也就快结束了。
最后他嘱咐大家,下去之后勤加练习,但过犹不及,否则会损害身体,每天坚持半个时辰就可以了,不需要一蹴而就,看个人能坚持多久,分段都可以,没有强行规定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
三天后下一次射御课他会检查大家的进度,从而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反正大家以学问为主,这方面无需太过刻意。
学堂毕竟不是江湖门派,学问为主,武学是附带,更多精力应该花在学习上,而江湖门派却是直接反过来的……
第109章 够意思吧?
如同静气养身功一样,陈宣扎马步下来固然舒坦酣畅,但过后饥饿感也来得强烈,需要大量进食,好在几年来他的饭量都不小,倒也没人觉得奇怪。
这不禁让他心头有些感慨,也亏得是在高家,否则填饱肚子就是个难题,没有充足的食物补充,想要体质得到增长做梦去吧,别一不小心没多久就给自己整废了。
类似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就在一年前,学堂有进修班的学子,自觉科举无望,想要另辟蹊径在武学上有所建树,没日没夜压榨自身修炼学堂教授的武学功法,结果家境不好,得不到营养补充,没几个月就气血空亏险些丧命,还是先生及时发现制止才捡回一条命,过后就退学回家去了。
穷文富武几个字绝不是说说而已,一来穷人通过读书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能不能改变命运姑且不提,但穷归穷,读书至少没有太大生命危险,而练武呢,家境不好难以满足练武所需,身体空亏是真会出人命的,况且唯有富足才有空余时间练武啊,饭都吃不饱整天琢磨填饱肚子了,哪儿有功夫练武?
学堂也是会传授武学功法的,毕竟射御是建立在自身基本体魄上的延伸,但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学问为主,在这个前提下,先打基础,逐渐了解武学相关的东西,一点点深入,慢慢才会教授武学功法。
蒙学阶段不可能教授太过高深的东西,但也是货真价实了,结业之后多少还是能习得一两门武学手段,成就如何就看个人天赋和努力。
虽说课堂上教的武学内容所有人都一样,不会对谁优待,但若持之以恒的话,天赋好的将来轻松应付十来个人绰绰有余,甚至还能练出内力来,只是蒙学阶段结束后,条件好的有更好的选择,条件不好的只能放弃读书这条路回家,生活琐事磋磨下,学堂教的那点东西大多都荒废了。
总之就一句话,不管是文也好,武也罢,学堂对得起学子们几年来花的钱,教的东西都一样,你自己不行怪得了谁?
至于说学堂教的会不会担心泄露出去这种问题压根不存在,又不是什么秘不示人的东西,你花了钱,学到的就是你的,你若能以此作为谋生手段,先生说不得还会夸你活学活用呢。
这天下午,陈宣他们饭后惯例去玉山先生的小院看书做作业。
完了高景明就迫不及待的炫耀道:“师父师父,今天下午先生教了我们扎马步,很简单的,我没费什么劲儿就掌握了,其他人还在那里东倒西歪站都站不稳呢”
看着高景明的得意劲儿,玉山先生心头好笑,作为师父,他岂能不清楚自家徒儿的情况,戴了几年的蛟龙角项坠,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无声无息的滋养着,体质早就远超同龄人了,若依样画葫芦连区区马步都站不好那才叫奇怪,况且站的时候项坠持续在起着作用,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但小孩子嘛,这种事情争强好胜很正常,玉山先生倒是不会去刻意打压,只要不持强凌弱就行,比如课堂上嘲笑鄙夷不如自己的人,那是不可取的。
不知不觉自己这徒儿都十岁了,已经开始武道方面的东西,当初他拜自己为师的时候才五岁,一转眼五年过去,时间过得真快。
他笑道:“如此说来明儿今日收获颇丰了?来,让为师看看你的马步如何”
“师父你看,就是这样的”,高景明当即摆开架势扎了个马步,师父面前当然不用含蓄,他还想得到两句夸奖呢。
看着高景明扎马步的动作,玉山先生依旧平静,心头却是暗自摇头,只能说是体质原因一板一眼的站得稳吧,距离掌握要领还差得远呢,短时间倒是不担心伤到根基,况且还有蛟龙角项坠滋养恢复,隐患都算不上,依旧有着锻炼下盘的功效,如今只要动作没错,站得稳,待以后指正掌握要领效果会更加显著,只是时间性的问题。
他有些违心夸奖道:“不错不错”
“怎么样,徒儿没给你丢脸吧”,高景明维持马步动作笑道。
点点头,接着玉山先生看向陈宣笑道:“阿宣,你呢,今日你们一同学习马步,收获如何?”
陈宣也不怯场,同样扎了个马步道:“请先生指正”
看着陈宣扎的马步,表情平静的玉山先生眼中也闪过一丝异色,以他的眼光,陈宣和高景明同样是扎马步,却是截然不同的。
若说高景明只是仗着体质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话,那么陈宣的马步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了。
自然!
仿佛陈宣扎的马步是为他自己量身定做的,似松非松似紧非紧,混元如意,这分明是已经在扎马步上面登堂入室了啊,而且已经抓住了精髓,将马步的功效近乎于自身发挥到了最大。
马步虽然只是武道基础中的基础,可他们这才第一天正式接触吧?居然就达到这一步了,这天赋简直惊人。
不过玉山先生也曾听闻,前两年陈宣就经常向他人请教武学方面的东西,况且他还是得到‘刘老’亲见过的,虽然玉山先生不想去知道具体过程,但陈宣必定在过程中得到了巨大好处,所以陈宣此番的表现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此子将来定会在武道方面有不俗的成就,可惜我是读书人,若是江湖中人的话,定会欣喜若狂,想方设法收入门墙传承衣钵’
玉山先生心头默默道,陈宣的表现只是让他略微惊讶,但并无其他想法。
至于说有如此天赋的陈宣如今屈居人下,将来会如何他不会去考虑那么多,将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况且他相信自己的眼光,陈宣此子不是那种天性凉薄的白眼狼,高家对他不薄,反目成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且以他和高景明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除非将来高景明做了什么太过对不起陈宣的事情才有可能反目。
总之如今陈宣武学天赋好并非坏事,只要高家一如既往的对他,将来自有回报。
片刻后,玉山先生挥挥手笑道:“好了,你们的马步我看到了,都不错,起来吧”
“嘿嘿,我就知道不会让师父失望的”,高景明一脸自得。
原本作业做完了,该嘚瑟的也嘚瑟了,陈宣他们也该离去,但玉山先生却再度开口了,沉吟道:“明儿,既然你们如今已然正式开始接触射御之道,嗯,也就是武道,那么以后课业做完便在我这里多留一个时辰吧,武道方面的东西你们也是时候跟上了,我会在边上悉心指导的”
“啊?”高景明闻言当即傻眼,小脸都垮下来了,每天玩儿的时间本就不多,还得多出一个时辰在师父这里学习武道方面的东西,到时候天都黑了,那还玩什么?
有道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他却不知道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
不理会自家徒儿,玉山先生继续道:“关于武道方面的东西,我这一身所学,原本是要尽数传给明儿的……”
人家是亲徒儿,这很正常,陈宣也不会生出嫉妒之心,可为什么他会说原本呢?
就听玉山先生接着道:“那是作为师父的责任所在,但明儿家里的情况却是不一样,我这点东西恐怕还比不上明儿家里那边为他准备的,所以我接下来得与明儿家里那边商量一番再做决断,总之,我这点东西不会吝啬就是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陈宣意有所指道:“阿宣你若有兴趣,我在教导明儿的时候,你也可在一侧旁听,若没兴趣就算了,总之我这点东西不介意被你学去,至于明儿家里那边的安排我却做不了主,你可明白?”
之所以如此说,一来是玉山先生作为读书人,对武功这种东西不像江湖中人那样看得比命还重要,而且作为教书育人的先生,只要有人肯学,他也不吝啬去教,嗯,前提是亲疏有别,人之常情吧,再一个,陈宣的武学天赋他是真的不忍心埋没了,也想看他将来能走到哪一步。
主动问他有没有兴趣,当然是因为‘刘老’见过他,极大可能他从刘老那里得到了好处,担心陈宣会看不上自己那点东西。
陈宣是真的佩服玉山先生的肚量,他并未因为自己是高家下人而区别对待,至少表面上如此,他并不介意自己学了他的一身本事,但他能做自己的主,却做不了高家的主,这个陈宣倒是明白。
拱手一礼,陈宣由衷道:“求之不得,感激不尽”
虽说脑海里面藏着宝藏,但陈宣仅凭自己还是有些难以撬动啊,从此之后有玉山先生悉心教导解惑,直接抹平短板了。
如此一来,虽无师徒之名,却也是师徒之实了,这个陈宣得认。
点点头,玉山先生笑道:“不必如此,顺带的事情,你们先回去吧,关于你们接下来武道方面的事情我还得合计合计,尤其是明儿家里那边还得商议一番”
“是,(师父)先生早点休息”
两人离了小院,高景明一把搂住陈宣的肩膀很是义气道:“阿宣,武功这种东西又不能吃,咱俩的关系,师父的话你也听到了,以后我们一起来这里学,然后不管家里对我是如何安排的,反正只要我会,都不会瞒着你,怎么样,够意思吧?”
“太够意思了,可是少爷,若夫人他们给你安排的是神功秘籍不能外传,你告诉我会不会不太好?”陈宣哭笑不得道。
高景明不以为意说:“那有什么,嘴长在我身上,他们还能给我缝起来啊?”
倒是不会给你把嘴巴缝起来,可我担心自己会被废了。
心头嘀咕,陈宣也明白,高景明还小,而且相处几年知道他心思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否则都会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想用这样糖衣炮弹的手段把自己一辈子栓在高家了……
第110章 三宝汤
春日里的夕阳亦带着丝丝暖意,光芒仿佛给学堂镀上了一抹赤红,带着花香的清风里满是欢声笑语,树影摇曳,将嬉戏孩子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追逐打闹的多为低年级学子,他们没有烦恼,不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也不用为生活感到忧虑,仿佛生来就是为了玩耍。
而高年级的学子们则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读书,很多连吃饭入厕都拿着书籍在读,比如甲级和进修级。
原本他们也和丁级丙级的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关于未来,关于科举,关于生活,关于家人的期盼,各种无形的压力将他们笼罩,迫使他们不得不把专注力放在学习上面。
曾经他们也以为总也玩儿不够,长不大,可那些日子明明还在昨日,突然之间就感觉好远好远。
甲级的学子再有一年,若是他们户籍所在地的县里举办童生试,便要迎来几年蒙学的终极考验,关乎自己未来命运,亦是对自己对家人付出能否回报的时候。
而进修班的学子,他们已经体会过命运的审判,痛苦过,哭过,失落过,家人的鼓励犹如针扎,不得不重回蒙学校园意图再战拿回曾经擦肩而过的失去。
试问这样的他们怎敢松懈?有什么理由放下书籍去玩耍?
十几岁的小孩已经开始懂事了,一旦开始考虑未来,考虑生活,便再也回不去曾经。
最轻松的是不上不下的年级,他们还没有失去低年级的无忧无虑,亦没有高年级的烦恼压力,是最自由快乐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高景明周林他们便处于这样的阶段。
陈宣他们从玉山先生小院回来的时候,一群小孩正围着邓凌峰请教下午学的马步,初次正式接触新的内容,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热情。
这可把邓凌峰高兴坏了,不客气的说,整个班上武功方便他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总算等到了表现的机会,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去教同窗们,倒是有点他家武馆师傅教学徒的样子,耳濡目染多年,潜移默化就有那么点味道了。
只是他的‘教徒’方式就有些‘粗暴’了,动不动就大声呵斥哪里哪里错了,应该怎样怎样,到底是小孩子,耐心有限,不像先生们早就被‘折磨’得有了无与伦比的耐心,可其他小孩偏偏就吃这一套,学得认真,连嘻嘻哈哈的都很少。
这一幕让一些埋头苦读的高年级学子偶尔抬头看一眼,眼中有羡慕和追忆,曾经他们也是这样的,可纵使没人强迫他们,他们也难以放下书籍回到那样的生活了。
一眼后就收回目光继续看书吧。
练武?呵呵,有什么用呢,学堂教的又不是什么高明的东西,练在好也没出路啊,终究还是要读书的。
若想学武有所成就,何必来读书呢,花读书的钱去江湖门派亦或者武馆不更能学到真东西?
看到邓凌峰在那边有模有样的教同窗们如何扎马步,高景明歪头对陈宣说:“阿宣,说实话,虽然咱们扎马步不比凌峰差多少,但在教人方面真心不如他,谁让他家是开武馆的呢”
陈宣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倒是事实,武道方面陈宣如今还算是门外汉,自身无法判断自己扎的马步比起邓凌峰来如何,但说教人,他也自愧不如邓凌峰的,主要是这方面没经验啊。
很快高景明就咧嘴一笑道:“但不管怎么样,咱们也不能让他专美于前了,我们之前可是得到师父夸奖的,走走走,过去让他们见识一下……”
打打闹闹又一天,若能认真记住,将来回忆怎会缺欢笑?
隔天上完课,下午陈宣他们来到玉山先生小院处,做完作业后,便要额外留下一个时辰跟他学习武学方面的东西了。
但这天下午玉山先生并没有教他们两个新的东西,而是让他们认真扎马步,讲解其中的细节要点,比射御任课先生任蒙讲得更加细致,甚至还掺杂了不少流派乃至野路子的东西在里面。
这明显是在给两人开小灶,虽然陈宣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扎马步方式,但从中依旧受益良多。
马步是在练站,可总不能站着不动吧,所以学会站之后就要学会动,而玉山先生讲的内容便是站稳之后的动,有着诸多后续变化,分不同的情况场景,这些都是陈宣他们后续需要一点点去掌握熟悉的。
但玉山先生也没有强迫他们非要扎马步多久,而是自觉疲惫即可,过犹不及,体魄的提升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每次练习有进步即可,尽管这样的进步当时是感觉不到的。
在这里的一个时辰,半数时间陈宣他们都在休息听玉山先生讲解。
到底断断续续站了半个时辰,过后难免饥肠辘辘,已经是傍晚,饭堂都已经关门了,陈宣正琢磨去哪搞东西填饱肚子呢。
练功消耗大的常识只要不傻都明白,玉山先生又怎会不知道,是以早有准备。
结束后他带着两人回到客厅,指着桌之上的红泥小火炉上冒着热气瓦罐说:“阿宣,我提前顿了鹿血三宝汤,你去盛两碗,和明儿一人喝一碗,这对你们有好处”
“是”,陈宣依言照做。
这就是有个师父的好处啊,什么都提前想到了,而自己也能蹭到同样的待遇。
高景明揉了揉有点酸胀的双腿好奇问:“师父,什么是鹿血三宝汤啊?好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