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66节

  就在陈宣拿着平安符暗自好笑的时候,猛然感觉有一道目光死死的盯着自己,寻着感觉看去,就见邓凌峰一脸心碎的看着自己,眼中满是茫然无措,敌意倒是没有,更多的是不知所措,手中一根之前用于表演的哨棒捏得手指发白。

  在面对陈宣目光的时候,邓凌峰又不自然的笑了笑移开目光。

  陈宣差点翻白眼,你这样看我干啥,高景晴又不是对我有意思,你搞错目标啦,要吃醋你找周林去。

  纯纯遭到无妄之灾,然而这种事情还没法当面解释。

  人家高景晴小姑娘估摸着也就一丢丢懵懂情愫,年纪小当不得真的,过个几年谁还记得啊,这要是说出去人家还要不要活了?

  而且要是实话实说的话,分明就是在挑拨他们朋友间的情意嘛。

  这他喵叫什么事儿啊。

  那叫一个无语,陈宣翻身上马,爱咋咋地吧,关我屁事。

  “阿宣快走啊,墨迹什么呢”,前面马背上的周林回头道。

  陈宣策马上前道:“这就来”

  靠近周林之后,避开后面闷闷不乐的邓凌峰视线,陈宣将一块平安符屈指一弹,用巧劲精准的落入周林手中,在他不解的目光中很是随意的小声道:“我家三小姐给你的,让我带话给你,祝你接下来求学一路顺风,学有所成归来”

  周林压根就没那方面意识,惊讶道:“好端端的景晴妹妹给我平安符干啥?”

  “不止你一人,少爷也有,你们是好哥们,顺便的事情,三小姐总规是一份心意,很正常吧”,陈宣故意含糊道,没说高景晴除了她哥哥就只给他了,不注意还以为他们几个好哥们人人都有呢。

  周林闻言顿时了然,回头看了一眼不在意道:“这样啊,哈哈,我收下了,过后代我谢谢景晴妹妹”

  这一看就没诚意,真要谢谢直接当面多方便。

  说着他就随意把平安符塞怀里,压根没当回事,这一幕让后面马车上偷偷观察的高景晴暗自噘嘴。

  啧,看样子一个无心一个有意,将来怕是没那个缘分咯。

  这个年纪很正常,圈子原因接触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谁的人生还没点年少时懵懂无知的遗憾呢,过后想起也不过只是会心一笑……

  一段时间后一行人返回阳县,在县外就各自分开各回各家了。

  当陈宣他们返回高家的时候,整个高家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还不待进门呢,就见高家大门敞开,高夫人盛装出席领着一众人走出。

  看到陈宣,跟在高夫人身后的高景明当即激动招手道:“阿宣回来得正好,快去换套衣服,随我们去县外接我姐姐,她回来省亲啦!”

  高小姐时隔多年回来省亲了?难怪高家如此大的阵仗。

  果然如此,陈宣事先已有预料了……

第122章 团聚

  先向高夫人她们行礼,随后陈宣才应了一声快速去换衣服。

  在高家别人把他当回事儿,但他不能真把自己当大爷了,该守的本分还是有的。

  他走后,高景晴惊喜诧异之余,上前行礼小心翼翼问:“娘,姐姐回来了?我们能去看看吗?”

  她是庶出,得叫高夫人娘,自己的亲生母亲平时只能叫姨,只有私底下才敢悄悄叫娘。

  高夫人温和的点点头道:“一起去吧,晴儿你们也多年没见过姐姐了,当年玉儿很疼爱你的,只是那时你还小,可能记不太清楚”

  “我记得,姐姐很好的,那年我快四岁,姐姐出嫁我哭了好几天呢,娘,我先去换衣服,很快就来”,高景晴略显激动道,随后就快速换衣服去了。

  一晃眼都这么多年过去,时间过得真快。

  高夫人心头苦涩,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团团,这么多年未见,怎么会不想念呢,恨不得女儿立马出现在眼前以解思念之苦,但眼下又不得不维持稳重,亲至安排迎接事宜,担心下人不懂规矩闹出笑话。

  女儿回家,虽是一家人团聚的喜事,可女儿有个王妃的身份,其中很多礼数就有讲究了。

  比如到时候下人人都要行拜见之礼,但也只是王妃,不用行跪拜参见之礼。

  莫说王妃,就是皇妃都够不着跪拜参见,除非是皇后,那还得黄土铺路设香案呢……

  大门处安排得差不多,陈宣他们也陆续换好衣服过来。

  该安排嘱咐的都已妥当,没什么遗漏,高夫人这才点点头道:“走吧,我们去接玉儿回家”

  亲自去县外接,而不是等着女儿回来,一来是多年未见思念得紧,再一个王妃的身份,顾忌庆王那边皇室的身份,礼数得做足。

  就挺麻烦的,但抛开真心思念女儿之外,其他的都是做给外人看。

  人群中的高景晴目光有些黯然,迎接王妃,她们这些当弟弟妹妹的可以去接,但姨娘不行,无法第一时间目睹王妃风采。

  其实这也正常,二夫人她们只是高老爷的侧室,这样的身份去了之后,到底是她们给王妃行礼,还是高景玉作为晚辈给她们行礼?那就很尴尬。

  而平辈的弟弟妹妹就没那么多考虑了。

  这次高家去迎接的队伍格外隆重,马车都七八辆,高夫人亲自前往,护卫一丝不苟,一些仆人丫鬟还提着香炉花篮。

  陈宣倒是没啥事情可做,随行即可,还能跟高景明坐在马车上优哉游哉呢。

  老实说,他也对高景玉有些好奇,多年来在高家经常听人提起她的大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先天高手呢,不知她能不能看出自己隐藏的修为?

  尽管刘昌河在泽元诀的注解中说,这门功法善于隐藏,不刻意显摆让人难以察觉,但高景玉毕竟高了一个大境界,还是踏足先天境界多年的高手,陈宣也不敢保证。

  王妃省亲,这可不是低调的悄悄回家,而是打着王府仪仗的,高调回来,所以这并非高家一家的事情,就连官府都重视无比,专门派出了官兵压抑维持秩序,甚至县衙的一套班子都得恭恭敬敬去迎接。

  有点能耐收到风声的都会去露露脸,你不去也没什么,多你一个不多,但少你一个,就怕被记住啊,虽然也没什么,就怕有人小心眼觉得没去的你看不起王妃……

  这只是王妃的规格,县一级重视,若是皇妃,郡一级都不敢怠慢,皇后就更别说了,所过之处州一级都得隆重操办。

  当陈宣他们来到阳县外牌坊处的时候,这里直到县城门口,一路上汇聚了成千上万的人,大多都是平民百姓前来看热闹,官兵维持秩序。

  在这里迎接就可以了,十里外那是皇贵妃才有的规格。

  阳县范围一些有头有脸的都提前到了,其中陈宣还看到了不少熟面孔,周县令他们也是在其中的。

  话说周县令仿佛在阳县扎根了一样,前两年朝廷考评通过,没调离也没升迁,不知还要在这里任职多久。

  搞不好是在这里攒资历,王妃的家乡呢,虽然在皇室身份算不得什么,可以后有机会升迁,王妃家乡几个子杵在前面,自己的名字总得让人多看一眼吧?

  都是人精。

  这样的场合高夫人也没坐在马车上稳如泰山的等着,而是下车后于一些人相互见礼打招呼,随后就是默默的等待。

  但她也应该大致计算好时间了的,没等多久,正午时分,就远远看到前方有仪仗前来。

  “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高景明激动得垫脚,恨不得直接跑前面去。

  陈宣心头无语,她还能跑了不成,但人家是多年未见的亲姐弟,这反应也正常。

  他自是感官敏锐,远远就看到了那边的情况,好家伙,礼乐开道,紧接着是回避之类的牌子,随后是威武的王府军队,再后面是香炉华盖之类的,又后面则是侍女沿途洒花瓣,在这些后面才是王妃车队,华丽又庄严,十多辆马车,最后面还有王府军队。

  这一行,林林总总加起来两三百人了,阵仗真心不小。

  在学堂学礼仪的时候,先生说过,王妃出行的规格就是如此,若是正妃出行则是五百人仪仗,皇贵妃八百人,皇后千人,至于王爷皇帝之类的出现,那又是另一套标准了。

  只要封王的,正式出行就没有低于一千人的依仗,皇帝那就没底了,搞个几万人的队伍都是正常的。

  当然,这种情况不多,一来麻烦,再则劳民伤财,通常几年都来不了一次,这也是高景玉为何多年来才回家一次,要是王府每个妃子一年都来一两次,恐怕王爷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其实那边的仪仗也是在靠近阳县,估摸着快要看到迎接的人才摆开阵势的,否则一路从王府洒花瓣过来拿的消耗多少?况且沿途舟车劳顿不累啊,谁有心情搞这些调调,荒山野岭给谁看?

  “来了来了,姐姐来了”,高景明激动得抓住了陈宣的胳膊。

  来了来呗,你抓我干啥,陈宣真想给他脑门一小飞棍。

  女儿就在前面,多年未见,眼看就能母女团聚,高夫人表面维持稳重,内心却飞到了女儿身边,袖子下的手都攥得紧紧的。

  渐渐的,王妃仪仗越来越近,成千上万的人翘首以盼竞相讨论,算是长见识了。

  当队伍在前方停下,礼乐声也停了,王府军队压迫下,气氛变得肃穆,人们也安静了下来。

  周县令目光看向高夫人,在她微微愕首中,周县令上前一步,拱手微微弯腰行礼朗声道:“阳县周云,携父老乡亲,恭迎王妃娘娘回家”

  “恭迎王妃娘娘回家”

  在他话音落下,无数人异口同声道,行弯腰拜礼,陈宣高景明都是一样,也唯有高夫人纹丝不动,总不能母亲拜见女儿吧。

  “诸位父老乡亲快快免礼,景玉归家尽孝,乡亲盛情相迎,景玉受宠若惊,惊扰之处还望见谅”一道清丽的声音从前方传来,稳重端庄,丝毫不显盛气凌人。

  这是高景玉的声音无疑了,仅仅听到声音,高夫人眼中就难以自己的出现了一抹晶莹,这个声音她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多年。

  阳县作为高景玉的娘家所在,这里的都是父老乡亲,所以语气放得很低,没有摆王妃架子,以晚辈的身份自居,不落王府颜面,品德亦让人挑不出毛病。

  “谢王妃娘娘”

  众人开口感谢,这才直起身躯。

  人家王妃给面子,很多人心头也松了口气,就怕遇到那种飞黄腾达后就找不到北的,遇到那种人才让人头疼。

  “有劳诸位父老乡亲相迎,此等恩情景玉牢记,阳县永远都是景玉的家,只是景玉思亲心切,就不与诸位乡亲一一寒暄了,还望见谅,各位乡亲都散了吧,回去的路上慢些”,高景玉的声音再度响起。

  到了这个时候,意思表达道了,迎接事宜算是完成了,人家王妃都说了思亲心切,乡亲们总不能不识趣的影响人家团聚吧。

  所以县令周云带头再次欢迎王妃回家,随后就示意该散的散了,耽误了大半天时间就为了说几句场面话,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呢,哪儿有功夫在这里浪费时间。

  在外人相继散去后,前面的王府仪仗分开,一辆华丽马车呈现出来,车帘撩起,高景玉的身影总算是出现了。

  不待车帘完全打开,过场完成,不对外人,她就没有了之前的稳重端庄,兀自迫不及待的下了马车,朝着这边快速奔来。

  “娘,我回来了,好想你呀”飞奔而来的她哽咽呼唤,迈步间泪珠洒落。

  高夫人早已动容,亦是双眼发红,忍不住上前迎过去不忘提醒道:“玉儿慢些,莫要摔着了,娘在这里”

  此情此景,宛如女儿小时候蹒跚学步,娘亲看在眼里,护在心里。

  很快母女团聚,高景玉不顾地面灰尘,当即膝行抢地,一头扎在母亲怀里,紧紧的抱着,声音哽咽道:“娘,我回来了,女儿回来看你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的玉儿回来了……”

第123章 大小姐

  人世间的久别重逢本就扣人心弦,何况是血肉亲情团聚的画面。

  高夫人高景玉母女相拥的情景,观者无不动容,此时很多人都仿佛眼睛里面进了沙子,为她们感到高兴之余又有些心酸。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宝,一别多年未能相见,想想都有点残酷。

  这种时候心性再冷漠的人装也得装装样子,若将其当笑话看那也太过分了。

  陈宣亦做不到无动于衷,为她们母女团聚感到高兴,心头也颇为感慨,但要说触景生情感动得落泪倒是不至于。

  顺便也观察了下这位久闻大名的高小姐,陈宣本就是高家的人,还站在主要位置之一,倒也不算偷看逾越。

  这位高小姐长得和高夫人有八分相似,哪怕已为人妇多年依旧年轻,说是二十岁都有人信,人家身为王妃,养尊处优,可不像寻常农妇,操劳几年不到三十就人老珠黄。

  漂亮是肯定的,否则仅凭武力人家王爷也没必要纳到枕边,抛开年轻不谈,她的容貌都要比高夫人更胜一分。

  不过她并不像高夫人那样仿佛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温婉贤淑,而是贵气逼人,哪怕此时哭得梨花带雨也不失那种尊荣华贵,或许是练武的缘故,眉宇间带着三分英气。

  一身盛装,金丝银线交织,很多地方各色精美宝石点缀其上,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晃眼,尤其是那满头的朱钗首饰,至少十多件,估摸得有一两斤重,也不嫌累得慌。

  这不禁让陈宣想到当年第一次见高夫人的时候,也是满头首饰,搞不好是遗传的,或许女人都一样吧,喜欢精美的饰品,恨不得把脑袋插满,不过这样的身份,偶尔高兴了,从脑袋上随便撸一件首饰打赏人也方便,总好过随身带着大包银钱。

  然后她此时虽然表现得跟寻常女子见到亲人没什么区别,但陈宣依旧能在她身上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危险气息,不是她身份带来的压迫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仿佛老鼠见到猫一样发自本能的畏惧。

  她就像高夫人身前温顺的猛兽,那份乖巧只会特殊场合向特殊的人呈现,若是胆敢触怒,展露獠牙估计是会‘吃人’的!

  没死盯着人家看,那不合适,稍作打量陈宣就收回了目光,和大家一起心有戚戚的样子。

  心头却在想,这高小姐在高夫人面前柔弱得跟小女子似的,实则锋芒内敛,犹如深潭无波,到底是先天高手,若是出手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呢?

首节 上一节 66/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