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 第639节

  “有道果显化的问道真君,甚至不需垂钓三年时间,就足以抵上无有道果显化的真君之功,效率提升何止十倍。”

  “更重要的是,有道果显化,万千道痕无不相近,垂钓之时若是运气使然,甚至能钓到六阶道痕!”

  “六阶道痕,已是此界至宝,珍贵程度绝非我等可以想象……”

  长生道人咂舌不已,感慨连连。

  陈沐眸光一动,直接问道:“适才听李、刘两位道友说,长生道友也将有道果显化,不知功成之后也是否要去云海垂钓?”

  长生道人哈哈一笑,挥了挥袖道:“我知道道兄在担心什么,放心,不止我会前去,师门中的任何一人都免不了前去。”

  “道痕关乎自身道途,其中还要以自身垂钓到的最为适配,低阶之时还可免去此说,可到了真君以及之上,每一个对大道尤有向往的修士,都会尽量避免炼化旁人的道痕。”

  “我观道兄向道之心尤其坚定,说不定日后还会常去重天之上……”

  他此言也不算说错,不过只符合于具有真仙之资的仙才。

  毕竟若试问一些无有道果显化,没那么多选择的人,他们又岂会在乎适不适合,有得炼化就不错了……

  陈沐缓缓点首,自忖若真是如长生道人所说,那拜入“碧落潮生阁”也未必不可……

  长生道人不再赘述,默然等了陈沐片刻后,语气一缓道:“在下说了这么多,想来道兄也需要时间考虑。”

  他想了一想,自袖中滑落一片如玉碧叶:“我等便先行回山禀明,期间若是道兄有意落成此事,便执此叶相告,我等自会再来,亲引道兄入山……”

  陈沐伸手接过,稽首一礼:“贫道多谢道友心意。”

  他确实需要好好审量一番,此事重大,不可听一人之言……

  长生道人点首一笑,率先走出庭院。

  李、刘二人连忙跟上,在出得院落后,三人还不忘与送上一步的陈沐再行一礼:“灵源道兄勿要再送,我等去也。”

  言罢,长生道人腰间葫芦一声轻响,青木大蛟呼啸而出,盈盈一绕,便将三人尽皆请到背甲之上,倏尔冲上云霄,化作流光而去……

  此时张氏族人仍未离去,望着眼前一幕几乎呆傻。

  而张玄景更是双眼无神,下意识地看向了父亲等人,却从他们眼中察觉到了几分怨念。

  而怨念目标不是旁人,正是已成废人的自己……

  ……

第874章 青蛟衔缘 云澜问因

  “前辈,他们……”

  柳鸿云上前深施一礼,眸光扫过张氏族人的青灰衣角。

  陈沐收回远望天穹的视线,只稍稍挥了挥手,便转身回了别院。

  柳鸿云肩头微松,忙与身后的虬髯大汉使了个眼色。

  虬髯大汉本就压了一肚子气,见状嘿嘿一笑,三步并作两步走近,哼哼笑笑的将他们“请”了出去。

  没了元婴前辈做靠山的张氏,拿什么与他们柳氏再行抗衡?

  甚至不需要他们做些什么,总有在这期间吃亏的苦主上门,一一与张氏算账了解恩怨……

  待场面一清,柳鸿云又多等了片刻,不见陈沐另有吩咐,就要率人悄悄退下。

  不过还未等他动身,便闻别院内传来一言:“还请柳家主进来一叙。”

  他猛然一顿,在示意其余人暂且退去之后,轻手轻脚地走进了院落之中……

  此时恰逢暮色初合,天地之间好似由苍青转为幽蓝,四野一片沉寂。

  柳鸿云垂袖立在柳荫深处,眼风掠过案前素衣青年。

  青瓷盏中茶汤渐凉,陈沐仍自摩挲着盏上缠枝纹,指节分明如寒玉雕成,偏生探不出半分冷重之感。

  “碧落潮生阁……”

  陈沐忽然开口,语速不紧不慢,语声轻得像是在问天:“不知柳家主了解多少,可如实相告?”

  柳鸿云先是一怔,继而下意识地垂首拱手,可是却不闻有声音传出。

  陈沐也没有着急,手指一下一下轻叩在茶盏边沿,好似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此时柳鸿云垂下的面容上已是热汗淋漓,心绪转得飞快。

  要说他对“碧落潮生阁”的了解,那自然是不多的,但总归是有一些。

  毕竟他江都柳氏是在青州立足,对于实至名归的青州第一道统,自然是从小听到老。

  可那也都是些传闻,至于“碧落潮生阁”的真正门人以及真正接触,今天还是第一次遇上。

  所以他才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不过使他如此纠结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有些拿不准……陈沐的态度为何……

  是与“碧落潮生阁”化敌为友了,还是恩怨犹在,心底并未接受长生道人的致歉?

  在不明其意向的情况下,他还真不敢贸然接话。

  只是陈沐发问,又岂是不接话便能略过的?

  柳鸿云眼角抽了抽,硬着头皮抬眸看向陈沐。

  本意是准备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些许讯息,但奈何陈沐早有预料,为免情况不实,故作平静,不喜不悲,看不出任何趋向。

  无奈之下,柳鸿云也只能斟酌开口:“青州碧落潮生阁乃是真仙道统,具体玄妙之处不为外人知,在下所知晓的,也都是些众所周知之事……”

  他稍有抬眸,觑见陈沐眼睫未动,于是续道:“七万余年前,碧落真仙一朝悟道,广借青州修道之士的一缕气机,于青天坠落处白日飞升,临去之际,感念因果未解,便立下真仙道统,传法向道之士……”

  “三代玄汐老祖承道立业更进一步,自身飞升成仙的同时,也让碧落潮生阁成了青州的擎天玉柱,且一发不可收拾,每隔几代,便有新晋真仙存世……”

  柳鸿云初时还是说一句停一句,可眼见陈沐无所表示之后,便越说越是流畅,将自己所知统统讲了出来。

  “直至如今,碧落潮生阁已立道七万余年,期间不曾有过衰弱,一直都是青州第一道统,且在整个浮云界的话语权也是越来越大……”

  话至此处悄然噤声,陈沐指尖也是随之一停,案上残茶顿时泛起细密涟漪,分明无风,却似有蛟龙潜渊。

  柳鸿云仍是不明陈沐心意,伸手抚去额间汗水的同时,出声道:“陈前辈,在下所知已经全说完了。”

  陈沐缓缓点首,眸中似有星河流转,顿了片刻后,言道:“若抛开这些不谈,柳家主对碧落潮生阁,可有自己的见解?”

  “自己的见解?”

  骤然听闻此等不同寻常的问题后,柳鸿云肉眼可见的愣了一下。

  碧落潮生阁何其庞大,又岂是他一个金丹小修可以点评的?

  “但说无妨。”陈沐看出了他的顾忌,不由抿唇一笑。

  柳鸿云喉结滚动,袍袖无风自振:“要说见解,在下实不敢当,便说说对此道统的些许感觉吧。”

  他面色一整,肃然道:“与在下所知的其余真仙道统相比,碧落潮生阁算是传承久远的了。”

  “不过其虽然强盛,称雄青州,但门中上下皆倡导无为之境,是以不似那些一州乃至一都尽是一家传承的道统,为此于天下享誉颇多。”

  “我等亦是尊崇,毕竟若换做其他道统,恨不得将所有资源尽皆纳入麾下,又岂会在乎我等小门小派的死活……”

  柳鸿云声音渐低,垂首拱手一动不动,显然是真心而论,并无半点儿虚言,尤其是最后一句……

  飞檐铜铃响了三响,陈沐拂袖起身:“有劳柳家主解惑。”

  其言语杂碎,可意思只得一句。

  那便是此道统虽执牛耳,却容得下青州百派共生……

  柳鸿云顿时醒然,忙躬身告退:“区区拙见,不当一提,陈前辈,若无旁事,在下就先行退下了。”

  陈沐点了点头,待对方恭谨退下后,踱步走至池塘之边。

  柳鸿云自谦拙见,但对他却是有着真帮助。

  自己初来乍到见识受限,对上如碧落潮生阁”这等大脉,还真就需要有人提出不同见解,哪怕只是对此道统的些许感觉……

  ……

  云天之上,青木大蛟呼啸乘风,在其宽阔背甲坐有三位道人身影,正是回返山门的长生三人。

  “不曾想出得山门一趟,竟遇上了此等千年难遇之事!”

  刘天池眸似焰火,倚着蛟角大笑,久久不能平静:“此番回山,少不得要去琅嬛阁讨三坛醉仙酿!”

  他话音被罡风吹得七零八落,却掩不住眉梢飞扬的喜色。

  李邴道:“也确实是我潮生阁的仙缘到了,若能将这位灵源道人收入门墙,说不定还是我等的一份造化。”

  在他想来,陈沐以元婴之境便能凝就道果,成仙之望还要比长生道兄多得多。

  若假以时日,陈沐当真在潮生阁证道成仙,那他们身为引其入门者,好处自然多多。

  刘天池点了点首,以他的身份自然不至于着眼于日后好处,只是也不会故意扫兴,与长生道人高声道:

  “道兄,照我说我等何必走的如此急切,再与灵源道兄多聊上一聊不好么?”

  长生道人摇头一笑:“此人毕竟来自外界,无有老祖拍板,就算我等与其聊得再好,又当何用?反而容易让人生出误会……”

  李、刘二人齐齐一怔,惊呼道:“那道兄此番回山,是要面见老祖请示?”

  “没错。”

  长生道人神情渐肃:“此人之资足以比肩那位栖凰仙子,又矢口否认不是仙界中人,若其不曾说谎,来处便只剩下仙尊故界。”

  “而仙尊故界又有不同,一些因果极重之界,就是老祖也不愿轻易牵扯。”

  “至于此人收与不收,便交与老祖一人决定吧。”

  李、刘二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本还想着再多问一句,可见长生道人已然闭上双目,也只好收声不语,于心中暗暗思忖起来……

  ……

  《碧落潮生阁志》有载:青州东极有沧溟峰,终年云海翻涌如潮,其巅隐现三十六重青玉宫阙。每至卯时,紫气自东海升腾,化甘霖坠九霄,碧落潮生阁遂现真容。

  长生三人乘蛟而来,吸引了不少同门注意,纷纷高声见礼招呼。

  三人中,长生道人自不必说,即将成就真君,外加道果已然明悟,只差最后显化,在门中声名赫赫,几乎无人不识,见礼之人也多是冲着他招呼。

  而刘天池则是身份特殊,其父为禾焰真君,且已至问道巅峰,不定何时便能踏出那一步,成就道君之名。

  看在其父的面子上,问礼之人也皆是和颜悦色,与他点头示意。

  至于李邴,则是少有人问津。

  他虽说境界高于前者,但背景稀松平常,师傅只是一个大限将至的寻常真君,自己又无亮眼天资,自然比不过另外两人。

  不过他对此也早已习惯,倒是并未生出什么难堪念头,让有所留意的长生道人暗暗点头。

  三人踏蛟又行良久,终于到了云澜洞天的入口之下。

  老祖常年居于洞天之中,入口显而易觉,且并不阻拦门下拜见。

  只是也少有弟子主动前来此处,一是与老祖辈分、境界差的太多,没有拜见理由。

  二则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直面真仙之容的,哪怕老祖有意收敛,为此心境有损者也比比皆是……

  云海茫茫,青玉台阶如接天之梯排列,其上隐现潮纹,伴有潮声回响。

  长生道人收起木蛟,与李、刘二人拾阶而上,不多时便踏至顶峰,身形消失在云涡深处。

首节 上一节 63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