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 第667节

  当然,此为后话,走进洞府的陈沐并未着急拿出道痕炼化,而是盘坐下来调息三日。

  他的道行圆满了不假,可若想真切突破,还需寻得一个契机使元婴蜕变……

  青屏洞府第三日寅时,紫气东来。

  陈沐趺坐玉床之上,周身三丈清气缭绕。

  这时丹田处忽有潮声渐起,似春江涨水漫过石阶。

  他观想《太阴月魄潮生篆经》中记载的“潮汐观想图”,但见紫府深处悬着三寸元婴,通体澄澈,好似琉璃盏中盛满水光。

  “潮满则盈……”

  陈沐低诵真诀不知多久,终有一时,元婴眉心骤亮。

  下一刻,洞府四壁映出万千水纹,分明是密闭石室,却似有海风扑面而来。

  元婴双掌结坎水印,每道指节都在生长玉色骨纹,这是即将蜕变的征兆!

  又过了月许,沉静洞府中忽然传出“咔”的一声轻响,得益于底蕴深厚,根基扎实,一切水到渠成,元婴天灵就此裂开细纹。

  陈沐不惊反喜,知道这是破茧化神的第一步。

  他持定心神,手上诀势连变,便见在他的引导之下,裂痕中涌出银白雾气,须臾间就将元婴包裹成茧。

  与此同时,洞外灵机愈发躁动,方圆百里云气倒悬如漏斗,尽数灌入青屏山间……

  偌大的抚元洞天中,抚元子仍在起炉炼丹,不时弹出一缕仙灵之气,致使山巅小院紫气缭绕,如同仙境。

  或许是心有所感,抚元子百忙之中回首望去,眸间映出半阙水月,不由颔首低笑道:“潮信既至,道岸可期……”

  而在后山方向,已近形成规律的樵斧声同样滞了半拍,继而再次落下,若非感知敏锐之人,怕是压根儿察觉不到这细微顿挫……

  天华流转,暖春寒冬交替来过,转眼便是三年之后。

  这一日,夏风炎热,远处虚空灼灼,青屏洞内再起波动。

  一阵泉涌汩汩流响,茧壳剥落之声如碎玉坠地。

  陈沐周身一震,双目开阖,一股神韵莫名生出,仔细看去,原来是元神自顶门一跃而出。

  新生的元神通体湛蓝,虽此时尚且只有五寸大小,但眉目却与陈沐一般无二。

  最奇是元神足下踩着两道水轮,细看竟是本源之水所凝成。

  非是先天壬水,更非潮汐之浪,而是早早成了本命道法的灵枢清源真水。

  陈沐有所明悟,看来传闻属实,《太阴月魄潮生篆经》并非是水属正统玄功,其中杂糅的太阴之道还是多了一些……

  “日后若有机会,还需归溯本源。”

  陈沐心中自语一声,这确实未曾料到的。

  不过这倒也不急于一时,毕竟距离真仙尚远,大可以当作过渡修行……

  陈沐收回心神,转而拿出了契合道痕。

  那水珠方一现世,整座洞府霎时布满滔浪水汽,润泽诸物。

  而后泽鼎同样显化,悬于元神头顶,鼎身铭刻的水纹逐一亮起,将水珠接引入鼎。

  陈沐深呼一口气,知道最为重要的时刻要来了。

  水珠甫一入鼎,便在元神的影响之下,忽的化作九条支流,似小龙一般每游动一圈便褪去些许天地之痕。

  待七七四十九转后,水珠已成纯粹的透明之色,其中不掺杂任何杂质,只余水之本源。

  陈沐眸中闪过精光,控制着元神张口吞下水珠。

  刹那间,他浑身的经脉发出江河奔涌之声,紫府轰然扩张三倍有余,原本的莲池化作浩瀚水府,伴随着潮汐涨落闪烁灵光。

  道韵一点一点融入元神,洞外积聚的灵气适时化作小雨淅沥,雨水落地成珠,颗颗映着陈沐的元神虚影……

  小雨一直下,时光不曾停。

  四年、五年、六年……

  在陈沐闭关的十年之后,青屏洞垂落的雨珠依旧悬在碧苔之上,云溟方向的天幕却率先漾开涟漪。

  只见那处天穹骤然裂开千里水云裂隙,闭关石室上方蒸腾起九重琉璃色霞霭,伴随着一声鹤唳,絮絮率先飞出,周身云雾雨丝回荡,肆意纵掠在天穹之上。

  片刻后,慕容汐自云溟洞走出,每踏一步便有翠芒生出,一直延续百丈。

  直至走到崖畔,百丈翠芒方冲天而起,凝作三尺青锋,霎时间万千剑影似落英纷坠,搅得云海翻涌如沸。

  若非身在抚元洞天结界之内,这般剑意冲霄之象,怕是要惊动碧潮三十六宫的修士。

  后山古松下,青山道君拂去衣襟湿意,望着远处云水之相轻笑道:“连破两重玄关,慕容师妹还真是厚积薄发。”

  这时,抚元山巅传来金玉磐击之声,慕容汐昂扬神情稍整,素手招来灵鹤,随云扶摇而上。

  等到了山巅小院,便见师尊早已等候在此。

  抚元子没有多说,自其袖中飞出一道鎏金符篆,化作点点星芒没入她眉心。

  “浮云界九都四境看似承平,然阴暗面下危险仍存,你此番入世,当敛三分锋芒,多观七分人心……”

  慕容汐没问那符箓是何物,只笑着说道:“师尊还把我当小孩不成,我如今已是破了四重关的问道真君,倒也不惧魑魅魍魉。”

  话虽恣意,她仍规规矩矩行过三拜九叩大礼。

  “师尊放心便是,待弟子踏遍九都归来,定当携破九重玄关之气象,再向您请教百世轮回之妙……”

  抚元子闻言摇头笑叹,却也不过多干涉,挥手间身影渐隐于紫气之中。

  慕容汐了然告退,回了洞府收拾一番后,便乘鹤渡空而去。

  只是临出洞天时忽而回首,青屏峰方向细雨依旧缠绵,檐下那道闭关石门的青苔已覆满雕纹。

  她唇角微弯,鹤影倏忽穿透水幕般的结界,唯余几片翎羽在雨丝中缓缓沉落……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几度春秋轮转。

  千焱宫群之间,天池殿琉璃金顶映着流云。

  一道玄光掠过,殿前现出一道身影。

  此人背负青铜剑匣,气质冷峻肃杀,元婴威压甚重,若被低阶弟子瞧去,定会心惊胆颤不已。

  不过值守殿前的道童却似对他颇为熟悉,瞧见后不见惧怕,反而笑嘻嘻地迎了上去。

  “我道今儿为何喜鹊鸣门,原来是李仙长要来……”

  听见这俏皮话,饶是李邴心中再是烦闷,此时也不免笑出声来,笑骂道:“好个灵官殿前撒野的猢狲,刘师弟倒纵得你越发没规矩了。”

  听对方言及殿主,道童脖子一缩,忙躬身笑道:“不敢,不敢。”

  “刘师弟可在?”李邴也不再打趣,问起了正事。

  道童侧身相引:“李仙长来到正巧,我家殿主方自真君老爷那回来。”

  闻得此言,李邴心中又是一叹。

  遥想当年,刘师弟只有金丹中期,自己比其高了整整一个层次,可是眼下,刘师弟已然结婴功成,今又得禾焰真君指教,说不定等他下次再来时,对方便已经超过自己了……

  可这又为之奈何,谁让自己没个真君老爹呢?甚至就连唯一的师傅也于月许之前寿终而去。

  他犹记得师傅临终前的样子,痛哭早年忙于享乐,未能把握良机,致使道途终尽,只能寄希望于轮回。

  他可不想与自己的师傅一样,对方未能把握良机,他不能把握不住……

  思忖之间,两人走有数百步,转过朱漆廊柱之后,便见前方无顶院落中,一位绛袍青年正手拿绣球逗弄着金睛火狮。

  “殿主。”道童轻呼一声。

  刘天池回首看来,正好瞧见拱手示意的李邴。

  他面上当即扬起笑容,连连招呼道:“李师兄怎这时来了?”

  其身流火纹随步伐明灭,不忘与旁边道童吩咐道:“快取我埋在火灵脉中的青玉冰魄盏来,今日定要与师兄共醉三巡!”

  想来他也是知道李邴近期丧师,所以想借此档口与其以酒消愁。

  李邴没有拒绝,只是望着道童匆匆离去的背影,又觉肩上剑匣重若千钧……

  ……

第897章 镜中花

  青烟缭绕的殿阁内,二人分席对坐。

  鎏金鹤嘴炉吐出的沉香尚未攀上梁柱,道童便已捧着青玉冰魄盏翩然而至。

  盏中琼浆生光,映着穹顶镶嵌的赤曜石,流转出星子般的细碎光芒。

  无需刘天池吩咐,道童又径直走到偏殿击掌三声,霎时百盏青铜烛树簌簌摇曳,跃动的烛火化作身着绯纱的灵侍,莺声燕语着奉上许多瓜果珍馐。

  李邴见状轻笑道:“千焱宫内万火通灵,今日真是大开眼界。”

  “不过是些灯花幻形,这又何足道哉?”

  刘天池举杯劝饮,朗声道:“李师兄,请!”

  李邴心情渐有缓复,同样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刘天池叫了声好,有意绕过李邴恩师的话题,只拉着对方论道笑谈,好不欢快。

  而李邴也乐意如此,连番畅饮,倒比往常痛快许多。

  只是待酒过三巡之后,他忽觉灵台清明,望着肆意大笑的刘天池,状似无意道:“听闻万竹秘境将启,师弟可知详情?”

  刘天池笑容一缓,心中对李邴的来意有了猜测。

  他点首回道:“师弟自然知晓,自从我三都修士发现万竹秘境后,每百年一启,至今已有十余次,想来怕是再有数百年,此秘境就要崩溃于虚无乱流中了……”

  万竹秘境,好巧不巧正坐落在三都的接壤之地。

  作为一处没有太多危险,且内里灵材繁多的小型秘境,霞津三都自然都不肯相让。

  所以在九曜星枢殿的牵头商议之下,三都道统定下了每百年一启的规矩。

  届时三都道统皆可派弟子入秘境探寻机缘造化,寻多寻少,便看自家运气了。

  而又因为此秘境规模不算太大,最多只能容下元婴修士入内,所以对于三都低阶门人来说,此秘境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缘。

  奈何每家名额都有限,是以每每临近启境之年,三都道统总要经历几番斗法选取,方能决出何人能够代表宗门前去……

  “师弟可能前去?”李邴忽然问道。

  刘天池赧然垂首抿了口酒:“不瞒师兄,家父用资源替我换了个名额,方才召我嘱咐的正是万竹盛会……”

  李邴闻言心下黯然,是了,刘师弟出身世家,怎会如自己这般无门无路?

  他一无背景二无实力,确实找不到参会的正当理由。

  只是师尊早已仙逝,若再错过这次机缘,问道境怕真要成镜花水月了……

  念及此处,他硬着头皮涩声开口:“刘师弟,不知想要自门内换个名额,需要多少资源供奉?”

  先前门内的同门相争他未能胜出,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用资源供奉换取名额了。

  刘天池闻言深深一叹,心中话多少有些说不出口。

首节 上一节 66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