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田?
老者想了半天,没想起来。他们村有三成人家都姓杨,他实在想不起来。
“回仙人,草民不知。”
“不知道?杨二田,他有个大哥杨田,他爹杨晖,家里出了个当仙官的儿子。”
说到这里,老者恍然想起来:“我知道我知道,就在村东头,最大最豪华的那座宅子就是他现在的家,比以前孙大户家的宅子还大哩。”
他话音刚落,杨真的身影在他眼前飘走,惊得他又连连磕头。
村东头。
一座气派的五进大宅院坐落着。
宅院门前栽种着花草,周围绿植成荫。
对于见惯了仙家灵地的杨真来说,这种几亩大的宅院简陋朴素。可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这是大户老爷们才住得起的地方。
杨真降落在宅院门前。
大门敞开着,丫鬟和家丁们进进出出正在干活。
杨真脑海中浮现关于自己身世的所有信息。
普通人成婚生子都很早,他是家中老二,有个大哥和三弟,还有个小妹。他爹娘四十多岁,还算年轻。
他爷爷奶奶还健在。
在当仙官之前,他家只是寻常农户。自家有二十亩田,不够自家种的,还得靠着租种地主家的田养活一家人。
在村里,这样的条件比起家中无田的佃户甚至更穷一些的长工来说,还算可以。
但在杨真看来,这属实是凄惨到无法形容的生活。他真实身份是巫马昊仟,他的家族,哪怕是在他家讨生活的外人、生活也比这些农户强得多。
后来杨真当了仙官,家中情况瞬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村的大地主孙家,得知杨真在郡衙仙官选拔时候测出地灵根,几天之内变卖了家产、搬走了。只因为地主家曾经和杨家发生过矛盾。
再之后,来讨好、结交杨真的人给他家送了大量的钱财。
那些修仙家族随意的一点资源,对于凡人来说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杨家在村中生活这么多年,亲戚朋友都在村里,他们也习惯了村里的生活,就在这里建造宅院,依旧住在村里。
杨真的大哥,则是在苏河县的县城开了一家大酒楼。
————
杨真脑海中回忆着这些信息,大摇大摆走进宅院。
“你是?”
年轻的丫鬟不认得杨真。
“连自家少爷都不认得?家主在哪儿?”
杨真倒是没怪罪丫鬟,依旧朝里走。
自家少爷?
结合杨真那股超凡脱俗的气质,丫鬟想到什么,连忙去传话。
很快杨家众人被惊动了。
他爹杨二田在家,匆忙迎出来:“是我家老二回来了?是他吗?”
看到杨真,他先是一愣,随后狂喜。
“儿子,你可算回来了,爹想死你了。”
他冲上前,看着杨真身上一尘不染、超然物外的气息,准备拥抱的动作戛然而止,显得有些拘谨。
三年未见,他儿子变化太大了。
那高高在上的仙人气息,让他自惭形秽。
他们杨家何德何能生出个仙人呐,且是仙人中很厉害的地灵根。
“爹。”
杨真平静地唤了一声爹。
他的神魂,是巫马昊仟!
和巫马辰阳夺舍之后“愧疚”的情绪不同,他很坦然接受自己夺舍杨真、霸占了其身躯和灵根。
在家族时候,夺舍之前,他族中的那几位长辈就告诉他:修仙世界,底层就是上层的资源。弱者,只能被强者所利用。
他是巫马家族的族人,能占据杨真的身份,是杨家的荣耀。
仅仅依靠这虚假的血缘关系,他就能让杨家更上一个台阶,达到以前不可能达到的高度。
因此,从古南城回到杨真老家,他心中隐隐有优越感。
片刻后,杨家众人都前来。
其中只有杨真的爷爷杨晖没出现。
“我爷爷呢?”
他随口问道。
“你爷爷下地干活了,他闲不住。”
杨二田回道。
说话的功夫,有家丁去自家田里唤回了杨晖。
“孙儿,孙儿?”
杨晖干了一辈子农活,哪怕家中有长工干活,他也闲不下来,每天都要去田里干一会儿活。
“爷爷。”
杨真看到面前沾染了一身泥土的老者,心中有些不屑:农户就是农户,有了翻身做主的机会也还是庄稼汉。
杨家众人不知道杨真的心思,一家人热热闹闹,很高兴他的回来。
“真儿,你想吃什么,娘给你做饭。”
“我给真儿特地酿的酒,给他尝尝。”
“……”
一家人对杨真表达着亲人的思念和亲情。
杨真体会不到这些凡人的情绪:“我是仙人,不用吃饭。对了,给你们带了东西。”
他从储物囊中取出准备好的东西。
回家探亲,自然要备些礼品。
杨家众人看着那几个丹药瓶:“这是什么?”
“这是驻颜丹,吃了能永驻青春容颜,你们都能用。还有健体丹,吃了百病不生,安度晚年……”
这些都是凡人能用的一品灵丹。
第248章 故旧相聚,樊空烨的怀疑
“仙丹!”
杨家众人得知杨真带回来的是传说中的“仙丹”,激动不已。
杨真他爹珍重地收起那些灵丹,准备一部分分给大家,一部分留作传家宝物。
他娘按捺不住好奇心,询问道:“这仙丹很贵吧,得多少银子才能买一颗啊。”
银子?
杨真笑而不语,这个问题太好笑了。
那一颗灵丹,价值几灵石到几十灵石,根本不是用凡俗的金银可以衡量的。
他爹在旁边接话:“你这婆娘忒没见识,什么银子,仙人都是用灵石的。一颗灵石都能换咱家全部的财产。”
得知灵丹很值钱,换算成银子得是天文数字,他娘止不住地傻乐。
他爷爷杨晖说道:“真儿呐,我们不怎么花钱,你自己攒着钱财,留着以后娶媳妇养孩子用。”
“……”
杨真无言以对,只能随口附和着。
之后,杨家众人围着杨真,讲述这三年来发生的各种事情。
从哪家亲戚婚丧嫁娶,到自家买农田盖宅院,又聊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事无巨细。
以杨家的情况,平时不可能用传讯灵符和杨真联络,因此都是写信。
古南城和垣黎郡距离遥远,寄一封信单程就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一来一回就是两个月。
杨家倒是经常给杨真写信,可他不怎么回信,每隔三五个月才回信一封。
杨真对杨家没有感情,要不是需要这个身份,他早就和杨家断了联系。
过了半天时间,杨真的大哥从县城赶了回来。
他大哥成婚早,他还没当仙官的时候他大哥刚成婚。
当时他家穷,为了他大哥娶媳妇全家人帮衬、费了好大功夫才娶上媳妇,当时他媳妇对他不怎么中意。
之后杨真当了仙官,他大哥的“家庭地位”水涨船高,媳妇对其言听计从。
他大哥得知杨真回家探亲,连忙从县城带着妻子和儿子赶回家。
杨真的家人聚齐了。
杨真的三弟还没成婚,今年十七岁,正是谈婚论嫁的年纪,很多富家大户争抢着上门说媒,想要将自家闺女嫁到杨家。
没过多久,杨真回家的消息传开,村里的熟人都前来看热闹,还有杨家的亲戚们前来走动。
杨家人丁兴旺,亲戚很多,只是大部分都是条件一般的农户,条件好些的也只是在县城当小商人。
————
三天后。
“真儿,你洛叔的事情,你能帮忙的话就帮一下吧。”
杨真他爹看着杨真的脸色,硬着头皮再次提到。
此时的杨真,眉宇之间夹杂着忍不住的烦躁。
他是回家探亲的,家中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絮叨他倒是不介意,他没体验过这种农家生活,就当是体验凡俗生活了。
可他忍受不了的是,上门求见的人太多了。
他这个筑基大修士,对于凡人来说地位很高。然而凡人只知道仙凡有别,不知道修仙者中的差距更是天壤之别。
这些农户,不懂练气和筑基的差距,只当他是普通修仙者,上门求他办事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