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第232节

  但……幽世寻人,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

  那一头头游荡于幽天无垠中的厉鬼,窥视着任何一头生灵,能为众生带来灭顶之灾,真要顶着无垠幽天的危险寻人,即便是黎卿也没有任何的把握、

  遑论他根本就没有离开过岐山域几次呢?

  可是,一截枝叶完整的长生药,一枝已经蕴养的宛若子株的大药……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具体发生了什么?”

  黎卿侧过身来,右手指节轻轻地敲打在香案之上,与那玉虚相问道。

  而后者亦是不做隐瞒,将几枚残破的传讯玉简推至黎卿身前,再把清虚道宗推衍完善的经过娓娓道来。

  “一月前,我宗拓荒队伍发现了一处飘荡的陆洲,那是一座荒芜丛生的冥域,但有着荒芜的野草,也就代表着此处尚有生机,蕴含着灵药诞生的必要因素。”

  “飞舟靠近那陆洲不过数日,舟上法坛崩灭,兵马尽丧,先是带队的两名长老魂灯熄灭,紧接着便是一名名弟子随之陨落……”

  那少数几张穿透了阴阳之隔送讯回来的玉符之中,皆是诸多道宗弟子临死的遗言。

  【有鬼,有大鬼。】

  【它……它们正在吃我!师父,好痛!!】

  【……】

  那道宗弟子一道道声嘶力竭的嘶吼,足以令闻者感受到幽世的恐怖,无拘横行的鬼祟,那是真正的食人大凶,自那弟子还未死亡之时便开始生啖其肉,吸吮热血,令他等生生目睹着道躯被吞食,被撕咬。

  如此,比之世间最残酷的刑法还要残忍。

  清虚大道宗内数名峰主见到自家弟子临死传回的残讯之时,无不目眦欲裂,可符箓戒律之道宗,首重的便是阐述天道,各行天命。

  道宗也容不得各峰的峰主擅离道宗,入得那幽天寻仇!

  而且,那其中可还有弟子尚且存活的呢?

  清虚道宗内再度组织了一尊飞舟,于数日前的中元节夜入了幽天,可玉虚道人总是心有惴惴,似乎将要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自生命中被剥离。

  对于毕生奉阐天道的玉虚而言,与其天命息息相关的也就这位同生同长的师弟了,若无外力凭借,太虚道人,必将陨落于幽天之中。

  “这样吗?”

  黎卿一一翻看着那道宗弟子临死前的嘈杂声响,自那哀嚎惨烈的绝望声中,他才真正望见了鬼道的尊荣,那绝不是什么好东西,残忍、怨诅、无智、阴森、凶悍……

  鬼者,不祥也!

  万灵的一切弊面都能从各种鬼祟身上找到,乃至更加的极端。

  “幽天很大,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其中的灵鬼比之天都鬼祟更加诡异、残忍,黎某也无法保证……”

  黎卿即便有所异动,但也不敢打包票就一定能成功,毕竟,变化是不可预估的。

  “天命无常,唯一线生机。”

  “天意若是难违,那也是他命该如此!”

  “道友若愿出手,不论成功与否,这菩提长生枝与两瓶筑基丹皆作为道友此行的酬劳。”

  玉虚道人一甩拂尘,掐诀朝着黎卿再度稽首。

  清虚大道宗阐述天意,以天命与世运为勾连世界的纽带,于他等而言,力不可用尽,否则天意更难违。

  黎卿若动,太虚的命运便将有变,万般变化之中,方有取来生机的希望。

  “我需要那块荒芜冥蜮的坐标,此行只以一旬为限,十日之内若无所获,黎某便要退去。”

  “而……仙门大比该如何?黎某可是答应了三皇的人……”

  与那玉虚道人约法三章后,黎卿再疑惑的回首思量了起来。

  “仙门大比,辞了便是,以道友的根脚,也不缺一份仙缘。”

  “贫道便是上届仙门大比花榜第一,入场之时,当为道友解释……”

  玉虚道人起身,轻挽拂尘,转身淡淡道。

  “请黎道友定要竭尽全力……”

第241章 幽明之间

  “九叶菩提枝……”

  黎卿独坐于殿前,垂眸望向那枝插在羊脂白玉瓶中的长生妙药,思绪沉吟了许久。

  这一枝九叶菩提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清虚道宗的玉虚道人既然敢将如此珍贵的宝物作酬,就不怕黎卿不用命。

  大药、老药、宝药、灵药、长生药……

  药饵之数分为六等,四等灵药,五等长生,其中无一不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长生药,性可延年,若是以此筑基,足以奠定阴神前路,几乎是保送了一尊阴神真人位列。

  也只有玉虚那般于四大道子中称尊,蝉联南国仙门花榜第一数次的人物,才能将其视作一随手可弃的筹码。

  “彩蝶儿可在?”

  黎卿抬指轻轻敲打在香案之上,却是突然唤起了那随行看顾一元尊道大法舟的旁门女道。

  “在!”侧殿外正执壶为窗前吊兰浇水的娇媚女子闻得黎卿呼唤,当即转身望向正殿方向,稽首相拜。

  “你替本宗去给玉灵峰的道主送一道口信,贫道突生要事,这仙门大比暂时就不参加了,请莫灵道友转述一番。”

  “接下来的一旬内,你在此峰暂代道主之权,以柳道徒为副,为本宗看顾这天舟,可能做到?”

  隔空不见其人,但黎卿的道音却是回响在这随行的诸多道徒耳中。

  既然自家老爷有所吩咐,诸多道徒哪里还能有异议?往那正殿方向躬身一揖,尽皆点头称喏。

  “遵命!”

  黎卿将这峰顶诸事安排下去,打开玉虚道人参来的玉盒,将其中一盒三粒的筑基丹中取出两枚,分别赐予了那彩蝶儿与柳道徒。

  须他等尽心护持,自然也有不乏赏赐!

  再嘱咐了二人几句,黎卿才挥袖将身前香案上的脂瓶青枝、内丹玉盒收起,抬袖将那延命灵灯一提,立时化作云气一道,往这道场仙峰之外而去……

  黎卿所驻的道场百里外,玉虚道人与数名道宗门人早已整暇以待。

  这清虚道宗门人客居的仙峰之处,不知何时已经搭建了起了一尊三十三阶的紫玉法坛,由一十八名紫府道人各掌令旗,以阴阳大禁撑开了一道联通幽世的缝隙。

  诚然,黎卿借助岐山域的权柄冥契,自能沟通阴阳,往返二世,但诸多仙门也各自都有自己的办法。

  见到黎卿不过花了寥寥半个时辰

  便将诸务处置,一人秉灯,孤身前来,玉虚道人轻挽拂尘于法坛之下,与来人颔首道:

  “此方法坛已锚定了我宗法舟在幽世失联之时的起始点,黎道友可于此开始。”

  “道友持此玉如意,若是……中途遇到不可力敌之事,贫道可借此坛降法,助你一臂之力!”

  玉虚道人驻足法坛之下,望向那虚空中的一道幽深缝隙,眉首紧蹙而起。

  若有可能,他亲自出手,打入无垠幽天深处,或许比之劳烦这黎二郎的成功率还要高上几分。

  可惜,紫府圆满以上的道宗支柱,在清虚戒律上是绝不允许离开现世的,除非那寿元将尽的真人,在卸下法宝,褪去仙箓之后,方得半分自由……

  君承天命,自然担道责,佑道宗,庇众生,守灵土,阐天意。

  “宗门已有法舟入幽世,道首又请了天南观的……黎二郎相助,想来太虚师弟也定能安全归来。”

  玉虚方才将一枚玉如意推到黎卿身前,立时便有一名黑髯道人拱手慰言,道宗符箓戒律对他等多有束缚,也是如此,清虚道宗才会自一方小观一步步走向如今的繁盛之况。

  作为数百载来第四名即将成道,而非是承前人仙箓破境的真人,玉虚决然不能有丝毫的涉险。

  一旦玉虚成道,清虚道宗自此以后便是代代都能有四尊阴神真人,每一名道宗弟子都有义务监督与奉养这位无上道首,也决不能让他因人欲而横生枝节。

  “或许吧!”

  银发道人轻捋拂尘,也不看那身后的黑髯道人,只是将目光投在了黎卿身上,自顾自的言说道。

  他相信这位名震南国的鬼郎君,也相信自家的冥冥之觉。

  “带上这道八角如意符,太虚等人若是靠近此符六百里范围,此符当会有所异动,届时……万望道友尽力!”

  玉虚道人犹豫了片刻,再将一枚紫金色的溢彩符箓推到黎卿身前,第二次的发出了请求。

  作为清虚道宗将成道的第四祖,便是寻常的阴神真人都要低他一头,一旦他成道,先天神箓所持,地位将直追阴神上品,仅次于尹祖与天符还丹大真人。

  五方仙门的三联道冠,公认的大师兄人物,他又何曾有过如此的做派?

  道人也是人,自然也有着不可割舍的牵挂,黎卿当然也能稍稍共情到眼前这位银发道人。

  “安心,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黎某自当尽力!”

  且与那玉虚道人一拱手,黎卿收起如意金符,掌灯横穿那道道阴阳令旗,目光扫过那诸多清虚道人的面庞,丝毫没有停留的步入了幽天之中。

  这一动作可实在是吓呆了那诸多掌旗道人。

  “哎?”

  “这位道友,切不能以肉身入……”

  后方的掌旗道人连忙出声,欲要拦住这不乘天舟,不祭镇器,竟妄图肉身横渡阴阳的青年。

  可那掌灯的青年却是充耳不闻,迷蒙的光晕撑开幽暗的裂缝,就那般生生侵入了幽天之中……

  “他叫黎卿,鬼郎-黎卿!”

  “幽世阴晦之气对你我生灵而言,犹如阴司深渊,足以吹散魂魄,断绝生机。但在他面前,也不过是吹了一阵冷风罢了。”

  黑髯道人轻捋长须,望向那缓缓闭合的幽滢缝隙,自是胸有成竹道。

  那黎二郎毙杀离山神祇血淋淋的战报可还在南国各府流传,这般足以令阴神真境失色鬼神宗子,行走幽天自然是不在话下。

  只是,黎卿出马就真能将那太虚道人等等捞出来?

  便是清虚道宗的道人们也并不看好此行,茫茫幽世,若是要寻人,实在是无异于大海捞针!

  道宗内部都遣出一整支飞舟法师队伍了,黎家二郎再是称道冥府鬼郎君,一人之力还能比整支法舟队伍更强?

  这一十八名掌旗道人升坛开阵也不过是为了自家道首的执拗作伴罢了!

  “道首师兄,那……那黎家二郎似乎是倚仗一尊鬼道禁宝才能毙杀离山神祇,其本身的道行,并不算出挑。”

  “观其性子颇为矜高,一人一灯不做任何措施便入幽天,万一出了事情,我等该如何向西南那位大真人交代啊?”

  掌旗道人之中却是有一名双鬓发白的男子上前来,透出几分不安的提醒道。

  “须知天南观的大真人将去,这位黎二郎只怕就是那位留下的后手之一了!”

  若是这名黎二郎真出了问题,清虚大道宗可没法与那位大真人交代。

  昔年白骨道尊魂老祖惹了天南观,半座白骨山都被掀翻了,此事……

  这看似有些逆耳的提醒却实是将其中风险点明了出来,此事也是诸道尽所担心的,不可不防。

  “所以吾给了他一枚玉如意,若是事有不逮,本座亲手打通阴阳,接引他归来便是。”

  玉虚道人将拂尘一扫,面如寒潭一般古井无波。

  阴阳法坛闭合,一十八名紫府道人看顾,辟开幽世通道,这在九山八水间公然行法之事,自然瞒不过三皇道宗的眼。

首节 上一节 232/2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