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帝气逐渐汇聚,如同一股无形的洪流,化作一道道的人皇之光凝聚而出,环绕两人。
帝辛能感受到这是殷商历代人皇的期许而赞扬。
而殷子煜则是有了不同的感受。
殷子煜破开七窍玲珑心第一窍则是借助英灵之力。
而此时,这历代人皇之气则是开始涌入殷子煜的七窍玲珑心之中。
殷子煜感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蜕变,缓缓盘膝坐下,闭目凝神。
立刻沉浸在一片空灵的境界之中。
帝辛看到殷子煜似要突破,则是缓缓退出,让这些人皇之光,全都融入殷子煜的七窍之中。
如今殷子煜已经走出非传统修行之路,乃是以事炼心。
以事炼心,则需要以心融万事。
躲天意,避因果,诸般枷锁困真我,这便是洪荒主流之道,而殷子煜则是反其道行之。
量劫之中万般因果尽加吾身,而以心化解,则让心可获得超脱之力。
殷子煜首先所勘破的是人皇剑上古英灵之期望,获得英灵之愿力,助殷子煜顺利冲破第一窍。
也让殷子煜之内心真正凝聚心力,替代传统的修行元神的法力根源,成为力的源泉。
这洪荒之修行体系,大致目前只有巫族的体跟玄门的元神区分,都是力跟法则的融汇之处。
而殷子煜则不在重元神跟肉身,而是重心,以心力成为法力之源,以心无限大,则心力也可无限大。
心力所能影响,也可无限大。
第一窍的开辟,让殷子煜之心,得到真正破开虚妄之力,并且凝聚第一窍之神通,心灯照影,让殷子煜左眼青如碧落,映照万物本质轨迹,右眼赤若玄血,灼烧因果业力。
此时,殷商历代人皇所有牌位涌现的金色帝气,如同亿万个细小的金鳞游鱼,涌入殷子煜体内。
这让殷子煜以事炼心,领悟第二事,人皇帝气涌入心中,殷子煜则引导人皇帝气开始涌入第二窍。
此刻,殷子煜的七窍玲珑心在胸腔内发出金石相击的轰鸣。
人皇之气,此刻如决堤的黄河之水,在殷子煜心中形成旋转的金色漩涡。
殷子煜的身体悬浮而起,离地三尺处浮现出历代人皇的虚影。
有成汤开辟殷商江山之时的豪迈,盘庚迁都时的意志,武丁中兴时的霸气,祖甲改制时的锐意,这些人皇意志如同同时伸出手掌,将各自时代的帝气注入殷子煜的内心。
七窍玲珑心的第二窍,坚如磐石的窍穴此刻开始在帝气的涌入之下,出现裂痕,心中裂痕出现,喷涌出混着帝气的金色血液。
“第二窍,给我开!“
第二窍表面坚如磐石的心中结界轰然破碎,一股带着殷子煜血腥气的帝气冲天而起,在祖庙穹顶凝聚出三百六十道金色光柱。
这一刻,殷子煜顿时感受到,此时的心力,比起第一窍时,出现了翻倍的提升。
殷子煜双眼忽然凝聚两道神光,左眼青色,右眼赤色,正是第一窍领悟的神通,心灯照影,此刻用第二窍的心力施展,殷子煜竟有了翻倍的增长。
同时,心力之提升,让殷子煜以心来控五行之术,也轻而易举。
于此同时,殷子煜盘膝而做,第二窍开辟,与殷子煜的心中凝聚出一番神印。
神印之上,凝刻出一只玄鸟振翅欲飞,同时,神印之上,凝现出历代人皇之意志,这是历代殷商人皇未竟的伐天执念。
殷子煜收起目中神光,喃喃自语:“呼第二窍开启,历代人皇之抉择,皆在我心中,历代人皇之意志,皆在此印中,从此,此神通为万古人皇印!”
此刻,两重窍穴,以及突破之时所获得的神通,殷子煜已经清晰。
“第三窍到第七窍,那就量劫之中,在寻机缘,不管如何,我的修行之路则是以量劫为粮!”
第60章 修心之尺!
第一窍得上古英灵,上古英灵因人族看不清虚妄而成执念,此执念成就殷子煜之神通,心灯照影。
第二窍乃是殷商上古人皇之不堪忍受,欲要伐天之执念,因枷锁让其无奈归位,则此执念之意为镇压,击碎枷锁之执念。
故而凝聚出此神通,万古人皇印。
乃是凝聚殷商六百代人皇之意志所成。
“我如今心力提升,若是以洪荒境界法力论之,应不在金仙之下了,金仙所能施展的神通术法,我也可以心力掌控!”
如今洪荒修炼主流体系则是气修。
气修,以炁为天地本源,以吐纳,导引天地灵气,乃是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无穷演变论来提升本身修为。
还有不多的体修,以追求肉身成圣,核心乃是肉身即灵宝,肉体崇拜论,修不灭金身,以天劫淬炼肉身,妖兽精血炼骨等等突破肉身桎梏!
殷子煜所修之心道,修行之逻辑,即心无限大,即以心为炉,以念为火,以天地众生还有这量劫为磨刀石,炼就本心光明不灭之境。
故而,殷子煜不在执着于灵气修炼或者炼体修炼,也不在于执着修行的境界高低。
当然,以实而论,则殷子煜掌控的心念之力,依旧是会根据洪荒传统体系来衡量境界,但是以虚而论,殷子煜则不在拘泥与传统的框架。
也就是,以心无限大为框架,以勘破万事为谋,与圣人而对峙,这是以虚而论。
如此,则洪荒的一切修行逻辑都不在殷子煜的心中,而殷子煜则有了属于自身的修行逻辑。
当然,殷子煜有属于自身的心有七窍,这则是属于天赋,此天赋则需要一个一个的机缘去破开。
并非是没有七窍玲珑心,就不可炼心道。
只不过,殷子煜有此七窍,则等于有了修心之尺。
不管如何,都是以修心为道,以修心之心念之力,冲破七窍,这是体修或者气修是无法做到的。
数月的修行,殷子煜稳定第二窍之后,便出关,刚刚走出祖庙不多时,便见洛神匆匆赶来。
这段时间,殷子煜闭关,一切事务,都是洛神处理,并且一直关注祖庙动静。
殷子煜出来,则洛神立刻匆匆赶来。
洛神面上带着几分焦急,神色关切地说道:“子煜道友,你出关了,太好了,这数个月时间出了不少事!”
殷子煜倒也没有多惊讶,神色平静
“出了不少事?何事?”
洛神则是语速稍快地娓娓道来:“一个是南疆九黎之地,无缘无故就出现了一座巨大山脉,那山脉巍峨险峻,如同天堑一般,硬生生将人族聚居之地跟九黎隔开。”
殷子煜听闻,神色未变,这件事,消息传过来需要时间。
而帝辛则是亲眼看到了,并且还打算一剑劈开,奈何根本动摇不了此天堑。
殷自语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这件事我知晓,无妨。”
这是圣人亲自出手干预,以阻止人族气运合一,也无需管他。
洛神见状,接着说道:“各方诸侯返回之时,北伯侯崇侯虎被其弟崇黑虎发动兵变所杀。崇黑虎甚至将崇侯虎的人头送到姬昌处邀功,并且不经过朝廷任命,便擅自自立为北伯侯。更是将崇侯虎全家斩杀,为表忠心,更是将其女眷送到姬昌处,还借助西伯侯之力,大肆整顿兵马,如今已彻底掌控北疆。”
殷子煜听后,原本平静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低声自语道:“崇黑虎,果然是此人。”
这崇黑虎竟然提前下手了,并且跟原本殷子煜记忆的表现,大差不离。
此刻,殷子煜顿时知晓,崇黑虎如今已经是阐教的一枚间谍棋子,如今面对轩辕一系的打击,阐教不得提前将其唤醒。
洛神瞧着殷子煜的反应,不禁一愣,好奇问道:“子煜道友知晓此人?”
殷子煜神色凝重,缓缓解释道:“当初各方诸侯前来朝歌之时,初见这崇黑虎,言行举止间桀骜不驯,观其面相,脑后生有反骨,且心狠手辣,刻薄寡恩,便知此人日后恐生变故,如今看来,果不其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陛下如何处理?”
洛神听闻,立刻回道:“陛下见西北两家如今兵合一处,势力不容小觑,故而并未出兵讨伐,只是下旨严厉斥责。”
殷子煜听后,沉思片刻,微微点头。
“如此也好,这崇黑虎之事,并非是讨伐所能解决,牵一而发动全身,斥责即可!”
殷子煜跟帝辛讲述过数年之内,圣人可能会动手,帝辛此刻也明白,故而并没有轻举妄动。
殷子煜接着问道:“还有何事?”
洛神继续有条不紊地汇报:“鄂崇禹死了,再加上南疆毫无征兆地出现那道巨大天堑,彻底断绝九黎,则南疆诸侯则失去了镇守南疆,防范九黎的职责,可以再无存在意义,陛下当机立断,下旨断绝南方诸侯气运。让其选择要么归顺朝廷,要么归顺其他诸侯,这直接让整个南方诸侯势力分崩离析。其中一部分诸侯,愤怒朝廷断绝气运,又憎恨西伯侯,故而归顺东伯侯,而另一部分,则审时度势,选择归顺朝廷。至此,南疆诸侯,已彻底不复存在!”
可以说,这次二果杀三士,彻底撕开了一个口子,减除了南方诸侯。
并且大商的触手,如今可直接到达这天堑之处,过去即是庞大的南方无尽群山根九黎地域了。
殷子煜静静地听完,称赞道:“陛下处置得很对。南疆诸侯此前就已跟西伯侯结下仇怨,如今又因那道天堑,确实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不管如何,这些人都是轩辕一脉,陛下这般处置,将部分势力收归朝廷,算是让四方诸侯的包围打开一个缺口,更是能够接洽九黎,甚好!”
洛神听后顿时惊讶:“接洽九黎?这天堑难越,如何接洽?”
殷子煜淡淡说道:“无妨,暂时无法接洽,不代表未来不能,局势在变,至少如今有了机会,如今法统已顺利转移,则可以人皇名义而解释人族了!”
第61章 火云洞纷争
此时的大商,早就是暗流涌动,而圣人之谋划,也已经在待发未发之时。
如今已经是帝辛二年,原本女娲庙题诗是帝辛八年,经历这人参果之事,基本上砍断了枷锁,并且完善了大商之法统。
而此时,混沌之中,在火云洞世界的浩瀚无垠的天地间。
火云洞,乃是一方圣人开辟的世界,云雾缭绕,灵气氤氲,乃是混沌中一片独特且庞大无边的独立世界。
自三皇五帝执掌火云洞之后,飞升至此的历代人皇,皆于此界中寻觅清幽洞府潜心修行,能到此处者,皆为人皇,只不过是退位的人皇,对人族再无影响力,也再无人皇地位,可以说与洪荒世界的仙人并无二致。
然而,在这方天地里,真正至高无上的存在,当属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与人皇轩辕。
其他飞升人皇,飞升之后,自动失去人皇地位,不过却可享受人族祭祀与气运。
当然,仅能享受属于本朝的气运,而夏朝的人皇则无缘享受。
能够一直享受,并且对人族一直有影响力的,唯有三皇五帝。
而此时,一处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至高山之上,云雾如轻纱般缭绕四周,静谧得仿若时间都已停滞。
三皇呈三角之势盘膝而坐,周身散发着皇道法则。
不过,此时人皇轩辕的眼中却是怒火熊熊燃烧,恰似即将喷发的火山。
“这帝辛简直狂妄至极!怎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平反九黎,更改轩辕剑,莫非想要将我等全都推翻不成!”
轩辕的声音中蕴含的愤怒似要将这天地震碎。
地皇神农听闻,只是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远方,却并未多言。
神农向来沉稳内敛,善于洞察世事,最重要的,帝辛的谋划,未曾伤及神农的气运,并且自己的后人已经是王后,那么,下一代人皇,也将是自己的血脉。
天皇伏羲则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伸出右手,微微抬起,示意轩辕稍安勿躁,而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又极具穿透力。
“皇弟勿要动怒,我等三皇,乃是收拾巫妖之后的人族,然人族已是洪荒主角,气运提升,时移世易,如今已然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我等三皇时期,人族皆凡人,甚至食不果腹,如今之人族,仙凡混居,气运若是继续提升则不会再有凡人,然人族若要更进一步,自要突破当前的重重枷锁,此番变革或许在所难免。”
轩辕却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懑怒道:“此子这般行径,对我等不敬也就罢了,因此激怒圣人,致使圣人迁怒于人族,那人族必将面临灭顶之灾!此子既当人皇,岂能如此狂妄!”
伏羲听后稍微思索反问道:“皇弟之言,莫非人族之前途却与圣人之意愿相悖?人族理应一味遵从圣人之意?”
伏羲的声音在这山顶之上悠悠回荡,神农听后不由的深思其中之意。
很多事,三人心中都明白,但是却不能言说。
圣人抽取气运,圣人限制人族提升,轩辕也清楚,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那么,人族的提升,自然跟圣人意愿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