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第62节

  “子煜,闻仲出征之后,整个天机完全不可测了,如你所言,量劫进入顶峰了!闻仲能够回来吗?”

  此时参悟天机的金灵圣母神色肃穆,凝重。

  殷子煜知晓,量劫的引动,就在闻仲西征之时,各方都会入局,在量劫之中开始厮杀。

  最终叠加仇恨到峰值,就是诛仙剑阵。

  “金灵老师,量劫进入顶峰,则其他圣人应该要入劫了,不管如何,大商气运会全力供给西征之人,断然不会让闻仲出现危险,不然一旦精锐丧失,大商也将动摇根基!”

  金灵圣母听后问道:“子煜,圣人真的会动手吗?”

  殷子煜看着西方说道:“自从转换法统以来,已然冒犯根源,断然不能让大商继续统御人族,几番谋划摧毁大商气运都不能做到,将来未必不会以圣人手段,以力破之!”

  “难道圣人真会动手灭掉成汤江山?”

  金灵圣母神色一紧,急忙问道。

  “金灵老师,此次量劫,圣人谋划的不单单是气运,还是教统,真到西岐无法推进的时候,未必不会,不管如何,金灵老师一定莫要冲动!很多事我们都无法决定,但是至少做好完全准备跟最坏打算!金灵老师,子煜希望金灵老师莫要轻易离开朝歌!”

  听着殷子煜的话,金灵圣母也是明白,量劫到了现在,已经不是个人意志能够改变的时候了。

  看着殷子煜如此认真的样子,金灵圣母叹息一声:“罢了,子煜你的谋划胜过截教所有人,师尊命贫道来朝歌,贫道就在朝歌护你周全即可!”

  “如此就好!”

  “.”

  殷子煜明白,这个局自闻仲出征之后,就是一个截教玉碎的局。

  对于这个局,殷子煜知晓,但是依旧让闻仲西征,这也有属于殷子煜的思考。

  作为掌控气运的大祭祀,如今的气运很难维持截教,万族,乃至是各方无数的气运输血,外面再有圣人的虎视眈眈,这就是一个唯有大战才能化解的死局。

  洪荒的量劫跟凡人的战争,在基本逻辑是一样的。

  凡人以经济为战争根基,而仙人则是以气运为主。

  殷子煜相信,巫妖量劫之前,帝俊也有这个思考,拖下去,无以为继。

  盘子大,气运大,靠着这个盘子生存的人越多,则也代表了越不稳。

  而老子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故而选择了少收徒,则气运不会混乱,很是稳定!

  这个规律,基本上圣人都无法将其打破,而如今大商,气运暴跌之后,自然也是让殷子煜在执掌祭典司的时候疲于奔命。

  自从帝辛亵渎女娲之后,殷子煜主动拿出三成气运送到火云洞,虽然暂时稳定了,但是相比鼎盛也近乎折损了一半的气运。

  那么后来则是四方皆反,虽然各有原因,比如姜后,黄飞虎,北海刘福通等等都反,看似各有原因,实际上就是气运不足导致的地方失控。

  这便如同一个凡人王朝,当财政不足之时,就必然收缩,收缩之后,则地方就会失控,最终导致朝廷越来越小。

  故而,当各方皆反的时候,殷子煜并未多大的惊讶,此正是情理之中。

  如今,大商疆域之内,维持核心的气运不能减少,那么很多不重要的地方,必然缩减气运,那么也就必然失控。

  对于殷子煜而言,阐教要拉截教入局,殷子煜也希望截教入局,若是截教不入局,单靠自己绝对是土崩瓦解。

  阐教,人教,西方教,不会放过截教,同样,殷子煜也不喜欢截教真正的封山置身事外,那么殷子煜也自然要顺应天道。

  但是殷子煜会想办法保住几个真正的核心弟子,故而拦阻金灵圣母入劫。

  毕竟殷子煜作为大商的事实掌控者,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考量。

  量劫之中,是有太多太多的人上榜或者轮回,这也属于无奈,自身气运不够,才有了身死上榜,这是前提。

  阐教在量劫之中,没有多少人上榜,正是因为弟子少,气运足矣庇护所有弟子。

  而截教随着大商的气运下跌,这个震荡之下是必然无法庇护弟子,也就是必然有很多弟子上榜,这是事实问题。

  至少,在这个量劫之中,殷子煜还能够用自己掌控气运之权,能够庇护一些有缘法的人。

  截教入局不可避免,那么就主动给截教留下一些根基,而不至于玉碎的结局。

  殷子煜不是一人之荣辱,如今帝辛不正常,殷子煜是掌控全局者,需要布局许多更深远的问题,但是这些事,是不能对人言。

  目前对方是有四个圣人的绝对的武力,对方是圣人,不是猪,不管是任何的谋划,都无法绕过这个绝对武力,事实上最后的结局也是绝对武力的结局。

  这对于殷子煜而言,即是悟自身之道的机缘,也是在这谋划布局之中,寻到真正的生机所在,也不能事事圆满,并且有些事也需要主动应劫。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殷子煜首先考虑的是人族兴旺跟成汤江山还有自身之大道,这是殷子煜掌控气运必须是以这三点为重!

  闻仲大军西征,浩浩荡荡,三十六面玄色玄鸟旗猎猎作响。

  闻仲骑在墨麒麟上,雌雄双鞭泛着恐怖雷光,俯瞰着三十万大商精锐。

  魔家四将立于阵前,皆为高约万丈的法相,魔礼青手中青光宝剑吞吐寒芒,魔礼红混元伞流转金纹,魔礼海碧玉琵琶弦颤生波,魔礼寿花狐貂龇牙咆哮,四人周身法力凝成庞大威压,竟将天际方圆百万里的灵气搅成漩涡。

  “兵贵神速,随本帅,一举诛灭逆贼!”

  闻仲鞭梢直指西方,声震云霄。

  大军开拔,皆为仙人,自然是遮天蔽日。

  如今的洪荒,自从不周山倒塌之后,早就不比从前,这般盛势,洪荒没有任何势力能够达到。

  的确,如今的大商放到巫妖时期,屁都不是,但是在放到西游时期,绝对是无法形容的绝对力量。

  而这三十万大军的气运,殷子煜是断然不会短缺的,其他可以缺,但是这核心大军是决计不能短缺。

  黄花山四天君邓忠持开山斧、辛环肋生肉翅、张节舞狼牙棒、陶荣摇双锏,率先锋军如黑色洪流冲过五关。

  关隘守军望见殷商气运玄鸟盘绕在大军上空,全都震撼莫名。

  皆认为,这西岐逆贼,待到大军到来,定然是毕其功于一役。

  绝龙岭高耸入云,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如同天堑一般。

  闻仲到了绝龙岭之后,首先勒住墨麒麟,望着岭间蜿蜒小路,殷子煜临行前的话语在耳边回响:“绝龙岭乃兵家必争之地,若有闪失,全军危矣!”

  看到此地,闻仲自然明白此地的重要。

  闻仲神色一凛,看向余庆、吉立:“你二人率十万大军镇守此岭,不容有失!”

  余庆二人立刻抱拳应命,十万士卒迅速散开,在岭口布置禁制,保证大军退路通畅,玄甲上的符文与山势共鸣,竟在半空凝成金色屏障。

  闻仲最后回望一眼稳固的防线,墨麒麟长嘶一声,率二十万大军继续西征,直奔西岐。

  岐山之巅,云雾缭绕,罡风呼啸。

  南极仙翁身着素白道袍,手持先天灵宝玉杖,银发随风飘动,面色凝重地看向身旁的申公豹:“师弟,闻仲率殷商大军已过五关,不出几日便会兵临西岐。师弟这些年交好各方,已到前往截教邀请各路仙人,来助闻仲一臂之力。”

  申公豹一袭黑袍猎猎作响,面对南极仙翁,恭谨抱拳道:“南极师兄放心,贫道定不辱使命!”

  南极仙翁神色严肃,沉声道:“按照师尊安排的人,先后邀请,切记,重中之重是将罗浮山赵公明请下山!此乃师尊亲口吩咐,关乎伐商大业成败,万万不可懈怠!”

  申公豹闻言,瞳孔猛地一缩,脑海中浮现出赵公明手持定海珠,周身紫气环绕的威严。

  这些年,自己兆中的交好赵公明,正是为了此局。

  申公豹不知晓元始天尊到底有那些安排,但是申公豹不能多问,而是依靠自己的应劫之人的身份,将其一一请下山即可。

  “请师兄放心,贫道定然按照师尊安排行事!”

  当闻仲来到西岐之时,整个洪荒的量劫也算是彻底真正的引动了。

  阐教的三代弟子,也都纷纷来到西岐这里,有杨戬,哪吒,雷震子,黄天祥,黄天化等等.

  不过,目前阐教的二代弟子还没有全到,如今到来的,基本上是三代弟子。

  当双方齐聚西岐之事,殷子煜跟宓妃,金灵圣母三人来到九鼎之前。

  这九鼎是大禹所制九鼎,属于人族之圣器。

  殷子煜指着九鼎说道:“宓妃道友,此番则是道友去讨要因果的时候,这九鼎,宓妃道友以洛水盛之,待到西岐之后,可询问姬发,是否肯守誓言,若是肯守誓言,则可将雍州鼎赐予姬发,永镇西岐”

  “啊子煜,这如何使得!”

  子煜淡淡说道:“无妨,姬发不会答应的,不过是彻底浇灭他们的出师之名,还有不多的气运”

  殷子煜稍微解释一番,宓妃顿时领悟其中的奥秘。

  “子煜兄,好谋划!若是对方说,姬昌誓言乃是他一人如何?”

  殷子煜淡淡说道:“若是姬发还能跟你争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是彻底师出无名,并且成为洪荒笑柄了,那么西岐的气运也将直接不存了!西岐这些年营造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全都不存,那么气运何存?”

  金灵圣母感叹:“子煜不亏是七窍玲珑心,一个洛水之誓,就有如此多的后手等着他!这九鼎想让,若是接受,则永远为大商臣子,镇守西方,若是不接受,则就是反贼,则可让闻仲讨贼更具名正言顺!”

  “金灵老师所言甚是,子煜之意,便是如此!”

  宓妃以少祭祀的身份,执掌九鼎,直接来到洛水之中,将无尽洛水吸入九鼎之中。

  作为洛水水神,宓妃此刻要一举打出洛水的神圣。

  洛水,乃为洪荒最长之河,河图洛书,以此为名,发源于昆仑山,滚滚向东,涌入东海,其长无法形容,其广无法形容。

  九鼎乃是人族圣器,吸取洛水不知多少,几乎让洛水断流,转瞬洛水又至。

  九鼎的洛水装满之后,洛神持九鼎,直奔西岐而去。

  此时的西岐城头,三十六面杏黄旗猎猎作响,每一面旗帜都流转着周天星斗的光辉,与西岐一处阵眼相合

  闻仲骑在墨麒麟上,雌雄双鞭泛着雷光,望着远处的西岐,第三只眼洞察西岐的禁制。

  “奇怪,西岐明明有大阵,却为启动防护大阵,这莫非是要诱敌深入?”

  闻仲如今已经彻底打消平定西岐的念头,对于西岐,自然是更加的重视。

  殷子煜已经告诉闻仲,想要平定西岐,断然不可能的,跟平定其他的反贼是截然不同。

  如今的闻仲自然是慎重。

  看着西岐的禁制不强,顿时知晓,这是示敌以弱,诱敌深入。

  若是太强,阵法不能破,则无法留住闻仲继续攻城。

  “姬发!姜子牙!”

  闻仲声如洪钟,鞭梢直指远处城楼。

  “你等世受商恩,为何谋逆?”

  闻仲的话音未落,殷商大军齐声呐喊,声浪震得城墙簌簌落土。

  姜子牙手持打神鞭,道袍被罡风吹得猎猎作响:“闻太师!帝辛昏庸无道,宠幸妖妃,残害忠良,比干奸佞,祸国殃民,姜后惨死,黄飞虎叛逃,桩桩件件,皆是殷商气数已尽之兆!你身为三朝元老,当顺应天命,弃暗投明,与我等共行吊民伐罪之事。”

  姬发身披玄色王袍,目光看向闻仲:“太师!殷商朝堂奸佞横行,天下众生苦不堪言!我西岐举义旗,非为一己私欲,乃为救万民于水火!如今东伯侯早反,帝辛亵渎圣母,罪不可赦,西岐兴义兵,乃是为圣母讨回公道!”

  闻仲怒极反笑,墨麒麟前蹄腾空,雷光在鞭梢炸开:“一派胡言!成汤六万年基业,岂容尔等宵小诋毁!”

  正在双方怒骂之时,远处九道金光裹挟着远古威压极快的速度轰然落下,落到西岐城前。

  当金光散去,所有人全都震撼的无法形容,此乃是九只功德金光包裹的大鼎。

  每一尊鼎都高达万丈,宛如擎天之柱,矗立在西岐大地上,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威严与气势。

  九只大鼎,仿佛能够容纳天地万物,展现出无穷的雄浑与壮阔。

  九鼎分为三只圆鼎、六只方鼎,其中圆鼎的腹部圆润饱满,呈现出流畅的弧形,底部由三只粗壮的鼎足支撑,稳如泰山;方鼎则四足四隅,造型规整庄重,鼎身线条笔直刚硬!

  每个鼎,都有神纹铭刻,九州大地的壮丽山河在鼎身上徐徐展开。九州之峰峦叠嶂,连绵不绝,奔腾不息的江河,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九鼎落地刹那,大地剧烈震颤,每尊巨鼎都化作万丈之高,鼎耳上盘踞的螭龙活物般扭动,鼎腹浮现出上古先民开疆拓土的画面,时而有神农尝百草的虚影,时而显大禹治水的壮阔场景。

  最惊人的是鼎中升腾的金色雾气,凝结成九条通天光柱,光柱顶端的气运玄鸟扬天鸣叫!

首节 上一节 62/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