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禁山海 第297节

  “呜呜呜”

  哭丧声在九百亩的大院外面都能听到。

  那位浑身枯槁,皮肤表面长满了血色莲花的三品【行商】兼【理学儒士】张允龄,整理好了身上的寿衣端坐在正堂的椅子上。

  面前的院子里整整齐齐摆了上百副黑漆漆的棺材,每一副棺材里都躺着一位张氏族人以及他们的妻儿。

  其中就有张允龄的发妻、还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虽然死的最早,但远在京师当官,扶灵回乡还要许久。

  最小也是最不成器的五子张子象和他的妻子范氏身披孝服跪在地上,满脸悲切灰暗,浑身都在颤抖。

  看到自家舅舅三边总督王学甫携带着狂风冲进正堂,就如同看到了救星,哭的满脸鼻涕满脸泪:

  “舅舅舅救我啊!”

  王学甫没有去看这个因为皇帝“仁慈”仅存的无能外甥。

  而是先来到最前面的棺材前,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王氏那一具眉心长出一朵血莲,浑身皮肤惨白的尸身。

  死于白莲教《佛说皇极结果宝卷》中狠辣异术【血莲印】的人,都是这种悲惨的模样,外人也无法模仿。

  然后王学甫抬头怒视张允龄,拉开衣袖,露出自己胳膊上沿着姐姐血脉蔓延过来的血色莲花,愤怒咆哮道:

  “姐夫,不,是.龟山反贼【立夏】,好好的日子不过,你难道是疯了不成?

  别人杀皇帝是为了自己当皇帝,你又是为了什么?怎么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只是个商人啊!”

  距离那场惊天动地的刺王杀驾过去的时间不算太长。

  但张允龄自从他那一位据相师所说,有宰辅之姿的长子翰林院编修张子维被咒杀开始,看着族人一个个死去,像是已经苍老了几十岁。

  抬抬眼皮,有气无力道:

  “我也不过是为了早做打算,纵使改朝换代,我家也能长长久久安享富贵罢了。

  我知你素有雄才大略,一直想要促成大昭和鞑靼的俺答汗和议,开放十余处边境贸易口岸。

  只是十年前俺答汗围困京师,绍治皇帝引以为耻,只要在位一天就绝不会松口。

  我便与龟山众人不谋而合,准备换一个皇帝,帮你执行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罢了。”

  当初,王澄攻打大友家的时候,大友双璧之一【不败奇将】高桥绍运就解读过《海权论》中对口岸的论点:

  “在贸易体系里有钱没钱,就看一个东西:口岸!

  所谓的管理和制度都是有了钱之后的附属品。

  货物、资金、人员.什么东西都从你这里过,即使你没有做任何贡献提供任何增值,照样可以通过沾一层油水赚的盆满钵满。

  你占了口岸你就赚钱,你失去了口岸你就不赚钱。”

  放在海上是这样,在陆地上也是一样。

  张允龄没有其他龟山成员那么高的理想。

  作为一位【行商】兼【理学儒士】,或者说【儒商】,他的目标只是赚更多的钱,保证家族世代富贵。

  当然,若能促成这等南北互市的功绩,他这位三品【行商】突破二品也指日可待。

  现在整个家族都没了,他的精气神跟着一扫而空。

  帮他抵挡【血莲印】的三品法位也早已到了强弩之末。

  对王学甫摆摆手:

  “现在说这些都不重要了。

  诛九族,妻族二是姥之父族(岳父一家)、姥之母族(岳母的娘家),皇帝的刀应该也诛到了你家头上吧?

  你怎么还能出来?寄信说要见我?”

  王学甫脸色铁青,朝着京城的方向拱拱手:

  “皇恩浩荡,陛下念在我在边关多年出生入死,劳苦功高,赦免了王氏全族。”

  又亮了亮胳膊上的血莲印:

  “但这东西我们全家一辈子都去不掉了。

  从此以后王氏就是陛下私人的皇商,从今日起接收张家家产、财货,以后所有收益给内帑九成五,我们只留半成。

  我这三边总督以后都欠着陛下一条命,只能为他做一把刀,他让我捅谁,我就要去捅谁。”

  “这样也好。”

  张允龄闻言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朝着自己的小舅子深深一拜:

  “学甫啊,看在老五是你亲外甥的份上,请你送他们夫妻出关吧,让他们去建州治苟活余生。

  我已将代表着四品法位的【立夏】之位传给了子象。

  从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为兄也能彻底瞑目了。”

  王学甫对这位害死了自己亲姐姐,又差点害死自己全族的姐夫恨得牙根痒痒,但事已至此再去纠结恩恩怨怨已经没有了意义。

  “我答应你了。”

  但那位【立夏】张允龄没能再起身,已然保持着躬身的姿势气绝当场!

第314章 众口铄金,黑云压城

  玉京城。

  坐落于的金城坊的武定侯府大门紧锁,被白鳞卫贴上了加盖大印带有封镇之效的符图封条。

  几个路人在路过武定侯胡同的时候,全都下意识加快了脚步,低着头迅速通过,以免遭了无妄之灾。

  对面街角的酒楼上,一桌全都上了年纪的酒客看到这一幕,脸上不胜唏嘘:

  “遥想当年第一代武定侯郭英,可是在鄱阳湖大战中以神箭【落日九箭】射死陈九四的盖世豪杰。

  名列《大昭英烈传》,谁人见了武定侯府的后人不得竖起一个大拇指?再看如今.唉!”

  “上一代武定侯郭勋因大礼议之争站队当今陛下,加封翊国公、太师,更是权倾一时,比那严阁老得势时间还早。

  却恃宠而骄,满朝文武哪个也不放在他的眼里。

  郭家单单在这京城里便开了1000多间店舍,好几条街整条都是他们的。

  他家商队外出经商时都高悬‘翊国公’的金字招牌,招摇过市,欺男霸女,无人敢管。

  族叔郭宪又掌管东厂,肆虐无辜,整个郭家都成了京师一害。”

  同桌酒客中有人却拍手称快: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武定侯府合该有此下场!

  当年,我家本有布庄一处,不说大富大贵日子却也过得去,却被那郭勋狗贼强夺家产,爹娘反抗竟被抓进东厂厂狱尽数殴杀。

  这满京城恨透了武定侯府的良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那郭勋得罪了满朝文武,二十年前便落得一个瘐死诏狱的下场。

  如今他儿子本代武定侯郭守乾为报父仇,参与谋逆大案,就该满门尽诛!

  凭什么我等受候府荼毒之人多年风餐露宿,他家的后人就能拿着郭勋贪来的钱财安享富贵?今日我才相信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只可惜听说侯府最后竟跑了一个私生子。

  坊间传闻,那纨绔子弟突然有了四品职官的实力,暴起伤人逃去了南方海外。”

  说到这里时,他突然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道:

  “你们可知三日前严阁老府上传出来的消息?这几天全京城都传遍了。

  说是那位小阁老严东楼夜宴宾客,席间突然兴致大发,点评天下富豪。

  他屈指细数,共列出全大昭十七位‘首等富豪’。

  更奇的是,先后全族暴死的宗室益王府、勋贵武定侯府、晋商大盐商张府全都名列其上呢。”

  聊起这个,其他人全都来了精神。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

  “世上的有钱人是真多啊。”

  这可是全天下都有数的十七位大富豪,本来就是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再加上其中三位都是前段时间刺王杀驾的逆贼,更添上了一分离奇。

  短短三天就传遍了京师。

  这十七人包括:

  “徐阁老、蜀王、黔国公、土司安宣慰、太监黄锦及成国公、魏国公、益王、武定侯、白鳞卫陆家。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包括三个晋商、两个徽商、以及苏州治的两个豪商。”

  其中有十个是纯正的官员身份,有内阁大学士、宗室、军阀、太监和土司。

  晋商、徽商以及江南商人分享其余的七席,凸现三大商帮在民间商人集团中的显赫地位。

  其中的三位晋商,就是王氏家族、张氏家族和马氏家族,全都属于官商一体的典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富豪们的财富分配倾向三个方向:官权、特权和土地。

  在大昭财富和权势必定兼备。

  就算那些看起来背景简单的豪商巨贾,只要随便找找,家族里也必定有好几个“大清官”或者“海内名儒”。

  不然早已家破人亡的财神沈家就是前车之鉴!

  而龟山书社参与刺杀的四人中,除了暂时身份不明的【立春】之外。

  其他三位在世鬼神,一个宗室、一个勋贵、一个豪商,竟然连一位真正的清流大儒都没有。

  也不知这种安排是巧合,还是首领【立春】能看透每个人的身份,才故意为之。

  外人也无从得知,小阁老严东楼这位有“鬼才”之称的天下第二聪明人,之所以列出这样一份富豪榜到底是出于何等目的。

  但他的聪明,全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今年也有四十八岁,早就不是什么酒后失言的孟浪少年。

  加上前段时间神秘的刺客闹的沸沸扬扬。

  这份恰好包含了三个龟山书社反贼的富豪名单,看似只是不经意的戏言,其他人却不能真当戏言。

  已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京城本就不平静的水面之下引起又一阵暗流。

  凡是榜上有名之人,无论是否心里有鬼全都人人自危,生怕社稷主找自己麻烦,一不小心就全家步上那三位“前车”的后尘。

  官场、商场一片混乱。

  这些富豪全都势力庞大,心思纷乱之下,连头顶的【汉始皇帝王神炁】都有些许离散之像,几有离心离德之势。

  或许只是暂时的波动,却也不容忽视。

  而严府中,突然有下人来报:

  “大少爷,宫中刚刚来人给老爷传了口谕,两日后仙药开炉当普天同庆,心腹重臣亦当共襄盛举。

  特邀老爷携子孙前去观礼。”

首节 上一节 297/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