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禁山海 第90节

  “孤想起来了,此人表面上是月港八大船头之一,平时只做一些走私生意,却跟闽州治不少官员都有密切来往

  他的蒲氏家族多年以来更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曾杀赵宋宗室、屠杀我神州子民.

  此后盘踞在刺桐港三朝数百年,竟无人察觉。

  我猜这次朝廷接到线报有人谋反,主谋定然就是他!

  试问宁藩削爵除国的前车之鉴在前,我等宗室哪个不是谨记皇恩浩荡,奉公守法?哪里敢做谋反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孤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等罪人合该满门诛绝。

  孤不仅要检举蒲氏家族,还要弹劾地方官吏尸位素餐的失察之罪!”

  说到最后义愤填膺,一气呵成。

  好像一开始就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昭好世子,即使顶着白鳞卫误解、敌视也要仗义执言,揪出一害。

  期间微表情转换丝滑,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让人不得不赞叹此人厚黑学功力之深。

  指挥佥事陆绎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拱拱手:

  “下官已知蒲氏家族旧事,之后自会查证。”

  说完起身告辞。

  出门之前又意味深长地留下最后一句:

  “陛下命下官专门给当代广泽王和世子带了一道口谕。

  尔等需以初代广泽王为戒,安分守己,专心延续这一支血脉不绝,便自有你们的富贵。”

  “遵旨!”

  韩武圭脸上恭敬地朝着北方遥拜皇帝,心里却在冷笑。

  外人听到这话可能云里雾里,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但他作为下一代的广泽郡王又如何不知?

  “哼,堂堂社稷主也在畏惧天命,既想借我们这一支孝康皇帝的血裔破局,又担心会被我们反噬。

  殊不知假的终究是假的。

  你们这些朱家天命的囚徒没有能力再造天下,那就让我们这些‘意外之人’来好了!”

  他们韩家祖上世代皆为明王教(亦称白莲教)教主,上千年时间都孜孜不倦地投身造反事业。

  直到前朝云蒙帝国末期,他们意外挖出了一尊应天命而生的符应镇物【独眼石人】。

  宣称:“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浊河天下反”。

  靠着麾下精锐教众和一群浊河河工起家逐鹿天下。

  17年后,太祖韩林左手捧着独眼石人,右手捧着传国玉玺,登上了至尊至贵的社稷主大位。

  史书没有记载的是,当年太祖韩林逃过了淹死在瓜步江的天命,收服押送他的大将廖永忠。

  还以符应镇物【独眼石人】偷袭了彼时几乎已经鼎定天下,却还没有真正坐上社稷主之位的吴王朱十六。

  无缝接收了吴王的大好局面,也偷来了理论上能足足延续十六帝的王朝天命。

  宗室子孙也都只是猜测自家的【独眼石人】应该拥有背刺、篡夺之类的威能,却少有人能见其真容,许多人怀疑这宝贝是不是一共就只能用一次。

  南洋旧港宣慰司的朱家当代家主,也是王澄的那位朱伯伯朱尧斋曾经跟他说过:

  “大昭太祖韩林夺了他家已经快要煮熟的江山,也夺走了他们朱家的大半天命。”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因此,大昭王朝这些年以来的一切兴衰史,都只是他们偷来的赃物!

  韩家宗室一直在代替朱家人,扮演着历史上他们应该扮演的角色,生几个儿子、寿数多少、做几年皇帝、因何而死完全就是一比一复刻。

  可是费尽心思偷来一国皇帝的天命,真的就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身为天下至尊的社稷主又难道会甘心自己的一生都只能作为那些朱家人的镜像?做一个天命的囚徒?

  宗室中一部分人醉生梦死,另一部分人却做梦都想打破老朱家的天命,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其中意志最强烈的不是别人,正是偷来天命的大昭太祖韩林!

  “太祖皇帝也是一位狠角色,为了打乱天命,主动折寿给自家太子嫁命,强行扶长子,也是我家祖先上位,是为孝康皇帝。

  可不知道是被命数反噬,还是科仪出了问题,孝康皇帝刚刚登基就一病不起,只能由皇后吕氏和太子理政。

  直到孝康四年,浊河流域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浊河鬼棺逆跃龙门的异象,随即孝康驾崩,太子登基。

  对天命的抗争失败,大昭的历史似乎重新回到了正轨。

  可惜,这个新皇帝依旧不是我家先祖”

  韩武圭想到这里,满腔的愤懑难以找人倾诉。

  那个时候广泽王一脉的先祖本为坐拥强大外戚的嫡长子,但随着太子妃吕氏扶正才变成嫡次子,与皇位失之交臂。

  此后初封吴王,后被上位的太宗文皇帝降爵为郡王,然后赴闽州治之国、软禁。

  “本来钦天监算到孝康皇帝和我广泽王一脉应该就此绝嗣,重新回归朱家的天命。

  没想到或许是太祖爷爷的那次逆天改命之举,换来了一线生机,竟然真的让一支血裔成功传承了下来。

  也就是我们这些意外之人。

  而我们也是最有可能打破天命囚笼的韩家人!”

  韩武圭作为广泽王世子,生下来就以摆脱朱家天命为己任,将这份执念深深刻入骨髓。

  这份“逆天改命”的器量,不在准备于神州建国的蒲寿英,以及想要打破海禁镇平海波的王澄父子之下。

  “九龙吐珠局”和东海大乱只是三方执念互相联合、冲突带来的表象。

  水面下的真相远远没有外人看到的那么简单。

  至于这位广泽王世子是怎么能在足不能出户的严密监视下,还能建立起庞大的关系网和势力网,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孤身回到内室,坐在自己的书桌旁,拿起笔凌乱地写写画画。

  想着天命、皇位、自己戛然而止的道途,心绪却越画越乱,感觉自己还忘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们广泽王一脉改换天命的终点就是自己登基上位。

  最少也要像南宋一样,将旁支小宗篡夺走的权柄,还给我们这一支孝康皇帝留下的大宗。

  我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他家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只听字辈就知道谁才是皇家正统!

  这次没有伤到我在官场上的根本势力,丢出一些小官舍卒保帅便是。

  我还有五峰旗中那位大船头儿做外援,想在闽州治决出胜负,还要看各自的手段,咱们走着瞧。”

  这时,房门被推开,一个眉目深刻,颇有异域风情的美人端着茶盘走进来。

  看到韩武圭愁眉不展的样子,俏脸妩媚一笑,主动将鬓角的发丝捋到耳后,缓缓跪在了他面前的桌子底下。

  一刻钟之后,韩武圭进入了排除一切杂念的贤者时间。

  他低头看着温顺跪在面前的美人,终于想起来这是.蒲寿英的女儿,作为双方合作纽带的一部分,被秘密送来王府充当姬妾。

  自己还跟这个颜色妩媚的妾室生过一个儿子,为了照顾蒲寿英的面子,更是放任那孩子加入了一个西洋的异教。

  当然,也顺理成章推测出蒲寿英极有可能对他不怀好意的事实。

  他自己的事情都是后话,大不了以后再说。

  现在要做的是赶快切断一切与蒲氏家族的联系。

  咔嚓!

  亲昵地抱着美人的螓首,突然用力一扭,扭断了她的脖颈,美人脸上的笑意瞬间僵硬。

  把软软倒地的尸体丢在地上,跺脚召唤九州社令箓中的两位吏兵出官。

  “赶快把尸体处理干净。”

  “诺。”

  然后自己拔出墙上的一口宝剑,大步走向后院有童声响起的地方。

  “不要怪孤。

  蒲氏家族现在就是一个粪坑,孤刚刚才把白鳞卫应付过去,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把屎沾到自己身上。

  况且,就算将来成了大业,孤也不能留个串串影响宗室血脉,早晚都要把蒲氏给一脚踢开。

  本来就一个都不能留啊。”

第102章 诛十族,潜入夜

  “杀!这等毒蛇绝不可留在朕的大昭!”

  广泽王世子韩武圭抓紧时间给自己辣手扫尾的时候,历史长河的反噬已经从闽州治传遍了整个大昭,以及北方的草原。

  云蒙帝国退回草原之后也曾短暂强盛过,这个时候却早就四分五裂。

  黄金家族接到这个消息之后,除了愤怒之外也做不出没什么实质性的反制措施。

  但大昭王朝的【社稷主】绍治皇帝却不一样。

  虽说王朝越弱他越弱,国家到了后期各种问题积重难返,他也远远没有那种全知全能的恐怖威能。

  却也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自己被蒙蔽的事实,顿时又恼又怒,咆哮出声:

  “地方上在干什么吃的?

  都是尸位素餐的奸臣!”

  他本来正悠哉悠哉守着自己精心炮制的一炉宝丹,听到蒲氏家族的消息,差点一脚踢翻了丹炉。

  身上的道袍、大殿中的纱幔、甚至殿外的灯笼全都无风自动,京城上空的天色陡然阴沉,密云不雨.

  足见这位社稷主的道行多高,威势多足。

  “主子爷,您消消气,为了那些无君无父之辈气坏了自个儿不值当。

  快服一丸清心丹降降火。”

  贴身服侍的大太监连忙上前递上温水和一颗碧莹莹的丹丸,服侍着皇帝服下,才让他长长舒出一口气。

  药力在体内一品【丹鼎道士】的神光中迅速化开,丹毒则被涤荡一空不伤己身。

  皇帝、朝廷官员、宗室、勋贵身上的职位通常有两种。

  一个是本身修行而来的职官法位,另一个是按照朝廷统治体系设置的皇位、官爵。

  跟云蒙宗室普遍就职的【龙胤】不一样,按照老韩(朱)家传统,不论皇帝还是宗亲都必须得多才多艺才能拿的出手。

  就职的职官法位五花八门,只要不干涉朝政,不插足军队,不经商,不下海,不务农,不做工,无论你走三教九流、内外八门哪一条法脉都可以。

  第一流的就是分属天班职官的清贵道士,神霄道士、丹鼎道士、神机道士、谶纬道士、武坛道士.等等各有绝活。

  第二流就是地班中的耍猴儿、木匠、郎中、乐师、小说家等等。

  到了最下层,空有爵位饿死的宗室也大有人在。

  由于绍治皇帝是外藩小宗继承大统,继位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天班的【丹鼎道士】。

首节 上一节 90/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