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32节

  那如意不过尺许长,通体温润,纹光不显,倒是件养得极好的法器,动静间透出几分清净冷华。

  姜锋行至案前,止步敛衽,低声一揖:

  “弟子姜锋,来迟了。”

  重虚师伯眼皮未掀,只鼻端“嗯”了一声,算是听见了。

  倒是灵微师叔略抬眸,目光扫他一眼,声音清清冷冷,如山泉击石:

  “不迟,正好赶上一口热茶。坐吧。”

  姜锋便在末席落座,尚未开口,已有师兄抬手斟了盏粗茶。

  茶色发暗,入口发苦,苦得不近人情,但落喉之后,却真能刮净一路风尘。

  没人问他为何来迟,也无人催促什么,连目光都淡。

  只听堂外风声依旧,杯盏轻响,众人自守其静。

  直至一盏茶饮尽,那原本断续敲着桌沿的指节,忽然一顿。

  重虚师伯缓缓睁眼,起身,只吐出两个字:

  “走了。”

  声调平平,却像山雨欲来前的一阵静。

  满堂喧哗,似在这一息间短暂屏息。

  十余名弟子闻声齐齐起身,动作整齐划一,没有半点多余的声响。

  一行人鱼贯而出,穿过街道风沙,往西而行。

  本是荒地去处,路上却不知何时多了人迹,行色匆匆,衣袍猎猎,看着也像是奔那西海的。

第141章 西海浪涛,白衣女子

  出了那座孤镇,往西再行,海风越发腥咸,吹在脸上,像被刀子划了几道。

  风里掺了股说不清的味儿。

  有人气,有妖腥,还有一股甜得发腻的腐臭,像是烂透的果子泡在海水里,一口吸进鼻子,直冲脑仁。

  浪涛咆哮如兽,怒拍岸石,震得沿岸都在打摆子。

  再往前看,光景便有些不堪入目了。

  三教九流,南腔北调,连带些模样古怪、鼻孔朝天的妖怪,也混在滩涂上扎了营。

  有拎铁铲的,有袖里藏咒的,一个个蹲在泥里刨啊挖的,姿势倒挺虔诚,模样却像秃鹫啄尸。

  偶尔有人翻出件闪着灵光的珊瑚,或是半截残破法器,立刻引来一阵骚动。

  四下的目光唰地亮了,亮得像刀子,粘得跟苍蝇似的。

  谁出手慢一步,那宝贝怕是连带手指都得被人抠走,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鹤鸣山一行人行于其间,自顾自地走着,四下鼎沸喧哗,不过耳畔远远几声蝉噪。

  重虚师伯走在最前,神色淡淡,目不斜视,只随风吐出一句:“散开,看看。”

  声音不重,却清清楚楚落进每个弟子的耳中。

  众人应声而动,三三两两散入滩涂乱石之间,身影如潮中碎影,一晃便没了踪。

  姜锋照旧独行,拣了个最偏僻的去处。

  此番下山,他心头早已有了些模糊的猜测,却也说不真切,只觉此行气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了几分说不清的“沉”。

  沿岸一带礁石嶙峋,风过处,只余几丛海草卷着腥味打摆子。

  他绕过一块半人高的黑礁,脚步微顿。

  水洼边,横着一具尺许长的鱼尸。

  通体银鳞细密,头生双角,腹下四爪初具,虽无气息,却仍带着一缕未散的灵光。

  赫然是典籍中记载、走江化蛟未成的“龙鱼”。

  此物本应藏身深海,不轻露面,更不该死在这等滩涂浅洼。

  可如今,它就这么僵着躺着,鱼眼大睁,透着一种空洞的灰白。

  不是死前惊惧,更像是……被抽空了活意。

  姜锋目光微凝。

  鱼身无伤痕,无破口,连一鳞半爪都未乱,只瘪瘪地贴着骨架,如风干的纸皮。

  那皮肉、血气、魂魄,像是被人一口气抽走,抽得干干净净。

  不远处,几名闻声赶来的师兄弟也都停下脚,目光落在那摊东西上,一时无言。

  潮声翻卷。

  有师兄倒抽一口凉气,低声道:“这手法……不是寻常妖打斗。”

  有人皱眉,有人蹙目,皆神色微变。

  未及细说,灵微师叔的身影已悄然而至。

  她只淡淡瞥了一眼,眸中本就覆着一层霜意,此刻更冷了几分,像结上了霜上霜。

  不言不语,素指微抬,指尖燃起一朵金紫交融的小火苗。

  她屈指轻弹。

  火星落在鱼尸上,却不见半点焦臭响动。

  那团干瘪的死物,只“嘶”地一声极轻,就化成了一撮琉璃色的灰。

  海风一吹,灰尽无痕,连死气都吹得一干二净。

  做完这一切,她才收了手,又取出那方素帕,轻轻拭了拭指尖。

  唇边轻念一句,似是“往生……净土……”

  声细如尘,落在风里便没了影。

  姜锋垂着眼,望着那片空空如洗的沙地,心头却微有几分纷乱。

  这一趟,自始至终,师长们对滩头那些流光溢彩的“宝贝”视若无睹。

  他终于有些明白了。

  这趟差事,怕不是什么寻常的历练。

  他们要寻的,或许不是灵物,也不是仙材。

  那龙鱼化作的飞灰尚未尽散,灵微师叔已转身离去,袍袖一摆,竟无片尘沾身。

  众人默然随行,未及多言。

  回至滩涂,海风依旧咆哮如旧。

  灵微师叔脚下忽一顿,眸光略略一转,随手朝前方一指。

  “那里吧。”

  她指的是前头一座不高不低的沙丘,地势略抬,恰可俯瞰半海。

  语声未落,弟子们已各自动身。

  无锄无斧,无砖无石。

  只几杆玄色阵旗,被人轻轻插入沙中,竟如入虚无,不起半点波澜。

  几张黄符随手一抛,空中兜转几圈,便像得了灵性,自寻方向,纷纷隐入虚空,音息全无。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一方天地便悄然成形。

  外头仍是潮声不绝,人语鼎沸。

  可一脚踏入那圈中,却如落入另一方世界。

  热浪淡了,喧哗轻了,连咸腥的风也似隔了层纱帘,只余几声潮响,远远传来,恍若梦里。

  灵微师叔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简,于沙地上随手一点。

  玉光划开,地上便现出门庭廊舍的模样。她又执笔轻书,落下一行字:

  听潮小筑。

  字迹疏朗而不浮,清隽中藏着几分内敛的锋芒。

  那四字一成,仿佛天地间便真生出这样一处所在。

  这便是道门人的做派。

  纵身在俗世浊浪中,也要辟出一隅清境。

  一应安顿妥当,灵微师叔的眼落了过来,清清浅浅,在姜锋身上稍一停驻。

  “清水、吃食,还缺些。”

  她语声不高,似风吹青箬,听着冷淡得紧,没半点烟火气。

  “山下坊市,你去走一趟。”

  姜锋心里其实早已明白,嘴上却只淡淡应了句“是”,便转身离去,步子稳得很。

  这“采买”两个字,说来寻常,听着也随意,可谁不知,真叫他去的,是耳,是眼。

  山下坊市,倒也热闹。

  说是市集,其实更像是个随手拼起的草台班子,棚子搭得东倒西歪,布帘油光水滑,货架风一吹就打颤。

  可人却真不少。

  三教九流的,妖气人气混着汗臭酒气,腥咸里还裹着点若有若无的血腥味,熏得人脑壳发涨,倒也算得上一道独门风味。

  姜锋在人堆里兜了半圈,拣了个角落的茶摊坐下。

  茶是劣货,叶子泡得发黄,呷一口,除了烫,便是涩。

  他却喝得不紧不慢,眉眼低垂,神情懒懒,像真个只是歇脚。

  只是那茶摊前人来人往,脚步声杂乱如麻,他耳朵却竖得极静,哪怕三尺之外有几字咕哝,都能听个七七八八。

  采买是假,打探是真。

  “这风浪翻腾了大半年,多少宝贝、多少海兽被冲上岸,西海龙宫怎么半点动静也无?”

  话头是从一旁飘来的,嗓音粗得像扯布,带着酒气与盐腥。

  接话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大汉,一张口唾沫四溅,连茶水都震出碗沿:

  “龙宫?它自己都顾不过来了。早听说西海三太子敖烈几年前便失了踪,到现在连个水泡都没冒,怕不是出大事了。”

  “嘘……小声点!”

  旁边那人赶紧拐他一肘子,嘴上压着声,眼里却泛着光,

首节 上一节 132/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