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炼化混元葫芦开始 第66节

  康大掌门觉得专业的事该问专业的人,便转头看向坐在下手的周稼师:“周道友,你觉得呢?陆道友的提议是否可行呢?”

  “嗯,依着周某的拙见,陆道友的提议并无不可,只是要落实此事,还得让周某先见过陆道友想安置在槐树下的那箱灵蜂之后,才敢断言。”周稼师说的倒是老成之言。

  康大宝与陆家女修听了也都是赞同点头,康大宝正要说明日再议,却听得陆家女修开口:“道友所言甚是,妾身已将这箱灵蜂带来了。”

  她说着说着,便从灵兽袋中搬出一个灰色木箱法器,打开木箱侧面的盖子,一大群玄色灵蜂便嗡嗡地涌出蜂箱,围着殿中的青灯盘旋飞舞起来。

  好在重明宗毕竟不富裕,殿内烧的都是兽油灯烛,燃起来的都是凡火。有那没脑子的灵蜂好奇扑上去了,亦只会被烫得痛一下,翅膀被燎出些糊味,没有什么大事。不然只这会儿工夫,陆家女修的这箱灵蜂就会折损大半。

  周稼师先未去看殿中的灵蜂,反运起灵力罩,往蜂箱探去。

  四周的兵蜂虽然着急,但陆家女修控制着蜂后未发命令,它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稼师把手伸进蜂箱,捻起只灵蜂幼崽沾着蜂蜜放入嘴中大嚼起来。

  “陆道友这箱灵蜂不简单呐,虽还只是一阶下品,但嚼起来,却有几分一阶上品玄玉蜂的味道。”周稼师开口赞了一声。

  他这鉴别灵蜂的手段,康大宝与陆家女修还是头回见到。但后者在惊讶之余,还是敬佩说道:“周道友所言不差,我家黑玉蜂的确是引自玄玉蜂而培训出来的。”

  “啧,果然如此,那这灵蜂采蜜之事,怕是要从长计议了。”周稼师闻言皱起眉头,叹了一声。

  “这是为何?”不知陆家女修开口发问,连康大宝面上都现出疑惑之色。

  “道友培育这黑玉蜂多年,当知道此蜂秉性,若是周某所料不差,道友的灵蜂应与玄玉蜂的习性差之不多。它们虽也有授粉之善,但采蜜之时,最是凶狠粗暴,往往会连带灵花的花瓣花蕊也都伤害许多。”

  “若是我家也是果木灵植倒还好,被这些灵蜂撕落些谎花下去,剩下的收成说不定还更好些。但康掌门所得的是一株槐树,大半价值都在所结的槐花上,要是被道友的灵蜂祸害了只得些许灵蜜,那便有些得不偿失了。”

  周稼师将缘由说清了,二人面上的疑惑之色尽去了。

  康大宝对于此事的兴趣本就不太大,便要开口回绝陆家女修的提议。却听后者已开口问道:“周道友博闻强记,黑玉蜂的确有此恶习,道友的顾虑不无道理,妾身佩服。只是不知能否让妾身亲身一观那棵槐树,看过之后,我们两家再做打算不迟。”

  陆家女修不擅奉承,是以她这番对周稼师的夸赞就不是出于场面话了,而是诚心赞赏。

  她想看看大槐树,这事情周稼师做不得主,便往康大宝方向看去。

  康大掌门自无不可,槐树被她看一眼又不会少块树皮,反正这买卖也难谈成了,就当还刚才被周稼师吃下去的那只幼蜂了。

  三人踩着月光,行到大槐树下。陆家女修也是有点眼力的,她只靠近树下一闻,便能感觉到这大槐树原本的品阶不低,只是不知何故被伤了元气。

  但有周稼师在此对症下药,便是她这个外人也能感受到这棵大槐树的元气,正在飞快地恢复着。

  “这起码是一阶上品的灵植。”陆家女修动心了,她的黑玉蜂就是要靠着采食各类高品的灵花酿蜜,才能加快升阶。

  可高品的灵花纵是侥幸寻到了,往往数量也不多,仅那点花粉也不够所有黑玉蜂使用,得用作培育蜂后使用。

  而数量够的灵花中,能寻到的偏又品阶太低,不能够供黑玉蜂升阶所用。

  若是这棵槐树真能供黑玉蜂采摘,那么三五年过后,她这几箱黑玉蜂起码有一大半能进阶一阶中品,酿出的灵蜜也会比现在高上一等。

  莫看品阶只提升那么一品,可一阶中品的灵蜜,已经可以作为炼制部分二阶丹药的辅料了,价值要大大增加。

  “再没有比这棵槐树更合适的了,一定要谈成了!”陆家女修如此想到,自己便先降了原本想好的价钱。开口说道:“康掌门,我们两家合作,酿得的槐花蜜,你家分四成,我家分六成。”

  康大宝还未算清这个账,便见周稼师已走到大槐树前,伸指凌空画了个艰深难懂的符文,又将一枚灵石于手中捏碎,撒在符文上面。

  便见符文现起流光,印在槐树树干上,槐树上最细嫩的一个枝丫瞬间长出两个花苞,紧接着花苞们次第裂开,同时绽出两朵白色的小花,静谧的夜空下便多了一分干净清爽的芳香。

  周稼师接着从陆家女修处又借来一只黑玉蜂,那黑玉蜂从周稼师的指尖升起,奔着槐花便如饿虎扑食,采摘花蜜的同时还将花瓣也啃咬得满是缺口,到最后甚至还被扯下来了一片花瓣。

  康大宝与周稼师见此情形,面色愈发难看,便听着后者说道:“唉,陆道友你这黑玉蜂比我想象中还要凶狠些,莫说分四成灵蜜,便是六成,怕也只是勉强持平而已。”

  “那就六成!”陆家女修看着黑灵蜂采完花粉,一副鼓腹含和的模样又飞回自己的手上,心中念头更加坚定,势要达成这项合作。

  “呵,道友且慢,六成给我家,那不是没有赚头?那我何苦让你这灵蜂来酿蜜。”这时候康大宝却接话了,他可不能做这赔本的买卖。

  “七成予你家!”陆家女修加价加得干净利落。

  “八成!”康大掌门毫不客气,再砍一刀。

  “就八成!那便这么说定了。”陆家女修这次回答得斩钉截铁。

  “妾身这便告辞,待槐花开的时候再来。”这陆家女修倒是个利索的,事情一谈完行礼便走。

  “啧,早知道该喊九成的,亏了嘛。”看陆家女修答应得那么干脆,康大掌门便又开始算起了小账。

  “康掌门,便是只要一成也是赚的。”却听此时周稼师看着陆家女修渐渐走远了,才开口说道。

  “道友此话怎讲?”康大宝被他勾起兴趣,好奇问道。

  “若那陆道友驯养的是一群一阶上品的玄玉蜂,那么咱们的槐花的确会在其采蜜过程中被祸害不少。但她驯养的黑玉蜂只是一阶下品,口器不利,还咬不动一阶上品的槐花花瓣,不会于我们的槐花有什么损伤。”周稼师嘿嘿笑道。

  “那刚才…道友使诈了?!”康大掌门说到一半便醒悟过来,哪里还能不知道这是周稼师使了手段。

  “我以稼师秘术违和时令强行催熟的两朵槐花,本就是虚有其表,自然扛不得那灵蜂的撕咬。”周稼师表情有些得意,与他忠厚的相貌生出些违和来。

  “这树槐花如无例外,可供两箱灵蜂采摘,约可得六到八升槐花蜜,槐花蜜若是酿成中品灵蜜,那一升卖二十五个灵石也卖得,那一年便是…”周稼师越说喜色越浓。

  康大宝听了也不禁接话:“那便不算槐花收益,仅这灵蜜便净赚一百二十到一百六十块灵石。”

  “那只这一棵槐树,一岁便可为重明宗带来二三百枚灵石的收益。”康大掌门想到此处,喜色更浓。

  “嘶,不意这老实人也有这等狡黠的一面。”康大宝心生欣喜的同时也有了些警惕。

  果然能在宣威城这样的大邑独自讨生活这么多年的角色,肯定不会如他看上去那么简单。

  康大掌门此时投向周稼师的目光中,已有了些异彩了。

  再次感谢简V老哥的打赏!本来应该加更的,但手机码字效率实在太低,只能先欠着了。

  感谢书友20180203053622586老哥的一百点币打赏,感谢大家的投票,评论,追读

  前面两章写完后,大家有了些争议,各位老哥的评论老白都有看,说的都是有道理的。

  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在老白没有对康一龙的出现做好铺垫。

  其实老白的本意是想体现出一个前面得了很多宝物,后面睡了一觉又南柯一梦这种大喜大悲的感觉的,让大家感到修仙不是能一步登天,各种意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的荒谬感。

  但现在看了大家的反馈,应该是没有写好,有些突兀了,这是老白的问题。

  很谢谢大家提出的中肯意见,一早醒来,我也看到有许多批评老白的读者老哥还是投了票支持,在此真心感谢。

  各位关心大纲的老哥也不用担心,目前还是有在坚持自己的主线在写。

  我还有看见大家在评论中互相之间起了一些争执,我觉得大家看书就是为了放松来的,有问题都是作者的问题,没必要互相之间伤了和气,所以有一些戾气比较大的评论老白也会删除掉,希望大家理解。

  再次谢谢大家!

第94章 新师弟

  大卫仙朝乾丰四百二十三年,八月十二,慈圣贤皇后大寿,值神天德,宜祭宜昏。

  重明宗新建的祖师堂终于开始使用,历代祖师的雕像总算可以搬出有些逼仄的低矮小屋,住进宽敞明亮,散发着淡淡檀香味道的堂皇大殿。

  站在黑沥木大门外即可看到,堂上正中供奉着三层雕像,顶层是道门三清,这是道门之祖;二层是张祖师,即是重明始祖;三层是其他五名已经身殁的掌门祖师。

  祖师像下有灵木大桌,上置香炉法旗,名册大磬。

  走进祖师堂中,由上好青玉铺成的地面闪耀着温润之色。在左右两侧贯穿整屋的烛架上,有数千盏青灯长明,散出的袅袅烟气衬得六座身穿云袍,头戴芙蓉冠的祖师雕像更显庄严神圣。

  梁上刻青龙游海,柱上有真凤巡天。

  周稼师此刻收拾得干净利落,跟往日在田间地头的那副忙碌模样截然不同。

  他身着靛色道袍,头戴混元巾,目露坚毅之色地站在祖师堂前,手结太极印,举至眉心,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以头点背,行三跪九叩之礼。

  裴奕请了三根香,周稼师垂首接过,口称谢过师兄。踏起七星步迈过拜垫,行到香炉前,右手插香。

  插香完毕,周稼师又退回拜垫之后,手结莲花印,站姿再拜。

  此时坐在祖师像下的袁晋表情肃穆,敲响大磬。磬声清越,如一泓清泉,流淌在众人心间。

  三声磬响过后,康大宝拿出早已写好的黄绢走到祖师像前与周稼师并列,行站姿拜礼过后,展开黄绢,沉声念道:“弟子康大宝,今日上告祖师。今有弟子周宜修,性淳朴,禀忠厚,天资卓越,处事恭俭。遂以重明宗七代掌门之职,代师授业,引周宜修入我家门墙。”

  收起黄绢,康大宝拉着周宜修的手,到了其师塑像面前,后者再拜。

  磬声再响三遍过后,周宜修再次起身,便听康大宝温声笑道:“周师弟。”

  “周宜修拜见掌门师兄。”周宜修亦是面带笑容,再与裴奕、袁晋、蒋青一一见礼。

  在旁观礼的一众小辈也上来拜见这位新鲜出炉的“小”师叔。

  “未曾想,父亲年逾古稀之年,还能拜进宗门。”周昕然看着周宜修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的模样,在旁也笑。

  周家从宣威城搬来重明宗生活半年过后,算是已彻底的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

  重明城虽偏僻穷困了些,但周家人身为仙人亲族,在此过得是人上人的日子,不消同在宣威城那般过的谨小慎微。

  周宜修父女在此也备受尊重,过得舒心。

  周宜修的稼师造诣已到了一阶上品,按说在一些筑基大族中做个寻常供奉,都不是难事。

  可他与重明宗众人相处得越久,便越觉得该在此处安身。

  康大宝与周宜修接触久了,也觉得这是个难得的纯良之人,如今宗门实在缺人,是可以将他引入宗门壮大自身。

  康大宝与几个师弟商量了一番,本来想的是要聘他做供奉,可算了下账,又觉得出不起长期聘用的价钱,便试探性的问了下其要不要入宗门。

  谁料这么一问,双方竟是一拍即合。

  周宜修这辈子算不清给多少人家做过稼师供奉,见惯了高门大户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遭逢大难过后,心里头就起了要找个地方落脚下来,安家养老的念头。能够拜入重明宗这个上下和气的宗门,成为正式的门人弟子,这对于他来说,也是极好的。

  他要是没有这份心思,又何苦要主动帮康大宝从陆家女修那里,多诓些灵蜜份额回来。

  既然“郎有情,妾有意”,周稼师自此便顺理成章的做了康大掌门的四师弟。

  堂内观礼的除了左近三家的代表之外,还有两个修士。他们看着周宜修拜入重明宗,面上都露出一些羡慕之色。

  他们年纪都在四十岁上下。修为也不高,一个练气四层,一个练气二层。

  面白个高的唤作魏古,练气四层,是个一阶下品的阵师。靠着这门手艺,本来在老家荆南州过得也很惬意。

  谁料其有一天喝醉酒后失言,竟然直接在酒肆茶楼里当众开口,谈论了两句袁家筑基的闲话。

  待他酒醒后自己已全然忘了,直到翌日照旧去坊市摆摊的时候,有酒友跟他提起此事,他才猛然想起。

  其实那话也未必传到了袁家人耳朵里。便是听到了,魏古当时的言辞也不算过分,袁家人未必会有闲心来寻他麻烦。

  但魏古自己还是越想越怕,便带着家小跋山涉水,离开了生养自己半辈子的故乡,到了平戎县来跑生活。

  魏古初来乍到,亟需生意赚些灵石安置家小,是以要的价钱也低。

  康大宝恰好觉得宗内有些次要地方法阵不全,还需要增设一些,便将他请来了。

  面黄个矮的名叫莫苦,他的经历就没甚说头了,又一个阴差阳错踏上修行路的凡人散修而已,修行近二十年了,还是徘徊在练气二层。

  他在重明墟市混了些日子,交不起赁居房屋的灵石,稼师手段也没学到家,还未入阶,更没胆子跟那些进山的亡命修士学学,拿着法器猎兽采药,便只能被康大掌门一分不花地白捡来了。

  现在他正与康荣泉一起侍弄灵田,好让周宜修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育灵槐上去。

  对于干了活却分文不赚这件事,莫苦从内心而言就没有半点意见。

  于他这等贫苦无依的散修而言,不需要缴纳灵石便能有处有灵之地安身,在闲暇之余可以安稳修行,时不时还能吃到康荣泉分来的半碗灵米,听听周宜修于灵植一道的经验讲解。

  这跟过去颠沛流离、挣扎修行的日子相比,这哪里是压榨,简直就是福报啊!

  要是康大宝对莫苦太好了,他怕还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被邪修盯上了,等着用他的骨肉血髓炼制法器邪功呢。

  因着这些日子在重明宗干活的经历,也让莫苦对于康大宝这个掌门看明白了一些。

  这是个对自己颇为吝啬,对门人却相当好的大家长形象的掌门。

  处事公平,待人和气,性子有些软,门人弟子虽然尽都服他听他,但更多是出于爱,而非畏。

首节 上一节 66/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