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啥祖宗,都是我编的 第221节

  然而,下一刻——

  “喃呒……阿弥……陀佛……”

  一声扭曲、重叠,蕴含万千杂念的诡异佛号,突兀地在所有心生感应者的道心深处炸响!

  “噗!”

  几位、元婴修士当即脸色一白,气血翻腾!

  “魔佛!是泥犁底下那尊魔佛的气息!”

  太一道宫深处,寂灭海。

  须发皆白的老道掐指一算,面色陡变。

  “因果纠缠,业力深重!此劫专蚀心念,扭曲认知,一旦沾染,门下弟子道途尽毁,吾等道统亦有被人鸠占鹊巢之危!”

  巡天司总衙,监察天下的“万象镜”剧烈震颤,镜中映照出的玉京景象已是一片混沌。

  司主看着镜中几个属下眼神逐渐空洞,沉声道:“启动守心金钟,自此刻起,所有巡天卫固守本部,不得外出,违令者斩!”

  另一边。

  皇城深处,九龙壁光华大放,一道声音传遍内廷:“闭宫门,启祖龙结界!凡我徐氏血脉,速归祖祠,不得延误!此番劫难一旦沾染,后患无穷,且静观其变!”

  同一时间。

  “开启护山大阵!”

  “所有弟子速归山门,封闭洞天!”

  “此乃心魔大劫,不可力敌,守持本心为上!”

  一时间,玉京各处光华冲天!

  煌龙宗驻地,龙影盘绕,将整个宗门笼罩;玄牝药宗别院,万千药气化作青碧光罩;洗剑池所在,冲天剑意凝成无形剑域;离阳宫、巫祖坛、天机盟……凡有法相乃至更高存在坐镇之所,皆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决断。

  他们不趟这场浑水。

  一道道或辉煌、或古朴、或森严的光幕、结界、阵图接连升起,似是狂风暴雨中艰难点亮的一座座灯塔,将自家山门、别院、重要据点以及核心门人弟子护在其中。

  他们选择了明哲保身,割舍了外界的凡俗百姓、低阶散修。

  却也有不少宗门弟子心生不忍,出言道:“这般局面,吾等却只顾自身,是否有违道心?”

  如此言论,渐有流传,但很快就被各大宗门的上层压制下来——

  “尔等可知其中因果,牵扯皇室?这仙朝,终究是徐家的仙朝,如此劫难,仙帝若还不出,何苦吾等为他代劫?”

  一番说辞,便压过了诸多言论。

  毕竟,那仙帝再是如何闭关,如今连整个玉京都被牵扯,此处乃是徐氏根本,若他还不理不问,旁人又如何能为他徐氏拼死?

  更何况,许多人隐约知晓,那位仙朝至尊,似乎并未闭关!

  就这样,一个个“孤岛”在玉京各处形成,光幕之内是紧张的凝视与严阵以待;光幕之外,是迅速被灰白风暴吞噬的、绝望的喧嚣。

  风暴过处,并无飞沙走石,屋舍俨然,草木如常。

  但街上的行人,家中的百姓,酒楼里的食客,巡逻的兵卒……无论修为高低,身份贵贱,只要未能及时躲入“孤岛”的,皆会在风暴掠过的瞬间,眼神骤然空洞,动作僵在原地。

  他们的意识,已被强行扯入一片光怪陆离、虚实不定的混沌梦境之中。

  很快,整个玉京城,仿佛被按下了静止键,彻底停滞下来,唯有一座座“孤岛”在寂静中闪烁光辉。

  泥犁之底,梦境之层,已然天翻地覆!

  那座祥和之城,正不断的扩大、扭曲、变化,似是滴入清水中的墨点,疯狂晕染、扩张。

  无数支离破碎的梦境碎片,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泡沫,在各处诞生,生灭不定,彼此之间时而相连,时而分离,交织成一个庞大而混乱的迷离世界。

  “轰隆隆……”

  一声巨响之后,这梦境的天穹之上,一座巍峨巨城的虚影缓缓浮现,倒悬于九霄深处!

  陈清凝神观望,见其中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正是那仙朝的中枢玉京城!

  城中生灵熙攘,浑然不觉自身已落入镜花水月之中,融入这无边梦魇之中。

  “呼啦——”

  一阵风吹来,庞大到难以形容的扭曲佛陀之影,如亘古不散的乌云,笼罩在这座倒悬之城之上,散发着腐朽与混乱气息。

  城中人对此却是恍若未觉!

  望着这改天换地的一幕,陈清心神剧震。

  玉京何等广袤,蕴含无数宗门、高手,居然会被整个摄入这梦境世界!

  那些平日里气息冲霄的元婴、乃至法相高人,何以竟无半点声息?

  随即,他看向身旁之人,问道:“此乃阁下所为?将整个玉京摄入梦中?”

  “并非整个吸摄,而是将玉京置于虚实间隙,融入此番梦境,省得那魔佛侵蚀玉京后,将其念传播天下!须知,佛魔之意若彻底泄露,当今之世,恐无人能制。”身旁,青衣人的语气依旧冷漠,“便是吾,若无法离开此间,亦无法干涉人间。”

  “当今之世无人能制?”陈清眉头一皱,问道:“莫非那魔佛的境界已冠绝天下?”

  青衣人道:“便不是冠绝天下,但连当年的太元都只能将他封印,用化梦之法来缓缓图之,为此大伤元气,飞升之日因此推迟许久,你觉得当今世间,还有这般人?”

  陈清沉默片刻,又道:“玉京都已如此,太景……仙帝还不现身吗?他不是并未真正闭关?若他出手……”

  青衣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他若现身,你与他之间的因果,便需立刻清算。你,准备好了吗?”

  陈清一滞,随即道:“他若因为这事就坐视整个玉京沉沦,想来也不足为惧。”

  青衣人摇摇头,忽而反问:“你以为他若并未闭关,此刻会在何处?”

  “我如何能……”陈清正说着,忽的心中灵光一闪,想起太景道人化身曾言及的仙帝困境,以及对自己是隐星真君转世一事的执着问询,一个念头自心底浮现,便道:“他困于自身,无法踏足至高,所以在寻求超脱之法,改变道基,莫非,他正筹谋于转世重生之术?已不理会凡俗之事?”

  此言一出,他悚然惊觉,若仙帝沉迷转世,甚至已经转世,而眼前这深不可测的青衣恶尸,也受限于某种规则,无法直接出手,那各大宗门一个个又不出头,坐视事情扩张,或许真的无人能阻挡这场浩劫了。

  “如此说来,这事确实因我而起,旁人也无义务来收尾,可我这等道行修为,就算有心,又该如何应对?”陈清深吸一口气,“之前能胜太景化身,全赖梦境规则取巧,若论真实修为,又有诸多借力……”

  感受着体内尚未散去的太元帝韵,察觉到与面前之人的隐隐联系,他直接问道:“阁下既提出了,想来是知道其中关键了。”

  “你乃启劫之人,身缠因果,这便是破局关键,世间之事若真是凡事都看拳头大小,又岂能发展到如此地步?”青衣人语气莫名,“其实,此劫虽可能令太元数千年谋划成空,却也暗藏一线生机。”

  说着说着,他忽然话锋一转,问道:“你可知,当年,太元因何无法将魔佛彻底灭杀,只能行此化梦消磨之策?”

  陈清摇头,这等上古秘辛,他如何得知。

  青衣人也不等他回答,就道:“只因这魔佛,掌有一种‘道果’!”

  “道果?又是道果!”

  陈清心头狂跳,这个词他已听过多次,或在古籍残卷,或在于印、参玄公等人口中,却始终如雾里看花,难以捉摸其真意。

  它似乎关联纪元兴替,又似关乎修行境界,更仿佛是一切道途的根源,与天地相关。

  “修士问道天地,搬山弄海,看似神通无量,实则不过是在前人划定的‘天地’樊笼内打转。唯有以人胜天,以自身智慧勘破虚妄,构筑起独属于自身的‘天地观’,阐述这森罗万象、乾坤运转的根本法则,方有资格踏足至高殿堂!”

  青衣人仿佛看穿了他的困惑,直言解惑道:“而这‘天地观’若能圆满自洽,并以无上伟力将之显化于世,便可凝聚成一枚……道果!道果加身,几近不朽!纵使纪元轮回,天地倾覆,只要其道不灭,道果尚存,便有重燃之日!”

  他抬手指向那笼罩倒悬玉京的庞大魔影:“这魔佛,便掌有这般一枚道果!其道果之内,蕴含着符合其天地观的天道至理!正因如此,太元当年纵能将其镇压,却也难以彻底磨灭其存在根本!只能行此化梦消磨之法,将其拖入虚实梦境,以时光缓缓侵蚀,希冀在其道果复苏之前,将其灵性彻底化入梦中泡影!待其再次从道果中归来,可能就是几万年之后了!”

第246章 贷梦当还

  陈清听着这番话,寒意自心底升起。

  一枚道果,竟能让一尊恐怖存在近乎不死不灭,连太元仙帝那等人物都只能选择封印拖延!

  “所以,此劫关键,在于那枚道果?”他凝声问道。

  “不错。”青衣人颔首,他直言不讳的道:“魔佛若是醒过来,其道果亦将随之活跃,若能趁其复苏之初,灵性与道果尚未完美交融之机,以绝对之力撼动其道果根基,或可引发其内部法则冲突,令其自溃。届时,梦境反噬,或能将其彻底拉入永眠。”

  陈清一听,只觉离谱,就道:“连太元仙帝那等存在,都只能退而求其次,只将其封印,用梦境来缓缓磨灭,你觉得我这等道行,能趁着其醒来,撼动其道果根基?”

  “吾所言的,乃是最理想的局面,亦是体现出这道果之用,若不能直接撼动,便需另辟蹊径,”说着说着,那青衣人的目光落在陈清身上,意味深长的道:“你身负太元遗泽,与此地封印渊源极深,更兼身怀异数,此番之劫,更因你而起,你与那魔佛之间已有因果,这便是撬动道果的一线契机。”

  陈清沉默。

  他隐约已明对方之意,魔佛如今因自己而醒来,甚至有了脱困的迹象,那要将一切恢复,不在那魔佛身上做文章,便只能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了。

  此事确因他与太景化身之争而起,因果缠身,避无可避。

  他等于是成了一把钥匙,更有可能成为祭品,其中风险极大!

  但若任由魔佛破封,后果不堪设想,不光是自己,便是一干相关之人,清源道人、陆昭、敖余,乃至其余人等,隐星一脉,无疑都会卷入其中。

  “按照人设,李清也不该是个趋利避害的人啊!”

  说到底,梦中身的意义,总归不在于明哲保身,而是经历与感悟。

  想着想着,陈清深吸一口气,问道:“该如何做?”

  “你有两个选择。”青衣人得他回应,并不意外,单刀直入,就说:“其一,在此沉睡,此乃梦境,劫由心生,你若入梦,因果前牵扯之下,那魔佛亦将归于梦中,难以挣脱,劫难自解,待得他的一切归入梦境,化作泡影,此番劫难,自是解开了。”

  顿了顿,他复又道:“不过,吾也不瞒你,你与魔佛牵扯,而魔佛与此间诸多生灵已有关联,你入睡,魔佛便要沉睡,但今日在此的众生,也将随之沉眠。”

  陈清一听,眉头紧皱,问道:“这得持续多长时间?要多久,那魔佛才能化作梦幻泡影?”

  青衣人道:“可能一年,也可能万年,但按照我的推测,魔佛最多还能坚持两千载。不过,即便魔佛彻底化入梦中,你也不可离开,因为你与魔佛气息相连,因果相连,那道果位格也隐隐与你相连,你若离开,魔佛或许会立刻在你心中重生!”

  陈清闻言一愣。

  那青衣人则继续道:“但到了那时,此番沦入此间之人,却可解脱出去。”

  陈清一听,不由道:“两千年后,他们再解脱出去,怕是外界的肉身都已腐朽了。”

  青衣人说:“梦非常理,玉京如今介于梦境虚实之间,时光难以侵染,再有鬼蜮气息缠绕,肉身最多是腐朽一些,不至于彻底地湮灭,还有复生的可能。”

  陈清听到这,忽然想到了那李本计,对方的情况,似乎与这话有些类似,但他也没时间细查,只问:“那这第一个选择,最后我依旧还要困于此地,魔佛都没了,我却要沉睡?”

  “因为道果尚存,牵扯之人与道果共鸣,便可令其归来!除非道果易主!”青衣人说着,话锋一转,“所以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方法。”

  陈清自是顺势问起。

  青衣人倒也干脆:“转世。”

  “转世?”

  “不错。”青衣人屈指一弹,将掌中那道青气祭起:“此是太景那道化身所留,本是那化身布局想要自己转世,但被我截留下来。此气源于三生石,太景本尊应当对此深有研究,打算借助此石转世重修,所以他的这道化身也被炼入一道三生石气息,你体内有青丘火,再借此三生石之气息,可从容转世!勘破胎中之迷,保留宿慧!”

  陈清眉头越皱越紧:“但转世又有什么意义?”

  “你的肉身魂魄留在这里,真灵转世,肉身还是继续做梦,镇住魔佛之梦,真灵则转世到两千年后,魔佛本尊化入梦境、不复存在的年代!”

  青衣人说到这,眼神变得有几分幽深:“那个时候,你便可去寻找魔佛之道果,借助你与魔佛的特殊因果,将那道果炼化,篡了他位置,如此一来,他便再也无法复苏!你也可借机解放这具肉身,到时,你的转世身得了道果,哪怕不归入其天地之路,也能一步登天!真正有希望问鼎天地至道!获得飞升契机!”

  陈清一听,先是一怔,待细细思索之后,忽然道:“你是说,我将肉身留在这里继续做梦,然后转世之后,等于又获得了一具身体,只要去到两千年后,到那魔佛已经化作梦幻泡影、未曾从道果中归来的时代,找到他的道果,提前炼化了,就等于是断了他的路,从此不受制约,可以让现在这具肉身脱困?”

  青衣人点头。

  陈清又问:“说起来,这道果如今身在何处?不该与那魔佛相合一体吗?怎的好像我转世之后,还要去刻意寻找?”

  青衣人解释道:“如今算是与他一同,但寄托于冥冥之中,待他性命皆化,便会归于世间,循着某种缘法,显化于某处,至于是何等缘法,却又与那道果的主旨内涵有关,因其等于是一方小天地的浓缩精华,便也无从推算!”

  陈清接着问:“那如果,两千年后,除我之外,有其他人先炼化呢?”

  “你因今日之事,与魔佛结下因果,才能寻得,若是旁人,道果冥冥,何处可得?况且,这等机缘,牵扯大因果,旁人拿去,是祸非福,你因已经惹祸,所以不会更坏!”青衣人说着,话锋一转,“但若真生出意外,叫旁人得了,自然也绝了这魔佛之路,他今日便会失去根基,你也可即刻解封!那人夺了你的机缘,吾便也可以推算其脉络!”

  陈清一愣,问道:“这什么意思,两千年后有人篡了道果,两千年前的我,也不用等两千年了,就能即刻解封?这时间不是乱了?”他问的时候,心怦怦跳,隐隐觉得,触摸到了一点时光之秘。

首节 上一节 221/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