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鲲鹏:从南华经开始证道长生 第228节

  “这是投资,投资哪有不冒风险的?”

  “好,那得先取得胜利,才有资格谈未来。”

  “最后一个要求,我需要在整个大乾范围内,传播我所在的道统。至少……你们不能阻止我传播。”

  直至这最后一个要求提出,乾王才真正皱起了眉头。

  这个要求,显然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

  苏阳这种做法,简直就像是在大乾安插了一枚钉子,让人十分不爽。

  “这个要求,我不能同意,你换一个。”

  苏阳搓了搓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希望能够在大乾中拥有一片秘境。这片秘境必须永久存在于大乾,而且在秘境内,我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就算是乾皇,也无法进入干涉!”

  这个要求依然十分苛刻。

  乾王思索片刻后,却还是点头同意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殿下一起来参与秘境的建设了。我会构建秘境空间,但希望殿下能够调整秘境的时间流速。最好能调整到外界一天,里面一年。”

  “你想利用时间差来修炼?灵气越充足的秘境,时间流速就越难调整,我建议你不要异想天开。”

  “不……我只是打算带一帮凡人进去而已。一帮,或许能帮我们击败明霞的凡人。”

第333章 地元入侵大乾

  地元,南华。

  自灵气复苏、苏阳创立南华大学算起,至今已过去将近二十年。

  这二十年时光,改变了太多的人和事。许多人凭借灵气与修仙之法,在一夜之间暴富崛起,实现了命运的逆转;也有人因站错阵营,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而苏阳,始终稳稳地立于地元界的顶点,以一种超脱的姿态,俯瞰着世间众生。

  “出关了?”林秋星走上前,轻轻抱了抱苏阳。

  “比我想象中要快一些。”苏阳回应道。

  “有事要处理,关于克隆组织以及毕云之死的事情,你调查得怎么样了?”苏阳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林秋星的表情变得异常难看。

  “幕后黑手,是生物玄学系的副主任。至于原因……是出于嫉妒。”林秋星点到为止,没有再多说。

  这些年,林秋星为南华大学、为整个地元界都做出了诸多卓越成果,其中不乏足以改变世界的重大发现。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人嘴碎,说林秋星是依靠苏阳的关系才取得这些成就的。

  也有人觉得,是苏阳给了他们机会,那些能够斩获国际大奖的成果,未必就不能出自自己之手。

  “他妄图研究出一件究极作品,最终目标是制作出你的克隆人。这项研究极为耗费资源,尤其是灵气资源。而整个地元界,只有南华大学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他便将主意打到了各位教授身上。”林秋星继续说道。

  “他确实是个天才,甚至研究出了对金丹强者都有效的药物。不少院系主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都被他活捉并用于克隆实验。”

  “那些主任没事吧?”苏阳连忙问道。

  那些主任基本上都是金丹期修士,实力虽算不上顶尖,但结合修炼条件与时间来看,潜力无穷。死一个,都足以让苏阳心疼许久。

  “都没事,他们都被关在某处基地中,处于催眠状态。”林秋星回答道。

  苏阳闻言,转而问起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能够稳定通过克隆技术制造出一位筑基期修士了?”

  林秋星摇摇头,说道:“很难,他们最多只能克隆到筑基境界。至于凝聚金丹那一步,依然需要克隆人自己完成。只不过,他们的成功概率比一般修士要大一些,而且成本极高。”

  “哦……”苏阳顿时失去了兴趣。

  “辛苦你了。”苏阳说道。

  林秋星摇摇头,又问道:“你准备怎么处置他?”

  “杀!”苏阳回答得毫不犹豫。

  没想到林秋星竟也跟着点了点头,显然对这次事件也是忿怒至极。

  无论是克隆研究,还是污蔑她的弟弟,都触碰到了她的底线。一向性格温和的她,也忍不住怒火中烧。

  “这是小事,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说。你帮我发个信息,通知学院各大院系主任、都市内所有学校校长,以及联邦那些领导来开会。”苏阳说道。

  林秋星闻言,心中一惊。

  如此大阵仗的会议,一般每五年才会举行一次。而苏阳竟然主动提出要召开临时会议,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林秋星忧心忡忡,却没有细问,转身去安排通知事宜了。

  目送林秋星远去后,苏阳坐在校长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

  指望大乾海底那边的虾兵蟹将与明霞为敌,难度确实不小。而地元界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与大乾海底士兵相比,顶多算是沙丁鱼级别的战力。

  但地元界这边的科技却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吃时间不吃灵气。

  大乾那边的修士强大起来后,确实可以凭借个人武力扫平一切。但地元界的科技体系,却可以集众人之力,实现人多力量大的效果。

  除了数学等基础学科外,其余像材料、化学等学科,更多是进行重复性研究。几百组实验做下来,迟早会出点成果。

  而利用秘境时间加速,是苏阳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快速提升己方战力的方法。

  苏阳为地元界谋福利,地元界本身也该成为苏阳的助力。若只是一味地付出,而没有相应的回报,这个体系迟早会陷入崩溃。

  ……

  一月后。

  南华大学会议室。

  地元界的高层人员,从未像今天这般齐聚一堂。

  除了少数事先得到消息、知晓部分内情的人之外,还有极少数人甚至暗自揣测,是不是自己做的某些见不得光的事暴露了,今天来这儿是要被清算的。

  苏阳可没心思去理会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他直接开口发言道:

  “咱们地元界的灵石,还有南华大学的灵气来源,除了通过灵气作物以及能源转化生产的那部分之外,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世界获取的。”

  此言一出,会场内顿时炸开了锅,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能够在这里开会的人,个个都是心思缜密、精明能干之辈,他们立刻联想到了苏阳那神秘莫测的崛起历程。

  但更让他们感到困惑和茫然的是,苏阳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件事。

  “大家不用过多猜测,这些年我能崛起成为地元界的第一人,确实和那个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我之所以把这件事挑明,是因为那个世界发生了一些变故。”苏阳解释道。

  “该不会是那个世界想要入侵我们的世界吧?以我们世界的武力水平,有没有反击的可能?”赵部长急切地问道。

  他如今已经九十多岁高龄,头顶早已没了黑发。

  他早已退休多年,原本这次会议并没有邀请他。只不过他从苏阳发布的命令中隐约猜到了某些事情,这才亲自赶来。

  他的话一问出口,一股恐慌的情绪随即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战争,他们经历过许多次,早已习以为常,不会因此而惧怕。

  但这次的情况截然不同,他们的敌人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文明。

  未知,往往才是最令人恐惧的。

  类似这样的大型会议,通常都非常强调纪律性,但今天在场的人却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咚咚咚!

  苏阳敲了敲桌子,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见。

  讨论声也随之戛然而止。

  “另一个世界叫做大乾,他们的实力非常雄厚。毫不夸张地说,根本不需要他们那里的顶级强者出手,就能轻易覆灭如今这个阶段的地元界。类似于十几年前血神那个级别的修士,在大乾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苏阳缓缓说道。

  “要打吗?”赵部长立刻体现出了军人的果断思维。

  但所有开会者的心中却同时浮现出一个疑问:这怎么打?

  几十年前血神的恐怖威力,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地元界不是没有能力消灭他,而是消灭他的代价实在太大,让人难以承受。

  苏阳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话锋突然一转。

  “我并没有说他们要入侵我们,而是我们要去入侵大乾!”

第334章 战争方略策划

  “我方才已经提及,大乾那边正遭遇重大变故。目前有两股势力在大乾境内激烈争斗,我与其中一方达成了合作协议,承诺助其夺取正统地位。”

  听闻苏阳此言,在场众人神色各异,心中五味杂陈。

  不少人对此次战争持保留态度,甚至未必支持。

  但很快,他们便意识到,苏阳今日召集大家开会,并非为了征求意见或商讨对策。

  “那么,我们能获得什么好处?”化身开口问道。

  他与苏阳事先已有沟通,此刻发问,不过是为了推动会议进程。

  “灵气与灵石资源。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他们需向我们交付一千亿灵石,平均每年十亿,作为雇佣我们的费用。若我们能助他们取得最终胜利,还将获得更为丰厚的报酬。”苏阳解释道。

  一千亿灵石?

  这个数字太过惊人,令在场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即便那些原本对战争持反对态度的人,此刻也开始动摇。

  要知道,如今整个南华大学,每年苏阳带回的灵石,加上能量转化所得,也不过刚刚超过一亿。

  “有命挣也得有命花才行,我们的实力与他们相比太过悬殊,还有别的条件吗?”化身突然发问,将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拉回现实。

  对这笔巨额灵石还不满意?

  苏阳微微点头,对化身的配合颇为满意,他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技术支持。他们会构建一个时间流速不同的秘境,供我们的研究人员使用,以确保我们的科技能够迅速发展,直至足以助他们一臂之力。此外,他们还会派遣一批专业人士,协助我们的科技实现突破。”

  “这并不全是好事吧?”赵部长皱眉插话道:

  “我们学习了他们的技术,他们同样也会学习我们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苏阳耸了耸肩,说道:

  “技术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不断进步。他们只负责提供阵法以及理论上的支持,至于如何保护我们的技术不被泄露,就要看各位学者的能力了。我们尽量将数据存储在龙虎(此处假设为安全存储地),尽量将那些异世界修士当做助手来使唤。”

  在这方面,他们可是颇有经验。

  假如另一方世界缺乏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即便学上一辈子,也难以透技术精髓。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某公司拆卸进口轴承时,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拆解,仿佛零件是融为一体的一般。

  直至专家亲自处理,才发现奥秘竟在于简单的四个字——热胀冷缩。

  在制造设备时,先将设备过冷处理,使其尺寸微微缩小。

  待组装完成后,温度恢复正常,尺寸也随之恢复原样。

  有些技术难题,并不在于其本身的难度,而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

首节 上一节 228/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