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夏边塞有着万里长城的效果加持,大夏一方的防守军士整体实力更是有着一定幅度的加持,这蒙国大军在数天的时间里面,硬是被挡在大夏边境之地,根本就没有任何寸进的攻城进展。
在大夏东境的边塞城墙上空,双方的数名宗师境强者正在奋勇拼杀。
大夏一方出动的是五子良将,而蒙国一方出战的则是八名宗师境中阶以上强者。
虽然仅是五子良将几人,但是在以五战八的交手之中,蒙国一方的八名宗师境强者却是被一直压着打,半点上风优势都未曾占到。
半空之上的战争持续了数个时辰,最终两方将领在一番焦灼的缠斗之后,又各自回到了所属方的阵营当中。
蒙国,大军主帐中。
“还真是没有想到,这大夏一方的强者也是如此的难缠!”
流宇部的统领吴山洪看着大夏边塞的地形图,言语中有些无奈。
他们三部大军已经在夏国边境停留了数日之久,可硬是没有攻破大夏边境城池。
在开战之初,他们十部根本就没有将夏国放在眼中。
原本以为战争开始之后,蒙国的大军会极其顺利的直接攻占夏国一座座城池,可惜结果却是攻城攻不了,强者之间的拼杀也未曾得到任何的优势可言。
“这连续数日的时间,夏国一方就这么龟缩在城中,若是我们派兵攻城,他们就奋起抵抗防御,若是我方派出宗师境强者出手,他们也是同样有着宗师境强者出来应战。”
“若是一直这样拖下去,那不得让后方的七部人马看笑话了?”
炎落部的统领张严也是有些无奈。
“真没想到,这夏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竟然能够重新培养出这般强大的实力!”
赫长部的统领刘成允眉头微皱。
相比炎落部和流宇部来说,他们赫长部对于夏国可谓是极其熟悉的。
当初夏蒙一战,此战蒙国一方出动的便是他们赫长部。
那时候的夏国虽然实力比之大西洲其余诸国要强上一些,但是在他们赫长部的大军以及强者拼杀之下,这夏国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够阻挡的实力。
若非是顾及没了大夏之后,其余诸国会趁势兴起兵戈,导致大西洲局势不稳,波及到他们在大西洲的根本利益,恐怕当时他就直接带领大军直接将夏国直接消灭了。
可是就这几日与夏国的交战可以看出,夏国就边塞城防这边的军力和强者实力来看,已经是不弱于他们三部中的任何一部。
“我们在大夏边塞城已经消耗了数日,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必须得尽早结束与夏国的战事。”
“若是继续这样僵持下去,夏国方面将诸国的势力尽数处理干净,那到时候与有着更多资源的夏国交战,各部的损失只会更大!”
“趁着现在将夏国攻占,到时候重新扶持出几个傀儡王朝出来,也同样能够保证我们背后十大皇朝之间的利益稳固。”
蒙国十部之所以一直占据大西洲,却没有将大西洲诸国破灭,这为的就是更好的运作诸国,获得到免费的劳动力。
其中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十大皇朝之间并非铁板一块,若是直接介入大西洲,其中少不了一些利益问题。
毕竟大西洲虽然是一州之地,但是十个皇朝之间进行利益分配,这算下来也剩不了多少。
“既然如此,那也就没必要再留手了,传令下去,让大军休整一日,等到明日一早,我们三人连同麾下宗师境强者尽数出战,直接将夏国边城大局攻破。”
“只要将夏国的这些强者和精锐覆灭,那后续夏国方面恐怕也没有能够抵挡我三部大军的实力了。”
“好,就这样办,尽早解决战斗,也免得让其余七部在后面指指点点。”
第109章 实力提升,转防为攻
“也差不多是该出手了!”
萧何正坐在龙椅上,在面前的一张长条大桌上摆放着整个大西洲疆土的沙盘。
在沙盘之上,大西洲除了蒙国所处的东边以外,其余的地方皆是被插满了大夏的炎黄龙旗。
经过数天的时间,麾下众武将的实力也获得了一个极大的提高。
李存孝的实力已经是提升到了半步王者境,五虎上将、霍去病、岳飞等第一梯队的将帅的修为也已经是达到了宗师境巅峰,距离半步王者境也是指日可待。
再往下第二梯队的五子良将、高顺、颜良、文丑、韩信、李靖等等境界实力都已经是提升到了宗师境高阶或者是宗师境高阶巅峰不等。
在萧何看来,第二梯队的将领虽然在实力方面比不上第一梯队的李存孝等人,但是这比之大西洲的这些强者而言,那也算是极其顶尖的人才,特别是在大军的统帅领导能力方面,那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除了武将方面,这张良、郭嘉、荀彧三名术士的实力也是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其中张良的术士境界对比等同于武道的半步王者境,而郭嘉、荀彧的术士境界也是对于到了宗师境巅峰。
相对于武道强者的强大,这术士的能力更加侧重于辅助。
实力提升到半步王者境和宗师境巅峰的三人来说,在大军战斗中释放出来的术法加持肯定是更加的恐怖,对于大军的战斗力有着绝对的提升。
大夏麾下百万强军皆是属于华夏各个时代的顶尖存在,若是再配合上术士的属性加持,萧何相信绝对不比蒙国的大军差,甚至还要强上无数倍。
不单单是麾下这些武将境界的提升,在将大西洲诸国攻占之后,大夏的领土疆域也是扩充了无数倍,特别是在大夏的气运方面也是比之先前浓郁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地步。
身处在皇宫之中,萧何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实力在随着大夏气运的暴涨,整个人的实力也是在迅速的提升。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面,已经是突破到了半步王者境,各项属性加持之下,其实力相比李存孝而言,那也是只强不弱。
若非是身为一国之君,萧何都想着直接亲临大夏东境边塞,直接与那蒙国的诸将大战数个回合。
一道指令从大夏帝宫内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大夏东境边塞。
当指令送达到东境边塞的诸将帅手中,这也标志着大夏与蒙国的战事将会从被动防守,转变为主动进攻。
蒙国前军百万大军已经是直接抵进大夏东境边境,其距离边塞城防不过仅有千米不到。
蒙国的炎落部、流宇部、赫长部三部统领位于百万大军的正前方向。
“大战开始,我们三部统领共同出手,其余百万大军在余下宗师境的带领下直接大破夏国的这座边塞防城!”
流宇部的统领吴山洪对着身旁的另外两部统领说道。
“行,有着我们三人出手,料这夏国的边塞城防也抵挡不住!”
炎落部的统领张严看着夏国边防城墙,眼中浮现出一抹杀机。
渊野城一战,这夏国的人竟然敢公然斩杀他手下将领,这无疑是在他炎落部的面子上狠狠的拍了一巴掌。
作为炎落部的统领,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可饶恕的。
等到攻破夏国之后,他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这些夏国的高层,对于此前斩杀己方将领的事情找回颜面。
“两位统领,依我看还是不可大意,既然这夏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再次崛起,那其中说不定还有着某些强大的手段未曾使出,一会大战必须得小心应对才是!”
看了眼夏国边塞城墙,赫长部的统领刘成允提醒了一句。
数年前蒙国与夏国一战,就是他们赫长部出手进行镇压的。
当初的夏国实力低微,其中宗师境以上强者微乎其微。
当初为了斩灭祸根,他可是命令麾下强者将整个夏国有潜力的新生力量几乎是抹除个干净,像是前任夏皇也是被其重伤。
可是现在的夏国新皇才继位半年不到的时间,麾下突然间多出来如此多的强者,而且短时间内更是将大西洲除蒙国以外的诸国扫灭干净,足以见其不普通。
“刘统领,你这该不会是认为我们三人之力,这夏国还能够有足以抵挡的可能吧?”
张严神色傲然,言语中满是自信。
“张统领,以我三人之力,就这大西洲诸国所有的宗师境强者合力起来也可战胜。”
“只不过这凡事还得多加小心才行,毕竟这夏国的崛起太过迅速,也不得不防备其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什么后手。”
刘成允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虽然对于己方的实力同样很自信,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刘统领说的也确实不无道理!”
一旁的吴山洪对于刘成允的想法也是非常赞同:“这玄天大陆太大,哪怕是一座皇朝身处其中也显得是有些微不足道,这夏国能够成长如此迅速,这其中是否有着某些辛密机遇也是有可能的。”
听了二人的话,炎落部的统领张严神色也是深邃了几分。
两人说的话也是不无道理的,他们皆是来自于不同的皇朝,对于大西洲的诸王朝来说自然是不会将其看在眼中的。
只不过相对之下,在皇朝之上可还有着尊朝、帝朝那样的庞然大物存在。
就他们背后的这些皇朝势力在这些强大存在的眼中,就如同他们看待王朝一般不值一提。
“行了,你们说的也确实是不无道理,不过这大战还未开始,我们也不可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凡事多注意,我们三人合力之下,尽早将这夏国攻灭,到时候若是真有什么秘密存在,哪能够将之夺取过来,对于我们背后的皇朝势力可都是大功一件!”
炎落部统领张严看着夏国边塞城防的方向,从腰间拔出一柄锋利长剑,剑锋直指边塞城防方向。
与此同时,边防城池的大门打开,无数夏国的精锐将士从边防城内冲了出来。
李存孝、岳飞、五虎上将皆处在大军的最前方。
两军对立而望,一股冰冷的战场气息席卷全场。
自从蒙国百万大军扣关以来,大夏一方皆是处于防守状态,而像是今天这般主动出城迎战还是第一次。
【请各位读者大大点击广告送点免费花花,作者在此感激不尽!】
第110章 大获全胜
“这夏国军队竟然主动出城迎战了?”
看着原本一直处于防守状态下的夏国军队突然主动从边防城内列阵迎战,蒙国一方的三部统领都感到非常的意外。
“如此正好!”
“既然这夏国的军队主动出城迎战,这对我们的进攻倒是减少了不少的阻碍。”
炎落部的统领张严更是自信不少。
“还是小心点为妙,谨防其中有诈!”
相对于张严的轻视,吴山洪和刘成允二人则是要更加的冷静不少。
毕竟蒙国三部大军在夏国的东境边防城已经是僵持了数日之久,这以往都是龟缩在城内被动防御的,可是现在却选择了出城主动迎战,这终归是他们感到其中有什么问题。
“就算是有诈,那也得看他们有没有那个炸我们的能力才行!”
炎落部统领张严对着身旁的两部统领道:“时候也差不多了,对敌迎战吧!”
吴山洪和刘成允二人稍稍一想,也是点头回应。
“炎落部大军听令!”
“流宇部大军听令!”
“赫长部大军听令!”
三人一声令下,身后的百万大军及其三部强者纷纷朝着夏国的大军冲杀而去。
夏国一方,诸将帅看着朝己方冲杀而来的蒙国大军,眼中充斥着战意。
蒙国进犯的这段时间里面,为了拖延一定的时间增强实力,他们可是一直蹲守在边防城中,除了被动的抵御以外,可是一直没有过主动进攻的行为。
这早就使得诸将帅的心里面憋着一口恶气了。
“大军听令!”
最前方,大夏左都督韩信骑在一匹骏马之上。
诸将帅和身后的数十万精锐大军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