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第113节

在路易斯重新连接该地区信号之后,战斗已经结束了,反抗军士兵就像是掐着秒一般,在这片地区信号恢复之前的几分钟时间里,全数撤离,甚至为了撤离的效率,根本没有俘虏被击败的盟军,部分武器装备更是直接丢在原地。

路易斯现在的感觉就好比是,自己就是上个厕所的功夫,出来就发现自家如花似玉的妻子被人糟蹋了,然后他还根本找不到,那个糟蹋他老婆的黄毛,甚至对方走之前还来得及把门带上,这种战争体验简直堪称是日了狗。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随着地面部队接二连三的遭到袭击,他对盟军的掌控能力开始减弱,原本控制区域内被清除的信号中继塔被重新树立起来,连接到了那些信号中断的反抗军。

这其实不是最让路易斯无法理解的,最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分明是在自己的绝对掌控电磁通讯的区域,反抗军却好像依旧能得到后方的实时指令一般,没有任何慌乱的执行战术命令。

整个反抗军就像是一个整体,所有人都在为这个整体的战略目标服务,即便是这具身体的“神经”被截断了也没有关系,他们莫名其妙的就能把这段被截断的神经重新连接在一起。

路易斯莫名其妙的遭遇了好几次惨重的损失,战争持续到这里,回头看去,他的兵力竟然已经折损近半,而反抗军似乎还没有出现多大的伤亡。

而他的战略目标,反抗军的工厂,大部分也保存完好,似乎他每次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这些工厂,反抗军的主力都会在他的侦查之中露一下头,作为更加诱人的诱饵,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每一次都让他觉得,可以一次性解决掉反抗军的主力,结束这场战争,然而到头来,他刚刚赶到,该地区的信号就会被切断,然后反抗军主力顺利撤离,遭遇调虎离山后,原本及及可危的工厂,又一次恢复安全。

而被破坏掉的那几个工厂,则全都是地势险峻,本身就有相当高强度的防御工事,每一个都是硬骨头,虽然啃了下来,但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这种攻坚根本算不上占便宜,只能说是付出了大量损失,达成了战略目标之一。

鏖战一直持续了一周时间,路易斯也终于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名最顶级的指挥官,在兵力损失达到了让他觉得危险的状态后,不得不放弃了进攻,撤军重新回到自己的后方基地休整,补充兵力。

这种程度的兵力损失,就算是和三大强权中另外两家交手,都不一定会有,路易斯甚至已经有了战局不利向后方申请支援的觉悟了,他认定在北非区域,存在盟军的大敌,这个极有潜力的指挥官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消灭,不然的话,未来必成心腹大患。

然而全世界各地,有着同样觉悟的指挥官不止他一个,三大强权的高层心态简直爆炸,各自的资源产地驻守的指挥官全部传来信息,说是损失惨重,当地有极具潜力的指挥官,靠着比他们少得多的兵力和落后的装备,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申请支援。

这些还算是好的,战局不利的直接就被端掉了基地,甚至是俘虏了基地车,南美的雨林地区中,盟军至少丢了三辆基地车,这段时间过去,鬼知道当地的反抗军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以前基地车就算让人抢了也没关系,只要不是三大强权,其他地方势力抢去了也没法用。

没有特斯拉电塔提供电力,基地车就是个摆设,但问题是现在全球各地都有墨家的搅屎棍建立电塔,能够获取电力支援。

这意味着这些基地车都能发挥出相当一部分的生产力,加上能够夺取基地车的指挥官,能力本身也不会弱到哪里去,这就导致全球各地全都是所谓的“心腹大患”,这还剿灭个屁,根本就消灭不过来。

旭日帝国可以说是最惨的,蓝诺们本身就比较倾向于东方文明,因此主动作为指挥官出手的蓝诺,有一大半都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

这对于旭日帝国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相比于另外两大强权,他们的殖民地本来就少,资源有限本就得省着用,现在可倒好,几乎所有殖民地都有人举起反旗,而且这里面一大半都有所谓的天才指挥官把帝国军校中精心培养的指挥官吊起来打。

芳朗天皇面对国内这糜烂的局面,彻底放弃治疗:“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墨家,破坏他们的电离层发电设施!”

没有办法破坏太空中的卫星,那就只能破坏地面的电能接收装置。

电离层发电技术需要地面基站和同步轨道卫星两个固定的装置,在这两个相对静止的装置之间,释放出来的立场切割地球磁感线,这才将星球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破坏地面的基站,同样可以达到破坏电离层发电装置的目的。

原先不管墨家,那是因为这是块硬骨头,啃起来太过费劲,留着说不定还能牵制盟军,稳定自己的资源产地才是第一要务。

然而现在,毁灭各地涌现出来的天才指挥官实在是成本太高,旭日不得不直指根源,出兵把全球反抗军的电闸拉了。

这一次达郎皇太子亲自率领帝国军前去摧毁原行义会的电离层发电基地,为了确保任务的达成,帝国更是给了达郎皇太子权限,可以动用帝国的秘密武器。

不止可以动用百合子本体,超能波毁灭装置,更是有权限使用帝国决战兵器,将军刽子手!

所谓的将军刽子手,乃是旭日帝国制造的巨型机器人兵器,高度超过六十米,拥有三只巨大的机械足和三个高大的机器人上半身,使用巨大的波能刃攻击,这玩意就相当于红警世界里的一台环太平洋机甲,对于常规部队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能够派出这种决战兵器,可想而知旭日帝国对于摧毁墨家下定了怎样的决心?

第三百四十七章 浮空电塔

旭日帝国准备对蜀地的墨家发动攻击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墨家总部,甚至要比负责进攻的达郎皇太子先一步得到消息。

1926将旭日帝国的网络防御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帝国间谍多次进攻,内部的几次动乱,全都没有丝毫威胁到帝国的网络安全,让芳朗天皇对于自己一方的信息安全产生了盲目信任,以至于许多重要命令都是通过国内网络下达,而这一切都要先经过蓝诺的转发。

于是就出现了敌对国比几方将军还要先得到详细命令的情况,相对应的,旭日帝国对蜀地的渗透一直都相当不顺利。

间谍对于蓝诺来说是非常容易发现的,他的精神力扫描一圈,就可以知道有谁携带了违规设备,甚至于可以一定程度的探知对方的思维。

之前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对于间谍的排查还有些吃力,毕竟他要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下一代上,但随着集群的支援到来,所有的旭日间谍全都被揪了出来。

这就导致了旭日对于蜀地的情报严重缺失,只知道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出兵,四处掠夺人口,而且完全不挑食的样子,那些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只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甚至身上落下残疾连最基础的劳动能力都没有的人也被带走。

因为无法得到确切情报,旭日帝国只能通过脑补,推断蜀地采用着奴隶制一般的残酷统治手段,才会需要如此大量的人口,作为消耗品来使用,如此来推动军工的发展。

即便如此,旭日参谋也不认为蜀地的科技能够追上三大强权中科技最为落后的毛子,至于资源,更是稀缺,在各种矿物禁运的情况下,想维持基础的工业体系来都相当困难。

按常理来说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墨家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就和旭日帝国想象中大相径庭,没有奴隶制和残酷的剥削。

墨家在主张团结的同时,也同样重视社会分工,通过详细而简明的规则,规范化社会的运转,详细是对各种可能面临的局面都有制定相应的法律进行处理,简明则是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来说,需要记忆并且遵守的规则简单明了。

在建立之初墨家就有着复兴文明的宏伟目标,和改善民生的阶段性目标,加之东方文明本身就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组织力,队内的动员能力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强大,在有庞大的能源支持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投入。

截断河流建设堤坝,蓄水的同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作为战略武器使用,将众多重要的工厂转移到地下,同时将居民区也朝着地下转移。

墨家很快就会成为众失之的,来自三大强权的超级武器打击,随时都可能降临在工业城市的头顶,所以这些战略防御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工程蚁的存在,地下设施挖掘的速度很快,不过生化兵器只能执行一些粗犷的工程,更多细致的施工还需要人力进行,而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墨家设计了工程用生物机甲。

相比于军工产品,这样的机甲造价极为廉价,得益于脑机连接技术逐渐普及,积累了大量经验,机甲最麻烦的控制系统被人脑解决了,神经连接的控制之下,生物机甲可以像是自己的身体一样灵活,和陆行鸟骑兵一样,可以通过插入模块化的糖类模块,快速补充能源,让个人就拥有数以吨计的力量,大大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效率。

目前墨家的地下交通网络还在不断的拓展,除了民用之外,地下隧道网络本身也具有重要的军事作用。

在网络中行军,可以屏蔽卫星和飞机的侦查,无视地表复杂的地形,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点。

而这样的地下网络在八千三百万产业工人的努力下,已经拓展到了墨家几乎全部的控制区域中。

在战争与生存的压力下,人类文明所能爆发出的生产力是极为可怕的,如此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络,是和平时期的人想都不敢想的。

而战争兵器这方面墨家更是没有落下,即便蓝诺并没有给出太多的技术支持,只是让这个世界的原住民自己探索,依旧取得了许多让蓝诺们都为之惊讶的成果。

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概就是浮空电塔了,蓝诺们也是第一次接触电离层发电技术和特斯拉传电体系,思路依旧是受到了红警基地车模式的限制,局限于在地面建立固定的电塔,辐射一片区域,让这片区域中的军队拥有足够的电能进行作战。

想要控制另一片区域,就推进基地车,在更远的地区部署电塔。

但墨家的新生代给出的解决思路是直接把电塔建在天上,这样在给前线输电的同时,也可以在空中移动,让军队脱离基地的束缚,实现长途奔袭。

当然这项技术毫无疑问是有着局限性的,那就是天空中的电塔是很难配备配套的防御体系的,在陆地上可以有大量的地面单位防御,防空设施拱卫,可在天上就没有这个待遇了,空中部署防御的难度无疑大的多,而如果依赖地面防御的话,浮空电塔的机动性也就没了意义。

墨家新生代给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的生化科技,既然容易被摧毁,那就当做消耗品来使用,大量制造就是了。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电塔,本体是一个个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母状生物,数量巨大,单独并没有电塔的作用,需要上千个水母连接在一起,才可以作为电力传输的中继站,平常就分布在云层之中,就算遭受打击也无所谓,因为东亚东南亚地区,大部分云朵中都居住着大量这样的水母生物,他们已经成了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几乎就是零成本的存在。

不过这样的设计也存在一个问题,大气之中物质稀薄,而需要众多重元素,特别是金属元素进行电能传输的水母,是不可能在天空之中大量繁殖的,而水母这种生物自身的特性,却恰恰弥补了这种缺陷。

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螅体

水母这种生物,本身是分了幼虫和成虫两个阶段的,用虫来形容可能不太准确,幼年体的水母看起来更像是植物,或者说是滤食动物,被称为水螅体,固着在海底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出芽,无性繁殖出水母。

水母离开水螅体后,会逐渐成长并且成年进行繁殖,新的幼体又会在海底成长为水螅体,如此循环。

墨家的新生代并非凭空创造了一种生物,而是在水母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他们的水螅体依旧在海底生存,出芽生长出水母后,也会在海水中生存一段时间,直到积累了足够的有机物和金属后。才会浮上水面,通过半透膜过滤收集大气中的氦气,等到自身膨胀成一个个气球后,在海面通过晒太阳来蒸发体内多余的水分,等到足以悬浮起来之后,这才会彻底脱离海面,飘上天空。

这样的生理过程不只解决了重金属元素无法在体内富集的问题,更是解决了大气层内部有机物稀缺的问题。

加上大气层内部本身就没有什么他们的天敌,导致这些水母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夏季的时候会通过暴雨,将自己的卵重新排入海中,目前已经不止在东南亚的海域分布,他们已经随着季风和洋流,飘散到了世界各地。

这种生命形态,除了能解决大气物质稀缺之外,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防患于未然,防止电塔水母脱离控制,过量繁殖,导致生态灾难,一旦电塔水母有泛滥的趋势,就可以直接控制住他们的水螅体,而不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清理高空中的成年体水母。

旭日帝国其实是发现了云层中的这些水母的,也尝试进行过摧毁,但数量太多,摧毁起来就像是用导弹轰炸蝗虫,已经不是用暴殄天物就能形容的了。

帝国参谋对此的分析是,行义会的某种防空武器,就像他们之前的虫群护盾一般,和帝国的纳米护盾不可同日而语,只能靠着数量弥补劣势,是行义会科技低下的体现。

旭日帝国飞行员捕获的,都是个体形态存在的电塔水母,虽然在他们的体内发现了电磁线圈一类的结构,但这东西看起来更像是用来方便地面远程遥控,组成虫群一样的阵列的。

某种层面上,旭日参谋分析的的确没错,电塔水母理论上也可以构建高空的防空护盾,用来弥补虫群护盾升入高空过程中速度缓慢的问题,在电塔水母数量暴增之后,以电塔水母构建中高空防空体系的课题,也是许多墨家新生代的重点项目。

……

视线投入战场,达郎皇太子统帅着旭日帝国东亚的二十七个移动基地,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包围了墨家,至于西方,没必要进行包围,那里是有世界屋嵴之称的高原,即便是红警世界,黑科技遍地,也没有谁能对这片高原进行大规模开发,平均四千米往上的海拔,简直就是地球对人类孱弱生理机能高高竖起的中指,大喊着:“正面上我!”无情的嘲讽着人类的脆弱。

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二十七个移动基地稳扎稳打,徐徐推进,不断压缩墨家的生存空间。

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十点十三分,正在度过江水的川崎指挥官,就遭遇了墨家主力袭击。

四对履带的信号中继车坐阵中央,数百架无人机配合巨脉蜻蜓,不计代价的抢夺下制电磁权,截断了川崎与总指挥部的通讯。

半渡而击开始了,而让川崎无法理解的是,他是在侦察机和卫星确认附近没有墨家基地和电塔,这才敢选择这个时候渡江的。

这种时候,理应没有部队可以长途奔袭对他进行拦截,没电可用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行动,就算使用落后的内燃机,也必然会伴随着大量补给,不然的孤军深入,就算能打得赢一场,缺乏后勤补给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也是死路一条。

然而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就是被墨家用出来了,川崎不得不应战,临时在大桥这种不利位置展开了自己的基地车。接下来双方进行的就是一场夺桥作战。

墨者只需要炸掉大桥,就可以报废掉川崎的军团,而川崎在对抗敌人凶勐的火力的同时,还得保护脚下的桥梁。

与他对阵的一阶指挥官白觅海在进行了一波凶勐的火力打击之后,就直接命令陆行鸟军团发动冲击,直接对脚下的大桥发动轰炸。

“妈的,对面疯了吗?一上来就要用自己最精锐的军团和我同归于尽。”川崎看到陆行鸟军团以战斗机一般的速度冲过来的时候,魂都要吓飞了,他自己可都还没来得及撤出基地。

这种直接攻击自己脚下桥梁的命令,根本就是自杀式攻击,陆行鸟军团也会随着桥梁一起垮塌下去。

线控导弹飞出,一根根悬索在爆炸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一根根崩断,桥面失去支撑,在川崎指挥官绝望的呐喊声中坠落到了江水之中,陆行鸟军团也跟着朝着水面落去。

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坠落进水中,原本只有一个脚趾的脚掌,在即将落下水面的时候,突然又弹出两根脚趾,脚下竟然生出了一对脚蹼,翅膀下的火箭推进器发动,被隔绝的梁两岸的敌军惊愕的看到,陆行鸟军团如同轻功水上漂一般,踩在水面上飞快跑回了陆地。

这时候才有人意识到,速度达到了某种程度之后,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在水面奔跑的,自然界中本来就有动物能做到这一点,靠着翅膀的辅助,鸭子,天鹅都是可以借助水面的反作用力来辅助他们的起飞和降落的。

然而这个时候他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指挥部被斩首行动做掉,大军被隔绝在滔滔江水两岸,白觅海面对数千失去了指挥的混乱部队,轻易就完成了歼灭,但他自己的位置也已经暴露。

达郎皇太子在战斗结束后的半个小时才得到消息,恢复电磁通讯的残兵败将汇报了自己的经历后,达郎迅速做出判断:“敌军主力冒进突袭,已经暴露位置,此时定然缺乏后勤补给!白田,率领舰队顺江水而上,切断敌军后勤补给,龟野,你和井上率领各自的部队北上,依托江水把他给我围住!绝对不能让他们跑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斩首

白觅海身处指挥车内部,头部接入大量电子神经元,用来实现对军队的精细化操控,而在他的感官之中,战场就以俯视视角的全息投影呈现。

这里可不是其他地区的局部战场,而是墨家与旭日帝国交战的主战场,天上那么多电塔水母可不是摆设,本身也可以做微信号中继站,或者是天空中的侦查单位。

单个电塔水母结构简单,无法承担复杂的任务,但他们组合起来,却可以成为漂浮在云层中的眼睛。

每一只水母只能提供五千个像素左右的图像,但只要一百只水母组成一张成像网格,再有部分水母组成透镜模组和信号中继模组,就能传递回勉强能看的图像,经过系统进行智能处理之后,就可以通过多组图像复原出战场中的大致情况。

也就是说,在制电磁权和战场情报方面,白觅海甚至是占据了一定优势的。

“果然派人来包围我了吗?二十五个移动基地都朝着我的方向靠拢?还有一个家伙顺着江水到上游去截我后路,和预计中的情况差不多。”成功将敌人的兵力调动起来后,白觅海开始了高速行军。

天空中的特斯拉电塔带给了他充足的能源,让他可以完成长途奔袭,承载着他的指挥车展现出了与其庞大体型完全不匹配的机动性,四条履带飞速旋转,跑出了每小时七十公里的高速。

已经被发现了位置的军团是很难再摆脱卫星的锁定的,所以达郎皇太子也发现了对手的强行军,只是却完全没想到,对方一支孤军,竟然敢直奔他的总基地而来,说是不知死活都不为过。

“斩首战术吗?真以为帝国的科技只有这种程度吗?”达郎立刻调度,还没有参与到包围圈中的四个移动基地,在自己指挥部前方构筑防线,虽说之前被对手拉扯,吸引了一部分兵力去构建包围圈,但足足四个移动基地构建起来的防线,根本不是卫星中的这支军队能够突破的。

白觅海似乎没有看到明晃晃的防线一般,继续朝着前线移动,同时完全没有断电的迹象,这一点出乎了旭日指挥官的预料,之前的交战中已经确定,墨家使用的依旧是电能驱动的机械,此时依旧能保持高速行军,意味着墨家掌握了某种特殊的远程传电技术。

不过白觅海再快也来不及在防线构筑起来之前,突破到旭日帝国主基地,横亘在面前的山谷宛若是不可跨越的铁壁,导弹,防御塔,甚至是半永固工事,这里距离旭日帝国主基地只有四十公里,但却仿佛已经是天堑了。

白觅海的军团不得不停下了,似乎这里就是他们前进的终点了,然而短暂的停顿是为了蓄积更庞大的攻势。

一辆辆装甲运兵车展开,内部推出外形像是越野摩托,但却有着滑翔翼的战车。

陆行鸟只是在资源有限的时候的权宜之计,生物肌肉的爆发力相比于本身就是靠着爆炸与燃烧推动的机械来,还是差了太多。

新的骑兵团,在面对更坚固的要塞时,驾驭的也是更为凶勐的载具。

全新的载具被命名为毕方,先秦时期,《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骑兵团的载具不同于其他的双轨战车,也算是对应了毕方一足的特征,足足四个喷气发动机喷出的火焰,则符合毕方所过之处会生出怪火的描述。

相比于之前全无防护的陆行鸟,毕方号有高强度合金和爆破反应装甲作为前装甲,至少可以防护大部分的子弹直射,后方则是几乎没有护甲。只有为了维持气动外形,而增加的后盖和尾翼,改造到这种程度,毕方号已经算是某种贴地飞行的战机了。

攻击武器依旧是线控导弹,不过数量增加到了一轮攻击中可以释放三枚。一枚是风筝形状挂在身后,剩下的两枚则是安置在机翼上。

当这东西登场的时候,旭日帝国的指挥官们就感觉到了隐隐的不妙,这东西不论怎么看都是比起陆行鸟更加夸张的突击兵器。

即便他们已经构筑起严密的防线,此时也不由得有些心虚。

炮兵已经开始了炮击,以打断对手的整备,然而同样凶勐的炮火很快予以还击,炮火并不是来自白觅海的军团,而是来自他的身后。

首节 上一节 113/2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