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妻乃正道魁首 第240节

  “我估计你们是吃不惯这边的糠粥,还是去隔壁的。”

  说到隔壁的时候,他舔了舔嘴唇道:“米饭的气味可真香。”

  “那你怎么不过去?”辛安反问道。

  汉子脸色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也想过去,但是人家不要啊!”

  “现在只要身强体壮与有一技之长的人。”

  “我两样都不占,只能等到这凌赵资本后续招人。”

  “倒是两位现在过去,说不定还能吃上肉呢!”

  说到肉。

  汉子又咽了口唾沫。

  瞧见这个细节的辛安,立即问了一个很诛心的问题。

  “你既然这么想吃米饭和吃肉,为什么不伙同一些人去抢呢!?”

  听到这个问题。

  汉子脸皮就是一跳。

  当即低声呵斥道:“你这老头,可别害我!”

  “你没看到他们现在招的人,都身强体壮吗?”

  “我们哪里敢抢他们吃的。”

  “这会被打死的。”

  说完这名汉子立即远离了辛安和赵鸿两人。

  他感觉这两人不太正常。

  钱塘时受了灾,只是以后日子苦了点,又没到活不下的地步。

  竟然想诓骗他抢东西。

  这不和造反一样吗?

  不行。

  我得去报官。

  说不定还能获得奖赏。

  想到这里,汉子也不排队了。

  急匆匆地走了。

  赵鸿看着急匆匆而走汉子,对着辛安道:“辛老先生,现在对赈灾可还有不满?”

  “没有不满!”

  辛安道:“只是你的家业,真的能扛得住这样大规模的赈灾吗?”

  “现在还只是钱塘的人。”

  “过阵子钱塘周边受灾百姓听到这边赈灾的消息蜂拥而至。”

  “你这糠粥可够用?!”

  “等到朝廷下发的受灾面积与人数,那些眼红你之人,对你进行围截,你可还能买到糠?”

  “这些小子自然会处理。”

  赵鸿道:“我这人还是很有信誉的,既然拿了官府的三千亩地。”

  “只要官府不食言出幺蛾子,我自然也不会食言。”

  “帮助官府赈灾,直至官府安抚好全部灾民。”

  其实帮助官府赈灾这种事。

  时间越久对赵鸿的好处就越大。

  因为赈灾本来是官府的事。

  也是官府的责任。

  但是现在赵鸿承担了官府的责任。

  相当于变相代替官府的角色。

  一旦代替久了。

  权利这个东西就会慢慢发生转移。

  从官府转移到赵鸿所扮演的角色上面去。

  当然太平盛世。

  这种事只要后续官府重新树立起威信。

  还是没人敢造反的。

  但是——

  一旦天下有变。

  那一切就不好说了。

  那时只要赵鸿还如这次一样庇护大家。

  很容易就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了。

  这就是信任。

  而信任等同于权利。

  现在相当于凌赵资本在啃食属于官府的权利。

  这些深层次的东西。

  韩布可能看不出来。

  但是辛安这个老狐狸却对看出来了。

  不过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赵鸿的肩膀道:“你做得不错,钱塘这边有你赈灾,我也就放心了。”

  “好好干!”

  说完背着双手转身离去。

  韩布连忙跟上。

  赵鸿赶紧喊道:“韩大人,按照约定,我只救半城百姓。”

  “本官自然知道!”

  韩布僵着脸说道:“等朝廷救灾粮一到,本官自然会开始赈灾。”

  “只是这之前,需要你承担赈灾的责任。”

  说这句话的时候。

  韩布心里很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不爽是因为身为知县。

  现在被凌赵资本抢了权利,潜意识戒备了起来。

  所以才会不爽。

  这就和猛兽遇到危险,本能地起杀心一样。

  而无可奈何……

  是他真的没粮食,来弥补权利被夺的错误。

  似乎是察觉到了韩布内心的变化。

  辛安微微停顿了一下脚步,与他并肩而行,然后对赵鸿摆了摆手道:“赵小子,不用送了,你忙你的去吧!”

  说完把手搭在韩布的肩膀上,推着他前行。

  感觉到那宽厚的手掌,韩布莫名地松了一口气。

  那颗不安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等到彻底走远后,韩布这才忍不住问道:“老师,这赵鸿所作所为都不合规矩。”

  “你不阻止也就罢了,为何还有推他一把的意思?”

  辛安看着这个弟子,沉吟片刻后,还是说道:“你可知这次天子召我回朝廷是为何?”

  韩布沉吟片刻后回道:“收拢权利?”

  “对啊!收拢权利!”

  辛安道:“从哪里收?当然是从大臣手里,从名门望族手里收,从各大藩王,异姓王手中。”

  “但是贸然收权,这天下怕是不得安宁了。”

  “所以我需要一个突破口。”

第206章 闲事

  “突破口?”

  韩布有些不解地看着老师。

  辛安只是呵呵一笑道:“韩布啊!你要知道。”

  “打破一样东西,永远是外力最省心。”

  说完他径直离开了。

  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

  能不能理解。

  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其实辛安的想法并不是难猜。

  皇帝想要收权。

  他想要改革,为大赵续命。

  两者在前期并不冲突。

  改革自然要得罪人。

  得罪了人,政令不通。

  或者明面上同意,暗地阻挠。

首节 上一节 240/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