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1175节

  武及超凡境的修为,但你的修行理论至少得参悟到了修真入道境,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更不能拿所谓的悟性说事,什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是不行的。

  首先就得构建相对完善的修行理论知识框架,得想明白下一步是什么,然后再去修炼!

  汉土至今依旧是灵气绝灭之境。

  所有的灵气都依靠着从西天域运回来的灵石支撑着。

  这显然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

  有些人,是注定需要去大舞台的。

  不只是赵安平,到了合适的时候,赵安泰也是要走上这一步的。

  许心甜听了这话,自然大喜的。

  她其实就是一个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女人了,柔弱卑微,当年唯一大胆的事情就是求着陛下诞下了小安平,往后十多年,便围着这个小安平转。

  她和李不悔不一样。

  她不求安平将来能怎么样,只要能开心成长,能快快乐乐就行了。

  安平是喜欢武道的。

  曾经不止一次告诉过许心甜,说她心中最崇拜的女人就是帝后娘娘了。

  而今听着陛下这样说,许心甜很是激动,赶紧说道:

  “陛下,安平一直都在向往着中土修真世界,若是真能去往哪里的话,她一定会高兴的坏的,另外,在中土世界的也能常常陪伴一下陛下了。”

  “说的不假,就这么定了,等她回来朕亲自告诉她!”赵元开直接拍板。

  李不悔自然是替赵安平开心的。

  那些年虽然颇有些怨言,但自从和陛下之间芥蒂解开之后,李不悔就彻底想开了。

  她其实是喜欢小安平的。

  原因无他,只是在小安平的身上看见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陛下,心甜妹妹,可别再外头站着了,进殿之后再慢慢叙说也不迟嘛。”李不悔笑着说道。

  赵元开一愣,这才发现在外头站了半天了。

  进殿。

  李不悔倒是直接的很,紧紧抱着赵元开的一只胳膊不放。

  倒是许心甜依旧是矜持了很多。

  才没聊一会儿。

  殿外出现了一位倩影。

  “臣妾叩见陛下……”声音有些轻颤,那是思念所致。

  是乌庭芳。

  看向赵元开的眸子也是湿红的。

  赵元开就那么定定的看着门口的倩影,一时之间有些恍然。

  心疼么?

  多少有点的。

  之前就说让乌庭芳迁完西天域的,但一直都搁置着。

  她和李不悔许心甜两人不一样,没有诞下龙种,一直孤身一人,只是平日喜好些书法绘画,倒也耐得住性子。

  但,当真是无欲无求了吗?

  自然不是的!

  赵元开起身,张开双臂,比没有说什么、

  乌庭芳眸子轻颤,顿时笑靥如花,直接扑进了赵元开的怀中。

  “陛下……”身子在颤抖。

  “这一次,就跟朕一起去西天域吧。”赵元开没有那么的废话,直接说道。

  乌庭芳明显怔了一下,而后整个人是那样的激动。

  赵元开这一路走来,其实册封妃位的女人真的不多,屈指可数,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为赵元开倾付一切的。

  但作为帝王,最容易辜负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女人了吧。

  许久之后,乌庭芳总算是好了一些,挣开了怀抱,却是满脸羞红,到底是太久未见了啊。

  另外两位没有任何的醋意和不悦,反倒是为彼此感到高兴。

  也是,后宫这么几人,哪至于勾心斗角啊。

  并州那边传来消息。

  孝懿太妃和和亲王一家子已经启程,大约傍晚时分就能降落御林战区机场了。

  赵元开听到这个消息,不仅是唏嘘感叹了一番啊。

  他和赵元朗似乎是很久未见了。

  “对了,赵元朗和莫离之间是个小郡主对吧?而今多大了?”赵元开问道。

  “陛下,小郡主年长安平三岁,今年已经十七了呢。”许心甜笑着回道。

  这一晃,都十七岁了啊。

  想当初太妃是反对这两人的婚事的,铁骨铮铮的赵元朗那时候的表现也确实对得起这四个字。

  最后还是赵元开做了回恶人,直接赐婚,让太妃无话可说。

  后来太妃也明白了,自家这个小王妃也是打着灯笼哪找的啊。

  “十七岁了,那想必也要进入圣府了吧?”赵元开再问。

  “回陛下,还差一年,而今尚在并州学院三年级,明年便会参与理宗大考,不出意外的应该是会进入理宗圣府的。”

  “理宗圣府?”赵元开很是意外。

  这是他没有想到。

  其母莫离,是当今的并州二星镇将,修为很高。

  其父和亲王……

  啊!

  难怪了!

  赵元开恍然大悟了。

  一边,李不悔是看出了赵元开在想什么,笑着说道:

  “陛下,小郡主在武道方面的天赋完全随他的父王了,是七窍通了六窍。另外,可能因为性格的关系,小郡主也不太喜欢武道和兵道,反倒是对理宗十分痴迷的,这一点和安平完全就是两个极端哦。”

  赵元开大抵猜到了小郡主是什么性格了。

  痴迷理宗,倒也很好。

  毕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陈景宁在赵元开的心中,能抵上大半个国朝军武力量啊!

  赵元开一直呆在东宫。

  也下了令,不见任何臣子。

  本来一切行程都是原则上保密的,但多少还是有些消息走漏出去的,而今的长安朝堂,举重若轻例如张居正这样的重臣其实都已经知道陛下归来了。

  他们激动且不安着,期待又惶恐着。

  但赵元开没心思理他们。

  傍晚时分。

  太妃如遇而至。

  一如东宫便欠身行礼,对于皇帝的恭敬是发至内心的。

  赵元开自然是亲手将太妃扶起。

  凝视一番,才发现孝懿太妃的两鬓也有些许的白发了。

  今日的孝懿太妃和赵元开印象里头是大不一样的,没有妆容,任凭岁月洗礼的面容比之当年多了几分老态,但更多了几分祥和和慈意。

  穿着也只是寻常服饰,没有刻意的换上隆重的太妃服饰。

  其实这也是在有意的告诉赵元开,她已经放下了太妃的身段和地位了,这些年久居并州,也不过是想要安享一个不错的晚年。

  赵元开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不论何时,赵元开对于孝懿太妃都是尊敬且感激着的。

  当年皇权势微之时,整个汉室皇族基本上就靠着孝懿太妃一手撑着,她对得起汉室,也始终端正把持着赵元朗。

  帝王家事多复杂,但孝懿太妃始终清醒冷静。

  所以,赵元开挑不了太妃的不是。

  同样的。

  孝懿太妃对于赵元开也是万分感激的,甚至庆幸无比,是谢天谢地。

  说起来,汉室皇族之中,心路历程最复杂的就是孝懿太妃了。

  她的出身特殊。

  却不能像青忧那样的受尽恩宠。

  一个人撑着汉室皇族,却受限太多。

  真要问她曾经有没有过私心?

  那还真就不好回答啊。

  当初的赵元开其实和赵元朗半斤八两,都让孝懿太妃看不见希望的,只是突然有一天,赵元开爆发了。

  东门之变,赵元朗还不知死活的在赵元开面前上蹿下跳,当时孝懿太妃直接大耳光子抽赵元朗的脸。

  谁都不知道,那是她第一次抽赵元朗。

  就因为从那一刻开始,孝懿太妃看见了希望,从赵元开的身上看见了这个岌岌可危大厦将倾的破败国朝再次崛起的希望。

  她也清楚,作为唯一的皇弟,赵元朗必须死忠与陛下。

  这是绝对的!

  所以才有了赵元朗光着膀子负荆请罪,在赵元开的寝宫之前跪了三天三夜。

  事实证明,孝懿太妃的每一步选择都是正确无比的!

  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她让青忧入宫,以为青忧会是下一个自己,可青忧却成了陛下心中最不可替代的那个人。

  再后来,陛下不服所望,国朝复兴,甚至迎来了一个不敢想象的辉煌!

  那个时候孝懿太妃就已经无憾了。

首节 上一节 1175/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