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292节

  天子离去之后。

  国子监祭酒吴知章站起了身子,再看朱凌雪的时候,脸上已经多了几分敬重和拘谨。

  “朱博……不不,现在已经是司业大人了啊。”吴知章沉声道。

  话中没有任何的不悦,只是有些感叹,心知眼前的这位国子监成立以来的首位女司业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朱凌雪的脸颊尚有几分绯红,冲着吴知章淡淡一笑,微微躬身,不失礼节的回应道:

  “吴大人,诸位大人,凌雪自知身份卑微,但幸得陛下厚爱,将此重任交托与凌雪身上,以后还希望诸位大人多多辅助指引!”

  “司业大人严重了,我等皆是在朝为官,对于陛下的重任自当是竭尽所能鞠躬尽瘁!”

  “对对,以后怕是我等仰仗司业大人的多多照顾才是!”

  “请司业大人放心!”

  朱凌雪触动极深。

  她心里很清楚,若是搁在先帝治下,以她现在的身份和女儿身,哪怕是先皇钦点,怕也是不能服众。

  但天武治下,吏治一新,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至此,朱凌雪也不多说客套之言,直接代入职责,未敢有半点的懈怠,道:

  “陛下给了国子监一年的时间是执行经学普及,而我认为,只需半年就能完成陛下的重托!”

  “因为,国子监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全国经学传授制度,对此,我是这么打算的!”

  “首先,我们也协同吏部,在中州、并州、凉州等各郡县选拔三位吏员,专门负责学堂的设立,让他们筹办学堂,选拔授学先生,将陛下的法令仁政传入庶民耳中!”

  “第二步就是将工部的印刷术和造纸术传授到了各级郡县,让郡县之中的门阀遗族交出藏书,建造工厂。”

第313章 大势所趋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拔出一批大学士,选取经学编撰教材,等确立之后再传令各级郡县印刷普及!”

  “这些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等开春之后,学堂、授学先生和教材全部准备完毕之后,再广招学子……”

  朱凌雪滔滔不绝,让吴知章等一众国子监吏员震惊无比啊。

  他们没想到陛下前脚刚走,这新受任的女司业大人直接将整个经学普及的大框架给和盘托出了!

  而且条理清晰,事无巨细,让他们无话可说!

  但……

  朱凌雪的话还没有说完。

  “诸位大人,这是凌雪的一己之言,具体怎么布局,还得集思广益,必要时候可以邀请六部尚书一同参议,等起草了初步规划之后再请宰辅大人过目,最后奏请陛下!”

  “诸位大人,凌雪希望能在七日之内,完成这一切!”

  此时的朱凌雪,一改之前的温婉文弱,举手投足之间透着英气和利落,让人惊诧不已啊。

  已经上了年纪的吴知章,有些怔住了。

  邀请六部尚书一同参议?

  还七日之内完成?

  这……这年轻的吏员都是如此雷厉风行和务实的么?

  吴知章很容易的联想到了那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的新设农部的吏员。

  从尚书徐玄安到最基层的司务,甚至是对接各级郡县的农业技术员,各个行事雷厉风行,节奏快的让他们这些老人根本追不上!

  不过吴知章并无任何的怨言。

  国朝吏治如今能活力惊人,政令通达顺畅,就是因为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

  要说真正节奏快的,还是当今天子啊。

  这才临朝多久啊,屡建功绩,让这大汉巨变不断。

  吴知章很清楚,以后还会有更多年轻有为的吏员出现,而他们这些老人要做的就是做好引路人,在逐渐退位让贤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着余热。

  这……

  是大势所趋!

  “司业大人放心,本官一定竭尽所能的辅助大人完成陛下交托的这件大任!”

  吴知章躬身诚然,说话间已无半点上司主官的架子和威严。

  身后诸位国子监吏员自然感受到这背后的意味,各个面色恭敬服从,俨然将朱凌雪奉为国子监的首官了!

  朱凌雪也感受到这其中微妙的变化。

  她不动声色,也坦然受之,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陛下,凌雪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一年后,凌雪回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自信而坦然的站在陛下的面前……”

  朱凌雪轻咬朱唇,在心底暗暗道。

  ……

  ……

  此时。

  并州上郡。

  袁门覆灭北戎归汉之后,并州百姓仿若重见天日了一般,对于汉室皇权拥戴感激无比。

  国朝惠民国策又一项接着一项,开科取士,整顿吏治,打击门阀。

  此外新设农部又传出消息,要在一年之内让并州粮食产量激增数十倍。

  如今的并州子民可谓干劲朝天。

  取士寒门之后,地方吏治又焕然一新,不仅接地气,还各个雄心抱负满满,势要干出一番作为!

  这让坐镇并州刺史一职的和亲王赵元朗轻松的不得了啊。

  上有国朝六部统引部署,下有各级郡县积极响应。

  他这个一州刺史封疆大吏,如今竟成了这个并州最大的清水衙门,闲适逍遥的不得了啊。

  “今日莫离出去给莫别扫墓了,得了闲,本王一定好好放纵放纵!”

  刺史府内,赵元朗贼头贼脑,嘀咕了一声之后,冲着府外喝道:

  “来人,备好酒好菜,那啥鸡鸭鱼肉什么的,都本王整一套,搞快点啊!”

  “好的王爷。”

  那位从长安带过来的王府老奴闻声之后,赶紧点头啊。

  他抬头瞥一眼王爷的那日渐消瘦的样子,那叫一个心疼啊,不禁在心里头暗暗叫冤道:

  “王爷王爷,你说说你这是何苦呢?千金之躯,为什么就这么想不开,非要这么为难自己呢?”

  老奴不敢有半点的耽搁啊。

  要是莫离姑娘回来了,这王爷又得受苦了。

  然而……

  老奴刚刚转身,没走两步,就傻住了。

  只见王府门口,站着一位清瘦苗条的声音,一身黑衣裹体,连脸上都被黑纱巾遮住了面容,只漏出一双灵动清澈且略带清冷的眼眸。

  “莫……莫离姑娘回来啦!”

  老奴扯着嗓子问好,吓了莫离一怔。

  这话明显是喊给内府的赵元朗听的。

  莫离看破不说破,只是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

  冲着这位老奴微微欠身回了个礼之后,莫离步子轻盈的朝着内府走出。

  正堂没人。

  入了书房,就看着赵元朗拿着一本书,背对着莫离在摇头晃脑着。

  而后装作不经意间转过身来,先是一怔,而后一愣,最后才放下书,一本正经的惊讶道:

  “呀!”

  “不是去给莫别扫墓吗?这才前脚刚出门,怎么回来了?是忘带东西了吗?”

  莫离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只是遮盖黑纱巾之下不被察觉,摇头,无语道:

  “王爷,书拿反了。”

  “呃?噢噢噢……该死,竟然被你给看出来了!哈哈……本王就是故意拿反的,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本王很风趣幽默?”

  赵元朗不以为意,就是一本正经。

  放下书之后,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横在身前,仰首挺胸,还是一本正经。

  “王爷,若是吃不了这苦,就算了吧。”

  “陛下这一次亲册的骠骑将军以五千精骑孤身入大漠,立不世之功,眼下蛮祸解除,大汉自此以后再无外患,而收复汉水以南也只是时间问题!”

  莫离说到这儿,顿了顿,最后还是说出了口。

  “王爷就在这并州做个刺史,不给陛下添乱,其……其实也挺好的!”

  这话一出,赵元朗不答应了。

  蹙着眉,仰着脸,忿忿道:

  “听听,莫离你这说的是人话吗?本王是谁?本王可是当今天武帝唯一的皇弟,铁骨铮铮和亲王,岂能甘于平凡?那不是给皇兄丢人吗?”

  “什么叫不给皇兄添乱啊?你这是在侮辱本王!”

  “可是……”

  莫离是真的忍不住了,直接笑出声来了。

  袁门覆灭北戎归汉之后,陛下让和亲王坐镇并州,太妃直接让莫离留在了上郡,保护赵元朗的周全。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

  可就在前几日,长安传来捷报,天子师联合西凉军前后歼灭蛮族联军四十五万,更有一位舞象之年的骠骑将军一战惊世!

  然后这铁骨铮铮和亲王就像是受了刺激似得,立下誓言,要发愤图强,要习武,要读兵法!

  他拉着莫离教他武道,监督他的生活,不可放纵,不可松懈,要以最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这本来是好事啊!

  只可惜……

  莫离想想之后,轻叹了一口气,走了过去,问道:

  “王爷,还没有找到气感吗?”

  “呃……好……好像是找到了吧?”

首节 上一节 292/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