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313节

  “听说了吗?镇西王归朝了,一身战伤,一头白发,当真是我大汉的国柱之忠臣啊!”

  “当然听说了,天子移驾,恩赐老王爷乘马佩剑入皇城,国钟久荡不息,满朝文武尽低眉俯首,当今陛下圣明啊!”

  “说的没错,老王爷倾付一身镇守西凉,一片忠心日月可鉴,陛下以此厚礼天恩相待,这将会是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啊!”

  “天子圣明,赏罚分明,若不是老头子我年事老矣,定当从戎投军,做出一番功绩来!”

  “你是老了,但你还有儿孙啊,你看当今天子在帝陵之后设建忠勇陵,让大汉忠骨死后亦能追随历代先皇,这天武治下,不负忠骨,不寒民心啊!”

  “说的没错,能生在天武治下,何其幸哉,老头子我这就回去好好教育子孙,让他们好生读书习武,以国柱为榜样,将来建功立业!”

  “对对,我也赶紧回去!”

  ……

  今日之事,注定要成就千古君臣佳话。

  尤其是后续的镇西王爬上太极殿,只为叩跪天子身前,替凉州百姓叩谢浩荡皇恩,而天子心怜忠臣,更是亲自降阶搀扶!

  这些消息传入长安,传出天下,让万民鼓舞,引无数忠心汉室的将士振奋!

  而他们,念及山河依旧破碎,贼寇反王依旧猖狂,多少黎民百姓将士吏员心生愤慨,怒满雄腔!

  入仕从戎者,发愤图强,但求盛世重启!

  匹夫庶民者,满怀抱负,只待天子号召!

  长安城。

  朱雀大道。

  李河图如迟暮老人般的走在路上,金印紫绶加身,身后数十白发亲众。

  国都子民竞相恭迎,高呼国柱二字。

  户部、工部、吏部等三部尚书亲自陪从,引李河图入驻毗邻未央宫的新国柱王府之内。

  一路走来,李河图唏嘘感叹,老眼早已湿红。

  “这长安百姓,国朝百官……与本王当年出长安之时,真是云泥之别啊,当今陛下果真是千古不出的雄主帝王啊!”

  新王府之中,李河图送走诸位朝中大臣之后,仰望未央宫方向,一声长叹。

  李不悔和恭尚站在身后,连连点头。

  他们二人离别长安不久,却明显感知到了巨大的变化,国都百姓上下一心,朝中百官励精图治!

  这是国朝风气的转变,犹如大汉重换新天一般!

  闭门。

  李河图端坐后园亭台之中,回首一生。

  如今的他命穴被封,毫无半点的修为,就是一介普通老者。

  他扪心自问,其实功绩根本担不起千古二字,只是在大汉至暗时刻,依旧是忠心不变!

  最重要的,依旧是当今天子厚爱,敢赏敢为啊!

  “本王至少还能,不,是必须再活十年,要亲眼见证着这强汉在天武陛下的手中,雄雄崛起!”

  李河图起身,振奋呼道。

  但心中想起之前在宣室殿,陛下讲出的那些惊天秘辛,李河图已经无法想象接下来的大汉会是以何等惊天的姿态觉醒啊!

  “父王,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吧。”

  李不悔换了一身女儿汉服,秀发轻挽,姿态温婉,相比西凉之时,少了几分英飒之气,多了一些闺秀柔情。

  只是眉眼之间,总是暗藏一抹忧郁之色,有些魂不守舍。

  李河图深知掌上明珠的少女心思,接过茶杯之后,微微摇头,心中暗叹世间万物种种,唯有情字最为苦人。

  其实李河图现在也很苦恼。

  当今天子不仅是雄才大略,更是一位深藏不露颠覆认知的大宗师,这位注定要超越太祖成就千古帝王的天武帝,又怎缺绝色佳人?

  而他的女儿,只会越来越配不上了。

  “唉,改日求见一下孝懿太妃,将当年先皇与本王的那段指腹为婚之言说出来,看看孝懿太妃能不能做主这一门好事吧。”

  李河图在心中暗道。

  这时,李不悔凝重着脸色,沉声问道:

  “父王,不悔有一事相问,陛下是不是已经迈出了那一步了?”

  “呃?”

  “乖女儿,不该问的,别问!”

  李河图先是一怔,而后淡笑回应。

  这话看似什么都没讲,但答案已经了然。

  李不悔身子一颤,扶住亭台石柱,心脑一片空白。。

  ……

  ……

  此时。

  长安城北门。

  一列挂着王府印绶标致的车队缓缓驶入长安城之内。

  正中的马车之内,和亲王赵元朗身着正服蟒袍,不停的整理着衣冠,局促不安,却又激动窃喜着。

  身边,莫离换了一身绫罗女儿装,青丝高盘,配金钗坠饰。

  昔日的黑巾换成了一缕白纱,盖过半张脸,流露在外的清眸和动人的身姿,不弱任何大家闺秀。

  “莫离,在马车里头就不用戴面纱啦,不管你什么样子,本王都喜欢!”

  赵元朗脸很红,当说起情话来,就是理直气壮!

  莫离也想不明白啊。

  她脸上的疤痕那么吓人,怎么身边这位从小养尊处优的小王爷就一点儿都不怕呢?

  这世间最说不清的,就是一个情字吧。

  “王爷,别闹!”

  “已经入了长安城了,你想好了等下见着陛下怎么说了吗?还有,若是太妃执意不答应,我们又该怎么办啊?”

第340章 本王不能贱待于你

  莫离面浮忧愁,担心不已。

  在并州的时候,她是小王爷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得替他把着关儿,是既当夫人又当娘的!

  可真到了这等大事的时候,莫离局促了,怯怕了,一片心绪全系在了身边这位憨王爷的身上。

  女人,终究是女人啊。

  “还能怎么办?私奔呗,大不了本王不做这个王爷了!反正本王这一辈子,就认定莫离你了,本王说的,铁骨铮铮!”

  赵元朗将胸脯拍的砰砰响,霸气冲天。

  但说完之后,明显心虚的厉害,他其实也怕啊。

  马车外头的长安道,人声鼎沸,热闹不已,赵元朗也听到了不少熟悉的字眼儿。

  “巨刚!”赵元朗呼道。

  “王爷,老奴在!”甄巨刚凑了上来。

  “这长安道如此热闹,想必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赶紧问问。”赵元朗道。

  言罢,下意识的握住了莫离的手,攥的很紧。

  莫离微微一颤,只觉得那尚有几分婴儿肥的大手温热的厉害,掌心都是湿汗。

  “王爷,若是为难的话,我们现在折返还来得及。王爷放心,莫离……不求名分的。”

  莫离咬着嘴唇,轻声道。

  她终究还是卑微着的。

  但!

  赵元朗听了这话之后,却破天荒的头一遭动了火气,撇过脸气鼓鼓的瞪着莫离,愤声道:

  “莫离,本王不喜欢听你讲这样的话,你可以卑微,但本王不能贱待于你!本王说过的话,绝不反悔!”

  “额……”莫离怔住了。

  这时。

  甄巨刚凑了上来,隔着车帘,呼道:

  “王爷,大事,大好事!”

  “镇西王归朝,天子以国朝首礼厚待,恩赐乘马佩剑入皇城,此佳话传遍长安城,让万民振奋鼓舞呢!”

  赵元朗细细听完,震惊不已。

  能此等厚礼恩赐一位异姓王,可见当今天子的开明与圣明。

  “放心吧,皇兄会答应本王的。”赵元朗轻舒了一口气,笑道。

  莫离点点头,也算是豁出去了。

  ……

  ……

  宣室殿。

  锦衣卫呈送密折不断。

  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从凉州传来的战报。

  “呼顿王率王部十五万人归降大汉,俯首称臣,单于庭以下的漠南地区全部归为汉土!”

  “呵呵……这霍去病果真没让朕失望啊,这才第一战,就直追封狼居胥了!”

  赵元开大喜,蔚然叹道。

  天子师和西凉军依旧在横扫漠南区域和突厥龟兹山以东地区,捷报不断,获取的牛羊马匹已经各种蛮族物资无数。

  突厥方面的情报要少一点。

  但匈奴漠南归汉,大半个匈奴国的物资全部并吞为大汉所有,不但解决了凉州子民数百年来民生问题,而且能充入国仓,统一调配!

  再过数日,扫平关外之后,便能班师回朝了!

  赵元开传诏一封,命霍去病和陈庆之速战速决,早日归朝,国朝更有大举措要布局下去!

  这个大举措,就是趁着过冬息武之时,重整天子师!

首节 上一节 313/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