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547节

  再加上张居正也同样是对于长安风波只字不提,这让赵元开瞬间明白了这其中的转变。

  张居正毕竟是张居正,千古辅政能臣,觉悟自然不低!

  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他应该已经猜到了赵元开到底想要做什么了,这种心照不宣的君臣关系,让赵元开颇为欣慰。

  有些话、有些事,是不好摆在明面上讲的。

  但如果心照不宣,暗自契合,不但结果喜人,连整个过程也充满了一种别样的趣味性!

  长安风波愈演愈烈。

  很快,就从长安烧到了整个中州其他四郡!

  那些个京官朝臣,祖地大多数都在中州境内,家中跋扈的子弟其实在长安城里头也不敢多么的嚣张和胡作非为。

  但,一旦出了长安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啊。

  洛阳、扶风、弘农、河东,这四座簇拥着国都的中州郡城,是蒙受国朝大发展和各项国策革新红利的第一梯队大城!

第644章 前夜

  他们的发展很快。

  尤其是洛阳城,人口早已经激增到六七十万,古来就是富饶繁华之地,又没有国都威仪的威慑束缚,竟然释放了比之长安还要强大的发展活力。

  那些个公子哥们就爱到洛阳游乐,挥金如土。

  有了这些人,立马吸引了天下商人,卖什么的都有,玩什么的都可以。

  但……

  往往越是纸醉金迷的地方,背地里头就越是黑暗和肮脏。

  赵元开对于洛阳城的发展定位没啥意见,甚至乐见于此,但越是这种有活力的地方,就越要加强监管!

  火之所以能烧出长安城,其实也是赵元开的意思,一切都在那份机密的手谕之中,除了天子和许文林,没有第二人得知!

  一个星期过去了。

  御林白袍军已经增兵十五营,直接出动了两万多的军武甲士,这个动作太大了,大到了足以轰动天下了!

  风波一再发酵,其真正的影响力也逐渐开始显露了。

  长安朝堂已经人心惶惶到了极点,几乎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的引火烧身了,这种不安和恐慌很快就蔓延到了汉土十五州!

  但……

  在民间,却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影响力!

  数万万子民开始是惶恐的,但随着风波发酵,发现这京兆府重点针对的竟然只是大汉的官老爷!

  这太不寻常了,几乎前所未有啊。

  要知道,以往都是官官相护,同样触犯国律法典,庶民只能绝望,而官吏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

  同样的罪过,是庶民还以酌情从轻发落,但要是沾了个官字,只要是吃了大汉的俸禄,那就不好意思了,直接来重典!

  这等转变,让万民何等振奋啊。

  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嘛!

  国律法典就应该是保护最弱小的底层庶民啊!

  自古以来,耕田种地缴纳赋税的是庶民,遇上了战事,被强征入伍冲在了最前面的也是庶民,就算是战死了,也因为人微命贱死就死就了。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悲剧让他们一而再的质疑这个世界之上是否真的还有道义和公平所言!

  但,这只是开始而已。

  庶民只觉得这场风波旁观起来是如此的痛快,却还没有意识到这将会对于大汉的社稷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整个中州已经抓了三千多人。

  十旗锦衣卫被扩展倒了二十七,每一天都是五十堂同步会审,主治一方的父母官权限被无限放大,所有国律法典给予的权力更是全部兑现!

  风波和影响是越来越大。

  但整个事情的脉络却变得越发的清晰和简单。

  归根结底就四个字,依法而治!

  然而,整个长安城却是暗流涌动的,所有人都在猜测天子的圣意,可天子就是迟迟不肯表态!

  其次就是文武首臣的态度,但阁老和国柱的态度实在是太晦涩难明了。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第七日午夜。

  京兆府惊现刺客,一位宗师境八品的黑手在夜深人静之时,传入了京兆府的内府之中!

  所幸,京兆府的戒备已经由御林军武接手,刺客并未得逞。

  锦衣卫最后是在长安城东的一座破旧山神庙之中,围住了刺客,抓捕之时,已经自绝而亡,成了悬案!

  但……

  这件事却彻彻底底大了!

  刺杀朝堂命官,而且还是堂堂长安京兆伊,从一品的国朝大员!

  这个性质,太恶劣了,直接触动了圣怒。

  翌日,赵元开在宣室殿拍案大怒,终于将长安风波提到了台面之上,诏令降下,三日后如期例行大朝会!

  接下来的两天之内,长安突然风平浪静,京兆府肃清正法风波终于是放缓了,但设堂会审依旧是没有停歇。

  偌大的长安城,数出园林阁楼之内,暗藏鬼心。

  大朝会的前一夜。

  张居正深夜拜访国柱王府。

  锦衣卫秉承圣命调查京兆府遇刺案,依旧是毫无头绪。

  而京兆府的戒备力量又加重了三重,才短短不到十日的时间,不过五十出头的许文林,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

  他在书房之中来回踱步,焦躁不安,端着杯子的手颤抖的厉害,努力了好几次还喝足了一杯茶水。

  深夜。

  由卫戎司最高规格护送的一队马车,悄然进入了京兆府之内,已经出落的颇有几分成熟威仪的许心甜,再看见了老父亲的一瞬间,当场泪目。

  “爹……”许心甜的声音带着哭腔,尽是心疼。

  “女儿,你……你这个时候怎么回来了?你这不是胡闹吗?”许文林是又喜又急,紧拉着女儿的手。

  而今的许心甜已经不在当初的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女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身后,贴身侍女会意,退出之后顺手带上了书房的门。

  “爹,女儿这个节点回家,是陛下的意思!”许心甜直言道。

  “陛下的意思?陛下……”许文林明显有苦难言。

  他背过身去,面朝着书房正墙之上的那一副字,长叹了一口气。

  须臾,开口,用一种前所有为的疲倦不堪的语气说道:

  “女儿,你知道父亲本来就不是什么大才之人,能出任一县知府已经顶天了,又何德何能担任这国都京兆伊啊?”

  “陛下手谕,还要我坐那留名青史的铮臣之首,以无畏之姿履行法制先驱,我……我真的怕了啊,女儿!”

  “我这几日连京兆府的门都不敢出一步,明天就是大朝会,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咬着牙苦撑着的许文林,终于在女儿面前露出了软弱的一面。

  其实,从他一开始就下意识的想要带领许家九族自绝谢罪就可以看出,他的能耐太有限了。

  一切一切,都是背后的一双无形的手在推着他硬着头皮表演!

  许心甜眼窝湿红,但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果决,拉着父亲的手,笃定无比的说道:

  “父亲,女儿知道你不容易,很苦!”

  “但,你应该明白,这是苦差,同时也是机遇!许云生欺君犯上,亵渎贵妃,是铁板钉钉的死罪,我们整个许家都脱不了干系!”

第645章 大朝会

  “只要依照陛下的意思,把这出戏唱下去,我们才有活路和出路,否则,就算是陛下不怪罪,那些迁怒于京兆府的朝堂大员们,也会想方设法的秋后算账!”

  “明日就是大朝会,陛下就一个意思,希望父亲你能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哪怕是忤逆圣意,也要守住立场,懂吗?”

  忤逆圣意?

  这话一出,许文林直接就蒙了啊。

  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可是天武帝啊,大汉国朝行运八百年,功绩威严最为无双的天武帝啊,就是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在天子面前说一个不字!

  陛下只是稍稍动怒,就能吓得他屁滚尿流的啊!

  “不,不行!为父做不到!”许文林连连摇头。

  “做不到也得做,父亲,你别无选择!”许心甜咬牙道。

  看着眼前疲惫苍老的父亲,许心甜再一次的长叹了一口气,最后语气一柔,又道:

  “陛下就是担心你的性子会沉不住,所以才连夜让我回府,你放心,陛下不是真的怪罪于你!哪怕是明天大朝会之上,千夫所指,天子盛怒,但最后的结果必须是父亲坚持捍卫国律法典,必须坚持到天子转态朝臣羞愧!”

  “可是,那样的话,我岂不是彻彻底底的和满朝文武交了恶?那以后还怎么在朝中为官啊?”

  “父亲啊,你还不明白吗?你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了,越是交恶,他们就不敢对你怎样。但相反,若是前后反常,就绝对落不得善终!陛下这一次想要看见,就是借助这长安肃清风波,彻彻底底将国律法典的威严烙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而父亲你,将会成为大汉忠铮之臣的表率,为后世之人竞相效仿!”

  “父亲,这是我们许家的大机遇啊!!”

  这最后一句,许心甜咬的极重!

  许云生欺君犯上,本来是大祸,而今阴差阳错撞了大运,因祸得福,这时候是真的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

  许文林瘫坐在檀木椅上,身子颤抖的厉害。

  这一切他又何尝不知?

  但,秉性在此,能耐胆魄也就那样,真到了这最关键的节点,他是真的惶恐不安怯退了啊。

  良久。

  许文林咬牙,一拍桌子,豁出去了。

  起身,看着女儿,这位身材不算高大的小老头红着双眼,凝声道:

  “为了许家,为了女儿你,我……我豁出去了!”

  “不!父亲,你是为了公平,为了法制,为了大汉的国律法典之威严,为了为人臣子之职责和良心!!”

首节 上一节 547/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