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555节

  在如期而至的一场瑞雪之中,天武七年落幕了。

  这一年的大汉是风雨兼程,也是披荆斩棘,是破除陈规开新天的一年,也是五年大发展的起步之年!

  这一年,帝后归位!

  这一年,《汉典》颁发!

  这一年,大汉农业体系已经深度了走向了完善,在汉土十五州的国朝钢厂的铺垫之下,大汉的社会基础已经彻底不同了!

  这一年,大汉的新生儿已经激增到了一千万,国朝人口突破了三千万大关,是国运八百年以来的新纪录!

  这一年,汉土十五州新建屋舍两百万,水泥和红砖等高效廉价材料让近千万贫苦子民从茅草屋住进了砖楼!

  这一年的年底,中州的第一条货运铁路开通,宣告着国朝运输基础从牛马人力迈向了工业动力!

  也是这一年,《汉典》的颁发对国朝影响开始显露,规则清晰的社会基础所释放的活力直接井喷爆发!

  农业的大丰收和国朝基建大开发,在加上税改,让民间财富一下子激增了数十倍!

  民富了,人闲了,外加上《汉典》对于各项权益的明文保护,让民间的各项市场需求紧随而至的井喷!

  紧跟着,各种新兴贸易出现了,各种以家庭工厂为单位的资本雏形出现了。

  也是这一年,理宗府的衣造司颁发了一套全新的纺织工艺和服饰结构,遍传汉土十五州,然后……更保护女性的内衣出现了,更轻便合理的多口袋衣裤出现了。

  同时,盐业升级,产量大增,让盐价一降再降。

  粮食物种的丰富,已经各项加工工艺的升级,让食品材质和调料大大丰富,在不仅大大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感,更直接的促进了饮食业的大爆发。

  ……

  军武层面。

  因为军兵流出而直接引发的长安正法风波,在先后牵扯了一千七百人,审判斩首了三百多人之后,以汉典为纲要,确立了军武法典!

  军兵成了军武专属,象征意义被一再拔高,成了大汉甲士的第二生命!

  虽然是和平时期,但在天武七年的最后一个月,天武帝赵元开签署了最后一道军武令,甲士待遇再次翻倍!

  而这一年,四境战区募兵五十万,国朝天子师在编在役甲士总数达到了八十万,人均单兵修为更是从一年前的内家三品,提升到了内家五品!

  尤其是镇南司帅府和安西司帅府这两大重要战区,人均单兵修为更是达到了内家境七品!

  这个战力,是过往根本不敢想象的!

  比如镇南司帅府,麾下兵力三十万,人均单兵修为是内家境七品,挑个准确数据,就是这三十万甲士当中,有六万宗师!

  什么概念?

  大荒皇朝当初抵御东海妖祸的时候,也就出动了十万宗师而已!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啊,有钱了,人口就爆发了,绝对的物质保障就带来了绝对的人才基础!

  但……

  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军武甲士的单兵修为大幅提升,军武装备也全部更新到了最先进的唐横刀和玄鳞甲,可依旧是出现了不适配了!

  从岳飞和霍去病的年终奏章上来看,扩军扩编所带来的战斗力量的边际价值在呈现一个递减趋势!

  说白了,就是单纯的堆甲士规模的意义在降低!

  这一点也是赵元开所苦恼的!

  而希望,只能寄托在陈景宁的身上!

  此外!

  也是这一年的年底。

  军武殿直属的、也是赵元开兑现当初设想的四大圣府之一的军武属性的圣府,终于落地了!

  选址在并州上郡,赐名神机圣府!

  神机二字,取自赵元开当初逆转局势最开始时候的神机营,而今神机营已经撤了营号,成了荣誉的象征!

  李河图任神机圣府的第一任府长,陈庆之次之,赵元朗、霍去病和岳飞挂名,那些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将发挥余热,出任各个方向的老师!

  这座比之宗武直属的大荒圣府要起步晚半年的神机圣府,再挂名之后以势不可挡的势头,直接超越了大荒圣府,成了大汉年轻一代子弟最向往的顶级圣地!

  为什么?

  因为那可是国朝军武领将的摇篮啊!

  能从神机圣府顺利毕业的,将会直接纳入军武一脉,起步就是参校衔位!

  而神机圣府的创立,也意味着大汉军武建设走向了全新的高度,以往靠着首级堆战功的晋升通道被不断的摒弃,新一代的军武领将的培养走向了更加先进的全面化方向!

  以前门阀垄断教育,人才匮乏,王公子弟读两本兵书就成了香饽饽。

  现在,兵书都成了垃圾了,动辄数百册的军武理论和思维塑造,再加上全民同一起跑线的残酷竞争,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

  宗武层面。

  慕容流萤这位宗武首座依旧是没让赵元开失望,依旧拉胯!

  在大荒圣府大批的顶级武道人才中途变更主意,打死也要拜入神机圣府的这些不好影响之下,这位首座大人依然敢在年终大朝会之上,理直气壮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面对赵元开!

  然后,还在长安城耍着小姑娘的脾气,严重逗留渎职长达半个月之久!、

  彻底没指望了这货!

  可又奈何不了人家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啊。

  一年时间,明明都在搞些乱七八糟的,修为依旧迈入了超凡三品,仅次于青忧和雨化田,搁大荒圣府之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再加上又是年轻绝美的倾国绝色,搁大荒圣府之中的人气直接爆棚,什么最美府长、百万大汉儿郎心中的梦啊……这些乱七八糟的都出来了!

第657章 庆国宴

  不过也好在有这么一位最美府长,不让大汉的顶级人才还真的都要被神机圣府全给吸引走了。

  毕竟,武道天赋强,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顶级的领将帅才!

  单纯的能打,上限止步于战将!

  此外,随着大汉翻天覆地的发展,已经《汉典》颁发对于文明的倡导,让武道一途变得不再是唯一的追求了!

  从文入仕,从商入贾,甚至有一点点的小发明创造,自己搞得厂子创业也行的!

  但有一说一,大荒圣府的创立之后,给整个大汉东域都带来了莫大的改变,曾经的东荒禁地成了天下宗武的圣地。

  在雄霸和老鬼的一手主导之下,大荒圣府如今已经收纳了第一批次的千位宗门学子!

  在整合了曾经的苍黄山脉之中的三千大山三百宗门之后,直接设立了第一批三十多个国朝级的宗武研究点!

  倚凤谷也被纳入了大荒圣府之内,曾经藏尽天下武道绝学的藏书阁成了大荒圣府最宝贵的武道理论来源,被分入了宗武研究点中统筹研究!

  在这个方面,赵元开明显指示过。

  博百家之长,与时俱进,不断开发!然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编著出一套具备最大普适性的基础理论体系,也就是武道课本!

  内核就一句话:

  用最简单的修行方式,耗费最少的气血真元,力争达到最大的战力输出!

  同时,军武直属的神机圣府在创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大荒圣府达成了一项永久的合作方向,那就是研创最适合军武的武道绝学!

  这其中,玄陈不死金身诀就是重点研究对象!

  军武要的不是这门绝学有多么的逆天,它只要国朝甲士能够普遍修炼,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了最大的成效,就够了!

  总而言之,赵元开对于大荒圣府的态度就像是对慕容流萤一样,是极为包容和放纵的!

  因为他对于这座圣府,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愫,希望能纯粹一点,自由一点,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

  但!

  对于神机圣府,却是另一个态度!

  因为那是军武直属,但是国朝将帅的摇篮,这种不一样的严格要求,会让神机圣府在国朝之内的地位和意义大幅提高!

  其独特性和荣耀感,是大荒圣府根本无法比拟的!

  而这,也是差异化对比的重要性。

  圣府是具备鲜明属性的,在赵元开的布局里头,最多不超过五所,每一所的在府学子不超过五万人!

  也就是说,哪怕是五所圣府进入正轨,每年纳入的学子也不超过六万人!

  而大汉的人口现在又在飞速增长之中,从天武七年初的两千万,到年底的三千五百万……照这个趋势,五年之后保守能超过三亿!

  在人口爆发的初期阶段,年轻一代的人占比极大,每年至少有一两千万的年轻人,在朝着那最顶级的六万圣府名额竞争!

  这似乎有些不合理了,对吧?

  不!

  依旧是合理!

  因为在圣府之下,还有学院!

  这是不受限的,也是赵元开对于人才教育的初步结业点,学院毕业之后,就是步入成人阶段了。

  所以,在整个天武七年当中,汉土十五州在国子监的统筹之下,同步创立了十五所州立学院!

  而在国都所在的中州,更是下探到郡级,在环长安一代,一下子立项了五所学院!

  整个大汉一批的二十所学院,就那么来势迅猛的确立了!

  学院是综合性的。

  经学、理学、医学、武学……几乎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是整个大汉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最坚实基础!

  等一批次的学院子弟结业之后,完成大汉的主体中坚力量的第一次换代,那绝对让大汉的整体实力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四年足矣。

  正好对应上了大汉的第一个五年大开发周期的结束!

  ……

  除了这些。

  整个天武七年还有几项重大突破。

  雨化田联合军武、宗武以及太医阁,在北戎太白山打造了第一个国朝级的秘密基地,针对太白山里头的新兴药草进行了系统化的开发!

  汉南边疆持续吃紧,对于南疆十万雨林的监控也有了不小的突破,整个龙脉复苏之后的诸多变化,都是在国朝的监掌之中!

  安西司帅府驻守西凉,已经全面控制了突厥高昌部和匈奴漠南地域,但一直谨遵赵元开的旨意,以战略防守为主!

  突厥未灭,匈奴远遁,虽然都没有彻底的灭亡,可短期之内似乎也没有什么异动!

  赵元开暂时是没有外战的打算的,所以战略上一直在降低权重,对于突厥和匈奴残部不闻不问!

  当然了。

  若是这些蛮族余孽不知死活,赵元开不介意秋风扫落叶。

首节 上一节 555/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