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782节

  她是慕容流萤,三次进京都没有见到陛下。

  长安未央宫内环诸部司,一座高达四十层的摩天大楼的顶楼之上,有位穿着十分现代化的服侍的端庄女子,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暗自神伤。

  她是苏九婈。

  大汉的商部尚书。

  在大汉全面发展工业化和推行市场化的进程之中,她是朝堂最耀眼的那颗新星。

  百米之外。

  是一处古典大气的建筑群。

  那是国子监,帝国的最高教育统管机构。

  首臣大人朱凌雪这段时间亦是忧心忡忡,她见了几次陛下,能感受陛下身上的变化。

  她没敢去问帝后的事情。

  但直觉告诉她,帝后应该是出事了。

  这一切的一切,也验证了一点,那便是帝后在天武帝心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天武帝十六年又过去了。

  南苍域在这一年里头顺风顺水,只需要在既定的路线之上加速前进,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波澜和惊变。

  只是这一年里头,陛下变得有些深入简出了,在朝堂之上和诸部司之间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距离感。

  是的。

  这一年的赵元开确实变得孤僻了很多。

  也许印证了那句话,帝王本来就是孤独的。

  但。

  赵元开却从来没有过半点的松懈。

  他依旧是每天日理万机,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国政之上。

  只是随着帝国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在强烈的改变着国朝的行政模式和参政方式。

  大朝会几乎是彻底废除了。

  通讯的发展让信息可以在瞬息之间传递到大汉任何一处机构。

  天武十七年。

  又是一年春来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这一年的春节长安城下了一场瑞雪。

  灯火通明之中,赵元开披着锦袍,牵着抱着一位扎着羊角辫吃着棒棒糖的瓷娃娃一样的小丫头,走上了摘星台。

  “父……父皇,给你吃……甜甜的糖……”小安平举着满是口水的棒棒糖,就要往赵元开的嘴里头送。

  赵元开却笑开花,宠溺的挂了挂小安平的鼻子,道:

  “父皇是大人了,大人不吃糖的。”

  “为什么大人不吃糖呢?”小安平歪着脑袋,那如同宝石一样的眼睛满是好奇和疑惑。

  呃……

  为什么大人不吃糖呢?

  这个问题赵元开还真的不好回答啊。

  “陛下,把安平交给臣妾吧,这丫头总是会问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上一次就让太妃给难住了……”

  身后的许心甜走上前来,笑着说道。

  赵元开摇了摇头,不舍得,然后哄着小安平道:

  “唉,父皇也不知道为什么啊。”

除夕夜啦

  时间过得好快啊,唰的一下一年就过去了。

  这个时间,我可爱的读者们应该都已经在家里吃着年夜饭开开心心的过着团圆年了吧?

  不知不觉这本书写了一年多了,也有两百万字,也是萌蛋第一次在借着这本书认识了那么多可爱又有趣的读者们,然后一切过年。

  在这里,萌蛋提前给大家拜年啦。

  一路上有你们,真好。

  祝福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头,平安喜乐,然后暴富,暴富,再暴富!!

  最后……

  请个假,求轻饶,嘻嘻嘻……

第979章 又是一年

  “咦,父皇笨笨……”

  “安平!!”许心甜脸色一变,赶紧嗔道。

  赵元开赶紧冲着许心甜摇了摇头,而后回过脸,是百依百顺,道:

  “对,父皇笨笨,还是朕的小安平最聪明啦。”

  “嘻嘻……安平也就是比父皇聪明那么一丢丢啦……”安平吃着棒棒糖,奶声奶气的嘻嘻道。

  许心甜听了这话之后,脸都白了啊。

  但一看陛下的脸色,却依旧是笑脸呵呵,溺爱的不得了。

  到底是初为人父啊。

  到底是帝国的第一位小公主啊。

  ……

  整个的天武十七年是大汉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之年。

  尤其是这近几年来,赵元开设定的四级学府制度全面成熟,已经稳定的为帝国输送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圣子。

  可以说,在这几年里头,国朝的吏治队伍、各大领域的中坚人物,几乎全部换代了一次。

  这可不是之前那些私塾先生交出来的所谓读书人啊。

  而是经历了长达十二年的大汉最先进、最系统的体系化教育的真正精英派人才。

  农业已经不再是大汉是经济主体了。

  工业化开始彻底的改变江山社稷的各个层面。

  这一年,铁路网已经全面普及,而各大州府之间,已经开始修筑高速公路了。

  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地域隔离在被不断的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简单和快速了。

  通讯业开始向民间普及,有限电话进入了千家万户。

  其中。

  发展势头最猛的,就是文娱产业。

  长安影视台,州府影视台,还有各种的娱乐产业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层出不穷,大汉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明星。

  其实明星一直都有。

  帝国将星霍去病、为内阁国务鞠躬尽瘁的张居正,还有那个最爱表现的最美府长慕容流萤,都是举国闻名人气爆棚的人物。

  以前只是被动流传。

  现在信息技术发展了,可以主动宣传了,于是乎,造星的概念也就出来了。

  ……

  文明的进步一定是多样化,也就注定了不可避免的去分散人们的专注力,他们会被有趣的事业吸引,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这也直接的导致了个现象。

  那就是大汉的新生代子民对于武道追求的热情是越来越低了。

  其实这是好事。

  对于帝国来说,这跟有利于国朝的安稳和谐。

  国朝只要用优越的制度让那些真正的天赋之子走上武道,然后担负起使命和责任,这就足够了。

  一个全民修武,全民将武道或者是仙道都当成唯一追求的国度,那一定是畸形的,是脆弱的。

  这几年来。

  国朝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路线之上。

  没有外战,也没有内乱,更没有太大的国策转折,一切按照赵元开曾经底下的战略在稳步前进。

  所以,这几年帝尊显露威势的机会并不多。

  但这并没有让皇权变得势微,相反,却让皇权多了一份神秘色彩,变得更加的高高在上了!

  ……

  又是一年过去了。

  帝国迈入了天武历的第十八个年头之中。

  这一年,沙海之境彻底归化,新增行政州府十七座,再加上先后并吞的南疆、大漠、雪原……而今整个南苍域全部归为汉土,全部设立行政州府。

  至此,大汉已有四十二州府,二百一十六座郡府,帝国总人口高达两亿三千万。

  两亿三千万啊。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数字。

  尽管帝国是在一次次的征伐之中走向了伟大了,但对于人口却没有任何的削弱。

  相反,生产力的极大提升,直接刺激了人口的再一次大爆发。

  两亿三千万,这已经是南苍域存在数千年的历史之最了,比之历史最高峰还要超出一倍多。

  也是这一年,帝国出来了超级城市的概念。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都长安,人口破五百万,其发展水平已经巅峰了世人的认知了。

  仅次于长安的就是洛阳、东州金陵,还有一个是大汉西南的区域核心大城市,益州天府!

  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城市!

  天武十八年是帝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这一年,“天剑”问世了。

首节 上一节 782/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