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991节

  “这几年,朝堂之中一直都有人在启奏陛下,要清除我们这些老臣,陛下在这个节点,突然将帝后推出来,是什么意思?还能是什么意思?”

  “帝后归来之后,绝对是要从新掌权,那就是势必要培养属于帝后一脉的亲信,这些人会是你们吗?不可能!”

  李石这话倒是不假。

  帝后归来一事弄得如此兴师动众,这个动作太大了,是绝对有大用意的。

  什么大用意?

  无非就是借帝后之后,从新清洗一下朝堂罢了!

  而这,就直接意味着他们这些老臣,尤其是拥护大皇子的这些元老派们的彻底退出朝堂。

  陛下终究是陛下,帝王之心,自然是帝王之手段。

  当然不可能直接下令。

  陛下只需要借这一个机会,释放自己的意志,满朝文武自己参悟,而后识趣的执行就行了。

  帝后回归,就是否了香妃娘娘,否了太子之位,否了元老派。

  所以该退的,最好自己主动退,留自己一个体面。

  帝后回归之后的任何动作,都要极力拥护,这也是在给自己救赎。

  否则……

  “没错,我们确实不能直接反对帝后,因为现在反对帝后就是谋逆,是罪该万死。但……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可以消极对待,表达……”

  李石正说着。

  而这时,已经沉默了半个晚上的李不悔,终于是开口了。

  “本宫告诉你们,帝后归来之后,你们必须要无条件的拥护和支持!这大汉帝国只有一个帝后,那就是蒙耶青忧帝后!”

  “无论接下来长安朝堂如何的变动,是新臣进老臣退,亦或是其他,你们都必须无条件服从!”

  “听懂本宫的意思吗?”

  李不悔厉声。

  殿下无人回应,皆是点头沉默。

  李不悔环顾着他们,摇头,无奈,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李石的身上,沉声道:

  “李石!”

  “回娘娘,属下在!”李石抬头。

  “本宫命令你,帝后归来之后,你需要第一时间向帝后请罪,无论帝后如此处罚,你也必须绝对服从!”李不悔沉声道。

  “不……”

  “这是命令!还有你们,方才说的都是什么大逆不道的糊涂话?你们要记住,帝后代表的是陛下的意志,难道你们敢违背陛下吗?敢挑战陛下的权威吗?本宫告诉你们,若是当真如此,别说陛下和帝后,本宫第一个不放过你们!!”

  “还有,之前联名上书一事,本宫会亲自跟陛下帝后解释的,这不怪你们,因为你们并不知道帝后还活着,而且即将归来!”

  “另外,记住一点,帝后归来是国之大幸,是我等臣民之大幸!!”

  李不悔一字一句,威严骇人。

  殿下诸位老臣依旧是沉默着,双目湿红。

  站在最前面的李石咬着牙,而后叩跪在地,道:

  “李……李石,谨遵娘娘懿旨!!”

  “老臣,谨遵娘娘懿旨!”

  后方,诸位老臣齐齐叩跪,亦是如此喊道。

  李不悔轻舒了一口气,摆手,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须臾之后,还是开了口,声腔略有无力,道:

  “这是大汉,是陛下的大汉!任何时候都不要挑战陛下的意志,这世间,也没有人可以挑战陛下的意志!你们……要永远记住这一点,懂吗?”

  “懂……!”殿下那几位老臣咬牙,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是不会错的……”李不悔募然一叹。

  旋即,姿态恢复,仪态威严,环视着殿下,笑道:

  “罢了,时候不早了,你们该回去应对帝后归来的恭迎大典了,以后也不要再来东宫了,这对你们的影响会很不好的。”

  “娘娘……”

  “来人,送客!”

  李不悔起身,拂袖,直接离开了东宫正殿。

  她径直去了赵安泰的寝宫,负责服侍东宫宫女侍从赶紧起身迎接,却被李不悔直接摆手止住,低声问道:

  “泰儿睡了吗?”

  “回娘娘,大皇子夜读之后,用了一些汤点之后,便入睡了。”宫女回道。

  李不悔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宫女开门,静静的步入寝宫之内,坐在床榻之前,看着此时睡熟正香的赵安泰的脸盘。

  李不悔下意识的笑了,抬手理了理被角。

  但旋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笑意僵住,双目湿红。

  没有待多久,李不悔便转身离去。

  出了门,关上之后,李不悔对着宫女侍从说道:“明日不要告诉泰儿,说本宫夜里来过。”

  “是,娘娘!”宫女侍从们躬身应道。

  李不悔点了点头。

  而后便朝着自己的寝宫走去。

  进去寝宫之前,她就遣散了跟随在后的宫女侍从,独自一人进了房,独自一人登了阁楼。

  推窗,圆月正在东头,就要落下了。

  那一刻间,李不悔闭眼,两行清泪再次滚落,咬着牙,一声叹:“陛下,不悔在你的心中难道就真的一点地位都没有么?”

  ……

  天,终究是亮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

  正午之后,长安广播台开始隆重公告,帝后三日后回归汉土的消息开始彻底全面的传遍汉土。

  万民振奋,欢欣鼓舞,一场大庆开始酝酿。

  紧跟着,内阁首辅张居正出现在了广播电视画面之上,宣告大典筹划的相关事宜,同时签署了汉土放假五天的行政令。

  这无疑将气氛推向了有一个高潮!

  人们似乎已经忘了帝后十一年来的缺位了,都在感动着、兴奋着、期待着,似乎恍然间梦回当年!

  ……

  与此同时。

  并州。

  州府上郡。

  和亲王府。

  并州是汉土北疆的战略要塞,也是正北第一道大门,和亲王赵元朗在国朝解决袁门之乱后,就定居上郡,代汉室镇守北疆!

  再而后就是和莫离喜结连理,求得陛下赐婚之后,便在上郡举行大婚。

  和亲王赵元朗一直都是并州的封疆大吏,担任并州刺史。

  而王妃莫离早年一手筹建并州镇将府,而今也是肩扛三星,贵为并州总镇将,同时兼任镇北战区副总!

  镇北战区毕竟成立晚,底子薄,所以没有司帅级,最高也就是战区总将!

  但就算如此,算来,莫离也应是当今国朝军武一脉之中衔位最高的女将!

  不过随着小郡主赵墨的渐渐成长,本来就无心政途的和亲王索性退位让贤,辞了并州刺史的官位,乐得做个逍遥王爷。

  倒是莫离一直身兼要职,这也没办法,毕竟是镇北战区没了莫离之后还真就没人了啊。

  两人成婚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而今就连小郡主都十三岁了,出落的亭亭玉立。

  前不久,莫离禁不住赵元朗的软磨硬泡,在镇将府和战区告了产假,而今身怀六甲。

  孝懿太妃是在帝后离奇消失之后的第三个年头,便向着陛下请辞,离开了长安,一直就在了并州,领着孙女儿安享晚年。

  作为和亲王的生母,小姨太妃当年是十分反对赵元朗和莫离之间的婚事,若不是陛下的一纸赐婚,没准还真就拆散了这一对。

  不过说来也有有意思。

  当年最不待见儿媳妇的刻薄婆婆,而今却成了最疼儿媳妇的护媳狂魔,让赵元朗一路很憋屈啊。

  小两口子闹矛盾,天生不同武道十几年才勉强入武的赵元朗打又打不过莫离,说是能说,但说多了又怕挨打。

  想着太妃是自己的亲娘,曾经也是莫离的主子,就去找孝懿太妃告状,结果……

  唉!

  这一次。

  晚膳席上。

  一家四口用完膳之后,莫离看了小郡主赵墨一眼。

第1137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赵墨立马憋屈着嘴,很委屈的看向了坐在虚假的一家之主正位上的赵元朗,结果这个老父王愣了一下,瞥了一眼莫离,立马埋头干饭。

  赵墨很无语啊,很无奈啊,故意的深深叹了一口气。

  然后又看向了另一边的孝懿太妃,结果……

  孝懿太妃只要摇了摇头。

  没办法,赵墨乖乖的去洗手,然后回自己的书房。

  等到了赵墨走了之后,一直埋头干饭的赵元朗这才抬起脸,看着莫离,一脸赔笑的说道:

  “以后对孩子不用……不用这么客气!”

  一个眼神,赵元朗立马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

  一边的孝懿太妃一脸的姨母笑啊。

  莫离白了赵元朗一眼。

  而后轻叹了一口气,脸色有些凝重,道:

  “太妃,元朗,长安来的电令你们也看到了,青忧果然还活着,而且马上就要回来了!”

  这话一出,孝懿太妃也是不自禁的庆幸高兴啊。

首节 上一节 991/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