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世界:从乞儿营开始爆肝! 第8节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一变,转为冰冷,提高音量喝道,“但是,你们这些人也不要以为,就此可以得意忘形,高枕无忧!”

  “我会每隔几天,就对你们进行一次考核,谁要是达不到我的基本要求,一样会被踢出去!”

  “还是那句老话:我们义军,不养废物!”

  “给了你们能够改变自身悲惨命运的机会,还不知道去努力学习,不求上进之人,我张献忠是不需要的!”

  “当然,如果你们最后达到了我的要求,我会从你们中间,挑出几位真正的天才,传授我压箱底的神功妙法、兵书战策,今后成为我们义军的核心将领,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切,全部要取决于你们自身的努力!”

  “是甘心做一只混吃等死的可怜虫,还是成为人上人,就看你们今后的表现了!”

  “好了,现在大家继续练习虎咆拳,我会及时纠正你们的错误!”

  一轮苦口婆心的训话完毕,张献忠也不再多说,开始尽心尽力的培养这十几名天才少年,毫不吝啬的倾力教导他们。

  这些被刻意挑选出来的少年,一个个的在兴奋之余,小脸凝重,一丝不苟的在认真努力修炼,没有人希望自己落后于人。

第12章 不惜代价

  时间匆匆的溜走,不知不觉,又已经是傍晚时分。

  今天的天气还算是不错,不再如同前几天的闷热,反而迎来了一丝初秋的凉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不过,足足三个月时间,已经没有下过一滴雨了,今年这大明皇朝西北边疆的庞大区域,估计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农作物绝收。

  底层民众本来就已经交不起各种税收,今年朝廷因为辽东的军情严峻,却再一次的加税,火上浇油。

  不用多想,烈火烹油下,这片大地上,必然又会多上不少揭竿而起的义军。

  结束了一天的武道基础拳法修炼,刚刚再次吃上了一碗灵米饭、喝过了一碗气血汤的十几位天才少年,在一名军汉的带领下,没有回到原来休息的大库房,反而朝着从来没有去过的后院大宅列队走去。

  显然,已经被张献忠发掘挑选出来的他们,不但在修炼资源供应方面,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估计连住所也要换了,不再居住在先前那大通铺内。

  这王家大院,作为一方地主豪绅在县城里面的住宅居所,奢华庞大是肯定的。

  而且这豪绅王家,作为定边城的三大豪绅之一,主宅根本不在这县城里面,而是在县城东南边百里处的无定河附近。

  那里有着王家的一处宽达数万亩的庄堡园林,不但面积堪比一座小城,而且连城墙比起定边城的城墙也要高大一些!

  这座定边城虽然已经沦落到义军手中,但包括王家在内的三大豪绅,他们家族主宅都不在县城之中,如今的大部分根基底蕴还在,并没有遭受到太大损失。

  仓促起义举事的义军,暂时没有实力去攻占他们的老巢庄堡,但是那三家豪绅,也没有强悍的领军人物与足够的武力,发起对县城的反攻。

  双方就这么互不理会的暂时相安无事,也算是奇事一件。

  这种局面,在张献忠扯旗造反之前,就已经料到。

  在西北边境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就连那些经常入关打草谷的鞑子,都没有速战速决的办法攻陷这一类豪绅世家的主宅庄堡。

  想要攻陷这三家豪绅的主宅庄堡,起码现在靠自己与手下的这些乌合之众,是做不到的。

  李定国与十几位天才少年一起,被领着穿过了一个半月形的拱形院门,来到了有着一片精致楼阁林立的建筑群前方。

  这里有假山花园、亭台楼阁,甚至还有小桥流水、奇花异草,让人看得心旷神怡。

  这几年,是经常发生旱灾不错,但这定边城,距离赫赫有名的无定河不远,地下水十分丰富,只要有钱打出深井,很容易就解决用水的问题。

  王家虽然称不上是巨富,但肯定不缺打一些深井所花费的小钱。

  无定河可是一条大河,即使是在李定国的前世地球上,也是一条最宽处足有两三百米、最狭窄处也有几十米的大型河流。

  在面积超过了前世地球不知道多少倍的这个大世界中,无定河那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从来就没有干枯过。

  好在这个大世界上,有着十分神奇的各种宝船存在,哪些有实力的商家与官军将士,才能够在那些庞大又危险的大江大河上穿行往来。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足够的实力,是做不到去远行的。

  起码大部分的普通民众,靠自己是做不到的。

  那不是去远行,而是去自寻死路。

  普通人想要去远方走亲戚什么的,必须要有中、大型的商家护卫队保护,或者是大军将士护持才能做到。

  刚刚降临的夜幕下,李定国等少年,被人领着走进一处灯火通明的大堂中。

  他们发现八大王张献忠也在这里,甚至还有两名战战兢兢的老学究,坐在下方的大木椅子上。“你们这些人,不要东张西望的,这不礼貌。”

  张献忠面色如常,一手指着边上的两名老学究,对这里刚刚到来的少年天才说道,“这是我给你们请来的两位秀才先生。”

  “他们两人在今后的这一段时间,会教导你们读书写字。”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转为严厉,“想必你们也清楚,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能够有机会读书写字,有多么的不容易!”

  “请你们大家务必要珍惜这个机会,努力的学习上进,才不会辜负我的一番苦心。”

  “从今晚开始,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天一个时辰学习的时间,是你们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最多两个月!你们这些人之中,谁如果还无法完成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样会被淘汰出局,驱逐离开我们义军!”

  “听清楚了没有!”

  他看着在噤若寒蝉的这些天才少年,冷然的喝道。

  “听清楚了!”……

  李定国等人,连忙在应承一声,面色肃然。

  即使是他们碍于出身,见识不多,但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普通的民众,能够有机会去读书识字,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可是他们一直以来,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哪里会去埋怨什么?

  张献忠先将这两位老先生,介绍给这十六位少年互相认识了一下,然后转身走到一边坐下,看着这两位被自己威逼利诱而来的老秀才,在战战兢兢的开始了他们的教书工作。

  这座大堂内,已经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型学堂的样子,笔墨纸砚、书籍桌椅,一样不缺。

  而且,学堂中的灯火通明,即使是在晚上,也不影响教学的进行。

  这里甚至被张献忠叫人使用大量的艾草,全面的熏过了一遍,连蚊虫都很少。

  可以这么说,这个小学堂的布置,是花费了张献忠一番心思的。

  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一共十六位的天才少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争取让他们尽快完成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

  他也不需要这些少年具备那些秀才的文化知识,只要他们今后能够顺畅的看懂书籍、军报文书,明辨是非就行。

  只有这样,他们今后才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帮助自己全面掌控义军,并且可以学会一些兵书战策,具备独立领军之能。

  最让他期待的,还是那四名刚刚被发掘出来、有着妖孽之姿的天才少年。

  张献忠就不相信,在自己的倾力培养之下,还不能培养出几个文武双全的义军核心将领出来!

  等到这些天才少年成长起来后,如今一盘散沙的义军,才会被他彻底掌控,才能转变成为一支打不垮的精锐强军。

  他张献忠,才有希望达成所愿,将义军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第13章 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两位老学究,学问还是很不错的。”

  “当今的秀才功名,也算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起我前世考上211大学的难度也不差,这两位老学究,在国学方面,造诣不浅。”

  随着深入浅出的文化教学进行,即使是两世为人的李定国,也听得有滋有味,有些感触。

  他前世也是一位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但不就代表着,自己就可以看不起这两位老秀才。

  相反,李定国连这与前世历史上一般无二的繁体字,都认不全!

  不说那些儒家经典,光是毛笔字与浅显的国学入门,就够他学一阵的。

  不过,这也不足为奇。

  前世超过九成九的国内大学生,都是如此。

  华夏那悠久的历史传承文化,老祖宗留下的无数宝贵文明传承知识,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国内大学生来说,基本上一个个的都是门外汉,十问九不知。

  不过,这是由当时的大环境所造成的,算是无奈之举,谈不上对与错。

  一轮持续了半个时辰的初步识字教学后,李定国一边照着书本翻页,跟随那两位老秀才,抑扬顿挫的一边朗诵启蒙文章,一边辨识文字,颇有感触。

  因为有着前世的基础在,加上现在他的精神属性,是常人的一倍,李定国虽然说不上是过目不忘,但也在对照着书本、多读多看几遍后,基本上已经认识了这些才教授过的繁体字。

  但他也不敢特立独行,依旧是在认真听着两位老学究的谆谆教导,十分认真的学习。

  对于华夏古文化,李定国还是很有兴趣的,学习起来的劲头,不比这里的任何孤儿少年差。

  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不懂。

  另一方面,是他真的想借此难得的学习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能够深入了解一下华夏文明的真正古文化,自然不会错过。

  只有知书,才能达理。

  在气氛无比和谐的学习中,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已经过去。

  “下课。”

  随着老学究的声音响起,李定国才从专注的学习中,回过神来。

  十几名孤儿少年天才,一个个的起身,毕恭毕敬的朝着两位老先生躬身一礼。

  他们的眼中,都有了一种与先前截然不同的光。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就算是他们才刚刚在启蒙,也有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与李定国同桌的这位少年,身材比起他来,几乎一样的高大。

  这个家伙,叫做艾能奇。

  不用多想,李定国就已经知道,他就是前世历史上,张献忠手下武力值最高的义子。

  光论起武力值,艾能奇无疑要排在张献忠手下“十二太保”之首。

  他与李定国同岁,只是在月份上比起李定国小了几个月。

  他们这被张献忠认定的四大妖孽天才,都被安排在距离两位先生最近的前两张书桌,并排在最前方。

  边上的那一张书桌,排坐着的是另外两位妖孽天才:刘文秀、张惠儿。

  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首孙可望,当然不会出现在这里。

  孙可望在前世的历史上,虽然身为张献忠的义子,但其年龄,足足比起张献忠要大了四岁!

  这也不奇怪。义子比起义父年龄要大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历史上,张献忠的手下,虽然以四大义子最为出名,但不代表着张献忠只有四个义子。

  他先后一共收下了十二名义子,被称为“十二太保”。

  这些义子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从手下的孩儿营中脱颖而出后,被张献忠收为义子的。

  也正是靠着这些忠心耿耿、能力不凡的义子帮助,他才全面掌控了手下的义军。

  前世的历史上,光以义军的凝聚力、掌控力而论,在大明帝国末年,张献忠堪称当之无愧的第一。

  起码在张献忠还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内部大乱子。

首节 上一节 8/2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