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286节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唱经声从契此口中传出,金色的梵文犹如实质,一个接一个从他口中吐出。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之前那么狂猛的攻势都毫不奏效,但此时唱经声一响,那对手的行动反而迟缓下来,或者更准确地说,干脆是主动停下。

  甚至连护体真元都被收敛入体,露出了真容,赫然是一个戴平顶幞头,穿白衣黑缘襕衫的老儒生。

  所谓襕衫,也就是在圆领袍的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是读书人士大夫的装束。

  “前朝的儒生?”

  李存孝看着对方的打扮,心中那种熟悉感越来越强烈,等到一道灵光闪过脑海,他顿时一拍手掌:

  “大周最后一个儒学宗师,被尊为文圣的‘文中子’,王通?!”

  他的声音不高,而此时的契此即使听得到,也无心呼应。

  在接连不断的唱经声中,这位文中子的脸上赫然出现了明显的挣扎,时而愤怒时而平静,时而悲伤时而释然。

  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和一种灭绝万物的凶戾气质不断交替,就像在他体内有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在发生。

  契此见状,念经越发卖力,宏大之音如同雷鸣,李存孝在其中甚至隐隐感觉到踞地狮子吼的影子,但似乎不止这一门武学,还有别的音功在内。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素王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

  那老儒生的体内,江河般汹涌的真元喷薄而出,伴随着三段说法似的唱词,先是一尊高冠博带的法相凝聚出来。

  这法相宽衣博带,衣着古朴而不繁复,头上板冠高耸巍峨,散发着一种学者气质;

  而在这第一尊法相凝聚之后,李存孝目瞪口呆地看见,另外两尊法相竟然从第一尊的腰上又长了出来:

  第二尊是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头戴莲花冠,身穿紫霞一般绚烂的法衣,手掌玉如意,仙风道骨;

  第三尊是个身绕披帛的武将,全身甲胄兜鍪,镶嵌佛宝,头戴幅巾,一手抚须,一手拿长刀。

  一体三尊法相,散发出迥然不同的气质,联想到之前契此提到的三教合一,李存孝一时说不出话来。

  “果然是因为兼修本尊导致入魔吗.好,我来助你!”

  契此大喝一声,双掌合十,一直绑在腰间的布袋忽然自动飞起,口子张开,吹出一股神风。

  这风并不像九天罡风一般凌冽,反而像是春日出游的和风一般亲切。

  哪怕不是直面,李存孝都能感觉到一股安和平静之意,震惊、不安全都平复下来。

  那位居中间的夫子法相似乎得了支持,一下涨大数分,将另外两尊都盖压下去。

  而那个老儒生更是眼皮抖动,最后缓缓睁开。

  温润清澈的双眼里,似乎饱含无数沧桑岁月,口中吐出悠悠长叹:

  “.大梦几千秋,今夕是何年?”

  “老夫文中子,道兄,有劳相助了。”

  “你是说,那位前朝的异才,宗师之身,堪比大宗师的文中子也在此方秘境当中?”

  重重宫殿的某一处,冰寒的地狱不断延伸,无数亡魂哀嚎。

  凄厉的声音,每多一声,此处的温度似乎都要冷上一分。

  “不错。当初陛下一心挽救大周危亡,除了建造龙舟,镇压不臣,同样还广求贤才,听取谏言。”

  “文中子学贯三教,文采武功都是世间少有,自然也在邀请之列。”

  宇文坚语气和缓,如果看不到眼前雷鸣电闪的景象,或许还会误会他在和什么老朋友叙旧。

  “那又如何?大周终究还是亡了,为大秦所取代。如今大秦将亡,不知又将会被何人改朝换代?”

  羊灵均冷笑一声,身后青蓝色电光汇聚的法相越发闪耀。

  其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鹯,而爪更厉。

  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正是其修炼《紫微玄都雷霆玉经》造就的雷公法相。

  其实雷霆之神,无分公母,盖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为“公”而已。

  宇文坚方才没少领教对方雷法的犀利,见状眼神更冷几分:

  “王朝兴衰,五德交替,此乃亘古不变之道理”

  “既然阁下是方外之士,无意王朝兴替,何必与我为难?”

  口中如此说,然而其身后的八寒地狱景象却越发凝实,冰蓝色的真元甚至透露出几分血色来。

  他所修炼的《八寒地狱真经》,取意自佛教极寒地狱之苦。

  第一重青莲地狱,是极寒死气,中者无论肉身、真气,都会僵硬乃至于停滞。

  人体若是没了一动,只剩一静,便是死路一条。

  而第二重红莲地狱,却是寒极生热,死极逆生,将那些僵滞的生机气血,一瞬爆发。

  若是没有打开玄关的武者,只怕碰一下,就要炸碎成红莲似烂肉。

  “与你为难?一个人魔,讲什么为难不为难?死了便不为难!”

  两人互相交手,互相套话。羊灵均需要秘境中的信息夺取灵宝,宇文坚需要外界的信息谋划将来,但谁也未曾真的放松警惕。

  此时一言不合,二人攻势瞬间爆发。

  类似的场景同样发生在司马扶风和太乙之间,只不过前者这位右骁卫大将军并无多少闲聊的心思,一和老道士遭遇,便猛打猛攻。

  三头八臂的法相几乎将殿宇撑开,而东王公则是连连开弓放箭,好似连珠。

  “也不知三郎如何了?方才杨英那暴君的气息突然爆发,和他一起的还有郑朗和秦奉权哼,这三人凑一起,还不知如何收场呢?”

  “郑朗!你我如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死了,你有什么好处?!”

  八角师陀鬼连连怒吼,拳脚动作间,空气压缩成罡风扑击而出。

  但是在那千手千眼的巨大观音魔像前,这些攻击有用,却没太大用。

  甚至厮杀之中,隐隐有咀嚼之音从涌动的黑雾中传出。

  几刻钟厮杀下来,一直攻击的秦奉权气息越来越低落,而保持防守的杨英气息却在缓慢回升。

  “秦将军真是贵人多忘事,你带人来攻打宋州,兵锋所指,难道不是背后的汴、郑?不是后面的东都雒阳?”

  “我为此寝食难安,不得不到处拉下脸去找帮手。如今你要是死了,对我岂不是一件快事?”

  郑朗老神在在,只有在偶尔杨英反击的时候才会躲闪一二。

  其实他心中也未尝不觉得奇怪。

  按理来说,五姓七望都是从前朝延续至今的家族。

  于外人而言,当然要称赞一句传承久远,但是对于皇室来说,世家大族出任高官,改朝换代时却不能恪守臣节,无疑是悖逆之举。

  但这位炀帝却对自己避而不见,反而是盯着秦奉权穷追猛打。

  这固然有两者真元相似,杨英掠夺以养伤的表象。

  但真要论及根底,只怕还是存着保存实力的心思,至于目标,当然还是龙舟灵宝。

  “巧了,老夫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秦奉权要削弱,这暴君也不能太强”

  “若真让他恢复大宗师之力,那就不是几位宗师能搞定的了”

  紫金色真元爆发,郑朗瞬间加入战场,秦奉权的压力顿时缓解几分。

  然而杨英却没有在乎这一点插曲,淡漠的眼神似乎穿透了重重宫阙,看到了那支撑天宫的巨大赤龙。

  “.区区器灵,想借外力杀朕?垂死挣扎罢了”

  “原来大周竟然已经覆灭了几百年了吗?”

  听着契此简短的讲述,文中子无悲无喜,看不出其神情中的情绪,但李存孝心中还是莫名涌起一阵惆怅。

  他自然知道,这是宗师强横的元神影响到了自己。

  文中子先是看了眼契此,“我因为兼修三教,功法冲突”

  “又被杨英那暴君骗来,困守秘境,时常在入魔的边缘徘徊”

  “道兄以佛门狮子吼助我短暂清醒,于我有大恩。”

  “王通,感激不尽。”

  “道兄客气了”,契此闻言也不含糊。

  “实不相瞒,我等是为灵宝而来,想必方才外界的波动,你也该感受得到。”

  文中子露出一副不出所料之色,秘境中来了外人,自然是只有秘境现世这一种可能。

  灵宝的诱惑,谁人能拒绝?

  “我倒是有能帮到道兄的地方”

  文中子手掌一翻,淡淡的白光汇聚,竟然汇聚成了一条小龙,形貌与外面负殿巨龙极为相似。

  “这是.”

  “当初杨英那暴君营造龙舟,早早留了后手,只是没想到后来入魔,反而为龙舟所镇压。”

  “灵宝有灵,镇压已经是极限,于是在我还清醒时,曾寻求我的帮助。”

  “这,是通往灵宝核心的一把钥匙。”

  这么干脆?

  契此闻言不急着收好处,而是问道:

  “道兄有什么条件?”

  “这是道兄的弟子吗?”

  文中子答非所问,眼神落在了一旁的李存孝身上,眼中有疑问,也有热切:

  “杨英的七宝莲,是不是在他身上?”

  “小友,你就不好奇,我是如何将三教法相,汇于一身的吗?”

第219章玄元太上,乾阳之殿

  真是将三教法相汇于一身了?

  听到对方亲口承认,李存孝才平复下去的内心又波动起来。

  作为一步步从气血境界走到真形境界的武者,他十分明白种魔武道修炼的艰难之处。

  只是修炼一具本尊,都有不少人在真形境界折戟沉沙,更不要说同修三教本尊,那难度简直有如登天。

  他即使身怀金刚杵,也不敢轻易尝试,还是在获得七宝莲之后,才真正能毫无顾忌,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优势。

  然而这位文中子却能以一己之力,三教同修,直到宗师境界,才有心境不稳濒临入魔的迹象,已经是骇人听闻。

首节 上一节 286/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