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
青龙峰妙严宫中,太乙真人和严道通对坐弈棋。
棋盘之上,黑白棋子犬牙交错,内外纠缠,好似乱麻。
“这棋局,叫人有些看不明白了。”
严道通说的是棋,但话中意味,显然另有所指。
“有什么看不明白的,无非是眼下朝廷虽弱,但仍有一搏之力。”
“伪齐也好,天下节度使也罢,都无人愿意第一个出手,白白兑子,失去之后逐鹿的机会。”
“谁都像当渔翁,局势当然就僵持下去了。”
太乙真人不以为意,夹起棋子,随意一点,棋局顿时又像是有了新的出口。
“高骈几十年威名,金翅大鹏的凶戾,人尽皆知。”
严道通手放在棋篓里,皱眉苦思。
“不过前几天岐王李正臣和梁王朱全忠一前一后上述朝廷,意欲发兵勤王”
“晋王李翼圣没有来搅合?”
太乙有些诧异,毕竟对方和梁王一南一北,可以说是天下节度使中实力最为雄厚者,而且又有宿怨,一向针锋相对。
“没有。就算他也上书,无非是被高骈一并打回。”
“京畿如今的局势,怎么敢让节度使来勤王?一个不小心,勤王就变成靖难。”
“前怕狼后怕虎,大秦气数已尽了。”
话音落地,严道通审视着被包围的棋子,深深叹了口气,投子认负。
“不下了。今日寒食,倒是好久没吃青团了。”
“每次来我这都是连吃带拿,有一点掌教的样子吗?”
“怎么,你的青团里还包了四神大丹不成?”
太乙闻言撇了撇嘴。
不就是给李存孝搞了一枚四神大丹吗,三天两头挂在嘴边,这老牛鼻子
“木叉。”
一声呼唤,很快,面容清秀的少年便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师父,掌教。”
“两个月时间已经气血圆满了?这速度倒是不慢,不过他才十三岁,师弟可不要拔苗助长。”
严道通随口一提,青团入口,有些诧异:
“咸的?”
“年年都吃甜的,你也不腻?这春笋可是从我后山的药园里挖的。”
太乙说着,也拿起一个青团:
“李存孝对他弟弟上心,又很舍得。木叉的底子,比起我族里的子弟都要厚实。”
这一点,楼观道上下都是有目共睹。
李存孝以内门之身,媲美真传,前途无量,李木叉自然跟着鸡犬升天,成为了内门里万众瞩目的人物。
毕竟作为大哥的李存孝已经起势,又深居简出,很难讨好。但李木叉年纪还小,正是心性单纯、培养感情的时候。
只要提前投资,日久天长,等李存孝以后成为了宗师,那效果不也是一样的吗?
“说起来,李存孝已经闭关两个月,他现在.”
严道通话音未落,眉头忽然一挑,对面的太乙更是蹭地一下站了起来。
李木叉尚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二人手搭在自己肩膀上,一阵眼花缭乱后,映入眼帘的,赫然是熟悉院落。
而院落上空,青碧色的光影闪烁交织,龙吟震天,太乙真人见状,不由放声大笑:
“好,好,好!吾徒今日,得登天梯矣!”
第245章突破天梯,李思齐约战
《青龙真典》之青龙,意义繁多。
上应于天象者,青龙七宿;
下应于人身五行,东方甲乙木;
应于大药,则为水银真汞。
道门修持,符箓丹药为首,外用内化,常以其为譬喻,暗示修炼之关节。
《青龙真典》这一绝学精华所在,正在于炼真气为真汞,其中又分三境三炼。
真形境界,由青龙真气,化为青龙汞珠;
天梯境界,真元分化,阳为赤帝流汞,阴为太阴流珠;
玄关境界,以三昧真火炼之,得青龙真汞。
李存孝虽然境界提升极快,但是却并不虚浮,在真形境界,一身真气化为汞珠,汞珠汇聚气海,其雄浑浩瀚,是寻常真形武者数倍。
也正因此,要将这一身真气化为真元,将青龙汞珠分化阴阳,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更多。
“两个月时间,总算是走到这一步了。”
龙舟灵池当中,李存孝盘膝而坐,即使罩着道袍,也能看到他身体正中脊柱的位置,隐隐透出光华。
第六境天梯,以淬炼二十四节脊柱为核心,看似只是锻骨,好像和筋肉境界也没什么区别,实则不然。
人身脊柱处于中正之位,接手足,贯神脑,其中经络交错复杂。对于寻常人来说,有一点差错,便是半身不遂的下场。
真形武者虽然体质已经非人,但是脊柱仍然是要害所在,不得不慎重。
天梯的修炼,从下至上,对应二十四节气,尾椎到腰椎一共五节,对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
由深冬入初春,一开始打通第一节是最难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起码半个月都耗在了这里。
但是打通第一节尾椎之后,之后再操作就轻车熟路。
尤其是伴随着打通的脊椎越多,李存孝与天地之间的感应就越清晰,逐渐开始能够吸纳外界灵气。
灵气合于真气,形成真元,使得淬炼的效率更高。
当然,有这样的效率,也是多亏了四神大丹的帮助。
每一次呼吸吐纳,四神大丹之中,都有对应的四神释放出精纯的药力。
一开始冬至、小寒、大寒三关,是玄武之神为主;等到立春一至,青龙之神便展露生机。
对症下药,让李存孝的修炼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还要得益于龙舟灵池提供的精纯灵液,将天梯修炼中感知、吸纳灵气这最耗费时间的一个环节省略了。
非如此,李存孝也不可能在两个月时间中修炼到天梯小成。
若换成没有宗门背景的普通武者,别说两个月,两年还差不多。
即使没有使用煞气冲关,李存孝当下修炼的速度,也已经远超宗门中的另外几位真传了。
“不愧是灵宝龙舟,不说威力,光是修炼这一块,给我的帮助就已经太多了。”
李存孝睁眼起身,有些遗憾地看着清澈如水的灵池,这代表积累两个月的灵气又用尽了。
而身体当中,原本拳头大的四神光团也明显缩小了一圈,估计未成圆满之前,就要用尽了。
“眼下境界已到,还差真元分化这一步,才算完整。”
身体之中,青碧色的海洋随着呼吸起伏涨落,细看之下,每一颗汞珠之中,隐隐皆有赤红和玄黑两种色泽在流转。
青龙汞珠兼具阴阳,在真形境界时,也算是攻守兼备。
但是到了天梯境界,分化之后,阳为赤帝流汞,阴为太阴流珠,会更有所侧重,在战斗、修炼、疗伤、炼丹上会更加高效。
不过阴阳原本混同,想要将其拆分,并不容易——对于别人来说,自然如此,但李存孝不然。
“金刚杵,破!”
金光散逸,清凉的气息入脑,但浮现脑海的却不是如何分化汞珠,而是一颗九烧九锻、圆润无暇的金丹。
李存孝选择了《九转流珠九丹经卷》。
这一门神功级别的武学,贯通了炼丹、锻兵,是一门门槛极高,不折不扣的奇术。
只是为了读懂这本秘籍的入门部分,他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书,夯实基础,搞懂里面龙虎黄芽之类的术语。
之后再一个月,又细心钻研其内涵,这才能真正上手修炼。
而要论其核心精华,毫无疑问是炼灵珠与聚魔丸之法。而实际上这门丹武,也完全可以以此分作两部分:
炼灵珠之法,侧重于“丹”;
聚魔丸之法,侧重于“武”。
不过灵珠魔丸,相辅相成,提升之时,自然是一并提升。
金刚杵的强力一如既往,转瞬之间,无数丹道精义涌入心头,和他这两个月来阅读的诸多知识印证、碰撞,大量的感悟喷薄而出。
在这个过程中,体内青碧色的海洋上,渐渐便有一抹好似透明的赤色显露出来,随后像是浓墨滴入水中一般,一下子扩散开来。
“唔~”
浓烈的阳和生机之气盈满全身,李存孝甚至舒服得叫出声来。
赤帝流汞,是“生之极致”的体现,在炼丹、打坐恢复上效果卓越。
相对应的,杀伤力就不如寻常状态的青龙汞珠,更比不上“死之极致”的太阴流珠。
“已经小成境界了吗,索性一口气推到圆满嗯?煞气怎么用了这么多!”
李存孝刚打算一鼓作气,把这段时间的积攒痛快挥霍一番,然而当他审视金刚杵时,却惊讶发现,原本亮起的八只摩羯爪已经熄灭了一半。
“神功需要的煞气翻倍?”
李存孝皱起了眉头。
“不,不一定是神功需要的煞气翻倍,也可能是《九转流珠九丹经》的原因。”
在他看来,灵珠和魔丸之法即使拆开,各自都能当得起神功级别的武学,若是二者提升消耗更高,似乎也是合理的。
“假如不是这样,那以后我还要升级佛门本尊的神功,双倍煞气的缺口,可没处补啊”
来到楼观道之后,他获取煞气的渠道就变得单一起来,基本是完全依赖龙舟秘境中的人魔。
无他,如今外面兵荒马乱,宗门弟子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局限在京畿道。
而在京畿道中,作为太乙真人门下弟子,基本是可以横着走。
“当你强大起来以后,身边都是好人”。
但对于李存孝来说,身边都是好人,反而意味着失去了煞气的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