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28节

  前几下人魔都尉还能抵挡,但后面便逐渐应接不暇,最终被燃木刀气侵蚀成一堆白骨,只剩甲胄和兵器砸在地上。

  李存孝轻车熟路,将其与之前那人魔都尉的遗物放在一起。

  他看得出来,这些禁军高手穿的都是魔宝,虽然仔细查看后,会发现明显的制式痕迹,没有太多附加的奇异功用。、

  但魔宝毕竟是魔宝,一套一套地积累起来,如今也有个百来套,足以武装起一支亲卫。

  “以后说不定有用上的时候。”

  念头一闪而逝,李存孝的注意力重新回到金刚杵之上。

  金光满溢,从两端的尖锥向中部收缩,最后浓缩在一只摩羯爪上。

  五只摩羯爪熠熠生辉,提醒着他,已经可以进行丹方的推演。

  “回乾阳殿,那里更安全。”

  一跃而起,风火轮随身而动,不多时,飞火流星便冲入行宫中央的殿宇。

  “《九转流珠九丹经》别的不说,单是将武者体内煞气凝聚成魔丸这一项,既能辅助修炼,又能强化战力,一举两得,无愧于神功之名。”

  “师父说,这一门神功出自掌教一脉,应当确有其事。”

  “才华横溢如师父,当年不过只拿到入门篇,祖师却传给我全本,难道是认为我不仅能接掌青龙峰,还能接掌整个楼观道?”

  正举步进入乾阳殿的李存孝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

  这么想未免有些太自傲了,只是当代首席,掌教的高徒薛天运,便是年纪轻轻,打破玄关,同境界中无人可敌。

  除非是此人死了,否则是没机会轮到他一个青龙峰的弟子角逐掌教的候选人。

  不过魔丸的种种表现,也恰恰说明了这门神功的奇异之处。

  聚魔丸已经如此,炼灵珠又当如何?

  “金刚杵,推演!”

  金刚杵上,五个摩羯爪中储存的金光向内坍缩,随后释放、流出。

  清凉之气入脑,李存孝一个恍惚,这段时间以来阅读过的种种丹道书籍在脑海中一篇篇铺陈开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感悟和理解从心底跃出,很快便让他将这一切知识融会贯通。

  随后,他便生出一种错觉,好像这时候他不是在乾阳殿中,而是在丹房里。

  真气之火在手中跳跃,丹炉的盖子时不时打开,恰到好处地加入药材。

  丹炉当中的丹丸从液态逐渐变成固态,又逐渐化作浑圆。

  很快,一颗定心丹便大功告成。

  这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就好像在这推演的幻境当中,李存孝已经是千锤百炼的丹师了一般。

  但实际上,他只是从太乙处看过定心丹的丹方,根本没有实际上手过。

  就像李思齐了解到的那样,进入楼观道以来,李存孝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境界之上,根本无暇炼丹。

  只不过此时此刻,他心中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如果现在手边有丹炉和对应的材料的话,一定能将定心丹炼制出来。

  但是推演幻境之中的他却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皱眉凝视着手里的丹丸:

  “迷鼓花是定心丹的主材,一次炼制,要消耗数朵,才能提炼出足够的花蜜。”

  “其他的辅材,数量也有些庞杂,又不能提前炼化。”

  “如此让炼制的步骤大大增加,难度高,产出却少,得想个法子”

  喃喃自语之中,“李存孝”一拍丹炉,体内苍龙探首,口中再度吐出代表赤帝流汞的火焰。接着投入药材,三转三炼,

  一转者,初炼其药,去其粗秽,降其凡质,取其精华。

  二转者,伏其火性,调其阴阳,使药性平和。

  三转者,养其药气,温其神魄,使药性纯一。

  九转之法,正是《九转流珠九丹经卷》的核心。

  一转入门,三转小成,六转大成,九转圆满。

  灵珠法尤其适合炼丹,每多一转,同等材料前提下,都能够提高丹药效力,并且减少其中蕴含的煞气。

  魔丸则相反,每多一转,便凶戾一分,武学杀招的威力越强。

  如今李存孝的《九转流珠九丹经卷》正是小成三转之境,他看着推演中的自己以灵珠法门起火调候,萃取混合,停火封固。

  赤帝流汞的阳和之气,比之火焰更加灵动,炼制时不容易在烧炼之中毁坏材料,更能激发本身药性,容错率更高。

  明明是推演而非真实,但每一个步骤的过程,都像是亲身经历一般烙印在他的心中。

  甚至伴随着又一颗定心丹的出炉,他也皱起眉头:

  “还是不对。虽然药材的原料减少了五种,丹药的效果也没有减弱,但这还不是灵珠法的极限。”

  “应当将这味药材替换,烧炼的时候,还要将火力.”

  如同上次推演功法一般,李存孝全部心神都投入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丹方,不断尝试。

  成功有之,失败也有之。就在这一次次地成功和失败之中,原本的定心丹悄然变化了模样,直到.

  “成了,我成了!”

  乾阳殿中忽然传出一阵兴奋的叫喊,李存孝睁开眼的瞬间,立刻从随身的储物魔宝当中取出纸笔,挥毫泼墨,很快纸上便多出了一张改良的定心丹丹方。

  纸笔旁边,桌案上摆放着用来计时的滴漏,掐指一算,整个推演的过程也不过用去了一刻钟罢了。

  但看着手中的丹方,他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数百个日日夜夜。

  在那间小屋之中,丹炉的火焰时刻燃烧,不曾熄灭过。

  茶饭不思、废寝忘食,甚至到行走坐卧,脑海里都只剩下各种各样的配比组合,以及相应的炼制手法、文武火转换

  李存孝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想起了上次推演神功的经历。

  无论是绝学还是神功,都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所以那一次,他基本上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神功被金刚杵创造的过程。

  但这次却不同。《九转流珠九丹经卷》的存在,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让他的参与感大大提升。

  就好像是被关在了一个小黑屋中,他必须要竭尽自己所有的才学智慧,解决了难题,才终于重获自由。

  “这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嗯?煞气没有用完?”

  丹田之中,金刚杵上光芒暗淡,但是仍留有大概十分之三四。

  他心中顿时生出些许猜测来。

  “应该是我自己掌握的部分越多,金刚杵要填补的空白越少,消耗的煞气也就越少,我自身的参与和掌握程度也就越深。”

  “就像《九头龙王降伏毒障经》,当时推演的时候,这半部神功简直像是出于我手”

  “但等退出那个状态,种种经验感悟虽然知道,但还是有生疏的感觉。”

  李存孝豁然开朗,但心中也有几分无奈。

  因为金刚杵的存在,导致他的境界提升之快远超常人,这就注定他缺少同级武者对应的底蕴。

  不过如今进入天梯之后,修炼的速度变缓,倒也有时间来补足这方面的缺陷。

  “这些事都不急,还是先动手来试一下,看看这改良后的丹方出品如何。”

  李存孝兴致勃勃地翻出各种药材,这些有一半都是从龙舟的各处宫殿中获得。

  除了一部分比较罕有的被他送给太乙真人作为种子培育,剩下的多半都放在了乾阳殿中。

  至于定心丹的主材迷鼓花,华阴县的权贵们为了结交他,也特意送来了不少。

  毕竟对于权贵们来说,保命是第一位的。

  既要保证家族代代出强者,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修炼过程中的风险,作为真形这一关的保命之物,定心丹的存在可谓刚需。

  太乙真人贵为宗师,请他出手炼制一枚五阶丹药,代价太过高昂。

  而如今除了李思齐,李存孝也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权贵们巴不得这位天骄早日学到太乙真人的本事,以便往后三四代人能享受到楼观道真传亲手炼制的灵丹。

  起火调候,萃取混合,文武转换,停火封固

  苍青龙首喷涂赤焰,时而猛烈如决堤洪水,时而柔和如细雨微风。

  李存孝注视着眼前的丹炉,根据丹药的色泽形态,得心应手地掌控着药材和火焰的变化。

  “开!”

  赤红的火焰一收,青龙携带着醇厚的阳和之气,将白玉珠一般的丹药卷出。

  “大小、色泽、气味.都与我猜测地一般无二,误差极小。”

  李存孝看着手中的定心丹,甚至可以估量出这颗丹药服用之后的药力强弱。

  毕竟在推演的幻境之中,他肚子里已经装了不知道多少颗定心丹,实在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但最重要的是,原本的定心丹以迷鼓花为主材料,辅以五阶妖魔的骨血十三种,四阶灵草七种,四阶妖魔骨血二十四种。”

  “而改良之后的丹方,迷鼓花的用量减少了一半,五阶妖魔骨血减为六种,四阶灵草六种,四阶妖魔骨血十二种,炼制难度大大降低。”

  “更低的难度,便意味着更大的产出。而更多的定心丹,意味着更多的真形、天梯.”

  李存孝猛地握拳,将丹药攥在掌心。

  管中窥豹,他已经看到了另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金刚杵的作用,不再只局限在他一人身上,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会掀起更加汹涌的浪潮

  比起未来的滔天巨浪,如今的李思齐,又算什么?

请假一天

  端午节鸽一天,大家节日快乐

第248章问鼎真传,纵身洪流(五千)

  “还有半个月便要比试了,不知存孝准备得如何?”

  妙严宫中,太乙有些心不在焉,青碧色的真元在他身前,凝结为炉鼎。

  炉鼎之中,一颗丹丸浮沉,表面的光华逐渐从发散转为内敛。

  老道士时不时地弹动五指,丹炉之中的真元火焰自然随着他的心意变化。

  他在炼制定心丹。

  比试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三人之中李存孝经验最少,想要表现得还像那么回事,自然要早早定下比试的主题。

  但是当徒弟将定心丹作为对象的时候,太乙真人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无他,五阶丹药本身就超出了他认为李存孝能够触及的水准,一个月的时间能炼出一个接近成功的失败品都已经了不得了。

  而另外两人,李思齐和叶淑仪都是已经炼制过五阶丹药的丹师,对包括定心丹在内的五阶丹药都有所研究。

  如此选题,实在太过吃亏。在太乙看来,最好的选择其实是选择三阶丹药。

首节 上一节 328/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