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关于这定心丹改日必定还要找师弟多多探讨。”
叶淑仪的话中有未尽之意,但并没有点明。
严道通见状心中也感到满意。
毕竟今天来看热闹的人偏多,除了比试的几人和他们几个老家伙,还无人意识到李存孝究竟做到了怎样一桩了不起的事。
有的消息,能推迟就推迟,能隐瞒就隐瞒。
倒是太乙鸡贼,早就知道了这一回事,却非要搞这场比试,难道看不起他的气量?
“小师弟我之手段,远不如你,此时便是托大称一声兄,也叫人面皮发烫。”
李思齐面带苦笑,艰难地挪到了李存孝的面前,表情中的苦涩,是一点装不出来。
当年被李青童压制,如今又被李存孝压制,追逐了那么久的青龙门继承人之位,却自始至终没有过自己的位置。
越是付出得多,此时心中便越是难受。尤其是李存孝一改往日低调,展露锋芒。
此时他甚至有些担忧,万一对方说出些什么不体面的话,如此万众瞩目之下,自己立刻就会变成楼观道的笑柄、陇西李氏的笑柄,乃至于京畿道的笑柄。
未来每一次李存孝创下新的壮举,自己都会作为那个陪衬,一次又一次地被钉在耻辱柱上
“师兄”,一双有力的大手握住了他臂膀。
李思齐错愕地抬起头,却见对方脸上没有胜利者的高高在上,只是笑着打趣道:
“当师父的徒弟,很辛苦吧?”
李思齐先是一愣,随后露出复杂的笑容。
有那么一个刹那,他都想要点头应下了。只是多年历练出的城府,让他不能说出心中的真实声音,拱手道:
“技不如人,为兄愿赌服输。日后青龙峰上.”
“师兄且慢,我可做不了这个主。师父,你就这么干看着?”
“咳咳”,太乙真人咳嗽一声,和几位门主走了过来。
胜负已分,长孙炽等人此时也懒得装裁判了,看着老道士伸手将叶淑仪和李思齐炼制的丹药拿起,也无动于衷。
不过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仔细端详了片刻后,太乙真人竟然真的开始点评起来:
“淑仪,你所炼朱雀真功,其丙丁之火,十分暴烈。故而你提炼之时”
“.还有文武合炼,武火则罢,文火却有几个要点”
短短几句话,叶淑仪听得如痴如醉,当场掏出纸笔,落下一篇篇蝇头小楷。
太乙见状更加满意,点评到最后还不忘补了一句,“以后若有不解之处,可随时来寻我。”
“若是我没空,也可以和李存孝一起切磋探讨嘛。”
“师父.”,李存孝看叶淑仪两眼放光,莫名感觉头皮发麻,想开口,却被老道士瞪了回去。
“思齐”,太乙真人又看向一边,入门十五年的大弟子。
“你最大的问题,是炼丹之时,心神不宁,导致很多细节出了问题”
话语出口,那一袭金冠紫袍都不禁伛偻了几分,然而老道士却没有像方才一般长篇大论。
“.但是即便如此,你最后还是把这枚定心丹完成了,而不是因为觉得无法胜利就放弃,这就是你对丹道的‘诚’。”
太乙真人笑了,脸上是一种让李思齐熟悉又陌生的和蔼。
“这一次,你炼得不错,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好。”
“作为丹师,你合格了。”
“师父.”
李思齐胸膛猛地起伏,似乎有什么汹涌在翻滚涌动。
最后化作一口郁气,从他口中用力地、缓慢地吐出来。翻腾的气流之中,似乎有无数的画面闪过:
有孩童头顶酷暑、站桩练拳;
有少年冬夜藏雪,血战妖魔;
有青年埋首丹书,傍着炉鼎睡去;
也有一个高大但遥不可及的老道士的背影,始终面朝前方,不肯回首一顾。五年,十年过去,当他终于疲惫得想要停下时,那道背影却回头,朝他伸手
李思齐笑了,释然,又无奈。
“师弟,世间怎么会生出你们这样的妖孽啊?”
李存孝闻言也笑了。
“师兄,以后多习惯就好。”
李思齐哑然摇头,这时的他才终于放松下来,从眼现痴迷之色的叶淑仪手中拿走李存孝炼制的那一颗定心丹。
端详一番,他也忍不住发出赞叹,十多年来,他还没有见过如此品相的定心丹。
打量着丹药,观瞧嗅闻的同时便忍不住唤醒了本能,去揣摩丹药炼制时药性和火力的变化。
然后李思齐便愣住了,片刻之后,他猛地冲向高台,看着李存孝用剩下的材料,一个难以置信的猜测浮上心头。
随后,他又猛地冲了下来,后知后觉地注意到众人的古怪表情,却已经无法在意。
他热情而真挚地握住了李存孝的臂膀,口中话语让太乙真人面皮一抽:
“师弟,你家中可有族谱?”
“不曾,师兄何意?”
李思齐瞬间热泪盈眶:
“你的这个李,和我们陇西李氏的李,说不定是一个李”
“咱们.是异父异母的血亲兄弟啊!”
第252章真传待遇,山中神兵
异父异母的血亲兄弟?
李存孝闻言都不由得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对方的意思。
陇西李氏是五姓七望之一,延续两朝的大宗族,族人成千上万。
只不过,大量的作为旁支的族人,并不能享受这一份荣光,伴随着血脉一代代的稀薄,除了族谱上还有记载,实际上已经和本家没有什么联系了。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当你拥有足够的才能,或者干脆一点,有足够的影响力,就有希望“认祖归宗”。
就好像大秦皇族李氏,自称是陇西李氏出身。实际上,高祖太宗确实祖籍陇西,也确实是李氏,但就是不是陇西李氏。
这就跟后来国朝以道教为国教,追认道门李祖为祖先,为其上皇帝号,尊为太上玄元皇帝是一个操作,不过是自抬门第的常规操作而已。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陇西李氏对此自然没有多少排斥,只要对方姓李,官做得够大、名声不是太差,都乐于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子弟“认祖归宗”。
而李思齐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师弟天日之姿、龙凤之表,既然家中没有族谱,说不定就是因为战乱流落到外地的族人后代呢?
异父异母没关系,这不是还有血亲连着吗!
“师兄友爱亲族,愚弟感动,不过此事并非草草可定。”
李存孝不动声色地挣脱了手臂,前者这才注意到周围的目光,但是高门出身的子弟,哪一个不是从小交游,脸皮早就和城墙一样厚了。
闻言,也只是稍稍露出几分歉意:
“倒是为兄操切了。不过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李师弟与我同门,师父同样也是陇西李氏子弟,如此缘分,拜为义父也是美事一桩.”
“咳咳”,太乙实在有些绷不住,连连干咳几声,李思齐才终于有些遗憾地闭上嘴。
“哈哈哈哈哈,不管怎么说,太乙师弟都收了一个好弟子,实在是让人艳羡。”
长孙炽出来打圆场,另外两位门主也赞同地点头。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李思齐输的心服口服,青龙阁主之位,已经是李存孝囊中之物。
或许当下此子连真传都还不是,但三人确信,知道改良定心丹价值的严道通必定不会留下这等漏洞。
只怕是等下遣散了看热闹的人,马上就会金口玉言,定下此事。
而严道通的动作,实际上还要比众人预想的还要更快。
“今日之比试,旨在同门切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输赢不过一时,磨砺却在终生。”
“不过青龙峰内门弟子李存孝,才情出众,门人膺服,此次比试,所炼丹药之品质,亦是卓绝。”
“当今世道危亡,正需有识之士,匡扶正道。是以,我以楼观道掌教之名,特此拔擢李存孝为,真传!”
什么?!
严道通声音不高,却响彻十里,围观的权贵们惊呼嘈杂,弟子长老们更是交头接耳,声如鼎沸。
“未有功绩服众,怎能做真传?”
“如何不可?李师兄入门三月,力压入门十多年的叶师姐和李师兄,如此人物不做真传,还有谁能做真传!”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有了先例,日后有弟子欲破例拔擢,又该如何?”
“还日后?咱们被朝廷和伪齐夹在中间,居安思危,正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瞻前顾后,只会把祖师留下的基业亡了!”
“.”
人群之中吵吵嚷嚷,乱做一团。
众人各执一词,有的支持,有的反对,然而这一切,却无法影响最后的决断。
严道通话音落地,眼神便偏移开来,落在四位门主身上。
太乙真人不必多说,第一个开口支持:
“可。”
像是打开了复读机一般,长孙炽、尉迟沐、秦理三人也接连开口。
“可”
“可”
“可”
一位陆地神仙与四位宗师都开口决定了,此事便已经没有了商量的余地。
杜光磊看着李存孝年轻的面容,想到对方的年龄,心中感慨万千,但很快便收敛了神色,端正严肃,自台上传令:
“青龙峰内门弟子李存孝,才情出众,门人膺服。弱冠之身,一步登天;炼丹之术,精妙超群。”
“今掌教特许,四脉肯首,特拔擢为真传!”
杜光磊说完,台下依着距离次第排列的道兵们纷纷震声开口,唱名之声,一时间从高处响彻,层层下渗。
掌教特许,四位门主点头,李存孝晋升真传已成定局。
之前那些发出异议的人此时也不敢再做声,只能加入到欢呼的人群之中,一时间群山空谷中,回荡的尽是道贺之音。
如此万众瞩目的场面,即使是李存孝也是头一遭经历,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像是要将台下的一切全都装进去。
“楼观道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真传”,郭钊啧啧有声,一旁的秦思行和程若水也是表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