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45节

  数根乌金色的铁链贯穿了他的手脚和琵琶骨,每时每刻,都有淡淡的血色丝线从他体内流入锁链当中,让其脸色苍白。

  “啧啧,堂堂的净风明使,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听到太乙的嘲讽,原本假寐的净风猛地睁开双眼,里面满是仇恨和怨毒。

  “还不都是拜你们所赐!用这锁链吸走我的真元气血,叫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名门正派?我.呜呜呜”

  一块胡饼正正卡在净风嗓子眼里,噎得他直翻白眼,说不出半句话来。

  太乙随手拍掉指尖的芝麻,语气轻松:

  “出来混,就是两个字,一横一竖。”

  “你技不如人,成了俘虏,有什么好说?”

  “没有立刻杀了你,已经是大发慈悲。”

  “说不定等你家教主炼成了灵宝,还会来救上一救呢?”

  太乙真人这话状似无意,但净风闻言却是瞳孔一张一缩,随即马上发出更大的咳嗽和干呕声,将其掩盖过去。

  老道士注意到这个细节,微微一笑,随手一挥,旁边便有一块巨石飞起,严丝合缝地扣在井口。

  “确认吗?明尊法庆,真的在修补那件灵宝?”

  严道通不知何时已经从矮塌上起身,和太乙一道站在了枯井面前。

  “若按照契此贼秃的说法,只怕是已经快要大功告成了。”

  太乙应声,二人对视,眼中都流露出几分担忧。

  明教的教主称为明尊,而这一代的明尊号为法庆,是成名多年的大宗师。

  以往各家圣地有灵宝在手,还能稳稳压一头。

  如今若是连这个优势都被追平,那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明教早早就和朱全忠眉来眼去,那黄潮替人做了嫁衣,还不自知。”

  “只怕那后天袋一成,大军马上就会入京勤王。到时候,咱们楼观道首当其冲。”

  严道通叹了口气。一朝天子一朝臣,楼观道在大秦可以当国教,不意味着在大梁、大吴还可以继续当国教。

  天下的宗门圣地,除了茅山超然世外,家家都下场扶龙。

  无论最后是谁逐鹿定鼎,只怕他们都讨不了好。

  “师兄深谋远虑,但当务之急,还是捞那贼秃一把,顺便看能不能宰几个法王,断其一臂。”

  严道通闻言,轻轻拍打铁如意,思索片刻。

  “平白露出破绽,只怕他们不上钩你说,这净风和明力,两个明使,之前专门守你徒弟,是为了什么?”

  “八成是龙舟的事情泄露.打住,你想拿我徒弟做饵?”

  老道士顿时警惕起来,狐疑地看向严道通。

  严道通没回答,话锋一转:

  “重阳节时,高骈会来观礼。不管怎么说,我这个掌教总要带几位门主下山去迎接一下。”

  太乙挑了挑眉,“怎么迎?”

  “出城百里。”

  “长孙炽他们都去?”

  “都去。”

  “只留我一个?”

  “只留你一个。”

  太乙真人神情舒缓,点了点头。

  “可以。”

  “到时候,我让光磊和李存孝呆在一起,这样去过宋州的人便都齐了。”

  “在高骈到来之前,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严道通说着,又回到矮塌上,单手撑着,仰望群星。

  太乙同样仰头,只见荧惑光芒炽盛,停留在青龙心宿的位置,不由喃喃:

  “荧惑犯心,一曰主亡。火犯心,天子王者绝嗣;”

  “火舍心,大人振旅,天下兵.”

  九月初五。

  朝食时辰刚过,李思齐便派人来到李存孝院中,询问到访时间。

  等到了对方家门口,李思齐更是亲自在门前等候,不说张灯结彩,那也是扫榻相迎。

  便是牵马坠蹬的仆从,都打扮得光鲜亮丽,显然对这一次会面极为重视。

  “师兄如此隆重,倒是让小弟受宠若惊了。”

  李存孝才拱了拱手,臂弯就被对面托住了。

  “师弟太多礼。便是自家人,该有的也不能少了半分,否则别人要说陇西李氏空言高门,没有待客之道。”

  李思齐笑着将其引入门中,“再说,今日的客人,也不止师弟一人。”

  李存孝目光闪了闪,“那我倒是好奇得很。”

  “哪里来的朋友,当得起师兄如此对待?”

  “晋王麾下一小卒罢了,不知可能入兄台的法眼?”

  一道爽朗的声音忽然插入对话,李思齐闻言愕然回头,似乎对这一幕并没有预料。

  定睛一看,说话的却是一个戴护臂、系抱腹,武人打扮的白袍男子。

  此人看上去三十来岁,言语举止,颇有几分军中的粗豪干练之气。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他脸上焦黄色的络腮胡须,远看好似一头人虎。

  “晋王麾下?”

  李存孝眉头一挑,心道不对。

  本以为来的会是岐王的人,毕竟陇西李氏的老巢就在关内,少不了和李正臣打交道。

  结果今日来的,却是北边晋王李翼圣的人。

  一个月前,两边不是还在对垒厮杀?

  怎么转眼,连李翼圣的手下都到李思齐府上来了?

  “这位就是十三哥的弟子,李存孝了吧?”

  内室中又转出一个苍颜白发的老者,十分自然地插入两人之间。

  似乎看出李存孝的疑惑,和蔼开口道:

  “老夫和你师父同辈,在族中行第二十一。”

  “你师父李药师行第十三,是老夫的堂兄。”

  “这次思齐来信,族长很是重视,特意让我来,叙亲亲之谊。”

  “至于这位”,老者看向那黄须汉子。

  “贤侄或许也听过他的大名,他正是晋王麾下第十一太保,史敬思将军。”

  李存孝闻言,脑海里一道道信息闪过,很快一一对应:

  “夜叉八大将,白袍史敬思?!”

第260章北方天王的见面礼

  “哦?没想到李兄也知道我的薄名?”

  那白袍男子咧嘴一笑,似乎能被李存孝知道名字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晋王麾下十二太保,若说是薄名,未免有些太过自谦了。”

  晋王李翼圣起于北漠,其父原本为云州守捉使、大同防御使。

  两代积累,等到绰号“独眼龙”的李翼圣崛起,悍然割据河东道。

  东伐河北四镇,西伐关内陇西,南征梁王朱全忠,“北方天王”之名威震天下。

  藩镇之中,习气凶悍,但这不是说就没有秩序。

  义父义子,就是节度使们用来收买人心、控制军队的有效手段。

  李翼圣麾下十二太保,除了老三李存旭是其亲子,其余十一太保,全都是在征战的过程中四处收服的骁勇悍将。

  其中修为最低的,都是天梯境界,大太保李思远更是宗师高手,被李翼圣引为左膀右臂,乃至于将横冲军都交给他率领。

  ‘将来李翼圣若死,为了河东之主的位置,只怕李思远和李存旭要做过一场’

  ‘不过也难说,武者境界越高,寿命越长,说不定李翼圣把亲子和义子都送走了,他都还活着’

  李存孝心里想着有的没的,随着另外三人一道入座。

  今日李思齐的院中,留下服侍的仆人很少,而且都离得远远的。

  李思齐身为东道,亲自提着酒壶,在几人坐席之间穿梭。

  不得不说,太乙真人虽然不喜欢这个弟子机巧太重,但是在这种人情世故上,后者确实长袖善舞。

  李存孝和那位李二十一、史敬思第一次见面,要说聊得多投机,那是不可能。

  但李思齐就像一根穿针引线的银针,酒过三巡,愣是没让一句话落到地上,宴会的场面一时倒是颇为和谐。

  “存孝兄弟”,史敬思喝酒并不讲究什么风雅,连玄关武者都能喝出醉意的蓝桥风月,他仰起头便连下三坛,脸上很快飞起了彤云。

  “并非我自卖自夸,当今天下藩镇,我义父晋王之锋锐,除朱扒灰之外,世人无出其右。”

  史敬思开口的第一句,便差点让李存孝笑出声来。

  所谓朱扒灰,自然是讽刺梁王朱全忠与儿媳**之事。

  坏事传千里,贵人的阴私本就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谈资,但是像史敬思这样直言不讳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毕竟藩镇武人的残暴人尽皆知,常人多有忌惮。而像李思齐这些贵公子,说话大都弯弯绕绕。

  相较之下,史敬思性格中的粗直便十分醒目。

  当然,晋王和梁王有仇早就不是秘密,李存孝曾经听说过一桩秘闻。

  说是当初黄潮第一次举兵,遭到朝廷镇压,当时李翼圣带兵勤王,朱全忠原本是叛军,只不过头脑灵活,及时招安,摇身一变成了官军。

  当时李翼圣追击黄潮残部至汴州,朱全忠故意闭门不纳,使其未尽全功。

  后来朱全忠独吞功劳之后,又假惺惺设宴答谢,李翼圣却一点儿不想逢场作戏。

首节 上一节 345/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