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点点头,摆摆手:“下次嬴洛来时,让库房寻一柄宝刀,到时候带去三淼郡。”
……
瑜远商行。
穿着青黑武袍的张远,手中提着一个兜囊,缓步走进门庭大开的商行。
如今的瑜远商行早不知刚成时候可比。
前门一排十二间门脸,其中摆放各种梁原域,青天洲,还有其他各方洲郡送来的宝物。
二楼,三楼,乃至中间的大堂,都是各种宝物展卖。
万两黄金以下之宝,尽都摆放在这,任人观赏。
对于皇城百姓来说,逛街时候溜一趟瑜远商行,看看从未见过之宝,已经是寻常之事。
好些人对于商行今日上了某件宝物,明日哪件宝物售卖出去,都已经烂熟在心,成为饭后谈资。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些宝物他们一辈子也不可能触碰,能多看几眼,能多说几句,已经是一场造化。
“客官,您是有宝物要买,还是来售卖?”
看到张远在几个台柜前观望,一位身穿制式青衫,胸前绣了瑜远商行商记的青年面带微笑,上前询问。
几乎每个台柜前,都有这样青年,有男有女,专门负责为商客讲解柜中宝物,有些还能拿出试穿试戴。
这些青年男女不但笑意亲切,而且识文断字,言谈举止儒雅。
据说他们都是读过书,好些还是世家子出身。
传言他们在这瑜远商行中供职,每月光是工钱就有百两纹银之多,这还不算售卖出宝物之后拿的分红。
这等丰厚回报,已经让人动心,何况在这等地方,待人接物,见识增长,乃至人脉积累,更让人无法拒绝。
“可以帮我介绍介绍吗?”张远伸手指向柜台之中一柄长剑。
听到张远的话,那青年微笑点头。
“客官请看,此剑乃是上好精钢锻造,长三尺五寸,重十二斤,其中掺杂云铁,还有青天洲上风月金。”
“这剑乃是炼器大师黄六爷亲手锻造,售价三千两黄金。”
“黄六爷乃是京中有名的炼器大师,他出手锻造之宝,在皇城中供不应求,三天前我才刚售卖一柄,乃是羽林卫都指挥使大人所得。”
形制。
轻重。
材质。
锻造。
人脉。
这青年虽然只几句话,却是将这剑器和剑器背后讯息都说清楚。
围观的百姓,商客,只是凑热闹,可有些人已经听到心中。
这剑其中掺杂灵材,又是炼器大师亲手锻造。
最关键是连羽林卫中高官都有同样剑器。
这剑的收藏价值,已经远远高于其使用价值了。
“黄老六?”
“他还在皇城?”
张远微微皱眉。
听到张远这般说话,那青年目中闪过惊异,微微躬身,低声道:“六爷前些时候去东境,说是有了他所需灵材线索,去寻灵材了。”
“公子,您若是有所需,可到后院详谈。”
“若是有灵材售卖,我瑜远商行有鉴定师,可专门为您估价。”
“您放心,我瑜远商行所定之价,皇城之中尽可作为准绳。”
第488章 学生,秦,秦,秦朗,见过,过,张,张,掌
能说出黄老六之名的人,绝不是普通人。
青年的应变,可谓迅疾。
他抬手,示意张远随他往后院方向去。
张远笑着点点头,一边举步往后院去,一边转头看一眼青年:“你在这商行多久了,看你言谈,是皇城世家子出身?”
青年一边领路,一边笑着道:“回客官的话,我在商行有一年多了,我哪里是世家子,不过是读了几天书。”
“我以前也是顽劣,家境困顿,后来入玉林书院读书,然后山长帮着安排了商行差事。”
“虽是迎来送往的辛苦活,可到底薪资丰厚,多说些话,多弯些腰,每月拿的银钱,能供一大家子过活,还能让弟弟妹妹读书。”
青年话语之中,带着感慨,还有几分自豪。
“玉林书院?”
张远轻笑点头。
“看来陶公子倒是做了些好事。”
前方引路青年浑身一颤,转过身来,面带惊异的看向张远。
“客官认得我们山长?”
“客官可是从郑阳郡来的,唯有我们山长故人才会这般唤他。”
“客官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尽可帮忙。”
青年话语之中带着赤诚。
他声音才落,前方院落中传来两声惊呼。
“张兄弟——”
“侯爷,哈哈,侯爷回来了!”
穿着灰袍的赵长明,还有一身锦袍,头戴玉冠的江玉郎看着张远,面露惊喜。
张远看到两人,也是面上露出笑意。
“你们如今都在皇城了?”
张远笑着走过去。
那领路青年立在原地,目中闪过惊讶。
“侯爷,侯爷,那定然是……”
……
赵长明本来是领着赤狐商队往返梁原域的,这商道生意基本上都是瑜远商行掌控。
只是如今商队越发大了,随着加入的强者越来越多,赵长明他们这些老人也无力执掌。
赵瑜晓得这些事情,悄然安排了皇族供奉在商队镇着,至于赵长明他们,则留在瑜远商行做护卫。
瑜远商行在皇城中,平常哪里有什么事情,他们这些护卫日子清闲,拿着不菲工钱,倒是比走商道自在多。
至于江玉郎,他本来是郑阳郡江家子弟,当初拿到了张远手中玉佛菩提子的售卖权,让江家兴盛。
江家家主行事果决,让江玉郎投身赤狐商队,后来江玉郎随商队到皇城,就留在皇城做商行之中管事。
他相貌人品都不差,口才也好,这两年历练,在商行中已经独当一面。
此时再见张远,江玉郎面上全是感慨。
当年在郑阳郡时候,虽然早知张远绝非池中物,可也没想到他能一飞冲天,一战封侯。
好在他和江家早早站队,依附张远,如今不管是他还是江家,都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侯爷,这后院其实比前院还大,三进院落,大半用来做拍卖,还有做库房和收货之地。”
江玉郎一边走,一边帮张远介绍。
张远还是第一次来此地,看这商行规模,一时间也是面上神色透着好奇。
“张,侯爷,你看看,郡主给你攒了多大家业。”赵长明在一旁咧嘴笑。
他们这些追随张远从庐阳府到郑阳郡,再到皇城的人,对张远与昭王府郡主之间事情都知道。
当初赵瑜在郑阳郡时候,就与他们打过交道。
还是赵瑜出面,将赤狐商队买下的。
那时候她可是拿着张远红颜知己的身份,让赵长明他们甘愿听命。
这两年来,赵瑜对他们这些赤狐商队,还有当初张远的袍泽家眷,都很是照顾。
张远看着这里外尽是琳琅财货的商行,面上也是露出几分感慨。
赵瑜从在郑阳郡时候,就说要给他赚钱,这不知不觉中,还真赚了这么多钱财。
可惜,这丫头最近困在北境长城,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带了些财货珍宝,就放在商行售卖吧。”
张远转头看看,开口说道。
听到张远的话,江玉郎忙转身招一个立在远处的伙计,嘱咐几句,然后笑着道:“侯爷来的正好,秦公子恰好在,他的鉴赏水平颇高,当能为侯爷将财货定价。”
一边说着,他一边引张远到一座大堂。
大堂之中,七八个身穿灰袍的老者,正在将手中各种珍宝定价。
他们仔细端详手中宝物,然后用墨笔将宝物价格记录下来。
只要是在瑜远商行定下的价格,整个皇城中都认的。
张远将兜囊放在桌面上,江玉郎笑着上前将兜囊解开,看其中是放着三本灰黄书册。
不远处,本在鉴定宝物的一位白须老者抬头,见是书册,便站起身走过来。
他面前之前摆放也是书册,很显然,他对书册鉴赏是在行的。
他也没有伸手,只离着几步外,端详书册,微微皱眉。
“无浩然气透出,字迹外观寻常,年份颇古,这书册除非是大儒所著,否则……”
老者摇摇头。
“上次从青天洲送来一批书册,其中不少都是这样,古则古矣,只是价值不高,能收藏。”
“那批书册还是皇城书院拿下。”
老者看一眼张远,又看向江玉郎:“江管事,若是这位客官能接受,那就三百两一本买下,到时候送皇城书院吧。”
三百两一本?
江玉郎摇摇头:“陈老先莫定价,我已经让秦公子来。”